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海上魅影载机潜艇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在太平洋战争中,日本的载机潜艇表现比较活跃,从只能搭载一架零式水侦的伊-5到搭载4架晴岚的伊400。其实日本最初的设计思想来自欧洲,潜载机和潜艇都从英德两国引进。将潜艇的隐蔽性与飞机的侦察能力相结合,这种想法在那个年代曾一度流行,欧洲主要的海军国家都做过类似的尝试。
  法国——1942年2月18日,一个寒冷又没有月光的夜,克里斯托巴外海。美国商船汤姆森·莱克斯号划开加勒比海的波涛,载着两千多吨货物,正开往古巴的关塔纳摩。由于是战时,已经实行了灯火管制,三副和几个瞭望员还站在甲板上,戒备随时可能出现的德国潜艇。这时一名瞭望员突然叫起来:“右舷有灯光!”不用望远镜就可以看到右舷有一点手电简大小的灯光,三副急忙下令左满舵,为时已晚,6762吨的商船带着巨大惯性向前冲去。那点小小的灯光熄灭了,不久再次亮起,这次是在船头正方向,说明正有一条船从右往左横穿而过。于是碰撞发生了,“莱克斯”号船速立减,众人纷纷摔倒,两舷腾起白色的火焰,很快就告熄灭。被撞的船已经下沉,据甲板上不多的几个目击者回忆,他们肯定看到的是一条潜艇。不久水下发生剧烈爆炸,惊魂未定的商船搜索了好几个小时,没有发现任何幸存者或是残骸,只见到海面上的一滩油渍。“莱克斯”号的船底已经破损,只能放弃努力,匆匆赶往巴拿马,向公司报告这次事件。
  从时间和地点推算,他们撞沉的是“絮库夫”号——自由法国海军吨位最大的潜艇,出事前正开往巴拿马港。《二战回忆录》一书载:“絮库夫在建立了赫赫战功后,不幸于1942年2月19日被敌军击沉,舰上英勇的法国海军官兵全部壮烈牺牲。”
  “罗伯特·絮库夫”是法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海盗,1780年生于圣马洛。他曾经是个神职人员,21岁指挥海盗船“信任”号开始在印度洋的劫掠生涯。今天法国海军拉斐特级2号舰F711依然以这个海盗的名字命名。
  1921年的法国已经不具备财力重建一支大型水面舰队,老式的丹东级和库尔贝级战列舰早已破旧不堪,而法国海军在1930年之前显然无力建造任何新型战列舰。于是计划建立一支远洋劫掠舰队,由潜艇担当主力,当时的设计要求是排水量在1500吨左右,航程1万海里以上,水面航速超过17节,其中就包括絮库夫号潜艇。该艇由瑟堡海军船厂建造,1929年10月下水。这条侥幸逃过华盛顿条约的潜艇各项指数堪称二战之最:标准排水量2880吨(水下4330吨),全长361英尺,续航力90天,艇员最多时竟有207名。还有专门的牢房可以收押40名囚犯。装备203毫米的双联炮塔一座,是不折不扣的巡洋潜艇。
  潜艇上搭载有侦察机一架,是法国马赛尔·贝森公司的MB35水上飞机。它的机翼、垂尾和机身都是规规矩矩的长方形,机翼和垂尾可以折叠,贴在机身上。飞行状态的翼展39ft4in(12.90米),长27ft(8.23米),最大速度114英里/小时,巡航速度115英里/小时。最大航程215英里,在机身后部加装辅助油箱后可达到400英里。这种飞机的绰号是“帕西帕杜”,取自《环游地球80天》中那个跟班的名字。
  MB35最初选用的发动机是120马力的萨姆森9A星型发动机,计划用在巡洋舰上,海军测试后认为功率太小要求改进,于是换成130马力的9AC型,编号MB410。不久在一次飞行事故中初号机坠毁。海军部下令制造2号机,但在此过程中马赛尔·贝森公司因为经营不善宣告倒闭,2号机由Mureaux的ANF公司完成,基本外形不变,引擎换成更强大的9AD型,175马力。新飞机变成双座,两翼的浮筒略微减小,机身中央的浮筒加大,编号MB-411。1935年6月完成首次飞行,8月配备到絮库夫号开始正式服役。平时飞机折叠后收在指挥塔后部的机库中,从取出到完成装配只需要四分钟,然后用吊臂把飞机放到海面上,回收的过程也大致相似。这点与日本的伊-400或者英国的M-2型潜艇不同,他们都采用弹射起飞方式。
