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助产专业“课岗对接、课证融合”体系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医院文化以及医疗技能的不断更新, 教学设计如果不能适应社会需求,将对学生的就业和深造产生重大影响。本文在充分调查的结果上,开展深度校企合作,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提出并构建“课岗对接、课证融合”课程体系。通过校企合作共同完善改革体系,并且开展改革考试模式评价工作,加强实习基地建设,通过新体系的实施执行,学生考试合格率逐年上升,行业竞争优势显著,在多项竞赛中也取得优异成绩。
  关键词:课岗对接 课证融合 助产专业 校企合作
  在教育部的最新指示中,明确提出“深化课程改革,形成课程体系就业新导向,推动中等职业院校学校教学,从学科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优化课程结构体系,确定各学科学时比例,规范教学进程”[1]。近年来,我校在国家教育方针的指引下,坚持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以德育人,鼓励各专业教学团队积极进行课程体系改革。原有教学体系只注重对书本知识的掌握,考核形式单一,学生很难将课本的知识与临床岗位需求相结合。随着医疗执业要求的不断规范,特别对行业准入考核证件的严苛审核,使陈旧的教学体系已经不能够满足学生毕业后就业、执业的需要。
  1 “课岗对接、课证融合”的助产专业体系构建
  1.1构建数据化课程体系
  学校基于自身助产专业的特点,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注意把握专业性,明确培养人才层次知识能力的职业性、就业岗位基层性和人才类型的技能性。为了实现专业和岗位、专业课程内容和职业标准、教学过程和生产过程、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的完美对接,要遵循知识、理论、实践三位一体的原则,开展调研、排序、归纳、重建工作,开展职业岗位引领课程体系设计工作。将典型工作作为主线,教学产品作为项目和工作载体,以提高职业证书通过率为基础构建数据化课程体系,通过校园大数据平台,摒弃职业特色不强、岗位需求不高的课程,按照文化基礎-文化素养-职业基础-职业素养逐层递进设计新的课程体系。通过智慧校园网络系统,重新编写考核程序,将考核贯穿到每一次课程参与中,改变学生价值理念体系,从方式上转变为“学习者、职场环境、教育资源系统”三个新型中心[2]。
  1.2专业能力项目课程
  专业能力是典型工作过程中的主线课程设计以典型教学产品项目和任务为载体,以职业证书考核为抓手,培养学生的职业技术能力和素养,按照岗位能力目标化、工作任务项目化和课程开发多元化的思路,设置相应教学项目。课程体系设计以提升职业核心能力为基本原则,突出基础作用,达到实用目的。在教学方法,也需要遵循深入浅出,与临床工作关联,与职业考核对接,深入挖掘职业内涵,提升学生职业竞争力。职业素养以人文教育为主,通过临床情景模拟、临床见习教学、标准化病人培训、临床实训比赛等多种途径,逐步构建与职业需求相匹配的道德体系及教学体系[3]。
  2 完善培养体系,推行开展校企合作,进行实训基地建设
  国内护理、助产、育婴资格证书考核项目中,职业技能考核约占总分值的一半,并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加强实训教学,将临床操作标准化、规范化、临床化是教学的体系重要组成部分。
  2.1设置完善培养体系
  为适应职业资格证书技能考核需要,实现教学与岗位需求的有效融合,通过对常用基础技能的分解重组,细化考核标准,有效提升技能操作的准确性。为解决国家教材与区域行业标准的差异,我校邀请了北海市执业医师资格考核及母婴技术资格证考核评审专家参与到课程设计当中,丰富教学内容,提出改进意见,并参与到教学评审过程中。通过行业专家的参与,将执业技能系列的教学产品进一步完善,并将教学产品作为核心载体,按照包含、递进的原则,重新设置学习任务,有效搭建教学与区域证书考核互融互通的桥梁。
  2.2考核评价改革
  学生在每个实习科室实习过程中,由行业专家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考核。考核过程中,由企业或个医院专家组成考核评委,并且通过企业或医院按照自身岗位要求拟定考核内容,并且在所有实习科室有组织进行临床现场综合能力考核并及时给出评分及改进意见,这种多元化的考核评价模式受到各个企业和医院的支持[4]。
  2.3进行实训基地建设
  通过校企联合的互助,企业、医院等和院校形成“订单式”合作模式,在企业、医院人员的,参与实训基地建设和开发,并将实训基地建设功能拓展到集教学产品生产、培训、实训和职业资格认证等多项功能综合为一体的生产性实训基地。
  3 改变现阶段教育模式,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实现项目的一体化教学
  3.1加强专业信息化资源建设
  信息化建设是现代教学发展的主流趋势,为了学生能更便捷的享受信息化教学带来的便利,提高学生自我学习能力,我校引依能教务管理平台及超星智慧校园网络,打造全方位的智慧校园网络系统。任课教师积极参与全区中等职业学校数字化教学培训及微课教学技能比赛,有效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通过智慧校园体统,学生可通过手机在课堂上参与教师教学互动,课后完成学习模块等多种方式,为自己累积学习积分[5]。
