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应用型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能力定位与模块化课程构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本文通过对海口经济学院应用型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以下简称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思路、能力定位与模块化课程构建,找出目前该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为我院应用型高校社会体育专业的课程设置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为应用型高校社会体育专业更好的发展提供借鉴作用。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已由宏观的体系、体制和模式改革,深入到了具体化的“以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为主要内容,以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为根本目标的深化改革阶段”。以《全国高等学校社会体育本科专业指导性专业规范》为准则,结合人才的需求,不断探求适合社会体育专业发展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关键词:应用型  社会体育  模块化课程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04(c)-0086-02
  1  应用型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存在的问题
  1.1 照搬人才培养方案
  当前,校在办学类型和层次上与公办院校没有较大区别,存在专业办学特色不突出,才培养方案过时等问题,如在制定11级、12级、13级、14级社会体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时大多照搬其他的兄弟体育院校。其主要表现在其课程设置、授课内容和实践教学等方面都出现不少问题,导致教育过程中“重智商,轻情商”。在过时的人才培养方案下培养社会体育专业人才,根本满足不了国家甚至国际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1.2 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师资匮乏
  目前国内高校“双师型”教师较少,到该行业实践机会不多,缺乏实践经验,教学理念常以教师为中心。由于受传统教学方法与模式的影响,导致该专业的教师教学方法单一,对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力度不够。教师缺乏自主的创造性,尤其是在综合运用能力上十分缺乏,课堂显得缺少生机与活力,其主要表现为应试能力较强,跨文化交际能力较弱,缺乏创造力和国际视野。
  1.3 实践环节薄弱
  实践环节薄弱,实践教学模式过时。目前社会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主要包括校外实训基地和校内实训室等方式。但是实训基地的培养学生力度不一,同时模拟仿真程度较高的实训室较少。目前我校已经建立了运动解剖教学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但是由于校内实训室游泳馆经营已经拆除,不能正常开展教学实训环节,运动人体科学实验室正在积极建设中。对于实践基地来说,实践基地往往也只是敷衍了事,学生在实践中只能涉及低层次的重复劳动和手工劳动,例如健身房发传单、水上项目的救生员等。
  2  应用型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思路
  2.1 “专业+综合素质+实践”的“一体两翼”的人才培养模式
  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学校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需要,学生适应社会需要提高个体竞争力的需要,学科建设本身的需要,遵守教育规律的需要。我校拳星时代体育学院正在积极推进构建“一体两翼”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即以专业课程为主体,公共(素质)课程和实践环节(活动)为两翼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分析目前我院各方面环境条件及相关影响因素,同时兼顾学生的需求,邀请体育界业内的专家、学者探讨在“一体两翼”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倡导开放、自主,实现跨地域、跨国家的实践平台,以此来推进高校应用型社会体育专业出色、能力较强、综合素质较高的创新人才培养。
  2.2 开拓多种办学的人才培养模式
  目前我校正在积极探索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与国内公办院校以及沿线国家高校合作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共同培养。例如,我校与国内合作培养的兄弟院校有成都体育学院、北京体育大学、海南师范大学等;国外办学方面,将与东盟国家教育合作交流共同发起成立东盟学院。通过“请进来、走出去”得办学模式,不断深入开展境外办学、中外合作办学、交换学生等形式的跨境教育,拓宽人才培养途径,推动跨国際人才交流。
  2.3 学校与企业联合培养模式
  通过与国内外企业联合培养是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学校和企业的文化属性和理念截然不同,在企业工作是检验学生学以致用能力的高低,要求学生把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学校与国内外企业的合作要深度挖掘合作的项目。如学校可以与国内外企业对接,参编企业需要的实践类教材,定向培养社会体育人才;学校可邀请企业人员参与学生的职业生涯与规划、创新创业以及素质课程的讲课。企业也可以从学生的实习实训中储备优秀人才,学生的培养需要尊重企业需求,企业的项目牵动学校,以此实现学校与企业的“双赢”。
