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幼儿分享行为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分享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发展,在生活的各个领域中越来越需要人们具备与人分享的品质。所谓分享是指将自己喜爱的物品、美好的情感体验及劳动成果与他人共享。它是幼儿个体亲近群体、克服自我中心与关爱同伴获取快乐的一种较高层次的行为。帮助孩子们学会分享,有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与健康人格。本文从影响分享行为的因素;幼儿分享行为教育的依托;幼儿分享行为教育的方法等几个方面浅谈了幼儿分享行为的培养。
  【关键词】幼儿;分享行为;培养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1-0296-01
  当今的幼儿都是独生子女,他们是父母的掌中宝,手中心。什么要求都能得到满足。在他们幼小的心里什么都是自己的,以“自我为中心”自私、孤僻、独占心强、合作意识差,缺乏分享的意识和经验。无论什么玩具只能自己玩,不给别人玩;见到喜爱的东西就要,若是不给他就会哭或者告状;有的就争抢玩具,想玩得不到就伤害别人,踢人或者抓人。但是,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在生活的各个领域中越来越需要人们具备与人分享的品质。善于与他人分享是时代的要求。
  分享历来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小班幼儿进行分享教育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我们必须持之以恒,使幼儿的分享品质不断发展。对幼儿进行分享行为教育,能促进幼儿更加健康快乐的成长。从幼儿的品德形成看,它需要经历从认知、情感到行为习惯养成这样一个过程。而幼儿的认知是一个较漫长的过程,它需要通过亲身体验才能真正认识。平时我们口头传授的他可能记住,但不会理解,所以很难与行为联系起来。因此,本人从幼儿的分享行为及教育途径方面做了一些有效探索。
  一、影响分享行为的因素
  1.家庭因素。
  在家庭因素方面,家庭生活的核心化、小型化的发展趋势,有利于儿童生活环境的优化,但没有与兄弟姐妹共同生活的经验及互爱互让的经验,造成了现在孩子普遍以自我为中心的趋势。尤其是小、中班的孩子,他们正处在身体、才智迅速增长的时期。
  2.孩子自身的心理因素。
  随着幼儿的体力、活动范围和活动量的增加,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日益增强,对新鲜事物很敏感,但道德认识水平和道德感还处于较低阶级。根据这样的情况,我们将仔细探索如何培养幼儿的分享行为,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二、幼儿分享行为教育的依托
  1.物质分享。
  1.1 以食品为依托,打开幼儿愿意与同伴分享的第一步,如同伴过生日时带来了蛋糕,大家一起分享食物,唱生日歌,体会着过生日者快乐的心情以及由分享带来的乐趣。除了孩子们的生日会,我们在其他的教学活动中,有时根据活动的需要,孩子们也会带来一些食物,这时,我们也会利用这种机会给予孩子们主动分享的机会。
  1.2 思然小朋友平时很少在集体面前表达展示自我,可有一天,他和妈妈从家里带来了樱桃,问他是给谁吃的,他小心翼翼地说是给全班小朋友分享的。原来他是看到别的小朋友带来樱桃和大家分享,因此在家里和妈妈说自己也想带东西和大家分享,也想做一个有爱心的孩子,妈妈当然很支持的。
  2.精神分享。
  当然,物质分享并不是幼儿分享的全部,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以及思维和语言能力的发展,我们将进一步开展“情感分享”的教育。其实,我们在开展“物质分享”的教育过程中,已经开始有了“情感分享”的雏形,比如,当老师请幼儿帮忙做了一些小事,我们会对幼儿说“谢谢”。如果我们帮幼儿穿衣服、系鞋带等,幼儿也会对我们说:“谢谢”,幼儿之间分享食物和玩具,一定要对对方说:谢谢,引导幼儿使用礼貌用语表达对别人的感谢,从内心体验分享的快乐。这就是通过语言表述和彼此的心灵感受来进一步体验分享的快乐,也是体验“情感分享”的开端。创造机会引导幼儿乐意帮助解决困难,对同伴的进步和成功感到高兴,能和同伴愉快的游戏,感受游戏带来的快乐和满足。
  三、幼儿分享行为教育的方法
  1.发挥榜样的力量。
  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幼儿常常是通过观察和模仿来学习的在幼儿园中教师是幼儿模仿的重要对象。我和本班老师在日常生活中会有意识的在孩子面前表现出分享的行为,如心情的分享、书刊的分享、教学技能的分等。教师与保育员之间、教师与孩子之间都可以利用榜样的作用。
  孩子在玩玩具时,我们可以有意识的走过去对幼儿说:你可不可以把玩具分给我玩一些呀?我们一起玩好吗?孩子们在玩游戏时,老师恳切的和孩子们商量:也让我参加你们的游戏好吗?因此,我们应该注意自身的言行,为幼儿树立好的榜样。当然,同伴也是孩子們学习的榜样,平时老师就要做有心人,在活动时可以引导那些分享意识能力强的幼儿与分享意识能力弱的幼儿共同游戏,教师要对分享行为意识强的幼儿给予积极的评价和鼓励,在同伴中树立有分享行为的好典型正确引导幼儿学习、模仿。
  2.发挥文学作品的感染力。
  给幼儿欣赏一些关于有分享意识在其中的故事,儿歌等,让幼儿在故事中找到正确的做法。如欣赏故事《金色的房子》,先引导幼儿仔细倾听,后帮助幼儿分析故事角色间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你喜欢谁?为什么?不喜欢谁?又是为什么?如果是你你该怎么做等等。让幼儿在潜移默化地掌握分享意识。《香香的饼干》、《玩具真好玩》、《七色花》、《分果果》等。通过学习儿歌、故事中主人翁的分享行为,感受给他人带去快乐的心情。并学着去分享,去感受。
  3.家园同育。
  影响幼儿分享品质的养成不只是幼儿园教育,家庭教育更是幼儿重要的成长环境。它无时无刻在发挥着教育的功能。家庭环境中有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我将积极地利用了这一资源,打破关起门来孤军作战的局面,与家庭建立起新型的合作伙伴关系为幼儿吸收分享精神提供多方面的信息。常与家长交流幼儿分享行为的教育调整家长的分享教育观。利用家长园地向家长宣传“幼儿分享品质的养成”“如何使幼儿学会分享”等方面的家教知识,我们要积极利用家庭教育这一资源,与家园建立起新型的合作伙伴关系。只有家园共育,幼儿的分享行为养成才能有效。
  通过有目的教育活动和日常生活内容来培养孩子自发的分享行为,可以让孩子在与同伴、教师主动分享交流的过程中充分体验给予及被给予带来的快乐和满足,以及人与人这间的温暖和爱,从而树立自信、分享快乐、体验成功!将来成为一个个具有健康人格的有用之才。
  参考文献
  [1]《教育》,2015年第40期.
  [2]郭忠玲.《对3.5-5.5岁的幼儿分享水平发展的研究》学前教育讲究,1996(5):36-3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4999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