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分析幼儿学习品质—问题反思与支持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本文在研究中以幼儿学习品质为核心,探究幼儿园教学中的问题反思与支持策略,不断优化幼儿园教学结构体系,培养和提高幼儿学习品质,进而达到幼儿园教育的最终目的。
  【关键词】幼儿;学习品质;问题反思;支持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1-0252-01
  幼儿学习品质主要指反映幼儿学习需求的心理品质,在实际幼儿的健康成长中,学习品质包括幼儿的学习态度、学习方式、学习能力和学习思维等方面内容,直接关系到幼儿个体发展。随着幼儿园教育改革的深入,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逐渐获得重视和推广,在实际教学中给予幼儿学习兴趣与好奇心足够的重视和保护,提高幼儿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使得幼儿敢于尝试和创造,进而提高幼儿学习品质,实现幼儿的全面发展。对此,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探究“幼儿学习品质:问题反思与支持策略”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幼儿学习品质结构
  幼儿学习品质结构较为复杂,在幼儿面对或是执行学习任务的过程中,潜在的学习态度与学习能力会从学习行为中表现出来的,并在具体学习情境中形成一种学习习惯或是学习方式。同时,在学习活动中幼儿会形成自我认知、自我约束以及自我反思等心理,汇集在一起,构建幼儿学习品质。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内容:第一,学习态度。幼儿学习态度由学习认知、学习情感以及行为倾向等部分构成,具有学习需求性、学习动机性与学习兴趣性。第二,学习能力。学习能力由智慧技能与认知策略组成,智慧技能即为幼儿执行学习任务能力,而认知策略即是幼儿的对内调控,对自我学习行为的控制和管理能力。第三,学习习惯。学习习惯是长时间学习活动中学习行为的综合,属于一种稳定性和经验性的学习行为。第四,学习方法。学习方法是幼儿在学习实践中总结知识的行为手段,其中涉及到自主学习和体验学习[1]。第五,学习监控。学习监控主要以幼儿自我控制为主,即为自我认知、自我反思以及自我修正的综合能力。
  二、幼儿学习品质的主要内容
  1.好奇心与学习兴趣。
  好奇是人类本能,也是推动人类不断探索和尝试的根本动力,而兴趣作为好奇心衍生出的情绪反应,可以提高人类对未知领域探索的积极性,二者存在本质联系。结合美国学前教育理论,学习品质和入学准备存在极大的内在联系,使得国内外学者纷纷开学学习品质价值研究中,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可以促进幼儿求知欲望的产生,形成学习动力。针对幼儿园教育而言,好奇心和学习兴趣是幼儿对新事物的态度,有了好奇心和兴趣,才会自愿参与到各个教学活动中,激发出幼儿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的欲望,形成幼儿学习行为的内在动机,进而实现幼儿园教学的最佳效果[2]。
  2.主动性。
  主动性主要在需求、动机和价值等思维观念推动下形成的学习行为,属于主观性因素,一般与积极性、独立性共同产生。在进行幼儿园教育的过程中,主动性会让幼儿具备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和决心,面临多种选择下可以明确选择方向,主动尝试和探索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愿意与同伴合作和沟通,凸显较强的自我约束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
  3.注意力。
  注意力主要是指幼儿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集中注意力和维持注意力,并具有克服困难的决心和毅力,进而实现学习目标。从这一层面上看,注意力常常与坚持意志共同出现,帮助幼儿专注于一件事情而不受干扰,即为凝视和倾听,可以持续性参与学习活动,达到学习的有始有终,进而提高学习效率[3]。
  4.创造性。
  创造性主要是指幼儿在面对某一事物时形成的新思想和新发现,通过独特视角实现和环境的互动,并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表达和探索,进而凸显幼儿综合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这种环境下,幼儿想象空间和联想力得到满足和拓展,为幼儿的创造发明提供有利的条件。值得注意的是,创造性属于幼儿学习品质中的重要内容的,可以帮助幼儿发现和挖掘新知识,丰富学习方法,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5.反思性。
