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以儿童的方式抵达儿童的心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在小学低年级阶段,童话类课文可谓是其中的亮点,对于童话类课文的教学实践,我发现有几个特别之处:首先,童话类课文比较贴近学生的心境和心灵需求。其次,童话类课文比较容易吸引学生的兴趣。再次,童话类课文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本文我引入低年级阶段的童话类课文,结合“语用”教学的需要,挖掘童话类课文的教学内容。
  一、充分认知童话类课文魅力,激发学生“语用”兴趣
  比如结合《比尾巴》这一课时,首先在课文开讲前我就提到:“小朋友们,首先请大家和老师一样,伸出自己的双手,让我们大手小手,成为好朋友……”通过这样的开场游戏,奠定了童话类课文教学的愉悦氛围。随后我提到“大家成了好朋友,接下来我们玩一玩,放松好精神上课,请大家来一个摸尾巴的游戏。”大家一起“摸摸自己的眼睛”“摸摸自己的嘴巴”“摸摸自己的鼻子”“摸摸自己的耳朵”“摸摸自己的尾巴”,此时通过充分调动学生的身体机能,唤醒学生的学习欲望,引导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在解决了生字的问题后,我给出“语用”类相关的题目:
  句式:参加比尾巴大赛的小动物有哪些?
  句式:我喜欢()的尾巴,因为它的尾巴()。
  来,为你喜欢的小动物加加油,你喜欢谁,请大声地说出他的名字。
  ……
  这类浅显的层层递进的“语用”练习,目的是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互动中。每个学生都拥有一双敏锐的眼睛,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感受。教师要善于开导,引导学生去发现、去观察、去感受事物。
  二、多元解读童话类课文精彩,唤醒学生“语用”灵感
  记得有学者说过:“儿童认识世界,是从童话故事开启的。”可见童话故事就像一颗颗熠熠生辉的珠宝,始终吸引着孩子们的兴趣,并且不断帮助孩子们找到正确的成长方向。童话作为儿童文化中的一个部分,结合日常的阅读,儿童们也深受童话故事的影响。
  结合《小蜗牛》这篇童话课文,我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小蜗牛与蜗牛妈妈的三次对话。通过这三次对话,我们领略到了小树林里一年四季的变化,同时也教给了我们一个科普知识:小蜗牛的爬行速度很慢。结合“語用”教学的开展,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这个课时的教学:
  1.小蜗牛和妈妈一共进行了几次对话?你是怎么找到的?
  在学生的交流中,认识冒号、引号,并简单了解用法。
  2.你能找到他们的第一次对话在第几自然段吗?
  指名朗读第2、3自然段,教师相机正音。
  3.这次对话讲述的是什么时候?蜗牛妈妈让小蜗牛去哪干什么?
  (1)指名读第2自然段。
  (2)交流、汇报教师提出的问题。
  (3)学写“妈”字。
  ①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这个字。
  ②观察“妈”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③教师范写,强调“女字旁”。
  ④学生动笔写一写。
  在这个课时教学结束时,我还提出了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小蜗牛在春天出发,爬了好久才回到家,告诉妈妈他看到的景象,接下来又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之所以这样设计,是考虑到阅读理解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小蜗牛》这个童话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生活体验开展联想,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读出不同的语气,帮助学生理解蜗牛妈妈对小蜗牛的疼爱及小蜗牛天真烂漫的特点。
  三、全面延伸童话类课文阅读,拓宽学生“语用”广度
  不少教师在教学童话类课文的过程中,只是一味强调了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对学生个性化的理解。还有一些教师仅仅对童话类课文进行字、词、义的解析,没有通过调动经验积累以及生活经历加以更为完整地解读。针对优秀的文学作品中的知识点内容,教师不能进行更加深入透彻的分析。与此同时,结合童话类课文的教学,从“语用”的角度出发,如果仅仅依赖于课内学习几篇童话类课文,显然是远远不够的。课外的阅读拓展才是一片更加宽广的海洋,教师要将课内的讲解作为引子和窗口,为的是打开学生更为宽广的阅读世界。
  结合第一学段童话类课文的教学开展,教师可以根据同类的童话类故事做相应的拓展,以拓宽学生的“语用”广度。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除了要求他们学习课本上的童话故事外,我还积极拓展课外的童话故事阅读,比如我在学期一开始就推荐了几本童话类书籍的书目:《小布头奇遇记》《小猪稀里呼噜》《小老虎历险记》……通过童话类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在课余拓宽阅读视野,并做好读书笔记等。结合语用的拓展,我引导学生自备一个“语用笔记本”,利用业余时间将一些有趣的“语用”片段摘录下来,为学生今后提升“语用”能力奠定扎实的基础。
  四、深入挖掘童话类课文资源,引导学生“语用”实践
  真正的语用应该是生命个体在相应的语境中合理、准确地进行表达。童话类课文正是给予了学生合理的语境,针对低段的孩子,他们活泼好动,加上注意力不能够持久,所以最好的方式是将原本较为抽象的方式用更为具体的方式加以传达,甚至借助多媒体等信息技术手段加以呈现。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挖掘童话类课文资源,引导学生参与“语用”实践,比如可以让学生们根据所学的童话类课文,动一动、演一演等,这样学生的主体地位也能得以呈现,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想象与创造的空间,有助于学生精确理解童话类课文的文本主题,体验童话的形象美和精神美。
  比如学习了《动物王国开大会》这篇童话类课文,我引导学生结合课文的内容进行“语用”实践,学生可以扮演动物王国中的各个角色,“演一演”。在扮演具体动物角色的过程中,学生学会模仿小动物的语言,学会根据具体的语言情境设计相应的台词。学生在扮演的同时,提升了师生交流和彼此之间的合作学习能力。在“动物王国开大会”中,有的学生扮演乌鸦,有的学生扮演老虎,有的学生扮演猴子……学生根据每一种动物的个性特征,对台词进行撰写,这种实践过程,实则就是语言综合运用的结果。
  总之,“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童话类课文的教学,给予我平日的“语用”教学更多的启发,在“语用”教学成效备受关注的今天,我在本内容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一个问题:语文学科的最佳打开方式是什么?我想对于教师而言,如何构建人性化的课堂教学方式,如何融入精彩纷呈的课堂教学内容,是我们教学的方向,也是我们教书育人的着力点。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9636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