  3.2深化信息化教学体系改革
  助产专业课程体系一直都发挥职业岗位引领作用,并且以典型工作过程为主线,将典型教学产品当做载体,在教学实践中逐步推进项目式一体化教学模式发生转变,而且积极运用信息网络技术,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课程内容包括图、文、音、视、动等全面多样形式,将其一一展现给学生,并且能够激发学生进行学习的热情,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从中展现“做中学,做中教”的职业教育理念,使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取率逐年上升[6]。
  4 积极使用创新融合机制,进行校企联合,推广进行双证书制度
  按照企业、医院等对岗位的需求,国家职业分类标准调整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将考取职业资格证所需要专业技能和企业岗位所需职业技能进行技能点重新组合,吸纳更多母婴行业的领军人士,将教学内容进一步发掘完善。共同设计涵盖所有技能点的系列教学产品,加强职业岗位技能培训,使学生具有宽口径和多角色的适应能力[7]。   随着课程体系不断完善,“课岗对接,课证融合”体系已经适应社会发展,在社会体系中得到良好应用。而且学生在行业竞争中优势明显,初步就业率超过90%。而且大部分学生都在各自岗位上有所突破,做出相应贡献。
  5 思考和体会
  随着“课岗对接,课证融合”体系的应用,为企业、医院等提供大量人才,但实际工作中人存在部分问题,值得进行深入思考[8]:(1)校企联合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在校企合作当中,不仅需要企业、医院等提供实训基地等设施,还要进一步确定细节内容,如人才培养规格、人才培养目标、实际教学内容。此外,还要加强校企联合教学实施过程中核心资源的开发和应用。(2)加强信息化运作。还需要进入加强信息化、现代化设备的投入,完善课程教学体系,深化平台作用,加强二者之间的联合工作。(3)建立动态调控机制。为了推广应用体系,可以对已经毕业的学生进行跟踪调查,获取其毕业信息,如果经本人允许,还可以获取其就业信息,并为下一批即将毕业的学生做好参考。(4)助产專业国家资格标准制定相对落后于技术发展。助产专业虽然是老牌专业,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其发展速度不容小觑,而且新设备的引入、新操作的出现,均会对该专业造成重大冲击。
  6 小结
  综上所述,随着“课岗对接,课证融合”体系的不断普及,助产专业迎来了全新发展。信息化教学的介入,校企联合不断深入,院校中学生得到了更适合区域需求的知识储备及更实用的技能实训场所,使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和行业资格证书取得之间更为融洽接合,为今后就业、执业、创业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文秀.“课岗对接,课证融合,课赛融通”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初探——以哈尔滨科学技术职业学院语文教育专业为例[J].黑龙江科学,2017,8(23):168-169.
  [2]常丽,史卫红,乔学斌等.“课岗对接、课证融合、执业能力递进”课程体系的构建和实践——以江苏医药职业学院临床医学专业为例[J].继续医学教育,2017,31(10):14-16.
  [3]郑美花.高职高专国贸专业“岗、课、证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构建[J].职业教育研究,2013,23(9):13-15.
  [4]许新华,王亮.“校企融合、岗课融通、项目引领”人才培养模式实践应用范例——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为例[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1(2):52-55.
  [5]王文娟.高职院校“课证融合,课赛融通”教学模式的实践措施——以哈尔滨科学技术职业学院语文教育专业普通话教学为例[J].黑龙江科学,2018,9(3):22-23.
  [6]胡国庆.高职会计专业《经济法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基于“课岗对接、课证融合”视角[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8,14(6):280-281.
  [7]韩艳丽,贾君,曹正等.“课岗对接,课证融合,课赛融通”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以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6,29(16):274-275.
  [8]张继光,陈海荣."课证岗对接"模块化课程设计的探索——以江苏安全技术职业学院数控技术专业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17,8(1):6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5906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