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不同生长环境对红萍生长和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目的】研究不同生长环境对红萍生长和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可为水生生态系统的生态化学计量学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并达到更好地保存红萍种质资源的目的。【方法】设置网室土壤水培养和温室营养液培养2种处理,分析比较两种培养方式条件下,蕨状满江红、墨西哥满江红、卡州满江红、小叶满江红、覆瓦状满江红、羽叶满江红、回交萍、杂交萍等8个红萍品种的生物量,及其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结果】8个红萍品种的生物量、C含量与N含量网室土壤水培养处理均高于温室营养液培养处理,P含量则是网室土壤水培养处理低于温室营养液培养处理;红萍的C∶P值与N∶P值网室土壤水培养处理均高于温室营养液培养处理,而C∶N值二者差异较小;由于参试红萍品种的N∶P均较低(仅为1.78~8.08),说明红萍生长主要受N元素的限制。【结论】网室土壤水培养比温室营养液培养更加适合红萍的生长, N元素对红萍的生长和培养至关重要,网室土壤水培养的应该增施氮肥,而温室营养液培养的应该保证营养液中N元素充足。
  关键词:生长环境;红萍;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学
  中图分类号:S 55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384(2019)02-241-06
  0 引言
  【研究意义】生态化学计量学是综合生物学、化学和物理学的基本原理, 利用生态过程中多重化学元素的平衡关系, 主要研究C、N、P等元素在生态系统过程中耦合关系的一种综合方法,是探究元素比例如何影响有机体和生态系统的有效工具[1-3]。营养元素将生态学中不同尺度的物种、种群、群落、生態系统连接成一个整体[4-5]。红萍Azolla,又名满江红,是蕨类和鱼腥藻的共生体,具有生物固氮和富钾等特性。作为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植物,红萍在稻-萍、稻-萍-鱼、稻-萍-鸭等农业模式中发挥重要作用[6-7]。利用生态化学计量学研究红萍的C、N、P等主要养分含量,对红萍的生长及红萍种质资源的保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前人研究进展】生态化学计量学起源于水生生态系统,但是对水生生态系统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都有待进一步加强[8]。红萍具有很强的生物固氮作用,其年生物固氮量可达243~402 kg·hm-2;磷是红萍的重要影响因子之一,缺磷会抑制红萍的生长,同时会影响其蛋白质和核酸的合成[9];而碳是构成有机物的骨架元素,也可以说碳是构成生物有机体的最基本元素[10]。【本研究切入点】生态化学计量学在湿地生态系统上的研究大多针对土壤[11],对湿地生态系统植物的研究十分匮乏。利用生态化学计量学的原理。采用网室土壤水培养和温室营养液培养两种培养方式,研究不同生长环境下红萍的生物量及其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探明不同环境对红萍生长及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从而为红萍栽培及红萍种质资源保存提供理论指导。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选用国家红萍种质圃(福州)保存的8个红萍品种(表1)。
  1.2 试验方法
  选择生长健壮的8个红萍品种于夏季(8月)进行网室土壤水培养处理和温室营养液培养处理,均采用直径34 cm、高15 cm的瓷盆,每个瓷盆(单个品种)放萍量20 g,3次重复。网室土壤水培养处理的红萍置于盆中进行土培,水层保持在土面上4~6 cm,土壤选用经高压消毒的中性或微酸性壤土。土壤pH值5.4,含有机质29.7 g·kg-1、全氮1.51 g·kg-1、全磷2.47 g·kg-1、全钾21.6 g·kg-1、碱解氮88.1 mg·kg-1、有效磷349.7 mg·kg-1、速效钾532.0 mg·kg-1。网室喷灌条件良好,试验期间早、晚各喷水1次。
  温室营养液培养中每盆营养液的配方如表2所示。温室为空调玻璃房,室内温度控制在20~25℃,相对湿度保持在85%~90%。试验期间,晴天利用自然光照,阴雨天气补充人工光照,保证试验期间每天光照12 h。
  1.3 指标测定
  培养30 d时测定红萍产量并取样。所有样品带回实验室, 105℃杀青30 min,70℃烘干至恒量,粉碎,过40目筛,装袋储于真空干燥器中,备测。样品有机碳采用重铬酸钾-外加热法测定,全氮采用凯氏定氮法测定,全磷采用硝酸-高氯酸消煮-钼锑抗分光光度法测定。
