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问题”驱动下小学数学有效操作活动的探索与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改变学习方式为主题的“动手操作”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热点,在学习中,学生“动手操作”的重要性显而易见。然而,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也发现动手操作的有效性还存在一定问题,课题组成员在集体学习与研讨的基础上,以《搭一搭》一课为载体,进行课例研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 有效操作活动
  一、课题的提出与探索活动的设计
  1.课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改變学习方式为主题的“动手操作”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热点,“动手操作”的理念也已经越来越被老师们理解和接受。诚然,有效的动手操作活动能够帮助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然而,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发现动手操作的有效性存在缺失现象,主要表现在:有了动手操作没了数学思考。有些老师简单地把“动手操作”中的“动”理解为动一动、摆一摆、做一做,只停留在身体动作方面,根本不顾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内在的思维活动。
  二、研究载体的选择与探索过程
  1.研究载体的选择
  实践中,我们选择了操作性较强的课进行课例研究,如:六年级上册的《搭一搭》、四年级下册的《图形中的规律》、五年级上册的《摸球游戏》等,下面以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P78—P79《搭一搭》一课为例进行具体阐述。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是空间与图形课程的核心目标。为了促进学生对空间的理解和把握,教材在整个小学阶段设计了“观察物体”系列内容。
  三、研究过程——教学诊断与改进过程
  1.第一次授课:被动操作,尝试建立空间观念
  第一次授课下来,主要问题有两个:1.有些学生懒得动手操作。2.即便是愿意动手搭的同学在反馈交流时也只是会搭而不会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这样我们设想通过让学生动手搭一搭来建立空间观念这个目标没有在学生那里得到很好的落实。
  通过导师及小组成员的研讨,我们发现:教师有意识让学生动手搭一搭,但这样搭一搭的行为几乎全是教师要求的,学生自己没有搭一搭的欲望,也不知道为什么要搭?这样导致学生懒得动手;教师想让学生在反馈交流时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由于教师几乎没有一句引导学生如何思考的语言,所以学生的表现是会搭不会说。
  在集体反思与讨论的基础上,我们得到了一个共识:要变学生被动搭为主动搭;搭前让学生想一想,再让学生动手搭一搭,然后再引导学生如何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
  2.第二次授课后的反思
  第二次授课后,课题组成员又进行了一次研讨,在这次反馈会议上,大家说了许多,表达的共同感受有以下几点:
  (1)“问题”驱动下的动手操作是主动操作
  根据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时,先不让学生动手搭一搭,而是让学生先独立想一想:“如果让你来搭这个立体图形,你会先怎么搭?再怎么搭?”因为不能动手搭,所以对学生的思维具有较大的挑战性。听同学说完怎么搭之后,有的学生认为对,有的学生认为错,还有的没听懂,此时教师提出疑问:“那么到底对不对呢?你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 学生都说:“搭搭看好了!” 此时想要验证想得对不对成了学生动手操作的最大动力,真正变被动操作为学生的主动操作。
  (2)“问题”驱动下的动手操作能有效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
  “如果让你来搭这个立体图形,你会先怎么搭?再怎么搭?”这样一个问题的提出,因为不能动手操作,就等于是逼着学生独立思考,在心里搭一搭。同时也因为这样一个操作性较强的问题,让学生的思维找到了外显的途径,使他们顺利地说出了自己的思考过程。
  通过这次教学,让我们意识到仅仅“搭一搭”还不能有效地建立空间观念,要结合想一想,说一说,更要激发学生搭的欲望,找准学生主动操作的时机。
  三、研究的成效与初步结论
  1.成效
  一年多来,我们课题组用课例研究的方法,如上述《搭一搭》为例,大胆地进行课堂实践,积极探索有效操作活动,在实践中有了明显的成效。学生数学学习情趣高涨,数学学习能力得到发展,基础知识掌握扎实,同时也转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
  2.初步结论
  本课题实施后,能取得以上成效,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我们在“做中学”理论的引领下,真正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满足了学生内心深处的发现欲望。
  一年多的探索研究,我们在反思中认为有效操作必须要以激发学生操作兴趣为前提,要把教师操作目标转化成学生操作的任务,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操作,边操作边思考,同时我们也体会到只有将操作与独立思考、观察、语言表达及倾听等有机结合,才能真正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下面结合实践进行阐述:
  (1)“问题”驱动下的独立思考
  因为动手操作只有与动脑思考相结合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所以我们在课例研究过程中,积极为学生创设独立思考的机会,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例如在《搭一搭》这一课中,根据两个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我们一开始不允许学生搭,而是让学生想象:“如果让你来搭这个立体图形,你会先怎么搭?再怎么搭?”这是一个引导学生在大脑里搭一搭的问题,又暗示了搭一搭的方法,所以学生不但能积极思考起来,而且还能想象出搭的结果,从而发展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如果直接让学生搭一搭,那这样独立思考的过程几乎就被省略了。
  (2)“问题”驱动下的语言表达
  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载体,具体的操作只有通过语言表达才能完成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刻理解和学习能力的进一步提高。例如《搭一搭》一课,学生搭完后,问:“谁来说一说,你是先怎么搭?再怎么搭的?”并引导学生怎么表达清楚。如:可以说在左边第一个的上面放1个等提示语。这样学生就能表达出自己搭的过程了,在这样说一说的过程中,使感性的动手操作的过程上升为理性的认识过程。
  结语
  总之,扎扎实实地组织有序有效的操作活动,才能真正体现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所强调的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5159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