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激励机制视角下消除中职教师职业倦怠的策略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水平的稳步提升,各行各业的市场竞争力也在不断上升,再加上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导致各行业处于工作岗位中的人都面临着较大的压力,特别是对工作任务繁重的中职教师来说,相较于其他行业而言,压力更大,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感。基于这种情况,对中职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从而提高中职教师的管理水平。
  [关    键   词]  激励机制视角;中职教师;职业倦怠;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2-0248-02
   教师的职业倦怠主要是指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无法对面临的压力进行自主性缓释,也无法面临工作中遇到的各种挫折,从而产生一种厌倦工作、畏惧工作的心理反应。就目前中职教师出现的职业倦怠情况而言,大多与中职学生基础差、管理难度较大以及职业危机等因素有关,这种情况的存在不仅使教师在工作中缺乏责任感与耐心,同时也会对自身的身心健康造成影响。因此,采用有效策略消除教师的倦怠,使其形成积极的工作态度就成为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关注的重点课题。
   一、中职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
   首先,中职教师如果出现职业倦怠,在行为方面主要表现为:不愿意与学生有过多的接触,在日常教学中,机械性地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对学生缺乏耐心与爱心,不能够积极、主动地与学生交流,并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其次,在生理方面表现为: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中无精打采,极容易产生疲劳感,食欲不振,缺乏活力,并且在这些主观意愿的影响下,生活态度十分消极,不愿意进行身体锻炼,导致身体一直处于亚健康的状态,无法适应工作强度[1]。最后是在心理方面的表現:缺乏工作热情与工作责任心,认为工作没有意义,没有前途,无法在工作中获得成就感,对工作中出现的挫折与困难无法积极面对,负面情绪一直在中职教师的工作中占据着主导地位。
   二、中职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
   (一)中职厌学现象严重
   随着普通高校的扩招力度逐渐加大,中职学校的生源质量正在逐渐降低,导致中职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经常感叹学生“一届不如一届”,而中职学校招收的学生,大多是成绩较差、综合能力素质较低的学生,经常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严重的厌学现象,从而对中职教师的工作积极性造成影响[2]。
   (二)面临的社会压力大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中职教师的工作任务也越来越繁重。一方面,中职教师每天要面对学生文化基础差、思想品质差、素质低等情况,另一方面,要想尽办法落实教育部门、用人单位提出的打造高素质毕业生的教学要求[3]。特别是将毕业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充分胜任工作岗位、顺利就业等作为衡量中职学校教学质量标准后,更是让教师在培养学生素质、提高教学质量方面面临较大的压力。再加上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中职学生的质量大幅度下降、数量大幅减少,从而在中职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受到严重威胁的同时,教师也在多方压力的影响下出现倦怠心理。
   (三)中职学校管理缺乏人文关怀
   大多数中职学校的管理人员在日常的管理工作当中都过于注重教学质量与学生的就业情况,而忽视给予教师相应的人文关怀,缺乏对教师职业幸福感的重视。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教师也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负担,并且在改革机制前,教学工作者不仅缺乏精力对其进行有效落实,同时还会产生一定的危机感。同时,在中职学校日常管理中,没能够为教师提供相应的进修机会,导致教师面对新增的专业课程以及自己不熟悉的课程时,容易出现焦虑、紧张的心理情绪,从而消极地应对教育改革工作。另外,在校园管理中,缺乏相应的教师心理咨询机构,使教师内心积攒的压力无处释放也是中职教师出现职业倦怠的主要原因之一。
   (四)自我效能感低
   自我效能主要是指在工作中教师相信自己有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产生的一种有积极作用的信念。相关研究表明,教师的效能感高低与其职业倦怠产生情况有直接关系,不仅对其工作积极性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也会在教师工作投入程度与工作困难克服中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一般情况下,效能感低的教师容易在教学工作中出现散漫的态度,存在一定的紧张感与压抑感,缺乏对学生的热情与关心,一旦面临新的指导工作与教学方法,就会出现工作中的瓶颈,缺乏职业目标,继而出现职业倦怠心理[4]。
   (五)教师工作任务缺乏合理性
   在中职学校的教学工作中,工作任务“超载”与工作任务“欠载”是普遍存在的现象,这给教师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压力。在一些中职校园中,教学课程的设定缺乏一定的合理性,导致部分教学工作者一人要同时担任两门或者更多的教学任务,其中又包括理论课程教学与技能课程教学,一周的教学数量就能够达到20节以上,导致教学工作者的工作任务过于繁重,超出其能力范围,从而产生焦虑、紧张的心理情绪,在这种状态的长期影响下,出现职业倦怠心理。而在另外一些中职校园中,学校的课程安排比较宽松,部分工作者一周上课时间只有4节甚至更少,导致教师自尊心作祟,在工作中经常抱怨,逐渐出现惰性,同时相关的教学工作也对教师失去了吸引力,使其精神与体力双重倦怠。
