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建构理论下“抛锚式”教学方法在《电解池》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作为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之一,抛锚式教学方法是在约翰·布朗斯福特(John Bransford)领导下创立的 。本文主要探讨抛锚式教学方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实际应用—以人教版选修4《电解池》为例。
  关键词:建构主义理论;抛锚式教学方法;电解池;应用
  抛锚式教学法的关键是“锚”,通常以选择学生生活学习中遇到的真实情境,在这种情境中,包含与所学内容相关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找出问题,最终解决问题。就像船靠岸需要用锚来固定一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真实情境提出的和本节内容有关的问题,为学生的学习指出了学习方向和学习内容,这些问题就是我們所说的“锚”。因此,这种教学方法也叫作“基于问题的教学”或“实例式教学”。
  抛锚式教学方法的特点是: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学生应该是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主体,只有主动学习,才能获得经验和知识,在学习过程中,要积极的与同学互相协作,参与到获取新知的每一个过程中去,最终能够主动进行有意义的知识建构 。
  抛锚式教学的课堂教学,教师主要需要完成的是为学生创设情境,抛出问题;学生需要做到的是自主学习,交流合作,最终师生都要进行效果评价。
  (一)教学设计
  结合学生学情,根据教学内容,在利用抛锚式教学方法中,本节教学目标主要为:使学生能够自主进行学习,分析并理解电解原理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从而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来说,教师在提供情境—即抛出“锚”之后,学生通过思考和交流要能够提炼出本节课所要解决的问题—电解原理。
  1.进入情境
  实施意图:利用已学知识,提出问题,设置情境,可以使学生感到熟悉,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会到知识之间的连贯性。
  2.确定问题
  学生经过思考讨论后,教师要及时进行引导:电能也可以转化为化学能。对比原电池的学习,你能分析出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吗?
  3.自主学习
  学生的自主学习也应该在教师的指导和提示下进行,不能让学生毫无头绪、毫无方向感的去进行无意义的学习。因此,在学生自主学习前,教师一定要提供信息,抛出“锚”,为学生的学习指出方向。
  5.效果评价
  抛锚式教学的学习过程就是教师抛出问题,学生解决问题,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就可以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效果。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学习兴趣浓烈,在拋出问题后,大家都能积极投入思考与交流,提出疑问,并通过查阅资料、观看视频、交流讨论最终能够解决问题。
  (二)案例分析
  本案例的设计思路为:首先,由教师抛出“锚”——学生已有认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去思考并解决问题。从而确定与锚有关的知识点(电解原理、电解池原理等),由实际过渡到理论;其次,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协作学习,一步步提出疑问,并解决疑问,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适当给予指导;最后,小组互相交流成果,总结本节知识点。
  参考文献:
  [1]何克抗. 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中)[J]. 电化教育研究,1997 (4):2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4484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