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思想政治教育面对的挑战及应对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互联网+”概念正逐渐渗透到每个行业,教育行业自然也会受到影响。在“互联网+”概念渗透的正面角度内,“互联网+”为教育事业提供大量信息。而在反面角度内,“互联网+”理念改变了当代大学生的思维模式,提升了教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难度。本文针对“互联网+”对教育事业造成影响的这一现象,将文章分为三个部分展开论述。第一部分简单叙述“互联网+”的内涵与特征,第二部分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第三部分则以正面临的挑战为主,研究了科学的应对方式。望文中内容能够为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人员,提供一些教育方面的参考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背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挑战及应对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9)03-0067-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9.03.030 [本刊网址]http://www.hbxb.net
  引言
  “互联网+”概念是社会发展进程内的必然产物。“互联网+”的含义多指注重用户体验的融合行为。即互联网技术与传统产业、传统行业、媒体进行融合,形成以互联网为基础的信息交互网络。“互联网+”概念内,互联网技术起核心作用,可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理论上,“互联网+”概念的产生和应用,可推进人类社会稳定发展。但从政治教育的角度来看,“互联网+”概念正在将教育环境复杂化,加大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因此,要升级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质量,教育团队应直视由“互联网+”概念引发的挑战,深入分析,完善应对。
  一、“互联网+”背景的内涵与特征
  (一)“互联网+”背景的内涵。“互联网+”为互联网行业内新兴发展观念,属于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互联网+”的身份并非为“依附者”,在整个作用领域中,“互联网+”具有主动作用,在各个产业内长期发挥引导性核心作用。互联网是“互联网+”概念构建的基本原则,也是“互联网+”概念的唯一推动力。互联网技术越是发展,与“互联网+”概念融合的传统产业发展效果越优。因此,“互联网+”概念也可实现为社会“创造增量”的目标。
  (二)“互联网+”的特征。其一,“互联网+”可实现跨界融合。“互联网+”代表变革思想,是现代化创新思维的保障。深入解释即为,当传统行业内的从业人员产生创新意识,并需要谋求适应渠道,将思想转变为实际时,互联网技术的优势可以迅速为他们提供帮助。这种帮助基本不设限,因此,可以快速、有效地实现跨界融合。其二,“互联网+”可以实现创新驱动。“互联网+”具有不设限优势,而“不设限”,刚好可以成为民众培养创新思维的激励机制。其三,“互联网+”可以实现重塑结构。“互联网+”概念将改变以往的信息交流形式、经济交流形式以及營销形式。实现真实有效的虚拟社会治理。其四,“互联网+”概念更加尊重人性。“互联网+”理念的应用,敬畏人们的思想,尊重人性。以上四点即为“互联网+”概念的基本特征。了解“互联网+”特征,思政教育人员可在更清晰角度下,明确“互联网+”对教育产生干预的节点与原因。
  二、“互联网+”背景下高职思想政治教育面对的挑战
  (一)思想政治教育改良工作越发紧迫。思想政治教育归属于学科范畴内,具有教育属性。而依照国家给出的教育教学改良方向,教育行为不应长期固定,应在时代背景更新的趋势下,不断对教学内容加以创新。这样才能令校内输出的教学行为,长期处在与时代发展规律吻合的状态下,保证教学行为具有开展价值。但在“互联网+”背景下,教育理念不断创新,学生的心态也在“互联网+”背景下发生改变。当时代观念更新频率,远高于思政教育教学体系优化频率时,思想政治教育改良工作越发紧迫。这种紧迫压力源于外界,院校自身无法调整和干预。只要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团队重视教学质量,思政教育的更新行为就会处在被动状态下,被动的跟随“互联网+”更新速率行走。思想政治教育与一般的学科教育不同,思想政治教育以传达我党指导理念、当前政治思想为核心,教学本质相对稳定。因此,思政教育人员更加擅长研究和解释类的工作,当他们面对越发紧迫的教育改良工作时,必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二)思政教育工作的舆论领导作用逐渐失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形式,以课堂教学作为核心。而高职院校内,大学生对于课堂教学这类固定的教育形式,已经产生抵触心理。“互联网+”概念活跃了现代信息交流结构,令大学生思维更加偏向于采集碎片化信息。因此,在“互联网+”概念的作用下,大学生们越发无法融人传统的课堂教育结构中。同时,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开展过程中,会沿用以往的教育教学素材,例如长期使用同一版PPT,使用固定的教学例子等。这些行为都会降低思想政治教育课堂的教学效果。部分教师在上述现状下,逐渐开始使用现代化思维开展思想政治教学。但因教师个人互联网观念尚未成熟,对“互联网+”概念的应用也未能取得有效成果。当学生对课堂产生厌烦感时,他们会在各个新媒体渠道中获取政治信息、社会信息。实体课堂的舆论领导作用逐渐失效,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已然偏离舆论核心地位。
