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湘西传统手工艺在现代陶瓷作品中的创新及应用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湘西地区民族民间工艺美术是在长期的迁徙及劳动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受生产力发展水平低及地域闭塞的影响,他们过着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生活,保持着古老的民族形式,巩固和发展本民族的传统手工艺。文章尝试从三个角度去挖掘和整理这些传统工艺,寻找它们在现代陶瓷作品中的创新应用方法。
  关键词:湘西传统手工艺;现代陶瓷作品;创新应用
  中图分类号:J527;TB472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01-0144-02
  湘西地处湖南西部及西南隅,杂居着土家族、苗族、瑶族、侗族、白族等多个民族,都较好地保留了本民族浓郁的乡土风情和原始的宗教习俗,也铸就了当地璀璨多姿的民族传统手工艺。
  湘西地区拥有藤编、竹编、蜡染、银饰、织锦、刺绣、挑花、木雕、根雕、石雕等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技艺。它们是少数民族人民在长期的迁徙过程中,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经过不断地实践创造才形成的独特民族民间工艺,所以散发出别具一格的艺术魅力。
  少数民族民间工艺美术的表现题材,主要来源于自然界动植物纹样,它以生活中的活动场景为主题,以宗教活动场景、图腾崇拜为主题。这是因为少数民族人民在迁徙途中,每到一个地方,都凭借自己的毅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建立自己的新家园,创造自己的物质和精神文明。其中有丰富的民俗文化,色彩艳丽的服饰,木、竹、藤材质的器物,耀眼的银饰等。这些民间工艺美术与一般的現代工艺美术有所不同,它一般反映的是和自己民族历史和宗教信仰直接相关的事情,例如,服饰就被称为穿在身上的历史,其最大的特点是制作工艺相当精美,具有深邃的历史内涵和浓郁的民族特色,又通过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两个因素来体现。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活方式的改变,传统手工艺在现代生活中传承受现代设计思维影响,也以区别于原来的形式感来呈现。其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的问题,导致传统的手工艺在消逝,手工匠人越来越少,从业人员纷纷转行。近年来国家对传统文化的保护非常重视,出台了许多政策来挽救和扶持文化产业。设计从业人员也意识到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进行设计,那些我们曾经忽视的传统文化及技艺,被赋予新时代的内涵,得到有效的开发及推广。在现代陶瓷产品设计中,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对湘西地区的传统手工艺进行创新应用。
  第一,可以把竹编、银饰、藤编这些传统工艺与陶瓷结合,直接设计制作出综合材料的陶瓷产品。综合材料陶瓷艺术是指通过多种材料与陶瓷材料的结合来完成陶瓷创作。综合材料表现出来独特的艺术效果能丰富人们的情感与想象,在现代陶瓷设计中运用丰富多彩的综合材料展现它们本身的色彩、肌理与质感,能使人们产生不同的视觉感受和审美情趣。如木质和藤质都具有温暖和厚实的感觉,银饰给人明亮、干净的审美感,织锦及蜡染工艺则要么色彩绚烂、要么朴素无华。综合材料应用到现代陶瓷设计中除了满足大众审美的需求,也为艺术家和设计者提供了多种展示方式,在达到视觉欣赏效果的同时表达作者的中心思想。木质是亲水性的,有很大的强度,木质化的壁增加了机械强度,它弹性、韧性好,抵抗冲击和震动效果好,纹理也美观,所以装饰效果好,不过其易干裂、易腐朽,所以用于茶餐具及插花件都不合适,适用于与日常陶瓷摆件结合进行设计。藤与竹的韧性较好,作为天然材料,其密度高又轻巧有弹性,容易进行弯曲变形,给人们以柔软、轻巧和流畅的感觉,可以在茶具及摆件设计中加以利用,以“鼓”“空”“折”“曲”和“弧”等技法相结合,或以各种不同的编织手法和编织技巧构成不同的花纹图案。如清新的竹编用到质朴的陶土上,会造成视觉反差,形成视觉冲击力,雅致古朴相结合,这样的家居装饰品或茶具既有特色又能为整个家居营造出一种朴素的自然氛围,给人一种清新自在的感觉。织锦与蜡染可制作陶瓷茶具的包装套装或是与陶瓷装饰摆件、装饰画结合进行总体设计。侗族织锦有彩锦、素锦之分,彩锦常用红、绿、黄、紫、蓝诸色棉线织成,色彩缤纷,十分艳丽,图案多几何纹,其中杂各色彩花、蝴蝶、鸟兽,素锦则在白底上以青线编织而就。蜡染是用蜡刀蘸熔蜡绘花于布后以蓝靛浸染,既染去蜡,布面就呈现出蓝底白花或白底蓝花的多种图案。织锦与蜡染呈现了工艺的精巧,在进行装饰画和摆件设计时需要考虑与陶瓷的占比及造型形态。这种打破技术和规范,突破陶瓷原材质美感的表达方式,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银饰是湘西少数民族盛装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反映出少数民族文化的进步和发展,银饰加工艺术是村民祖辈相传的民族工艺技术,苗侗银饰的加工,要经过吹烧、锻打、镶嵌、擦洗和抛光等五道工序,全是以家庭作坊内的男工匠手工操作完成。银饰的镶嵌方式很早之前就出现在陶瓷作品当中,近年来这种加工方式更是流行,以陶瓷茶具中最为常见。作为装饰纹样或装饰小品使用在陶瓷茶杯或陶瓷壶盖或壶把上,有时候也用来设计点缀茶宠。湘西传统手工艺作为综合材料应用到陶瓷产品设计中丰富了现代陶瓷设计的语言,拓宽了创作的思路,使它的装饰感和文化内涵得到新的提升,有助于现代陶瓷作品往个性化设计方向发展。