  1933年完成入役后,絮库夫号配备到第5潜艇支队,经常远洋航行为今后的海盗生活做好准备,最远的一次横穿大西洋到达加勒比海,然后经北非回家。全程16000海里几乎都是在水面状态,一般潜艇下潜到40英尺深度只需要30秒钟而已,而絮库夫足足需要3分钟!同时水下航行性能差,转向慢,造成较大安全问题。
  在开战时,絮库夫是欧洲唯一的载机潜艇。法国沦陷后,它从布列斯塔锚地出发,开到英国的浦利茅斯,当时“库尔贝”号和“巴黎”号战列舰也停泊在英国的港口,它们的泊位紧挨在一起,对面皇家海军的复仇号战列舰毫不客气地用15寸炮指着三个落难的法国邻居。1940年7月3日凌晨4点15分,絮库夫收到法国达尔朗海军上将发出的密电,说英国人将发动全面攻击,要求他们立即将舰自沉。此时指挥塔上值勤的水兵发现对方已经登船——他们只留意了码头和跳板,而英国水兵和陆战队员坐的小艇已经靠上侧舰准备“跳帮”。首相大人对缴械过程回忆:
  “法国舰队除‘絮库夫’号,在移交给英国的过程中气氛都是友好的,法国水兵们都很乐意地上了岸。在夺取絮库夫号潜艇时,两名英勇的英国军官和一名一等水兵阵亡,另有一名水兵受伤。也有一名法国水兵被打死,但几百官兵自愿加入了我们的行列。”
  伤亡数字是确切的,但气氛不见得友好。当年参加行动的英国水手回忆,这是1805年的特拉法尔加之后两国之间又一次接舷战。与此同时,萨默韦尔的H舰队偷袭奥兰港,“黎塞留”号在达卡吃了一发鱼雷,真是皇家海军最不光彩的一天。事后絮库夫上七成水手被拘留,换上的替补可谓五花八门,大多是逃难到英国的法国水手,包括渔民、商船船员甚至农夫,不少人连潜艇都没见过,更不用说去驾驶。12月20日她载着这些新手重新出海,一名英国军官和两个电报员也在船上,负责全部通信、密码、信号识别诸般事项。新年过后,“絮库夫”号和皇家海军的“泰坦尼亚”号补给船在Clyde地区会合,做夜间攻击训练。
  两星期后,根据霍顿海军上将的命令,“絮库夫”号开往哈利法克斯,计划用于商船护航。这次航行用了12天时间,到达加拿大时由于水手的不熟练操作潜艇已经伤痕处处。不得已,返回浦利茅斯修理。机库中的MB-411被英国人借去研究,结果在一次空袭中严重损毁,飞行员Jacques Hazard军士则转到澳大利亚空军第10中队去了,从此驾驶肖特水上飞机从事反潜巡逻。
  经过长时间考虑后,霍顿将军下令将“絮库夫”号派往南美水域拦截轴心国商船。上面说过这条船下潜及其缓慢,一旦遇上空袭会应避不及,而南大西洋没有反潜巡逻机,水面状态的潜艇相对安全。于是它向百慕大开去,途中 发生电气火灾,再次要求修理。7月25日,再次回到干船坞,这次是在新罕布什尔的普兹茅斯海军工厂,旁边还有皇家海军和美国海军的50多条大大小小潜艇。这条巨大的潜艇入港时引得众多工人啧啧称奇,很快他们就抱怨起来,一张线图都没有,技术人员只好自己绘制,而且所有装备用具的说明书都是法文,造成不小麻烦。原定若干星期的修理持续了若干月,直到10月底才基本修好,共花费80万美元,当然由英美租借条约支付。
  在海上试车时再次与美国海军的一条潜艇相撞后,絮库夫接到命令开往哈利法克斯,萨默维尔海军中将要检阅自由法国舰队。在那期间絮库夫参与了在纽芬兰外海对圣皮埃尔和密克隆岛的突袭,两个岛在圣劳伦斯河口,总督Gilbert Bournat倾向于维希政府。这也是“絮库夫”号唯一执行过的军事任务,颠覆自己政府任命的总督。
  1942年1月11日,在哈利法克斯完成修理整备后,于2月3日开往百慕大,计划7日到达。途中接到英国海军部命令,转往巴拿马,计划通过运河前往塔希提。此后就发生了开头描述的那一幕。
  根据莱克斯号船员的报告,撞船发生在北纬10°40′,西经79°31′,克里斯托巴防波堤西北偏北80英里处,东部时间晚上10点30分。当然关于它的沉没还有别种说法,有人认为是美国飞机误炸,事后用撞船来掩盖;更有人认为英国人在船上装了定时炸弹,巴拿马的英国特工会解除引信,但是潜艇没去巴拿马,而是偷偷驶往马提尼克岛。这个岛在维希政府控制下,是德国潜艇的补给基地。于是炸弹爆炸了,所有的水手包括三名英国军官一起遇难。JamesRushbridge写过《谁击沉了絮库夫》这本书,对这过程有更详尽的描述。
  