   三、激励机制下消除中职教师职业倦怠的策略分析
   (一)对教师的积极人格进行培育    首先,在日常管理工作中,为更好地树立中职教师积极、向上的工作心态,有效解决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就要引导教师看清工作压力,对工作中遇到的困难积极面对,促进自我人格的不断完善。其次,树立教师终身学习的学习理念,使教师在提高自身教学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基础上,明确自身在该行业中的发展目标,从而有效缓解内心压力,提高工作热情[5]。再次,可以引导教师在日常的工作中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社交团体,以确保能够在遇到工作困难或者工作压力时,能够得到及时帮助。最后,教师要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积极创新教学观念,因材施教,与学生积极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多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从而充分体验教学的乐趣,并善于发现教学过程中的兴奋点。
   (二)构建完善的评价机制
   在日常的校园管理工作中,构建完善的教师评价机制,客观地对教师做出评价,使其能够正视自己的优点与不足,从而在为其指明正确工作方向的基础上,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提高教师的工作热情。另外,通过对完善的评价机制进行构建,还能够使教师之间形成一种良性竞争关系,更有利于教师工作水平以及自身素质的有效提高。但是在实际构建中,由于中职教师本身的工作内容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对教学质量好坏的判定标准很难设定,因此,管理人员要在不断完善评价机制的基础上,重视给予教师发展性的评价,将目的设定为推动教师职业水准与专业素质有效提升当中,始终将“以人为本”作为主要的管理理念,采用多样性的激励方式,调动中职校园全体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并且为其提供展示潜能的平台以及参与校园管理的机会。
   (三)为中职教师提供多元化的进修机会
   就目前情况而言,在中职教师的日常工作中,大多数校园的管理人员都将对教师的培训方式设定为高校进修和参与培训班,导致形式过于单一,虽然在这一過程中也有部分中职学校积极创新,推行企业实践制度,但最后却变成形式化。基于这种情况,中职学校的管理人员要充分重视教师的进修工作,为其提供充足的进修机会,采用企业参观、工业体验旅行等培训方式积极开展培训活动,让教师亲身参与体验过程[6]。另外,也可以在职业教育大力发展的时代背景中,充分应用这一契机,将企业、中职、高职相联合,对中职教师培训基地进行构建,从而更好地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发展综合能力与核心素养,为中职教师提供更好的职业发展空间。
   (四)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
   对中职教师来说,薪资福利是其主要需求之一,因此,为更好地解决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在推动教育事业不断改革的基础上,提高教学质量,就要在日常管理中保证教师的物质基础,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调整教师的工资待遇。从而能够让教师在工作中感受到教学成果受到尊重的喜悦以及付出能够受到公正的肯定,从而将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投入日常的教学工作中。
   (五)强化学校环境建设工作
   中职学校的相关领导要本着“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强化对校园积极氛围的营造工作,实现校园领导、教师与学生之间和谐相处,从而推动中职学校的健康发展。首先,要建立民主管理机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学校管理。其次,为教师组织多样化的校园交流活动,促进教师之间更好的交流,形成和谐的教师群体。最后,构建网络交流平台,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7]。
   四、结束语
   中职教师存在的职业倦怠现象,不仅会对其自身的身心健康发展造成一定影响,也不利于中职学生专业技能、综合素养的培养。因此,相关管理人员要对中职教师进行积极引导,给予其足够的人文关怀,构建完善的激励机制,以更好地提高教师的工作热情,调动其工作的积极性,促进中职校园顺利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卓琳.激励机制视角下民办中职教师职业倦怠对策研究[J].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5):67-69.
   [2]赵朝霞.高职教师职业倦怠及其激励机制研究:评《教学相长:高等职业教育教师基础知识读本》[J].教育评论,2016(5):167.
   [3]丛利红.中职教师职业倦怠原因及对策探究[J].考试周刊,2016(16):167.
   [4]杨晶.中职教师职业倦怠成因及对策分析[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6,18(1):116-119.
   [5]任雪苑.浅谈职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形成因素及应对策略[J].科技视界,2017(1):277.
   [6]郭冬松.初中教师职业倦怠与激励机制[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6(35):34.
   [7]郭杰.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为例[J].山东工会论坛,2017,23(5):30-34.
  编辑 马燕萍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0824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