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黄州月,东坡情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苏轼并没有继续描绘净美的夜晚和内心的陶醉,而是写陶醉中的活动,而这活动也只是一个引子而已。“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歌曲吟唱了月下对美人的思念。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阐述,以供相关人士交流和借鉴。
  【关键词】苏轼;文学;赤壁月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清代的金圣叹在《天下才子必读书》中赞叹苏轼的前后     《赤壁赋》写到“游赤壁,受用现今无边风月,乃是此老一生本领,却因平平写不出来,故特借洞箫呜咽,忽然从曹公发议,然后接口一句喝倒,痛陈其胸前一片空阔了悟,妙甚。”在一遍一遍教授高中必修二中的《前赤壁赋》中,我始终觉得文本中的月亮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意象,理解透彻月亮这个意象,就理解了苏轼的思想世界。文章一开始点出时间、人物、环境特征后,就简练地描绘了一轮圆月。“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此乃自然之月。这是苏轼在文章开头为全篇营造一个朦胧、美好的意境而特意选取的重要意象。因为这轮圆月是农历十六晚上的,所以它所洒于江天之间的皎洁光辉,会格外的明亮。因为这轮圆月的出现,苏轼眼前才有了清楚的视野,也才能看得见江面上缥缈的白露,也才能体会到江天一色的美景。才可能物我同一,才会心生“冯虚御风”“羽化而登仙”之感!
  月光之下,作者与客共同欣赏美丽的夜景,不禁诵咏了“明月之诗”“窈窕之章”。在如此皎洁美好的月光下,以苏子的才华,他是可以信手拈来很多有关月亮的诗歌的,而且苏子与客应该也不会只唱这一首歌,可是文章中只写了这样的歌曲内容。这是为什么呢?这看似不经意的一笔,到底有什么深意呢?苏轼在接下来的描写中,将徐徐地为我们揭开这个谜底。问题也正在这里。为什么苏轼和朋友要唱这么一首歌呢?
  伟大的文学作品的意脉往往是一贯而下的。苏轼其实从一开始就已经埋下了一个情感的伏笔。当作者荡舟于赤壁之下,目睹这美好的月色的时候,他心中首先想到的就是一个“美人”。因为文章开头所吟唱的“明月之诗”“窈窕之章”,在《国   风·陈风·月出》中是这样描写的: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月出皓兮,佼人懰兮,舒忧受兮,劳心慅兮!
  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夭绍兮,劳心惨兮!
  “美人仪容真漂亮。身姿窈窕步轻盈,让我思念心烦忧。美人仪容真姣好。身姿窈窕步舒缓,让我思念心忧愁。美人仪容真美好。身姿窈窕步优美,让我思念心烦躁。”这个“美人”是那么的美好。其实,从一开始看到东山之明月和江上之白露,这个“美人”就已经引起了苏子的深切向往。在这朦胧的月色下,白茫茫的江面上,水天一色融合的氛围中,作者自然就唱出了“美人”。而此时的“美人”又与最先想起的“美人”之间已经悄悄地发生了改变。
  接下来,苏轼写到划破月色下的江面,而心生渺然,无限期盼“美人”时,这个“美人”却在天边,变得遥不可及,只能在心中神往了。此时的月色虽是歌中之月,仔细想想也是作者心中之月。这轮明月何曾消失过,它一直挂在苏轼的心上。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在对周瑜抒发了无尽崇敬之情后,表达了自己人生不得意,壮志不得伸之后,也写到“一尊还酹江月”,而這里的江月,有对逝去岁月的哀伤,也有对不变人生追求的祭奠。这轮月亮就是苏轼人生的理想。现在的苏轼又再次被江上的明月点亮了心中的那轮明月,它还挂在心中,更挂在天边。和那美人一样,无法触及。心中之悲自然生起,苏轼心中之情为之一变。