  Surcouf
  制造商:瑟堡海军船厂,1929年
  舰长:330ft
  舰宽:28ft
  舰高:21ft
  动力:双轴柴油发动机,每座3800hp
  电动机:两台,每台1700hp
  最大航速:18节(水面),8.5节(水下)
  持续航程:10000英里(水面,10节),70英里(水下,4.5节)
  舰炮:2×203mm M1924型舰炮
  2×37mm M1933型高射炮
  3×3.2mm 哈齐开斯M1929型高射机枪
  鱼雷:舰首4座,550mm
  舰尾两组各3管,其中1×550mm,2×400mm
  飞机:1×MB411
  人员编制:119人
  英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英伦三岛上的居民已经安享了上百年平静的生活。特拉法尔加和滑铁卢战场是如此遥远,战火被英吉利海峡挡在大陆一边。战争是什么,伦敦市民对此的理解仅是纳尔逊柱和威灵顿拱门,还有报纸上多少有点夸大的文字。
  直到1915年1月19日的夜晚,巨大的灰影首次在不列颠上空现身,德国海军的两艘飞艇对东海岸的一些地区进行了轰炸。5月31日,伦敦遭到历史上首次轰炸,共有28人丧生,60人受伤。就伤亡数字而言不算严重,德国人投下的只是小型炸弹和燃烧弹,对军事目标毫无威胁,但造成的影响巨大,朝野上下人心惶惶。大量高炮和探照灯架上街头,成立了专门的防空指挥站,通过监听飞艇与德国之间的联系来确定大致方位,从而引导战斗机拦截。开战初期的齐柏林飞艇速度较慢(50英里/小时以下),升限在八千英尺以下,容易受到攻击。
  1917年德国开始装备新型的硬式飞艇,速度更快。达到70英里/小时。更重要的是升限大大提高,可以轻易的爬到20000英尺,差不多是英法两国战斗机的极限。如索普韦斯的骆驼只能爬到18000英尺,纽波特-11只有15000英尺,强行爬高很容易造成失速坠毁。德国人可以在高空扔下炸弹然后扬长而去,1917年lO月,L55号飞艇无意中在白天飞过巴黎上空,由于气囊被太阳晒热,竟升到24000英尺高空。协约国的战斗机束手无策,只能在飞艇库附近搞偷袭。
  英国人后来发现,这些飞艇不是一直飞那么高的,在高空飞行是件痛苦的事,缺氧、管线破裂、油料和暖气片冻结、玻璃结冰,等等。所以飞艇在海峡上一般低空飞行,在看到英国海岸线后才急速爬高,为此海军部拟出一个大胆的计划,在海上拦截飞艇。而且为了行动的突然性,计划用潜艇搭载飞机。
  选用的潜艇是E-22,维克斯船厂建造,属于E级远洋潜艇。1915年11月8日入役。工程师在指挥塔后部的甲板上安装两条导轨,计划搭载两架索普韦斯公司的施耐德水上飞机。
  这种飞机前身是1914年施耐德飞行大赛的冠军,索普韦斯的
  Tabloid,翻译成“小报”或者“小药丸”,由这个名字可以想象这种飞机的结构紧凑。使用100马力的土地神发动机,最大速度143km/h,升限8000英尺,爬升率高达1200fts,武器是一挺上射的7.7毫米路易斯机枪,必要时可搭载4枚20磅炸弹。
  当然,潜艇上没有专用机库,所以飞机只是系留在甲板上,潜艇也无法下潜,容易受攻击。而且施耐德水上飞机在不良海情下无法起飞,所以该项目只进行过很少几次试验就宣告结束。1916年4月25日,由R.T.Dimsdale海军中尉指挥的E-22在北海处于水面状态时被德国UB18号潜艇发现,11:50分中雷沉没,33名艇员仅有两名获救。然后用于水上飞机试验的是M级潜艇,另一种怪物潜艇。
  1916年5月后,K级潜艇的生产停止。船台上正在建造中的K-18、K-19、K-20和K-22被废物利用,造成M级。这并不是说后者是前者的改型,它们的船体完全不同。M级全长305ft,水面排水量1600吨,水下1950吨。装备两组12缸柴油发动机,总共率2400hp,电动机功率1600hp,水面航速15.5节,水下航速9.5节。
  这些参数没有什么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它的火炮,副炮一门76毫米,而主炮是40倍径12英寸的马克9型!原本属于前无畏级战列舰爱德华七世级。开火的方式也很独特,被称为Dipchick,由炮手在艇内操作。首先把潜艇上升到潜望镜深度(大约30英尺),然后将艇首对准目标(火炮自身没有旋转机构),炮管上仰露出水面(最大仰角三十度),开火!炮头重达520磅,一般巡洋舰不是对手,更不用说驱逐舰和商船。潜艇中备有40发炮弹,整个上浮、发射、下潜的过程只需要40秒钟,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要上浮到水面重新装填炮弹。
