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信息化技术应用于高职体育课程教学的路径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信息化技术能够为传统行业提供全新的发展思路,其与教育事业的融合,为一些适应于传统教法的教师也提供了新思路。高职院校内部的体育课程以培养学生的体育素质和体育能力为主,新课改目标中教师不能仅将重点放置在活动层面,体育理论知识的教学效果也应该被保障。针对此,本文首先分析了信息技术应用于高职体育的优势,而后则论述了当前高职体育教学的现存问题并详细分析了信息化技术应用路径。
  [关键词]信息化技术;体育课程;课程教学;路径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9)01-0137-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9.01.060 [本刊网址]http://www.hbxb.net
  引言
  当前,国内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到达一定高度,其已然渗透到了许多传统行业中,为改良传统行业做出了切实的推进辅助。且从实际情况来看,教育领域中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范围较广,且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已经不局限在文化课学科中,近期内也有部分体育课程开始与信息化技术展开合作。而为了保证信息化技术应用的实际效果,部分体育教师便开始针对应用路径进行研究。从提升信息化技术在体育课程中的应用效果这一角度来考虑,本文所选定的这一研究方向,具有增加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价值。
  一、信息化技术应用于高职体育课程教学的优势
  (一)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可更新体育教学属性。传统教学背景下,体育教学基本都以“活动”为主。教师需要按照不同的课堂性质来设置一些实训活动,无论学生是否拥有一定的体育理论知识基础,是否能够明确在运动中保护自己的方式,教师都会直接开始课堂活动。这种教学模式虽然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从属性上看过于单薄,且如若学生体育理论知识掌握程度不深,运动过程中产生运动事故的概率便会增加。而即使部分教师开通理论课程,如若他们使用单纯的讲授方式,那么学生课上走神的概率也很大,其同样无法有效吸收到体育知识和安全知识。但信息化技术融合到体育课程教学中时,教师既可以在课堂中应用计算机设备,也可以录制微课视频等教学资源供学生自主学习。综合而言,信息技术加持后的体育课程教学自由性较强,且教学资源也更加丰富。根据当代学生更加适应于互联网思维的这一特征,如若体育教师利用信息化技术将网络作为教学主场,那么学生在固定时间内的知识点吸收能力便会直接增强。
  (二)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可满足學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当代大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他们渴望在更加自由和个性化的环境下学习和发展自身。而体育课程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活动性,因此体育教师在开课时便应该格外尊重学生的自主性与个性化需求。信息化技术的活动性较强,只要教师拥有一定的技术操作能力,其便可以在有限的教育形式中不断推陈出新,为学生提供新颖的学习资源,促进其自主学习。例如教师可以使用动画或图文结合的形式制作微课视频,提升学生观看视频的主动性。同时信息技术也具有方便特征,即使学生在教师上传后的一段时间内未能查看视频,其也可以在其他时间进行学习,不会受到时间或空间的影响。因此当部分学生擅长自学时,信息化技术便可以为其提供完善的学习空间,满足他们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二、高职体育课程教学中的现存问题
  (一)体育课程教学资源较少。当前多数学校在为体育课程配给教学材料时,都仅能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几本教材,且教材中的内容实用性较差,体育教师在开展理论教学时常常要对内容进行删减。而任何一门理论教育课程,教师所给出的材料都必须做到精简和有效,这样才能真正完成教学目的。因此当校内仅有教材作为教学辅助资料时,教师个人的教学能力会受到限制,而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也无法被有效激发。
  (二)教学方式过于单薄。高职院校大学生已经接受了将近十年的基础教育,他们对于传统课堂教育这一模式已经产生了一定的厌倦情绪。对学生进行走访调查后发现,多数学生都更加喜欢在课堂上看到一些与以往不同的教学内容,且教师所创新的内容趣味性越强,他们对于该课程的认同度和吸收能力便也越强。但当前绝大多数的体育教师在开课时都并未重视改良教法,他们仍然以教材为主进行讲授,主要的讲授形式就是阅读教材,为学生普及一些基础类的知识。该种学习模式下,学生很难对体育理论课程建立学习兴趣。因此如若高职院校体育教育方面需要提升教学质量,那么就必须改良教学方式过于单薄的这一现象。