  1.4 数据分析
  采用Excel 2003与Origin 8软件进行数据处理,采用SPSS 21.0中的one-way ANOVA进行单因素方差检验,利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不同处理的差异显著性。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生长环境下不同红萍品种的生物量
  基于红萍含水量较高,其生物量的测定均为湿重,每一品种每一重复取样一瓷盆。由表3看出,在网室土壤水培养条件下,8个红萍品种的生物量变化范围为207.35~389.35 g,其中杂交萍的生物量最高,羽叶满江红的生物量最低。除小叶满江红与羽叶满江红的生物量无显著差异(P>0.05)外,其他品种与羽叶满江红的生物量差异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
  在温室营养液培养条件下,8个红萍品种的生物量变化范围为47.21~108.45 g,卡州满江红的生物量最高,覆瓦状满江红的生物量最低,7个品种的生物量均极显著高于覆瓦状满江红(P<0.01)。
  对比两种培养条件可以发现:网室土壤水培养条件下,8个红萍品种的生物量均显著高于温室营养液培养(P<0.05)。除卡州满江红、小叶满江红两种培养方式达到显著差异(P<0.05)外,其他品种两种培养方式的生物量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8个红萍品种均表现为在网室土壤水培养条件下生长更好。
  2.2 不同生长环境下红萍的C、N、P含量   由表4看出, 网室土壤水培养条件下, 8个红萍品种C含量变化范围为316.0~471.0 mg·g-1,其中:墨西哥满江红的C含量最高,杂交萍的C含量最低,二者均与其他品种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N含量的变化范围为36.0~44.1 mg·g-1,蕨状满江红的N含量最高,羽叶满江红的N含量最低,二者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但二者与其他品种均无显著性差异。P含量的变化范围为4.5~7.8 mg·g-1,杂交萍的P含量最高,羽叶满江红的P含量最低,二者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杂交萍与墨西哥满江红、羽叶满江红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卡州满江红、小叶满江红、杂交萍均与羽叶满江红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
  在温室营养液培养条件下,其C、N、P含量变化范围分别为255.7~337.7 mg·g-1、26.0~36.1 mg·g-1和6.5~19.5 mg·g-1。覆瓦状满江红的C含量最高,墨西哥满江红的C含量最低,二者的C含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覆瓦状满江红、蕨状满江红、羽叶满江红的C含量均与墨西哥满江红和卡州满江红达到显著性差异(P<0.05)。回交萍的N含量最高,覆瓦状满江红的N含量最低,回交萍和卡州满江红与墨西哥满江红、小叶满江红、杂交萍的N含量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覆瓦状满江红的N含量与其他7个品种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P含量品种间的差异较大,回交萍的P含量最高,与其他7个品种P含量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5);蕨状满江红的P含量最低,也与其他7个品种P含量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
  通过比较两种培养方式可以发现,8个红萍品种的C含量与N含量网室土壤水培养处理均高于温室营养液培养处理。就C含量而言,杂交萍两种培养方式处理无显著性差异,其他品种两种培养方式处理间差异均达到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水平。就N含量而言,8个红萍品种的N 含量网室土壤水培养处理均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高于温室营养液培养处理。P含量则相反,除了蕨状满江红的P含量两种培养方式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外,其他品种均是网室土壤水培养显著低于温室营养液培养(P<0.05)。