  几次试射取得的成果令海军部相当满意,M-1于1918年4月整装待发,考虑到因此可能刺激德国潜艇也普遍装备12英寸炮,M-1未上战场。 战争很快结束,华盛顿条约的大锤落下,305毫米主炮的潜艇天理难容,M级只能老实缴械,后面要介绍的是1920年才完成的M-2号潜艇。
  还在维克斯船厂的M2被拆下主炮后,在空出的位置架设了水密机库,计划使用帕纳尔的佩特型双座侦察机。这种飞机由格罗斯特的乔治·帕纳尔公司研制,佩特中尉是M-2艇长,在飞机设计过程中担任顾问,所以完成后以他的名字命名。机身骨架由云杉木条和钢管构成,机翼由云杉木制成,翼展28ft5in,但折叠后只有8ft,相当紧凑。满油满弹的状况下全重1950磅,续航力两小时,最高速度113mph。1929年,曾经在伦敦第七届国际航空展上出场,一架佩特被日本海军买走。
  发射飞机的过程在水下就开始了,5名艇员通过指挥塔上的一个舱门进入机库,由于空间狭小,所以每人都只能缩在指定的地方,用加热器给飞机引擎和曲轴箱里的燃油预热。然后潜艇出水,机库门向外降下,成为发射平台一部分。固定在滑车上的飞机被推出去,接上弹射器,驾驶员和观察员爬进座位,机翼放下锁定。驾驶员发动引擎,潜艇把艇首对准风,然后向指挥台挥挥手,负责弹射器的艇员扳下开关,飞机被发射出去,瞬间过载达到2.7g。从潜艇浮上水面到发射共需要5分钟,当时的飞行员是Villiers中尉和Keigliley Peach中尉,他们享受飞行员和艇员双份工资。
  这样,M-2的使命就改变了,由巨炮杀手变成警戒哨舰,充当大舰队的先头前卫。佩特将侦察到的情况通过电台告诉潜艇,潜艇再传达给舰队知道。然后去预定的地点回收飞机,这个过程与发射大致相反。飞机自行滑跑到潜艇旁,机库上方起重机抓住机翼上的吊环,放回甲板。
  1932年1月26日10点11分,M-2发出最后一份电报,报告他们正准备在多塞特郡波特兰外不远处的莱姆湾下潜,此后杳无音讯。同日下午,Tyneside公司的一条煤船向港口官员说起他们在波特兰北面见到过一条大潜艇,一个水手问:“请问下潜时船尾先入水吗?”这个问题并没有引起重视。直到一周后,皇家海军的潜水员才在波特兰以北6英里处找到潜艇,深度106英尺,当时艇首冲天,尾部插在海底柔软的沙床中。包括艇长D.De.M Loathes中尉在内的60名官兵全部遇难,连呼救信号都没来得及发出。此后,海军部试图打捞这艘潜艇,26个潜水员总共下潜1500次,费时11个月,曾经一度把它拉到离海面11英尺的地方。突如其来的大风浪使打捞船一阵摆动,缆绳松脱,M-2潜艇再次落下,今天还直直竖在那里,已经成为潜水爱好者的天堂。
  关于沉没原因的说法很多,至今尚无统一结论。可以肯定的是,当时指挥塔舱门是打开的,指挥塔与机库之间的舱门,和机库通往外部的大门全部敞开。一种说法认为当时在机库中的飞行技师LeslieGregory和艇员AlbertJacobs粗心大意,不但没有及时关闭身后舱门,在水下过早打开机库大门,以至海水涌人;但一些资深的潜艇军官对此表示怀疑,根据M级潜艇的设计指数,为了快速发射侦察机,潜艇将升降舵保持在上升位置,靠着螺旋桨的推动将潜艇抬高,使机库露出水面,然后在战斗状况下弹射飞机。同时潜艇排空全部水柜,这总共需要15分钟时间。事故发生时,可能是潜艇的升降舵发生故障,而前部水柜刚排空,于是失去平衡,海水从机库汹涌灌入,潜艇就这么仰天沉下去,水兵根本没有逃生机会、
  M-2的事故有一种说法,就是弹射时的问题。当时海况不好,为了放飞飞机所需的甲板风潜艇全速前进,风浪从长考得机库口涌入导致沉没。鉴于此,1932年10月21日,海军部下令取消所有潜艇搭载飞机的方案。直到1939年又有人提出在X-1型潜艇上搭载水上飞机,这次用垂直贮藏方式,不过整个计划只停留在图纸阶段。
  至于英国的X-1级潜艇——也是该级唯一一艘,舰载机已经改用垂直储藏方式,由于只是计划,所以飞机没有确定的型号。该计划于1939年提出,实际上该艇于1935年已经被拆毁,也不在这里具体介绍。又一款潜水重炮舰,4门132毫米MKl型火炮,1923年6月16日下水,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潜艇。
  