  (三)教学评价相对单一。教学评价是教师获取学生学习成效信息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的核心资源。尤其体育课程中以活动作为主讲内容,教师必须要不断记录学生的课堂表现,这样才能给出公平的分数。但实际上,虽然每位高职体育教师都能够妥善的记录学生表现,为学生打出分数。但实际上多数教师所使用的记录形式都以个人经验为主,通俗而言即为教师以“看到”作为标准。这种评价方式相对单一,且随机性较大,并不能令全部学生信服。因此在未来阶段中,教师可以适当利用信息化技术来改良教学评价步骤,提升教学评价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以免学生产生不良的波动性情绪。
  三、信息化技术应用于高职体育课程教学的路径研究
  (一)设立完善的信息化体育知识资源。信息化实际上就是将数据活用,用互联网或计算机的形式为教师以及学生提供学习资源。而信息化技术的核心支撑就是数据库,故各个高职院校应该先建立或完善体育科目的数据库资源。首先,校方可以与高职体育教师进行联系,要求教师按照专业经验和专业教学需求给出资源类别。而后教师可以与教学管理人员一同查找相关资料,并将其输入到数据库中长期应用。每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产生的教学方案、教学反思等内容也需要适当筛选,择优加入数据库内。这样一来当高职院校内部招聘新教师后,新教师便也可以通过这些教学资源充实自身的教育经验。其次,完成对体育知识资源的充实后,老教师可以同新教师一起,按照不同的体育技能,搜集网络以及教材中可用的教学资源录制微课视频。微课视频可供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当学生能够在课下通过观看微课视频完成学习后,教师便可以直接在实体课堂中锻炼学生的体育能力,而无需担心学生因理论知识掌握不牢而进行错误运动。最后,教师除了要在数据库中上传微课视频外,也要适当搜集社会上以及网络上与体育学科相关的信息,例如各个高职院校内部所开展的篮球比赛、足球友谊赛等,尽可能为一些热爱体育运动的学生提供专业知识和实时信息。这样一来,信息化技术的优势才能够充分发挥作用。   (二)完善学习平台交互属性。信息化技术所拥有的功能较多,教师若要完善应用信息化技术,就必须对其内部所含的各个功能进行开发。社交功能属于信息技术中相对常用的功能种类,其可以突破空间和时差上的限制,令人们在同一时间内进行自由交流。当前在高职院校体育课堂中,学生常常会对某一动作或比赛形式产生疑问,但课堂时间相对有限,即使教师能够预留出一部分时间为学生作答,但教师也无法保证可能够解决每一个学生的疑问。因此部分学生时长会在课程结束后保留一些问题,但苦于无法在课下与教师进行沟通。针对此,体育教师和学生可以利用校内的学习平台,学习平台中基本都会拥有交互板块,也就是信息交流板块。板块中,学生可以用留言的形式表达自己的问题,并等待教师的回复。而教师在线时,学生们也可以直接同教师进行交流,由教师实时解答问题。在学习平台中进行交流具有一定优势,那就是交流内容可以全程公开,其他学生有相同问题时,教师仅回答一名学生,回答的内容可以在公开版面中传播,继而提升体育教师答疑解惑的效率。
  (三)学生示范性教学。体育教学中,教师为学生傳授知识,而后由学生自主进行训练。但实际上训练到后期,学生在该体育学科上的综合能力也会得到一定的提升。即使学生无法达到专业运动员水平,但他们对于基础知识以及活动规则也具有专业经验,针对此,教师可以使用其他的方式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夯实学生经验。例如教师可要求学生组成固定的体育活动小组,组内在体育科目中选择比较擅长的运动形式或技巧,要求学生自行录制教学视频。视频性质需要与微课视频性质保持一致,内容需要精简且有价值,时长不可超过5-8分钟。学生录制好视频后可以上传到校内网中,由教师和其他学生进行评价,评价最优者可以加学分。这样一来,学生既可以锻炼自身的体育技能,又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得到宣传自身的机会,学生参与体育课程的积极性便会直线提升。
  (四)优化课程考核。上文中提到部分体育教师在进行考核时依赖自身的体育经验,并未顾忌到整体的公平性。针对此,教师可以将评价步骤分为两个主体,第一主体为理论评价。理论评价同样可以利用网络学习平台中的评价板块。教师可以直接在题库中抽选题目并制作成网络试卷,学生们在固定时间内登录平台进行答题即可。系统后台将依照学生的答案直接进行打分,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基本不会进行干预,因此这种考试模式具有绝对的公平性特征。第二主体为实践评价,实践评价教师应该尽量避免学生集体考试。一些技巧类的考试内容,教师可以直接要求学生单独进行实践,教师再全方位对其进行评价。
  结语
  综上,文章以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为主,以高职体育课程作为主要的载体,对其应用路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建立数据库,改良课上教育方式、更新课程考核模式等步骤,属于当前比较可行的信息化应用路径。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836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