  第二,藤编、竹编、蜡染、银饰、织锦、刺绣、挑花、木雕、根雕、石雕在长期的演变过程中都蕴含各自的图形结构方式。这些图案历经时代变迁被记录下来,或抽象或写实,但都极富民族特色。纹样的取材也是包罗万象,既有神话传说、图腾崇拜,又有飞鸟鱼虫、日月星辰,有现实生活中对民俗风情的写照也有装饰性的几何图纹等。如织锦、刺绣、挑花的图案纹饰在表现内容、色彩搭配、结构布局等多方面都独出心裁,变幻万千,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在世代相传的模式下,劳动妇女们利用丝线、梭、筘演绎着自己的民族文化,这些艺术化的图案纹样绝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通过长期的生活实践总结而来的,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她们对信仰和价值的体现。除了布类工艺,其他传统手工艺也在造型或纹样的设计中通过某些有象征性的形象或者谐音、比喻等手法来倾诉对福、禄、寿、喜、财、吉、和、全等方面的追求。少数民族的社会关系相对简单,想法折射在这些传统手工艺上,我们能解答他们对于幸福的理解与表达。若直接运用这些造型元素则能较好地保留传统手工艺和传统图形的味道,在不破坏原有图案的基础上换种新的工艺方式和载体去表达,是设计时最简单、最直接的设计手法。如对图案进行再创作并应用于现代陶瓷产品设计中,可以通过对图案元素的色彩、造型运用现代化的设计手法,如打散重构或借用局部等,再融合现代社会审美进行应用,使陶瓷作品具备独特的艺术形态,呈现民族文化气息。相对而言,间接运用更能体现创作者的设计功底,也可以留给消费者更多的互动空间,这样既满足了对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又使现代陶瓷产品设计具有底蕴和生命力。
  第三,美国人类学家莱顿指出:“所有的艺术都是在某种社会环境中产生出来的,都与某一具体的信仰、价值观载体有着关联。”湘西地区的传统手工艺不管从造型、选材还是色彩搭配都强调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这些工艺揭示了少数民族文化的内核,即追求社会结构平等和谐、人与大自然共生共存及强烈的民族文化意识,这是对少数民族精神的记录,表达了希望保护神的庇护与祝福的心理,祈求后代兴盛、多子多福,还有就是追求自我情感的实现,其中包含了少数民族对美好生活的祝愿和向往。这些美学思想放在现代陶瓷产品中同样适用,全球化、工业化的时代,环境污染的问题日益严重,如何追寻自然化和可持续化是从业者一直在思索和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陶瓷材料研发更加重视环保和可再生就体现了这一点。设计者在进行创作之初,需要唤醒消费者对传统文化的认知,继而寻求对于传统手工艺保护和传承的共鸣,这种情感共鸣需求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和思想观念的转变已越来越强烈,人们对于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止于满足外在的物质及实用功能,还要满足他们的情感需求,传统工艺恰好就能满足这一点。在进行现代陶瓷产品设计时,可以从造型、色彩搭配及材料肌理等多方面入手,采用古老的工艺技术与思想文化吸引消费者的关注,使消费者了解手工艺产品背后所包含的人文精神,通过传递民族文化情感的方式,建立心理互动关系。
  湘西少数民族的传统手工艺作为中国历史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了这些民族的文字,是民族的史书和图腾,其记载和还原了当时的社会经济和文化气息,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我们通过对它进行多层次的解析,提出从综合材料应用、图案造型分析、文化内涵赋予三个方面应用到现代陶瓷产品设计中对它进行研究和传承、保护和开发,探索其未来发展的更多空间,具有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陈彦卿.多元形式与传承:民间传统手工艺中的平面艺术研究[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8.
  [2]徐雯,吕品田.中国红 传统手工艺[M].合肥:黄山书社,201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571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