  反思性主要是指幼儿通过对以前经验的思考,发现新的知识与信息,并对自身学习行为和活动进行综合评价,以此为基础提高自身创新能力。在实际的学习活动中,幼儿在原有知识结构的基础上,通过回忆和反思,对学习活动中各个因素进行反思,明确学习活动中的缺点和不足,采取对应措施,为日后各个学习活动的开展打下坚实基础[4]。
  三、培养幼儿学习品质中存在的问题
  1.兴趣“泛滥”与保障匮乏。
  兴趣属于意向倾向的主要表现形式,作为人类对某一事物的情绪反应,是引导人类行为的内在动机。针对幼儿而言,由于好奇心的影响,使得幼儿兴趣处于泛滥状态,很容易对陌生事物产生兴趣。也就是说,幼儿兴趣具有一定的广泛性和精致性。提问与表达是幼儿形成兴趣后的行为表现,在目前幼儿园教育中,针对幼儿的提问和表达,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常常无法给予足够的支持。从家庭教育来看,家长所支持的兴趣,大多数不是幼儿的主动性兴趣取向,而是家长外在强加给幼儿的兴趣培养,给幼儿报兴趣班,其目的是塑造幼儿兴趣,所谓“赢在起跑线上”的教育理念真实写照。然而,这种方式很容易扼杀幼儿主动性兴趣,缩小幼儿活动空间,降低发现幼儿兴趣点的可能性。从幼儿园教育来看,作为现代公共教育,一般采用班级教学和小组教学模式,以集体为重点,提取大多数幼儿兴趣共性,在段时间内回应幼儿兴趣点,以实现教学目的[5]。这种集体教育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幼儿个体兴趣,进而使得教育中的兴趣保障无法满足幼儿兴趣泛滥需求,进而影响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
  2.主动“放肆”和被动怠慢。
  在幼儿园教学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和组织者,而幼儿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者,其教学地位必须得到肯定。这直接关系着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幼儿学习效率的提高和自身发展。同时,主动性作为学习品质中的重要内容,可以帮助幼儿在不受任何外力的影响下,自觉参与到学习活动中的,提高幼儿对周边环境的使用能力和社会能力。而现阶段的幼儿园教育中,主动性较强的幼兒常常冠以“调皮鬼”的称号,教师没有给幼儿的主动性足够的重视,使得幼儿的主动性逐渐两极化,即为主动放肆、被动怠慢。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幼儿主动和教师互动频率为21%,而被动和教师互动频率则为79%,一般教师主动交互次数要高于幼儿主动交互次数,使得师生在课堂教学互动中严重失衡,主动交互主体不对称,使得教师成为教学主体。   3.创新“抑制”与顺从跟随。
  创新能力和创造潜力是幼儿天性,由于幼儿的不善利用,再加上后天教育挖掘力度的不够,使得幼儿创新能力和创造潜力处于抑制状态,造成幼儿跟上行为和起哄行为。这主要是因为无论是家庭生活还是幼儿园生活中,家长和教师为幼儿创造了关爱型舒适环境,满足幼儿需求的同时,使得幼儿形成依赖感,形成对成人的顺从,失去创造行为能力。其具体表现为以下两方面:一是幼儿对想象能力与创造能力运用的怯懦性,害怕否定,习惯顺从。二是幼儿在实际生活中或是学习中遇到问题时,一般不会主动性解决问题,特别面对教师的权威性和主导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幼儿解决问题的信心和尝试,使得幼儿不敢于突破,进而只能模仿[6]。
  四、培养幼儿学习品质的有效途径
  1.解放思想观念,完善兴趣保障机制。
  在幼儿园教学指导中,明确提出解放儿童的概念,即为尊重幼儿天性与个性的,将幼儿视为独立个体,强化幼儿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赋予幼儿足够的主动权,进而保证幼儿的兴趣和创造性。换句话说,为了培养幼儿学习品质,要打破传统教育观念对幼儿形成的阻碍和压抑,重视和肯定幼儿想象力与创造力,落实解放儿童指导思想,进而实现幼儿的健康全面发展。从本质而言,解放儿童中主要涉及到解放头脑、解放嘴巴、解放眼睛、解放空间和解放时间等内容,解放头脑要求对幼儿思维拓展,培养幼儿探索欲望和尝试精神,形成开朗性格;解放嘴巴要求教师引导幼儿说话,无论是错的还是对的;解放眼睛要求教师要培养幼儿观察事物的能力;解放空间要求教师要为幼儿创造接触自然和社会的机会,提高内在创造能力;解放时间要求教师增加幼儿自由活动时间和户外活动时间[7]。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要做出以下教学行为:第一,为幼儿创造实践性学习环境,引导幼儿思考和动手,把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以操作材料的形式呈现,使得幼儿在接触实物的过程中获得学习经验和学习技巧,提高幼儿自主学习的能力。第二,教师要巧设问题,让幼儿带着问题思考和探究,并引导幼儿利用各个形式解决问题,体会学习的乐趣。第三,教师要引入大量图示,通过图像展示教学内容,易于学生理解,改变传统讲解式教学模式,使得幼儿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
