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古诗文诵唱教学的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在我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祖先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其中诗歌与吟诵是国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博大精深,引人入胜,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最深厚的源泉;它铸造了文明古国的中国心、民族魂,深远而深刻地影响着年轻一代的健康成长,让学生烙上了龙的传人的印记。吟诵与诗歌教学,不但可以开阔视野、增长知识,而且能够陶冶情操,培养对真、善、美的热爱;经典诵读、古诗词吟诵活动可以让学生领悟人生的真谛,拓展知识面,培养对文学的兴趣爱好,陶冶他们的情操和审美情趣,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对于美化少年儿童的心灵,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具有无与伦比的作用。
  吟诵的基本功
  徐健顺在《吟诵教程之一汉语语音的意义》说道:吟诵就是把古人的声音一部分还原,就比较容易与古人相通,与作者相通。
  笔者在指导学生学习吟诵时,先教给学生普通话轻声、阴平、阳平、上声、去声的吟诵规律,再从简单到复杂、反复练习。简单教给学生练习吟诵方法:依字行腔、依义行调、入短韵长、平长仄短、平低仄高、虚实重长、文读语音、腔音唱法。从“中华经典诵读工程丛书”选《大学 中庸 孝经》学习吟诵,特别把《大学》的前三节反复诵读。这样,学习的兴趣、旋律和节奏慢慢就初见成效。学生从吟诵的语言中感觉到似乎与古人相通,这个阶段吟诵是“不求甚解”,训练时不需音乐相伴,因为我们的语言,最基本是声调语言,它天然、自由,让学生从心底感悟汉诗文吟诵的魅力。如《大学》第一节:“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学生经过一段基础训练,对诗词文赋,就有初步的吟诵规律的理解。对吟诵中诗文有了声音长短高低、轻重缓急,规则的认识。按照这个规则,通过吟诵更进一步了解了古人作品的涵义。利用吟诵,把失去的声音找回来,让古诗文一下子走进学生的心中。也许学生什么也不理解,也许学生还不知道什么是经典诗文、典故、传统文学。但是,只要学生喜欢上了吟诵、张口吟诵,这就是吟诵的魅力,吟诵文化的传承。
  以诗入歌,感悟诗歌意境美
  笔者在诗歌的教学中,对诗歌最淳朴的理解是“詩歌”等于“诗”与“歌”的结合体。《尚书》说得最恰当:“诗言志,歌永言。”它的意思是,“心中之志用诗来表达,言之不尽,便情不自禁地歌唱起来”,这就是“诗歌”。而“歌”的要求是“声依永,律和声”。它的意思是“声音的高低(音调)要合乎吟唱的音律,音律要谐和五声以配合人声(歌)”。由此可见,诗歌原始含义诗为本义,歌为情感的薄发。吟诵多了,便自然而然产生唱了。
  笔者在教学中用唱的形式去感悟诗歌的意境,有时候,笔者会根据诗意、吟诵的规律在教学中拉起二胡,师生一起吟唱。学生在听曲、唱文中顿悟,学生兴趣盎然。
  诗歌是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在初中阶段培养学生的诗情、诗趣是不可或缺的。农村的孩子比较“野”,很多人认为学诗是高尚儒雅人的事,一般认为农村的孩子连课文都读不流畅,很难有所谓的天赋诗人。笔者在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善于用吟诵来进行诗歌教学,采用多种形式的吟诵,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诗歌的魅力,做了一些探索,收到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挖掘经典,大胆创新
  我们都应该学过鲁迅先生写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其中鲁迅对私塾老师寿镜吾先生有这样一段描写:“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像这类章节,鲁迅先生用特别的标点符号就是吟诵的真实记录。曲线符号以表示有旋律,用六个点表示拖长的尾腔,用“摇着”和两个“拗过去”表示头部动作——这显然是在吟诵!所以,我们要善于发掘课文的吟诵材料。
  在吟诵中,不管采用哪种吟诵形式都需要注重整首诗的气韵。一般说来,抒情叙事可以用“踏歌”;感情的起伏跌宕可以用“吟唱”。但是,形式需灵活自由、风格需符合诗意,学生在“吟唱”中情感真实,则吟诵得好,理解深刻,这也是一种纯天然的最好的吟诵抒情方式,更能表达一种真情实感。
  “乐教者,以乐乐己,以乐和人,所以以乐教化也。”笔者作为农村初中语文教师,连自己都没有“乐”,拿什么来“乐教”呢?
  明朝思想家顾宪成云:“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读书声”就是吟诵声!风声是起伏的,雨声是跌宕的。只有吟诵,抑扬顿挫,张弛有致,才能跟“风声”“雨声”相配。让我们用吟诵来领略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传承浩瀚深沉的中华精神,恢复汉诗文至善至美的面貌,感受汉诗文广博悠远的韵味!
  参考文献
  [1]褚斌杰.中国古代文体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10).
  [2]邹洪涛.浅析用吟诵感受汉诗文广博悠远的韵味[J].学周刊,2015(21).
  (作者单位:广东省台山市任远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5498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