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关于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对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作用的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古诗词所占据的比例是很大的,而作为语文教学当中占据重大比例的古诗词来说,对小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是很有帮助的。古诗词是我国延续千年的瑰宝,其中蕴含着精妙絕伦的中华文化,因此,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的利用古诗词当中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去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并且改进相应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质在古诗词的熏陶中得以提升。
  关键词 小学语文 古诗词 人文素质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1小学古诗词的特点
  我国有着千年的历史积淀和文化积淀,而这千年的积淀当中,留到现在最多的也是流传的最广泛的就是古典诗词,古诗词传承了我国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古代的文人大家把自己的见闻利用诗词的方式传给后辈,从而延续中华文明。新课改当中对古诗词尤为看重,因此,也加重了古诗词在课本当中的比重,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古诗词的重要性是不可言喻的,在进行古诗词学习的时候,学生能够从中学到很多东西,并且经过教师的引导和启迪,学生能够充分领悟古诗词当中,诗人所表达出来的总体思想和其思维逻辑,能够充分学习到诗人的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并深入其中体会诗词中的意境,升华自己的思想。而从不同题材的诗词当中,学生能够感受到诗人的悲欢离合和对事物的赞美或讽刺,同时还能够从诗词中领悟到或是思乡或是感怀的不同的人文情怀,这其中蕴含了深层次的文化底蕴,是一种丰富多彩的教育资源。
  2小学古诗词对于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作用
  (1)有利于激发爱国情怀。从小学的古诗词开始,抒发爱国情怀的古诗词就不在少数,这些诗词有的热血激情,有的郁郁不得志,但是这些古诗词当中无一不抒发了作者对国家的热爱和激情,这些诗人的思想通过古诗词流传至今,教师可以充分的为学生解读诗词,并在课前准备一些关于作者的爱国的小故事,例如辛弃疾年轻时只带五十人闯敌营擒拿叛徒,这样的故事,既能够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更好的向学生表达诗人对于国家的情感,教师还可以向学生仔细的分析诗句当中词汇的用法,让学生在字里行间充分体会诗人的雄心壮志和家国情怀,以此作为学生爱国主义的启蒙教育。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们出声朗读诗句,在朗读的过程中,充分体会语句的起伏,体会诗人的情感,使学生们真切的感受到诗人的爱国情怀,从自己的内心也生出爱国之情。
  (2)有利于感悟人间真情。古诗词当中的情感有很多,有久不归家的思乡之情,有充满着雄心壮志的爱国之情,还有矢志不渝的爱情和坚定不移的友情,更有深处宅邸里的闺怨之情,这些不同的情感能够表达出诗人不同的感怀,同时也能够给读者一些不一样的体会。这类诗词中有些情感是孩童还不能够体会到的,因此需要教师从中引导学生去解读诗句,例如:诗句“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能够充分体现诗人离开家乡很就很久,少年的时候离开,再回来时,两鬓的头发都已经斑白。教师应当以细致而形象的手法来向学生表达诗人的思想之情,让抽象的情感具象化,这样能够更利于学生的理解和领悟。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人文素质来自于每一个具体化的细节,而且学生也需要这些情感的触动,有了这些触动,才能够让学生更好的体会到真切的情感,更好的感悟到人间真情,懂得关切周围的事物,让真情能够在心中得以保留。
  (3)有利于道德品质的升华。小学生的德育教育是小学阶段的一个重点教育,对于当代的小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而从古诗词中渗透德育教育也是升华小学生道德品质的一个有效途径。古诗词是我国传承千年的文化,其中蕴含了很多我国自古以来传承下来的深厚的文化和深刻的道理,是我国源远流长的文化积淀,让学生更好的学习古诗词,并且深刻领悟古诗词当中蕴含的深刻道理,对于学生的德育教育有着很好的作用,能够最大程度上的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同时教师也可以以古诗词当中的历史事件为训诫,充分的为学生阐述历史事件当中的意义和哲理,并带领学生剖析历史事件的正误,引导学生辨别奸臣贤臣,以此为基础,来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而构建起自我判断的基础,这样的方法在教会学生辨别事物的同时,也教会了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做事,为学生树立起了良好的道德准则和道德基础。小学语文的古诗文教学是进行德育教育的好方法,教师应当好好的加以利用,进而更好的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3总结
  总的来说,随着我国的教育的深化改革,我国小学语文古诗文的学习也越来越重要,而利用流传千年、底蕴深厚的古诗词来进行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是十分合适的,从古诗文当中,学生能够深刻领悟到诗人的情感,也能够从古诗文当中体会到当世哲理,因此,教师应该合理的利用古诗文,对学生充分进行人文素质的培养,让学生从古诗文当中体会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参考文献
  [1] 罗月领,汪宜丹.基于创新的高校创业教育模式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10(07):74-75+93.
  [2] 高振强,唐雪莲,黄莉.构建高校创业教育保障体系的思考[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10(04):80-84.
  [3] 徐国权.高校创业教育的影响因素与对策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06):110-11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029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