  M-2
  制造商:维克斯公司巴罗船厂,1920
  舰长:296ft
  舰宽:24ft 6in
  舰高:15ft 9in
  排水量:1594t(水面)
  1946t(水下)
  最大潜深:200ft
  动力:2×12缸4冲程柴油发动机,每座1200hp
  电动机:两台直流发动机,每台800hp
  最大航速:15.5节(水面),9.5节
  持续航程:380nm(水面),80nin(水下)
  舰炮:1×3 jn/40 舰炮
  1×0.303mm 路易斯机枪
  鱼雷:舰首4座,18in
  飞机:1×Parnall Peto
  人员编制:68人
  事实上,佩特既不是第一种也不是唯一一种专为潜艇设计的飞机,照片上布利斯托的伯尔尼X3出现在1914年,甚至早于施奈德水上飞机。注意照片中飞机下方不同寻常的浪花,当时皇家海军的C.D.Burney对冲翼艇很感兴趣,于是在这架飞机的浮筒上安装了飞翼和水下推进器,同样也由飞机本身的Canton-Unne发动机驱动,200马力。翼展57ft10in,全长36ft8in,机翼面积500平方英尺,机组两人。X-3比坠机的X-1和X-2成功,总算可以升空——降落时还是坠毁。
  曾经有过谣传,说佩特的观察员Couper中尉是全艇最重的人。1926年,这架飞机在英格兰南部煤湾附近训练时,突然失去高度,摇摇晃晃擦过海滩上的度假屋,把最后一幢木屋压成碎片。刚好里面有一位颇有声望的医生,这是报纸上的一张漫画,实际上当时飞行员被压在飞机下面,被全裸的医生痛骂。
  德国——在欧洲最早开始载机潜艇研究的还是德国,远在法国和英国之前。1914年,比利时被攻陷后,北部港口泽布鲁日从此成为德国潜艇的重要基地。
  12月6日,德国海军在此设立航空站,第一任站长同时也是基地司令是Friedrich Von Arnauld de le Periered。
  海军上尉·腓特烈这个名字继承自他遥远的法网先祖,并不是皇族。在更多的场合他的名字是罗萨·冯·阿诺德,当时暂任飞行站长职务,不久会接过U-35的指挥权;基地中停泊着U-12号潜艇,艇长瓦尔特·福斯特曼海军上尉(以后U-39艇长,又是一个让人耳朵 嗡嗡响的名字)。
  1914年,当德国潜艇头两名王牌在北海边的小港口相遇时,都还是刚出道不久的青年军官,他们都有这样的想法:能不能把潜艇和飞机结合起来以增加侦察范围,尽管没有上级的指示,这两名年青军官打算进行一次尝试。1915年1月6日,他们把一架腓特烈港FF29a型双座侦察机吊到U-12的前甲板上。上午9点40分,天气晴朗,可见度良好,港外吹着南风,浪速中等,所以先在港内试飞。阿诺德和观察员Herman Mall爬进座舱,U-12的船头下沉,飞机慢慢浮起,一切顺利。
  这种双翼水上巡逻机挺展53英尺,而U-12是近海小型潜艇,排水最只有493吨,全长188英尺,三分之一的甲板上顶着巨大的飞机,用缆绳马马虎虎捆在一起。现在他们向港外开去,风浪开始增大,更糟糕的是潜艇的两台Korting发动机使用重油,浓浓的烟柱严重暴露潜艇的方位。福斯特曼越来越担心,此时他们距离泽布鲁日已有30英里,距离对岸还有43英里,浪花更大了。U-12的艇首水柜开始注水,FF29a起飞成功,沿着肯特郡的海岸线巡逻一圈,未被发现。当阿诺德准备掉头返航时,天气更加恶化,无法在大风中找到预定的会合点,所以他直接飞回泽布鲁日了。U-12在会合点晃悠两小时后也平安归来,整次行动圆满成功。
  不久,泽布鲁日飞行小队又添了两架FF29a,经过简单改装,可以携带12公斤炸弹,此后他们对英法境内的目标进行过26次侦察飞行。1915年圣诞节,英国人在改装的船只上起飞3架水上飞机对齐柏林飞艇库进行袭击,可以算是人类首次“肮母攻击”吧。就在同一天,一架FF29来到泰晤士河上空,扔下两枚炸弹,摆脱3架英国战斗机的追逐后扬长而去。
  总的来说,这些飞行活动并没有造成什么大的威胁和人员伤亡,而早期的水上飞机可靠程度低,常常有空中熄火或者油管破裂发生,而且由于航程的限制,英国境内的大多数军事目标都在打击范围之外。潜艇艇长们也忧心忡忡,在水面航行实在风险过大。不久,最高统帅部派出一个小组对这项试验进行审核,得出的结论是:“潜艇在水下,飞机在空中,两者之间不应有任何联系。”
  于是,潜载飞机的念头被搁置了。一直到1917年,当时在汉莎·勃兰登堡飞机制造厂的恩斯特·亨克尔博士设计出一种可以快速装配和拆卸的水上飞机,为当时日尔曼尼亚船厂船台上建造中的远洋型潜艇U-139和U-151定做,型号W20,第一架原型机海军编号SN1551。这是一种双翼机,下翼只有20英尺长,架在机身上部;上翼面用两对梁柱架起,这种结构很不牢靠,第一次试飞就坠毁在哈韦尔河中。第二架原型机的机翼得到加强,顺利通过验收,W20总共生产3架。使用7缸的Oberursel转缸引擎,80马力,可以在15分钟内爬升到3000英尺,持续飞行时间75分钟。飞机可以在3分钟内组装起来,拆卸时间大致相同,拆开后装在20英尺6英寸长的密封容器中,固定在潜艇甲板上。不过W20似乎没有什么实用纪录,因为实在腾不出空的潜艇做实验。最高统帅部照例派出小组审查,得出了一样的结论:哪怕是放飞和回收飞机的短暂时间中,让潜艇暴露在敌方水域也是极度危险的。
  1918年末,当时的航空旅行公司LFG(Luft Fahrzeug Gesellschaft)也为潜艇设计了一种单翼侦察机PutbusV19,使用Oberursel发动机(缴获法国Le Rhone发动机的翻版),结构很简单。机身就像一个硬铝钢筒,铝制的机翼兼作油箱,可以直接折叠起来而不必排空燃油。这种轻巧的飞机重量只有1056磅,翼展31英尺,最高速度112mph。不过致命的缺点在于:安装和拆卸需要10分钟时间,并且拆开的零部件要分5个密封容器盛放,理所当然被打进冷宫。原型机还是制造出来的,首次试飞已经在德国投降之后。
  
