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游戏教学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新课程改革提倡在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游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还可以促进学生数学思想的形成。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游戏教学法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游戏教学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思维的发展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数学教学不能急功近利。若单单只向40分钟课堂要质量而忽略了学生课余活动中的思维发展,无异于揠苗助长。数学游戏活动是数学知识的一种载体,不但具有知识性、探究性,还兼具趣味性、娱乐性。合理利用数学游戏的时间,指导学生探究和思维的方法,对优化数学教学和实现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六年级的学生并不满足于简单无挑战性的活动,他们更喜欢不断向难度挑战。在教学《圆柱体的认识》时,笔者以“数学写作”为题,挖掘数学游戏的教学功能,运用数学游戏组织探究活动,在逐层深入的要求和追问下,学生斗志昂扬,屡战屡胜。
  笔者不再满足于学生“在起跑线上如何不输”,而是希望他们在“几何思维”这条路上“走得比别人更远”,就是学生学到的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他们能在学习探索的过程中“学会研究”“学会合作”“学会思考”。
  一、学情分析
  当前学生的情况是:对圆柱体有初步的认识,圆柱概念的外延比较清晰,表现在对“圆柱和圆台”“圆柱体和长方体”等的辨识,能用比较严谨的语言表述自己对这些相似概念的理解。在课余时间,设计逐步深入研究的探究性游戏,把趣味性和挑战性的游戏活动运用在辅助课堂教学上,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及问题解决能力,优化课堂教学。
  二、游戏的开展
  游戏设计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手脑并用,深入剖析和探究几何图形,从具体到抽象,并在活动中,体会数学探究的有序性、逻辑性。
  游戏探究的对象是圆柱体,于是设定一个比较具有思考性和挑战性的开放性题目——长方形与圆柱体,引发学生的无限遐想。
  (一)独立思考是开展数学游戏探究活动的前提
  先让学生说说对题目的理解,学生都提出了自己的质疑。例如“一个是平面图形与一个立体图形,会有怎样的联系呢?”“一个方的图形与一个圆的图形又会有怎样的联系呢?”他们一个个在讨论声中展开了观察和思考。
  经过独立思考、心理操作和实践操作后,学生提交了《数学研究报告》第一稿。其中,他们的“研究”大概分了几个类型:
  1. 观察型。学生发现圆柱体的侧面展开是一个长方形,例如把圆柱体罐头的商标撕下来就是长方形。也有学生提出圆柱体的纵切面是一个长方形。
  2. 资料搜集型。学生通过预习引用了书本上“用一个长方形纸片旋转出圆柱体模型”的例子,也有的从课外书上看到关于圆柱体表面积的另一个计算公式“2πr(r+h)”的推导过程中的“把圆柱体的两个底面通过剪切拼成近似的长方形……”。
  3. 思考型。学生在观察与思考的过程中会询问其他同学的收获,并整理、提交初具条理的综合型的研究报告。
  虽然学生提交上来的“数学研究报告”内容大多粗糙,表达稚嫩,但足以看出他们脑海中绽放的思维火花。笔者对学情分析后制订的开放性研究题目,既给学生指明了研究方向,又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思维。在展开研究前,指导学生理解题目,提出质疑与思考,这都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充分的准备。并让学生在经历中学会了“做研究”的第一步。
  (二)合作探究使学生的思考更全面、更深入,数学游戏更有深度
  在交流分享了学生的第一稿《数学研究报告》后,他们开始反思自己的研究。由于有共同的搜集资料目标和相似的观察经历,学生交流起来特别活跃,氛围良好。有不少学生反映在交流后,从其他同学的报告中得到了更多的启发。
  于是修改稿出来后,学生的思考更全面、更深入了,他们主要提出了以下几个发现:
