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以美育促进大学生价值观培养的高校美育教育原则、机制及路径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以美育促进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培养是当前高校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笔者认为遵循同构、整合、互补和融合等原则,实行激励、评估、保障、反馈等机制,创新设置美育课程体系、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利用新媒体和建立有效运行机制等路径有利于提高大学美育教育水平,促进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培养。
  关键词 美育 原则 机制 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美育是高校人文素养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美育实际上是起到一种熏陶情感的作用,一旦审美者被引起情感共鸣,就会使审美者产生一种伟大而高尚的行为,这样就达到了美育的人文救赎目的。所以美育对塑造大学生良好正确的价值观、增强综合素质责任重于泰山。但是,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受技术主义和功利主义等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使美育被置诸高阁,美育促进大学生良好价值观形成的功能不能得到有效发挥。因此,加强美育教育体系的研究与创新势在必行。
  1探索美育促进大学生价值观培养的教育原则
  用美育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培养符合教育原则和美学原理,他们是美育促进大学生价值观培养的教育模式的思想基础。这些原则主要包括如下方面:
  1.1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的同构原则
  随着社会不断的多元化发展,学生的自我意识与个性化发展要求空前高涨,传统而简单的艺术鉴赏课程教学模式。在审美教育中,真正的主体应当是阅览者、龄听者和鉴赏者。为了实现审美教育的目标,大学生应该是审美教育模式的主体,而教师则是审美教育模式的实施者和主导者。在美育教育中,教师的个人审美素质和艺术修养的是教学质量关键,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去引导学生挖掘美的事物。只有实行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同构原则,才能使大学生在美育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使他们审思明辨,力学笃行,济世救民。
  1.2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整合原则
  美育的显性教育可以通过灌输、座谈、讨论等方式来实现,但是这种方式存在着纸上谈兵、片面说教的弊病,显性教育是大多数高校目前采取的方式。创造一个适宜的隐性"无意识美育"环境,使受教育者周围产生良好的场效应,通过持续地强化刺激,让受教育者在场效应的影响下,培养个人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这便是美育的隐形教育。只有采取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整合原则,才能达到美育对大学生价值观培养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作用。
  1.3传统教育与新媒体教育的互补原则
  近年来,新媒体的不断成熟对教育形式的转变和发展带来巨大影响。传统美育枯燥、单调,只运用板书和教材这一形式来教学,这不能让学生体会到美育带来的身临其境的审美体验,降低了课堂教学效果。近年来,新媒体教育载体得到不断创新,从最开始的PowerPoint教学,到现在微课、翻转课堂、慕课教学,这种线上线下教学对美育的推广带来了新动力新视角.但是也存在一定缺陷,如没有在真实课堂上感受到的学习氛围和互动过程,不利于学生健康人格、正确价值观以及真实人际交往的培养,所以有效利用新媒体教育和传统教育互补原则才能真正达到美育促进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1.4家庭、学校与社会教育的融合原则
  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父母对孩子的成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个生活在家庭气氛和谐、居室环境优美、家庭成员互相关爱、父母行为举止优雅的家庭中的孩子,从小就能耳濡目染,潛移默化感受到美育中的和谐美、环境美、行为美,受到美的熏陶。另外,学校是美育实施的另一重要途径。高等学校是大学生的精神家园、理想殿堂,所以在美育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而大学生在多元化发展的社会背景影响下,他们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呈现出不同以往时代特征,一方面他们被社会大染缸带来的千奇百怪、无所不有的思想所影响,导致精神困惑、空虚、人格倾斜,需要美育来引导;另一方面,他们生活阅历与社会接触面的不断扩大,意志力和自觉性达到一定高度,使他们有可能更好地接受美育。所以只有采用家庭、学校与社会教育相融合的原则才能使美育深入人心,才能用美育帮助大学生树立美的理想,发展美的品格,培育美的情操,形成美的人格。
  2探究美育促进大学生价值观培养的教育机制
  2.1激励机制
  美育教育激励必须从多层次、全方位着手实施,高校美育教育激励的关键主体是大学生和教师。首先,要大力发挥以大学生自身为主体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对大学生要准确把握美育教育激励种类,以精神激励为主,运用美育教育榜样激励力量做好舆论导向,运用美育教育信心激励自卑同学,运用美育教育成功激励厌学同学,运用美育教育情感激励感情受挫同学。同时以物质激励为辅。其次,对于教师要准确建立相关配套美育教育激励制度,要把美育教育成效纳入到人事制度当中。