  Lothar von Arnauld de le Perie
  
  一战德国潜艇头号王牌,195条船,45万吨。最值得称道的是冯·阿诺德中尉的风度,他总是彬彬有礼的要求对方停船,等船员离去后用甲板炮将其击沉,极少使用鱼雷(据说只用过4次)。还曾多次冒着自己被发现的危险用电报通知对方救护船只,甚至将救生艇拖带到对方海岸,可谓是堂堂正正的骑士精神。
  
  Walter Forstmann
  
  一战德国潜艇2号王牌,38万吨,地中海同样是他的猎场,邓尼兹元帅在他手下当过值日官。
  
  Friedrichshafen FF29a
  制造商:Flugzeugbau FriedrichschafenGmbH,Werft,Manzell
  全长:33ft 6in
  高度:13ft 10in
  翼展:53ft 2in
  机翼面积:642 sq. ft
  重量:3270/4680 1b.
  引擎:100hp Mercedes/120hpArgus
  最大速度:59mph
  武器:无
  乘员:1人
  
  Hansa Brandenburg W20
  制造商:Hansa und BrandenburgFlugzeug-Werke GmbH
  全长:19ft 4.5in
  高度:11ft 3in
  翼展:19ft 0.75in
  机翼面积:161sq.ft
  重量:871/1250 1b.
  引擎:80 hp Oberursel UO
  最大速度:105mph
  爬升率:3280ft/14.9min
  飞行时间:1.25小时
  武器:无
  乘员:1人
  
  LFG V19′Putbus′
  制造商:Luft-Fahrzeug-Cesellschaft,Andklam 1918
  全长:21ft 8in
  高度:10ft 8in
  翼展:22ft 5in
  机翼面积:180sq. ft
  重量:1058/1521 lb.
  引擎:110hp Oberursel
  最大速度:112mph
  航程:224miles
  武器:无
  乘员:1人
  一战结束后,战胜国成立联合航空管制委员会,禁止德国建造任何军用飞机。当然德国人不会放弃,新机型的开发在政府的保护下秘密进行。1919年,亨克尔博士转到特拉夫蒙德的卡斯帕飞机制造厂,在那里设计出卡斯帕U-1和U-2,可以拆开装进24英尺长6英尺直径的筒状容器中。全部采用木夹板制造,结构很紧凑。在拆卸时,先用潜艇甲板上的小型吊臂将飞机吊起,卸下浮 筒,打开尾部的一块小舱盖,扳动里面把手,机翼的锁定装置会脱开;然后把机翼和浮筒贴着机身放到推车上,滑进容器中密封盖紧,整个过程不用任何工具。U-1使用西门子星型Halske sh 4发动机,功率62hp,共生产三架;U-2使用80hp的Obemrsel UO发动机,从未生产。当时的厂主卡尔·卡斯帕在一战中是海军飞行员,这两种型号都以他的名字命名。值得一提的是发动机的摇动曲柄设在驾驶舱中,驾驶员可以自己发动,而不用爬到摇摇晃晃的浮筒上去扳螺旋桨。德国政府并为对此表示兴趣,生产的3架U-1有两架卖给美国海军,一架卖给日本。
  
  Caspar U-1
  制造商:Caspar Flugzeugwerke,Travemunde 1922
  全长:6.20m
  高度:2.59m
  翼展:7.20m
  机翼面积:14.00sq.m
  重量:360/572kg
  引擎:62hp Siemens Halske Sh 4
  巡航速度:120km/h
  最大速度:145km/h
  着陆速度:60km/h
  爬升率:2.7m/s
  航程:360km
  升限:3000m
  武器:无
  乘员:1人
  
  Caspar U-2
  制造商:Caspar Flugzeugwerke,Travemunde 1918
  全长:6.18m
  高度:2.59m
  翼展:7.20m
  机翼面积:14.00sq.m
  重量:345/510kg
  引擎:80hp Oberursel U-0
  巡航速度:130km/h
  最大速度:150 km/h
  航程:250km
  升限:3000m
  武器:无
  乘员:1人
  美国海军的U-1,机身编号A6434和A6435正在华盛顿特区阿那卡斯提亚河(Anacostia)海军飞行中心接受测试,直到二战开始,德国海军才重新开始考虑潜载侦察机的应用可能。1940年,阿拉多飞机制造厂接到合同,生产6架“U-Bootsaugen”,字面上翻译成“潜艇之眼”。这就是Ar231,一种上单翼单座侦察机,使用气冷六缸直列式赫斯HN501发动机,功率160hp。可以将一侧机翼叠放到另一侧机翼上面,然后收于机身上方,收纳飞机的容器直径在6英尺左右。试飞证明,Ar231是一种失败的设计,水面风速大于20节就不能起飞。奇怪的是,德国海军自始至终没有尝试过弹射起飞方式。
  