  3  社会体育专业人才能力定位与模块化课程构建
  通过问卷调查企业、家长、学生以及对体育院校专家教授进行访谈,海南省体育产业类型分析,明确了所需人才的类型与相应的能力特征。提出社会体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应具备的四大能力:获取与应用知识的能力、社会服务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并针对四大能力提出了社会体育专业人才能力培养要求与细分。在社会体育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结构的基础上,构建了以相应能力为导向的模块课程群。
  3.1 社会体育专业能力与能力要素及模块化课程群构建
  3.1.1 获取与应用知识的能力
  包括体育学基础理论知识和学习与应用能力运动技能学习与指导能力。(1)体育学基础理论知识由以下课程构成:运动人体科学Ⅰ-Ⅱ、运动技能学习心理学、现代体育概论、体育社会学、健康教育学、体育科研方法;(2)学习与应用能力运动技能学习与指导能力由以下课程构成:专项运动技能学习与指导、游泳Ⅰ-Ⅱ-Ⅲ。   3.1.2 社会服务能力
  包括体育产业运营与管理能力、体育产业运营与管理能力、体育专业服务知识应用能力、体育专业服务知识应用能力、体育专业服务运动技能应用能力。
  (1)体育产业运营与管理能力,包括以下课程:休闲体育概论、体育管理学、体育产业概论、民族传统体育概论、体育市场营销。
  (2)体育产业运营与管理能力,包括以下课程:健身俱乐部经营与管理、体育赛事管理、休闲体育项目策划与管理、社区体育管理、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标准概论。
  (3)体育专业服务知识应用能力,包括以下课程:体育保健学、体质测量与评价、运动营养学、传统体育养生理论。
  (4)体育专业服务知识应用能力,包括以下课程:运动损伤与康复、运动处方理论与实践、运动伤害保护与急救、健身理论与指导。
  (5)体育专业服务运动技能应用能力,包括以下课程:亲水运动类、大小球类、田径类、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类、户外运动类、新兴运动项目类、民间体育项目类。
  3.1.3 创新创业能力
  包括创新创业认知能力和创新创业意识。其中,创新创业认知能力包括专业导论、专业实习与毕业论文特讲、毕业论文(设计)、毕业实习、小学期专业社会实践、体育产业管理特讲、专业社会活动;创新创业意识包括以下课程:职业生涯规划、创新创业基础与实务、就业指导与服务、社会调查、体验式培训、志愿服务。
  3.1.4 可持续发展能力
  包括个性化专业能力和个性化综合能力。其中个性化专业能力包括以下课程:体能训练理论与方法、学校体育学、运动训练学、奥林匹克运动、New Sports概论、创新创业教育;个性化综合能力包括以下课程:教育学、行业资质培训Ⅰ-Ⅱ、考研基础、计算机应用、体育法律法规、专业英语。
  3.2 课程模块与能力培养目标构建
  (1)体育学基础理论子模块。学生应系统掌握体育学基础理论知识,能将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融会贯通的应用能力;具有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体育学研究的基本手段和方法,基本具备从事体育科学研究能力;能够运用体育学的理论和技能分析解决本专业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运动技能学习与指导子模块。学生应理解运动技能的有关原理;具备较高的专项运动技能水平与素养;能够胜任运动技能的教学、训练与运动健身的指導能力。
  (3)体育产业运营与管理(1、2)子模块。学生能够从事亲水运动、健身运动、户外运动等不同运动项目赛事运营与组织管理能力;大众体育活动策划与组织以及体育产业经营与管理能力;少数民族体育项目设计与开发、组织与推广等基本能力。
  (4)体育专业服务知识与应用(1、2)子模块。培养学生体育行业服务意识和公益精神,具备体育行业服务的基本技能与方法,具有较强的团队精神、协作能力;能胜任与体育有关的社会服务工作的基本方法与技能。
  (5)体育专业服务运动技能与应用(3)子模块。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专项运动素养,达到国家相应行业资质初级水平,能够从事大众健身指导与服务,体育教学与训练的能力。
  (6)个性化专业能力教育(1)子模块。根据学生个性发展需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发展,具备毕业后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富有创新精神,能够利用现代化手段获取信息的能力。
  (7)个性化综合能力教育(2)子模块。培养学生具有创业意识和创业认知能力,专业职业能力、资源获取与整合能力;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独立工作、沟通联系、合作协调能力;熟悉国家有关体育工作的方针、政策与法规。
  参考文献
  [1] 余学锋,蔡文菊,韩冰.高等体育院校培养目标的调查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9):45-48.
  [2] 郎健.我国部分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6,29(2):67-69.
  [3] 毛丽红.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现状的调查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8,27(6):62-64.
  [4] 马尚.湖北省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3622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