  2.2评价机制
  高校美育促进大学生价值观培养的评价机制建立要遵从四个原则,“要常态化、要育人为先、要自评为主、要以评促建”。以这“四要”原则为指导,对大学生美育实行全程目标管理,按工作任务、目标以及绩效定期评估检查,形成科学、规范评价体系。而且对高校美育教育评价机制设立要体现美育促进大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的目标要求,并将此要求贯穿于思想认识评价和活动组织评价。
  2.3保障机制
  美育教育保障机制提供规范的组织机构、专业的师资队伍、充足的物资等条件保障美育教育工作顺利有效开展。可建立以学院主要领导为组长,各个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美育领导小组;成立以美学专家、德育专家、教育专家组成的专家指导委员会;设立学校美育中心以及其直属部门;成立“大学生美育协会”;高校要有艺术活动专项经费;学校要重视美育教育的场馆和设备建设,保证美育教学和活动的开展。
  2.4反馈机制
  为了以美育促进大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高校必须要建立合理的美育教育反馈机制。大学生价值观的认识有时会存在偏差,不能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因此,在激励、评价和保障机制的运行过程中,还需要针对大学生自身存在的差异和动态变化,建立合理的反馈机制,根据反馈信息对各种机制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进行调节和更改,实现因人而异、因时制宜、量体裁衣,从而实现美育促进价值观培养效果的最大化。   3探寻美育促进大学生价值观培养的教育路径
  3.1设置科学的美育课程体系,提升大学生的专业审美素质
  要提升大学生的专业审美素质,必须创新美育教育。高校应形成一个有序、综合、系统的美育课程体系。全方位、多层面地进行美育,在美育课堂中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实现以美育促进大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的目的。通识美育课程要改变传统的课程设置,构建多元化的课程体系。一方面,在课程安排上,通识美育课程在设置上应既有公共必修课又有公共选修课两种课程可供选择,既要保证全体学生都必须学习到美育课程,同时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另一方面,在课程形式上,要建立美育理论课、艺术鉴赏课、美育实践课的三套课程框架,针对各个年级阶段的学生设置相应的艺术专业课程。
  3.2丰富校园文化活动,陶冶大学生良好的艺术情操
  高校的校园文化能塑造大学生的价值观,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是高校美育的大舞台,要积极扩大师生的参与,整合社会资源,引导校园文化活动往有计划、有水平、有品牌方向发展,使之成为广大师生的期盼。要利用民间资源,构建百花齐放的文艺活动。要引进高水平的专业艺术团走进校园,使学生有更多机会领略真正艺术的魅力。要推动民间艺人和“非遗”传承人走进校园讲座,搭建学生感兴趣的美育平台。要积极组织和创立“文化艺术季、社团文化节”等品牌活动,可着力在教室、寝室等公共场所,进行设计创新,要让学校的每一个角落都能看到美的文化,每一个墙角都会“说话”,每一个建筑都有故事,每一条道路都有名字,以这些特色来影响大学生对美的追求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培养大学生正确价值观。
  3.3利用新媒体传播导向,塑造大学生健康完美的人格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美育教育开拓了全新的路径。利用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网络电视等媒体形态,为大学生提供方便快捷的信息和服务,通过“互联网+”的形式,大学生与美育的互动得到提高,这是在传统美育中不容易获得的。高校在相关网站基础上加大美育优势资源开发的力度,挖掘开发弘扬中华传统美学和美育思想,增加传播优秀文化艺术创作和美育研究成果,加强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学校与社会互通的美育教育平台建设。
  3.4建立有效运行机制,确保美育与价值观培养的有机融合
  创新美育教育的运行机制,要在激励、评价、保障和反馈的机制基础之上,吸收美育创新的先进理念,从运行、政策、考核、评估等方面进行运行机制的创新。从运行层面看,要组建一支专业美育教师的师资队伍,真正实现创新美育微环境。从政策制定层面看,学校美育教育政策的制定要紧跟国家美育教育方针,并结合高校自身发展的特色,制定相关政策,保证各项机制有效执行。从考核层面看,要结合美育特点,对其教学考核进行深化设计并采用多种方式。从评估层面,要引入柔性评估机制,在具体的审美活动中、机制中柔性地评估大学生价值观培养的成效,构建有据可循、有条可依的柔性评估体系。
  综上所述,高校美育教育对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培养任重道远。国家、高校和广大教师都要高度重视美育对大学生成长成人的作用。媒体要整合社会资源,将美育融入到各种新媒体当中,做好美育育人的引导和宣传工作。高校要将美育教育纳入人才培养规划,通过具体实施方案,保障美育能落实到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校园文化建设之中。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2015]71号[Z].2015-09-28.
  [2] 冯婷.审美教育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J].艺术教育,2015(05).
  [3] 谢丽玲.美育与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J].现代教育研究,2002(03).
  [4] 周军志.论美育对大学生德育的促进作用[J].南昌教育学院学報,201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4896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