  2.3 不同生长环境下红萍的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由表5看出,在网室土壤水培养条件下,8个红萍品种的 C∶N、C∶P与N∶P变化范围分别为7.93~12.38、41.05~91.72和5.16~8.08。墨西哥满江红的C∶N值最大,与蕨状满江红、杂交萍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墨西哥满江红和羽叶满江红的C∶P值最大,均与蕨状满江红、卡州满江红、小叶满江红、杂交萍达到极显著差异水平(P<0.01)。羽叶满江红的N∶P值最大,与卡州满江红、小叶满江红、杂交萍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
  在温室营养液培养条件下,8个红萍品种的C∶N、C∶P与N∶P变化范围分别为7.32~13.00、15.08~51.50和1.78~5.33。覆瓦状满江红的C∶N值最大,与其他品种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蕨状满江红的C∶P和N∶P值最大,与其他品种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
  比较两种培养方式的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结果表明,参试红萍品种的C∶P和N∶P值均有较大差异,除了蕨状满江红和卡州满江红的C∶P和N∶P无显著性差异外,其他品种均表现为网室土壤水培养显著高于温室营养液培养,而C∶N的差异较小。
  3 讨论与结论
  生物量是植物生产力的重要指标,本研究中网室土壤水培养条件下,8个红萍品种的生物量均显著高于温室营養液培养。这可能与温室营养液处理的培养环境容易受到杂藻侵染有关,在试验中发现,温室营养液培养处理有滋生杂藻。
  碳(C)、氮(N)、磷(P)是植物生长不可或缺的三大营养元素[12]。C是有机体重要的组成部分,相当于骨架[10]。N和P无论对于生命有机体还是整个生态系统,都是必不可少的,并且是陆地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常见的限制元素[13-14]。本研究中,红萍N含量和P含量均高于全球植物N、P含量的平均值(18.3、1.42 mg·g-1)[15],高于中国陆生植物N、P含量的平均值(18.6、1.21 mg·g-1)[16],也高于中国湿地植物N、P含量的平均值(16.07、1.85 mg·g-1)[17]。两种培养环境相比较,网室土壤水培养条件下红萍的N含量更高,可能与土壤中微生物具有较强的固氮能力有关;而温室营养液培养条件下红萍的P含量更高,可能是受到环境的影响,温室环境的温度更加稳定适宜,有利于红萍对P的吸收。
  C∶P和C∶N反映了植物吸收同化C的能力,即养分利用效率[11]。N∶P决定了群落的结构和功能。红萍的C∶P与N∶P网室土壤水培养处理均高于温室营养液培养处理,这与网室土壤培养条件下红萍的P含量低于温室营养液培养条件下红萍的P含量有关。网室土壤水培养条件下红萍P含量仅为4.5~7.8 mg·g-1,而温室营养液培养则为6.5~19.5 mg·g-1。本研究中,两种培养方式下红萍的N∶P分别为5.16~8.08和1.78~5.33,均低于中国753种陆生植物N∶P的平均值(14.4)[16],也低于中国东部南北样带654种植物N∶P的平均值(13.5)[18]。除此之外,本研究中红萍N∶P<14,说明其生长受N的限制[19],所以,红萍的生长和培养需要更多地关注N元素,网室土壤水培养应该增施氮肥,温室营养液培养的营养液中应该保证N元素供应充足。
  本研究结果表明,网室土壤水培养条件下,8个红萍品种的C、N含量均高于温室营养液培养;除了蕨状满江红的P含量两种培养方式相差不大外,其他品种均是网室土壤水培养低于温室营养液培养。在网室土壤水培养条件下,红萍的C∶P与N∶P均高于温室营养液培养,而C∶N二者差异较小。   参考文献:
  [1]STERNER R W. Elemental Stoichiometry of Species in Ecosystems[M]// Linking Species & Ecosystems. Springer US, 1995:240-252.
  [2]ELSER J J,STERNER R W, GOROKHOVA E, et al.Biological stoichiometry from genes to ecosystems[J]. Ecology Letters, 2000, 3(6): 540-550.
  [3]ZHANG L, BAI Y, HAN X. Application of N∶P stoichiometry to ecology studies[J]. Acta Botanica Sinica, 2003, 45(9):1009-1018.
  [4]RAUBENHEIMER D. Nutrition, ecology and nutritional ecology: toward an integrated framework[J]. Functional Ecology, 2010, 23(1):4-16.
