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中数学学困生提问能力的培养策略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数学学困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必须给予高度关注,这不仅是数学教师的任务,更是关系到实施数学新课程成功,乃至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本文,就笔者在教学的实践中,对学困生的课堂提问能力的培养方法做一简单的说明,希望能改善学困生的学习成绩。
  【关键词】数学学困生  课堂提问能力  策略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7-0155-02
  新的课程标准中指出:作为教育教学内容的数学,它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的发展。新的教学大纲中也明确地告诉我们,高中数学的学习目的是:使学生学好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代数、几何、概率、统计、微积分的初步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数学的思想方法。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培养学生数学探究能力、数学建模能力和数学交流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注意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关注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
  数学学困生的教育是保证和提高教育质量的至关重要的环节,是当今世界各国在教育发展中所关注的问题之一。如何对这个特殊群体做有效的指导,我校在近几年依托在甘肃省“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生成与教师回应策略的研究”这一课题的基础上,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系统研究,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策略方法,以飨来者:
  一、培养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望,教育学生“提出问题”的策略
  在教学中结合教材适时地向学生介绍一些古今中外著名专家、学者,多思多问,自问自答,刻苦努力,创造发明的事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望。一个学习不主动,没有求知欲望,懒于思考,不会问的人,也就无创新可言。提出问题能力的提高可以促使学生敢于质疑,善于提问,敢于挑战权威,积极主动去探索知识的奥秘,成为自觉的学习者。从数学中定义的概念是如何得来的?定理、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条件、结论分别是什么?作用是什么?可有哪些变?如何应用?等等。给学生产生一种悬念,以便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学生体验成功,使学生感到数学并不难,從而引发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进而在求知欲的驱动下,愿意向老师、同学、家长提出问题。
  二、创设问题情景,培养问题意识的策略
  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否得以形成和表露,关键在于是否有一个适宜的环境和氛围。苏霍姆林斯基说:“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们越少感到教育者的意图,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要使学生产生问题意识,教师应利用语言、设备、环境、活动等各种手段,制造一种符合需要的情境。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很多,根据数学科学的实践摸索出一些具体的做法和策略。
  三、要在“最近发展区”设置目标
  目标设置过低会降低学生思维训练的要求,自然不会发现问题;过高则会使学生无力突破而受阻,产生畏难情绪而导致学习搁浅,也就不可能产生问题。因此教学实践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基础,设置恰如其分的与学生“最近发展区”相贴近的认知目标和学习内容,从而激发起学生的认知欲望,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在积极的思维中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
  四、建立民主课堂,创设良好氛围,鼓励学生“提出问题”的策略
  让学生有问题问,有问题敢问,要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必须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教师只有努力创设情境,摒弃传统的“师道尊严”观念,做到教学民主,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民主的氛围,才能使学生敞开问题意识之门,同时,教师对待学生的提问与回答的正确态度更能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
  五、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解决和评价策略
  要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的评价,多表扬、多引导,使学生感觉到有一种成就感,要正确对待学生提出问题的态度,学生提出的问题有些可能是无价值的,或是与本节课无关的甚至是“不合理”的,教师都要予以肯定,保护学生提问题的积极性。本着先“培养学生敢提,敢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再培养学生会提问题”原则,逐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使学生“面对问题情景,就想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成为一种自觉的意识。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充分体现出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重要性;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数学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困难,提高学生挖掘问题的能力 。实践证明,对学生“提出问题”,既有利于增强学生主体参与意识,激发学生兴趣,又有利于教师适当调整教学节奏、授课重点、难点,既能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发挥学生的探索精神和独创之见,又能促进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洪昌强.尊重学生差异求得人人发展[J].中学数学参考,2001.
  [2]王晓红.数学“学困生”心理障碍的对策研究[J].中国教育网,2001.
  [3]杜玉祥.数学差生问题研究[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李宏元.后进生的心理特点与教育[M].科学出版社,1997年.
  作者简介:
  孔宪懿(1975.10-),男,汉族,甘肃天祝人,高级教师,教龄22年,甘肃省教学能手,擅长高中课堂教学研究。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252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