  1. 圆柱体的切面虽然可能是长方形,但也有可能是圆形甚至是椭圆形。有的学生通过画图来证明,有的学生则拍了切萝卜、切寿司等照片印证自己的观点。
  2. 圆柱体的侧面展开也一样,它未必是长方形。大多学生引用了卫生纸纸筒展开的实物图,得到的是一个平行四边形。也有学生另辟蹊径做了各种不规则图形的侧面展开图。
  3. 对书本中用长方形旋转出圆柱体模型的方法也提出了不同的游戏方案。例如,以长方形的对称轴为旋转轴同样可以得到相同的效果。这时,长方形的长(宽)不再是圆柱体的底面半径,而是底面直径了。又如,以长方形中任意一条直线为旋转轴旋转,可能会得到更奇幻的视觉效果。
  虽说“独木不成林”,但是如果没有通过独立思考就草率进入合作阶段会导致大多数学生产生依赖心理或分散责任。研究中每个学生都经历了独立思考的阶段,往往会有出人意料的收获。因此,每次开展集体合作前,笔者都必定让学生先进行独立思考。经过“头脑风暴”后,笔者顺势请学生将思维导图或者列表分类等不同的手段整理素材,以便提交最后一稿《数学研究报告》。
  (三)回顾与反思形成独特的观点,升华数学游戏中的思维获得
  我们的研究都在课余时间进行,并与课堂学习同步进行。交最后一稿《数学研究报告》时学生已经基本学完该单元的内容。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断积累知识和经验,完善自己原来的研究报告。例如,在阐述长方形旋转出圆柱体的侧面部分,会加入“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柱体的底面周长、长方形的面积就是圆柱体的侧面积”等描述。又如,在同一个长方形通过不同转轴位置的设定时,通过对比研究,整理出圆柱体各部分与长方形和转轴有怎样的关系等。
  有的研究报告提出“圆柱体侧面展开可以得到一个长方形”。这不但可以通过罐头商标和纸筒的展开图来验证,也可以用一个圆柱体在桌面上滚动,所留下的痕迹就是长方形来证明。他們还加插了用圆台和圆锥进行了相同的滚动实验,结合生活中压路机和滚轮印章的实例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有的学生在研究报告中提到自己对书本中的一个练习的研究经历,他开始以为用边长是6的正方形卷出来的圆柱体比其他同样面积的长方形卷出来的圆柱体体积都要大。后来通过计算发现并不然。举例说“长为18宽为2的长方形”,以长为底面周长卷出来的圆柱体就比“边长是6的正方形”卷出来的圆柱体体积要大很多倍。进一步思考原因,原来底面周长越大,半径就越大。所以如果要卷一个体积比较大的圆柱体,就要尽可能让它的半径变得更大。
  最后一稿的《数学研究报告》中,学生能从各自熟悉的角度出发,提出问题和摆事例论证。也有的学生以小结的形式提交研究心得,还有不少学生能有条理、有逻辑地将全单元中所有知识点,以“长方形”为线索串联起来,形成“小论文”。
  三、活动反思
  思维的形成过程需要时间来沉淀。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在形式多样的游戏和实践活动中,学生学会的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还是一种数学思维与方法。通过数学游戏的形式组织探究活动,寓数学问题于游戏之中,让学生通过游戏中不同环节的挑战,学会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方法,形成数学思想。这次游戏活动,可以看到学生学习的前景,学生在训练中,空间观念以及数学思维的提高,有利于学生日后更好地学习,更好地工作。
  这次游戏活动,既关注个体独立思考,也关注集体合作的力量。创设不同挑战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数学游戏涉及的内容既与课堂教学有相关性,又极具趣味性和挑战性,学生喜欢,参与度很高。
  整个数学游戏研究过程时间长达两周,都是学生们利用课余时间去完成的。笔者不会预先为学生提供完整的素材让他们在短时间里提交研究报告,那样只是“揠苗助长”。而是像《牵着蜗牛去散步》的小诗那样,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观察、实践、做游戏,陪着他们慢慢享受研究的乐趣。慢下来,让他们在探索实践中领悟,慢下来静待花开。在游戏中,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了锻炼和培养,且自主探索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实践能力也得到了培养和提高。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5689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