  2.重视环境交互,完善主动性保障机制。
  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对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具有极大影响,为了保护幼儿的主动性,要联合家庭环境与学校环境,促进幼儿各种兴趣、动机以及意志等学习因素的形成。这就要求家庭教育要和幼儿园教育保持高度统一,提高幼儿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之间的交互性,形成支持保障机制,促进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与提高。首先,教师和家长要及时挖掘幼儿个性特征,开发幼儿早期智力,制定针对性培养方案,促进幼儿个体发展。其次,借助幼儿兴趣开展学习品质培养工作,激发幼儿对学习的内在动力,将幼儿兴趣转移到学习方面,使得幼儿始终保持积极的学习的态度,帮助幼儿生成学习动力,教师要适当进行引导,使得幼儿进入深层次学习领域中,提高学习能力,进而实现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8]。最后,在幼儿园实际教学中,教师要组织丰富的游戏活动,借助游戏中的互动和交流,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重视亲子活动,将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效的结合在一起,使得幼儿在学习实践中保持探索欲望,进而实现幼儿良好学习品质的培养和提升。同时,要进一步丰富幼儿的精神世界,教师和家长联合起来,为幼儿创造和谐轻松的教育环境,满足幼儿的精神需求与物质需求,引导幼儿接触社会和真实世界,通过阅读、唱歌、舞蹈等方式,丰富幼儿生活和精神,并在愉快的学习体验中实现学习品质的培养和提升。
  3.引导社交学习,完善创新意识保障机制。
  社交能力作为基础生存能力,可以帮助个体在信息化社会中更好的发展,这种社交能力要从小抓起,幼儿基础认知、社会行为以及交往经验等社会能力,都是在社交活动中培养和形成的。从这一层面上看,为了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和发展,要重视社交学习,避免过于顺从,为幼儿的创新意识提供重要的保障。幼儿社交圈主要是家长、同伴和教师这一交往链构建而成,在亲子交往中,幼儿和父母之间的交往和互动,可以满足幼儿心理安全需要,这是幼儿开展其他交往活动的前提条件,以幼儿积极情绪体验为核心,帮助幼儿提高自信心,使得幼儿勇于尝试和挑战,打破成人对幼儿思想和行为的束缚,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同伴交往中,其交往活动要建立在自由、平等的基础上,使得幼儿树立合作意识和分享意识,打破自我中心思想,提高幼儿的社会能力。在师幼交往中,其交往活动要具备教育价值,在交往实践中教师将知识、经验和人生体验形成共享资源,促进幼儿的主动性接受,了解教育环境规则,培养幼儿积极性态度和耐心,使得幼儿在学习实践中保持探索欲望,进而实现幼儿良好学习品质的培养和提升。
  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幼儿学习品质问题反思与支持策略的研究,分析了幼儿学习品质结构和学习品质主要内容,分析幼儿学习品质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放思想观念,完善兴趣保障机制”、“重视环境交互,完善主动性保障机制”、“引导社交学习,完善创新意识保障机制”等有效措施,完善幼儿学习品质培养机制,促进幼儿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君艳.美国各州早期学习标准中“学习品质”领域的内容分析及启示[D].浙江师范大学,2015.
  [2]费甜.促进幼儿学习品质发展的教师支持性策略研究[D].温州大学,2015.
  [3]胡军辉.大班幼儿音乐自主学习活动中教师支持性策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
  [4]吴佳妮.教师对幼儿模式能力发展的指导策略研究[D].河南大学,2015.
  [5]陈芬.幼儿园绘画教学活动中教师支持行为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
  [6]彭芬.幼兒园科学教育活动中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D].山东师范大学,2015.
  [7]陈柯汀.4-5岁幼儿数学学习真实性评价的框架与实务[D].华东师范大学,2015.
  [8]张艳丽,张更立.洞悉幼儿自发性学习——问题观析与支持策略[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5,12:86-8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1120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