  Ar 231
  制造商:Arado Flugzeugwerke GmbH,Potsdam 1940
  全长:7.81m
  高度:3.12m
  翼展:10.17m
  机翼面积:15.20sq.m
  重量:840/1050kg
  引擎:160hp Hirth HM 501
  巡航速度:130 km/h
  最大速度:170 km/h
  航程:500km
  升限:3000m
  武器:无
  乘员:1人
  1942到1944年间建造的IXD2型潜艇绰号“季风(Monsun)”,使命就是去印度洋与日本海军会合。为了增大潜艇的侦察范围,潜艇上配备了福克·安格利斯(Foeke Achgelis)公司研制的Fa330旋翼机,绰号“矶鹞”。
  Fa330实际上是一种旋翼风筝,类似今天的旋翼滑翔机,是二战中最小当然也是最便宜的飞机。总重180磅,有三片24英尺的桨叶。设计师福克·海因里希,1937年纳粹觉得他在政治上“不可靠”,剥夺了福克·沃尔夫设计局首席设计师的职务。此时他也在设计Fa223,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直升机。
  一般来说,潜望镜高度的观察范围是12英里,上升到500英尺,观测范围扩大到30英里;上升到100英尺,扩大到50英里。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当时进行这样试验的国家很多,成功的却很少。实际上,就连德国自己也没有在北大西洋使用过这种飞机,是因为没有必要。德国的解码专家已经破译了盟军护航密码,KG40的秃鹰航程可达到冰岛,可以为狼群提供足够的情报。所有Fa330的生产都在Delmenhorst的威塞尔飞机制造厂完成,总数超过200架。但使用情报很少,携带它们的IX型潜艇差不多都被击沉了。
  在战后,盟军曾在劳本(Laupeim)发现几架完好的Fa330,运回英国在汉普郡新森林市的Beauliar中心测试。
  Fa330飞行员一般都要在巴黎郊外Chalais-Meudon的法国空气动力实验所接受培训,初期训练是在风洞前进行的;进阶训练改到室外,由卡车拖着慢慢放飞;最后阶段则用Fi-156拖带。也有计划给Fa330装上60hp的发动机改装成直升机的,最后还是被搁置了。
  飞机通过钢缆与潜艇相连,从图上看,它的结构很简单,垂直钢管支撑着转子和螺旋桨,水平钢管上安装着座椅、操纵杆和仪表板,下部的斜梁连接两侧滑橇,后面有垂尾和水平安定面,但没有升降舵。每个部件只用两个插销连接,4名艇员可以在3分钟内完成装卸。所有部件分两个容器放,平时收在甲板上的水密舱中。装配好的飞机在指挥塔后部的平台上放飞。首先是驾驶员坐进去,系好保险带;潜艇将艇首对准上风向,飞行员测试通讯装置,连接钢缆同时也是电话线;在爬升过程中,整个旋翼面微微后倾,飞行员通过操纵杆和球型曲柄控制上升和下降,尾舵则通过电缆控制。飞行时速在25mph左右,而悬停所需的最小速度是17mph,通常飞行高度是200到500英尺,天气好的时候可以爬到1000英尺。
  降落时,钢缆收紧将飞机慢慢拉下,在甲板上停稳后飞行员扳下刹车,停止螺旋桨。桨叶被取下,尾部拆下后,和水平身管一起折叠贴在垂直钢管上。这些是正常情形下的降落,一旦飞行员发现有战舰开来,潜艇多半要紧急下潜。此刻他就要拉下螺旋桨转子附近的紧急把手,桨叶会松脱飞走;同时伞绳被拉动,降落伞会自动打开;这时候再解开安全带,飞机就落人海中,盟军第一架缴获的Fa330就是这样“捡”来的。而飞行员也缓缓掉进海里,听天由命。等到紧急状态过去后,潜艇会上浮把他接走。
  当然也有可能没人搭救,用皇家海军的话说:“以正常方式淹死。”
  其他国家——1926年,塔兰托的坎蒂艾海军工厂开始建造EttoreFieramosea号潜艇,意大利海军对这种1950吨的远洋型潜艇寄予厚望,他们注意到当时各国对潜载飞机的种种尝试,于是在1927年向马基公司和比亚乔公 司发出订单,要他们各自研制一种可折叠由潜艇搭载的水上飞机,成本21万五千里拉。马基公司给出的是M.53,比亚乔公司给出的是P.8,两者都使用75马力的布莱克本Cirrus Ⅱ型发动机,编号分别为MM.94和MM.95。由空军的飞行员试飞后,这两种飞机都达到军方要求的指标。但是,它们从未正式上过潜艇甲板。从另一个方面讲,费埃拉莫斯卡号潜艇的设计并不成功,它于1929年4月下水,1930年开始服役,二战开始后配备在第一潜艇大队第十一中队,驻扎拉斯佩齐亚(LaSpezia)。
  终其一生总共出海3次,计15天。其中第二次任务是去法国南部海域巡逻,结果雷电池组发生爆炸,返厂大修后用于训练任务,1941年4月10日从舰列中注销。
  