  第三自然段中苏轼通过客之口吟出曹操的“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处之月从字面上看,当然并非文中之月。可是苏轼为什么只引用这句诗呢?还有那么多写月的诗为什么他不引用,偏偏只引用曹操的这句诗呢?从行文整体来考虑引用这句能与上文有关联,能与下文感叹人生短暂、渺小关联。如果这样简单来思考这句引用,那就太对不起苏轼这位伟大的天才了。
  如果我们从行文意脉来梳理的话,会有更多的收获。作者先从曹操的招揽贤才的《短歌行》写起,再写曹操在这样非常重要的军家必争之地严重受挫,最后写曹操当初带领号称80万的大军,想一举荡平孙刘联盟,可谓宏图大业。但到最后也消逝在时间的长河之中。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苏轼是从曹操的招揽天下人才开始,到他壮志严重受挫,最终未能实现统一大业结束。而自己不也是想做这样的事情吗?不也是想干一番大业吗?可是眼下又如何呢?被贬到黄州来。我们伟大的皇帝要招揽贤才,要改革国家各项制度,要振兴国家经济,要救百姓于水火之中,可是不也把我流放这里了吗?这样月光皎洁的夜晚,真的乌鹊就能栖息于大树之上吗?曹操都会消逝在滚滚时间长河之中,何况要栖息于大树上的鸟呢?这其中的悲伤是深沉而痛苦的。紧接着,苏轼又说:“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通过与曹操这样的大英雄对比,苏轼心中更加明白自己现在的处境就是一个凡夫俗子。这轮曾朗照在曹操千军万马之上的明月,如今又照在了苏轼的头上。举头而望这轮明月,苏轼那建功立业的大志又何曾熄灭过呢!
  可是,现在的苏轼是一个戴罪之身,雄图伟业于他而言,不就是那挂在天边的明月,那远在天边的美人吗?
  如何把自己调整好是当下必须解决的问题。于是他又一次提到了月亮。“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此时的明月当然已经不再是曹操诗中的明月了,而眼前挂在天空中的这轮明月,只有它会和我苏轼永远相伴。它是实际存在的,不会因任何人任何事而消失,只有它能给我精神以宽慰。此处所写之月既是文章开头所写之月,又不是开头所写之月。
  平静的外表之下,苏轼的内心已经经历了一场暴风骤雨。从一开始的对净美夜晚的热爱,甚至想“羽化而升仙”,那是明月赏赐给苏轼的美妙。可是当想起“美人”远在天边时,这轮明月就成了一种痛苦的象征。再想起曹操招纳贤才的那轮明月,而自己心中理想之月几近熄灭,这又是让人难以承受之痛。可是生活终要继续,眼前的明月又分明给苏轼以快乐和慰藉。所以,我们回头再去看文章开始的明月,会不会有一种恍然大悟之感呢?这其实就是一轮功名之月,儒家之月,当然也是失望之月,痛苦之月。可是,苏轼的精神世界之丰富和强大,远非凡夫俗子所能比。于是,在第四自然段中,他写道:“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苏轼在这里探讨的已经不是现实中的这轮明月了。他在讲一个大道理。在用哲学的辩证来看待以月为代表的万物。月有亏而不亏,月有圆而不长。事物看样子在变化,实际上它又没有变化。人生在不停地变动,而人生又是没有变动的。既然生命是这样的本质,那就没有必要为逝去的岁月难过,不必为壮志的不酬痛苦。失去建功立业的机会,我苏轼还是苏轼,月亮永远还是那轮月亮!此时的明月已经又转化了面目,它不是进取之月,不是功名之月,而是道家之月,无为之月了。
  到了最后,苏轼已经明白了自己的人生应该怎样去度过。于是,舟中几人身披月光,相互枕睡达旦而终。在整个文本中,月亮一直是苏轼思想和情感潮汐的见证者。
  文本从夜空的月亮开始,到《诗》中的明月和美人,再到历史上曹操的明朗的月夜,再到哲学上的阴晴圆缺的月亮,最后落笔在满舟的月辉上。这是一轮经历自然、文学、历史、哲学、人性的明月。它见证了苏轼在黄州思想的转变,人生方向的变化,更见证了东坡之人生深刻的认识。
  作者简介:钱爱民,1977年生,四川遂宁人,大学本科,中学高级,成都市高中语文骨干教师,成都市优秀班主任。
  (编辑:郭恒)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9428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