  (三)思想政治教师作用逐渐淡化。思想政治教师具有两种作用,其一,在课堂中传递正确的政治思想,为学生答疑解惑。其二,在日常学习以及生活过程中,观察学生思想政治状态、分析学生心态、以干预手段归正学生的政治思想等等。以往,高职院校内部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属于思想政治信息的集中地。学生需要借助课堂来自我完善、归正身心。但在“互联网+”背景下,学生有更多的渠道接触思想政治信息,思政教师不再具有核心教育地位。因此,在“互联网+”时代内,思想政治教师所面对的最大挑战,即为自身教师作用被淡化。实体教育模式已经应用多年,这说明传统的课堂教育模式具有传承价值。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若直接移动到“互联网+”层面中,传统教育的面对面优势便无法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质量,也会受到一些不正规网络信息的影响。因此,“互联网+”概念对教师作用造成打击的这一现象,应该被尽快改良,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三、“互联网+”背景下高职思想政治教育面对挑战的应对策略
  (一)吸收“互联网+”优势,重塑教育观念。在“互联网+”概念中,存在“尊重人性”这一内容。该内容核心即为,应用“互联网+”优势,需要尊重人们的内心想法。而高职院校内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直接面向学生。因此,要面对“互联网+”为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挑战,吸收“互联网+”概念优势属于必然行为。首先,思政教师可以分析“互联网+”的优势,确立思想政治教育在新阶段内的宏观目标。例如,依照“以人为本”这一思想,教育目标可设定为“一切为了学生”。依照“激励创新”这一思想,教育目标可以设定为“尊重学生思想、鼓励创新”。其次,“互联网+”的另一优势在于,其可以将所有问题集中在个体方面。即学生认同思想政治教育,原因为学生愿意加入课堂教学中,交流意见、分享见解。而学生不认同思想政治教育,则无法理解、排斥沟通。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要做到因材施教,切勿坚持使用同一种教学方式。要尊重不同学生在思想上的差异性,实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再因材施教,针对性的完成思想教育。
  (二)使用“互联网+”融合优势,建立网络教育途径。网络资料显示,当前高职院校内大学生更加适应互联网思维,热衷于在互联网内搜集信息、学习知识。当学生与互联网以及新媒体的距离不断缩小,而教师却迟迟未能与“互联网+”概念建立联系,教师想要缩减与学生的距离,强化思政教育质量的这一目标,将无法在短期内完成。针对此,思政教育人员可以开通网络教学途径。开通网络教学可将校园网作为主要平台,也可以与知名网络学习平台合作,共同创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空间。首先,校方需要设定两个输出途径。第一途径为微课视频教育途径。教师通过录制、编辑以及上传等工作步骤构建微课学习空间。学生可以自行前往网络环境中查看视频信息,参与学习。第二途径为文字教育。即思想政治教师可以上传文字类教育信息,例如红色宣传话语、红色历史讲解等等。这种形式一方面可为学生提供多个选项,满足多数学生的信息浏览需求,另一方面也可保障思政教育在网络空间中的教学效果。校方也可以开通思政论坛,为学生们提供互联网交流空间,重新将学生的话语讨论集中地拉回到校园范围内。其次,校方可以不断搜集学生对网络教育的意见。采集学生意见后,校方以及教师应该深入研究、悉心分类,尽可能将学生提出的可用意见加以应用。
  (三)优化教师团队,重回舆论领导地位。针对教师团队面临的重大挑战,高职院校内思想政治教育团队,务必要提升团队综合能力。首先,教师需要坚持研究思想政治文化内涵。只有做好理论基础工作,保证有问必知、有问必答,思政教师的教育价值才能稳定。其次,教师团队所有成员需熟悉“互联网+”规则。要适应“互联网+”思维,必须深入其中,理解含义、深论定位。教师除需学习互联网操作技术外,也要明确当前新媒体占领舆论核心地位的原因。继而以规律为引导,重塑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核心的信息输送格式、内容。用“互联网+”概念中的跨界融合,重回政治、社会信息的舆论领导地位。针对此,教師团队可以共同构建新媒体账号,不间断更新思想政治信息、社会信息、热点信息。更新内容以辟谣、科普为主,务必要贴合当代大学生对于热点信息的观看兴趣,令大学生养成定期查看官方账号的习惯。这样便能重新拥有政治信息话语权,将教学课堂重塑为“发声区”,做好政治教育工作。
  结语
  综上,文章以“互联网+”为背景,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以及应对策略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思想政治教育是传播我党政治观念、更正大学生政治思想的重要媒介。希望文中内容,可为高职院校内思想政治教育人员提供理论帮助。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8344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