  Ettore Fieramosca
  制造商:Cantiere Navale Franco Tosi1926
  舰长:275ft 7in
  舰宽:27ft 3in
  般高:17ft 5in
  排水:1556/1965t
  最大航速:19节(水面)
  持续航程:5000英里(水面,9节)
  舰炮:1×47mm舰炮
  鱼雷:8管,533mm
  人员编制:78人
  同时在欧洲的另一个边缘——波兰,也在进行类似的试验。1929年华沙工业大学的一个毕业生杰西-尼科尔自己设计了一种水陆两用飞机。最初所有的设想都来自他个人,1934年波兰共和国海军计划在他们新建造的Gryf号布雷舰上安装弹射器,开始关注尼科尔的工作,把飞机命名为Nikol A-2。
  后来由于技术原因,布雷舰还是没装备飞机,但飞机的研制还在海军赞助下继续下去。在一系列的试验后,比例模型建造出来,在华沙空气动力研究院完成风洞试验。1936年位于普克的Morski Dyon Lotniczy工厂开始建造原型机,计划把这种小型飞机嫁接到当时波兰海军最大的Orzel号潜艇上。
  A-2是一种木制双座上单翼水上飞机,机翼完全采用水密设计,可以在意外发生时提供浮力,翼下的木质浮筒用钢管固定。驾驶舱在机翼前部,双座并列,双重控制装置。尾部也采用双垂尾,起落架可以半收起,将机轮抬离水面。飞机采用130马力的哈维兰Gipsy Major 4缸直列式空冷发动机和三叶后推式螺旋桨。试飞表明这种飞机具有良好的操纵性,可惜的是它也没能上舰。
  二战爆发后,唯一的A-2在空袭中被炸毁,Orzel号潜艇一路辗转逃到英国,加入皇家海军第二潜艇分队,此后一直在北海巡逻,并于1940年4月8日在挪威水域击沉了5261吨的德国Rio de Janeiro号运兵船,附近的护航炮艇和挪威渔船只救起一半落水者,总共150名德国士兵在冰冷的海水中丧生,包括97名空军飞行员。6月8日,Orzel在丹麦外海失去消息,60名波兰水兵和三名英国水兵全部遇难。
  
  Orzel
  制造商:N.V.Koninklijke Maatschappijkde Schalde,Rotterdam
  开工:1936.8.14
  下水:1938.1.15
  完成:1939.2.2
  舰长:84m
  舰宽:6.7m
  舰高:4.17m
  排水量:1100 t(水面)
  1473t(水下)
  动力:双轴4740hp Sulzer 6QD42六缸柴油发动机
  电动机:两台Brown-Boveri,每台1100hp
  最大航速:19.4节(水面),9节(水下)
  持续航程:7000英里(水面,10节)
  舰炮:1×105mm/41博福斯舰炮
  2×40mm/43wz. 37双联博福斯高射炮
  鱼雷:12管,550mm
  飞机:1×Parnall Peto
  人员编制:60人
  就现有的资料来看,苏联似乎并没有载机潜艇,即苏联从未计划或建造过任何搭载飞机的潜艇,但却有潜载飞机,在这里简单提一下。时间大概在1930年以后,当时苏联中央设计局(Tsentral′noe Konstruktorskoe Byuro,简称TsKB)的一个设计师伊格·契特维里科夫完全出于个人兴趣,在闲暇时间设计了一种小型的潜载侦察机,这引起海军的注意。不久伊格转到NIl GVF(民用航空研究院)工作,军方鼓励他把研究工作继续下去,并且下达了正式任务,代号OSGA-101,即民用航空试验机一○一工程。这是一种木制3座单翼水上飞机,驾驶舱后面焊接的钢管上安装着双垂尾,使用的M-11发动机功率100马力,起落架可以用手动收起。于1934年春天完成首飞,情况良好。于是海军拨款建造第二架原型机,改名为SPL,比OSGA-101缩小了一圈,机翼可以向后方翻折,发动机也向后折叠靠在驾驶舱后部,然后装进长7.75米、直径2.5米的圆筒中。整个拆解过程需要3分钟,安装过程需要5分钟。不过它的气动性能很差,海军也因此失去兴趣,飞机则送到苏联志愿飞行员协会,编号GIDRO-1,曾经参加过1936年的米兰航空展。
  
  结束语
  
  二战结束后,种种潜载机的研制开发还在继续,英国有天勾发射系统的设想,美国海军也尝试过将道格拉斯A-4天鹰攻击机安放到潜艇上。随着现代侦察手段的极大发展,潜艇不再需要载机来增加目视范围,单架飞机的载弹量也相对有限。1953年天狮星Ⅰ型导弹从金枪鱼号潜艇上腾空而起,攻击核潜艇和弹道导弹的时代宣告开始,载机潜艇从此退场,成为兵器谱中的一段史话。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7338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