  [5]ELSER J J, ANDERSEN T, BARON J S, et al. Shifts in Lake N∶P Stoichiometry and Nutrient Limitation Driven by Atmospheric Nitrogen Deposition[J]. Science, 2009, 326(5954):835-837.
  [6]黃毅斌. 红萍在稻萍鱼体系中的部分作用研究[J]. 福建农业科技, 1991(4):8-10.
  HUANG Y B. Partial role of Azolla in the rice-azolla-fish system[J]. Fujia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991(4):8-10.(in Chinese)
  [7]黄毅斌 , 翁伯奇, 唐建阳, 等. 稻-萍-鱼体系对稻田土壤环境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1, 9(1):74-76.
  HUANG Y B,WENG B Q,TANG J Y,et al. Effect of rice-azolla-fish system on soil environment of rice field[J]. Chinese Journal of Eco-Agriculture,2001,9(1):74-76.(in Chinese)
  [8]YU H, FAN J, LI Y. Foliar carbon,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stoichiometry in a grassland ecosystem along the Chinese Grassland Transect[J]. Acta Ecologica Sinica, 2017, 37(3):133-139.
  [9]WATANABE I, ESPINAS C R, BERGA N S, et al. Utilization of Azolla anabaena complex as a nitrogen fertilizer for rice[J]. Farming Systems, 1977.
  [10]REICH P B, TJOELKER M G, MACHADO J L, et al. Universal scaling of respiratory metabolism, size and nitrogen in plants[J]. Nature, 2006, 439(7075):457-461.
  [11]张仲胜, 吕宪国, 薛振山,等. 中国湿地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研究[J]. 土壤学报, 2016, 53(5):1160-1169.
  ZHANG Z S,LV X G,XU Z S,et al.Study on ecological chemometrics characteristics of carbon,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in wetland soils of China[J]. Journal of Soil Science, 2016, 53(5):1160-1169.(in Chinese)
  [12]范颖. 菲律宾蛤仔养殖在浅海碳循环中的作用——以胶州湾为例[D]. 青岛:中国海洋大学, 2015.
  FAN Y. The role of Philippine clam farming in the shallow sea carbon cycle: a case study of Jiaozhou Bay[D].Qingdao: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2015.(in Chinese)
  [13]ROSSWALL T. The Internal Nitrogen Cycle between Microorganisms, Vegetation and Soil [J]. Ecological Bulletins, 1976(22):157-167.
  [14]DOWNING J A, MCCAULEY E. The nitrogen: phosphorus relationship in lakes[J]. Limnology & Oceanography, 1992, 37(5):936-945.   [15]REICH P B, OLEKSYN J.Global patterns of plant leaf N and P in relation to temperature and latitude [J].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2004, 101:11001-11006.
  [16]HAN W, FANG J, GUO D, et al. Lea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stoichiometry across 753 terrestrial plant species in China[J]. New Phytologist, 2005, 168(2):377-385.
  [17]胡伟芳, 章文龙, 张林海, 等. 中国主要湿地植被氮和磷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J]. 植物生态学报, 2014, 38(10):1041-1052.
  HU W F,ZHANG W L,ZHANG L H,et al. Ecological and stoichiometric characteristics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in main wetland vegetations in China[J]. Chinese Journal of Plant Ecology, 2014, 38(10):1041-1052.(in Chinese)
  [18]任書杰, 于贵瑞, 陶波, 等. 中国东部南北样带654种植物叶片氮和磷的化学计量学特征研究[J]. 环境科学, 2007, 28(12):2665-2673.
  REN S J,YU G R,TAO B,et al. Studies on the chemometric characteristics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in leaves of 654 plants in the north-south transect of eastern China [J].Environmental Science, 2007, 28(12):2665-2673.(in Chinese)
  [19]KOERSELMAN W. The Vegetation N∶P Ratio: a New Tool to Detect the Nature of Nutrient Limitation[J].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 1996, 33(6):1441-1450.
  (责任编辑:杨小萍)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8348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