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指挥艺术的形成与发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指挥是音乐的导演,是揭示音乐作品思想感情,使音乐生命化的再现者,是作曲家与演员、听众沟通思想感情的重要媒介。指挥艺术的最终成型,当以现代指挥棒的出现和现代指挥法的产生为标志,所以,相对于合唱艺术来说,指挥艺术的形成经历了一个“业余化一兼职化一专业化”的漫长历史过程。20世纪指挥艺术在西方专业音乐界真正获得了令人瞩目的较大发展,指挥艺术传入我国后,在神州广袤大地上也诞生了一批批修养全面、技艺高超的专业指挥家。
  【关键词】指挥;艺术;形成;发展
  【中图分类号】J615                             【文献标识码】A
  合唱指挥要做的工作既繁杂又单一。繁杂,是说指挥面对的问题很多,它包含选拔队员、组织队伍、开展训练、协调关系、选择曲目、分析作品、设计方案、制订计划、执行排練、登台演出等,可以说,样样工作都与指挥有关。单一,是说指挥的工作虽然繁杂,但所涉及的事情都是围绕指挥的根本任务展开的,是集中在一个中心工作之上的多个工作方面。
  一、指挥艺术
  指挥工作的首要任务是揭示音乐作品,音乐作品的最终展现,要通过指挥对作品的乐谱展开系统的阅读分析和研究,再将研究的结果进行归纳和总结,并通过与团队的排练,将其转化成可供听觉欣赏的实际音响,这就是他人不可替代、必须由指挥来完成的重要任务——解释音乐作品。解释音乐作品的重要原则是忠实于原作,无论是乐队的乐手,还是合唱队的歌手,都是依照指挥通过对乐谱的研究,对词曲作家创作思想、创作意图所作出的解释去唱、奏,把静止的乐谱转换为实际音响,以期通过这个过程、通过音响,把存在于乐谱之中的思想、情感、精神、意境、音响构思和艺术追求等真实地、完整地、活生生地表现出来,传达给听众。
  二、指挥艺术的形成
  人类先祖必须集体面对威严大自然的生产、生活方式,尤其是他们的巫术、祭祀等活动,均与原始合唱艺术的最初萌芽具有甚为密切的联系。那么,与此紧密相连的指挥艺术也自当与人类先祖的上述活动具有直接的因果关系。但指挥艺术的最终成型,当以现代指挥棒的出现和现代指挥法的产生为标志,所以,相对于合唱艺术来说,指挥艺术的形成经历了一个“业余化一兼职化一专业化”的漫长历史过程。
  (一)业余化时期的指挥艺术
  人类的生理、心理特点决定了自然人声的千差万别,以及不同主体的情绪体验及其外在表现的参差不齐,这就形成了对统摄群体音乐表演全局之“掌控者”的客观需要。但最早具有雏形意义的原始指挥(如中世纪西方教会中专事圣乐创作和唱诗班组织、训练工作的负责人,我国古代乐舞中兼任协调音乐变化工作的表演参与者等),既未接受过系统、规范的音乐专业训练,还必须在其从事的主要工作上投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所以,其实无章法的专业技能(如敲击、踏步、颔首或演奏某一乐器等)、失之粗放的专业工具(如手杖、纸卷、铁板或人们的自然肢体等),决定了此间原始指挥艺术的业余化特征。
  (二)半专业化时期的指挥艺术
  16、17世纪,随着欧洲艺术音乐(即专业音乐)的诞生和日益发展,指挥艺术进入了由作曲家兼职充任的半专业化时期。此间从事该领域工作的指挥者多为经受过严格专业训练、艺术实践经验丰富的职业音乐家,如帕勒斯特里那、拉索、蒙特威尔第、维瓦尔第、巴赫、亨德尔、格鲁克、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等人。虽然他们的指挥工作比起前一时期已大有进步,伹其主要指挥自己作品的业务活动、千差万别的基本指挥技能,尤其是作曲家的专业身份,决定了此间指挥艺术的兼职化特征。
  (三)专业化时期的指挥艺术
  资料显示,“指挥棒”最早出现于14世纪的指挥用“总谱”最早出现于15世纪。但真正对指挥艺术的专业化进程具有重要影响的,是德国作曲家、小提琴家斯波尔1820年在伦敦用现代意义上的自制指挥棒指挥交响乐队的演出事件。1835年,门德尔松又把这一方式介绍到莱比锡,并与韦伯一起逐渐建立起右手执棒、立于背对观众的指挥台上与乐队合作的现代指挥形式。此后,柏辽兹又把指挥图示进行了系统化、规范化的进一步努力,瓦格纳则首创了被称为“诠释”或“演绎”理念的专业指挥理论,这些标志着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指挥艺术的最终成型。但显而易见的是,此间的指挥王国几乎仍是作曲家一统天下——如除上述作曲家之外的勃拉姆斯、柴可夫斯基、格里格、西贝柳斯、威尔第、马勒和理查,施特劳斯等人,都不同程度地成就了19世纪后半叶的指挥艺术。
  指挥家与作曲家最终脱离的职业化进程,则由汉斯·冯·彪罗、汉斯·里赫特和阿图·尼基什等职业指挥家,在19、20世纪之交最终实现。从此,职业指挥家作为一种音乐修养全面、艺术造诣高深的综合性人才,开始独立活跃于音乐艺术的各个相关领域,并创造了一个个使广大乐迷心驰神往、令普通受众叹为观止的人文奇迹。
  三、指挥艺术的发展
  20世纪指挥艺术在西方专业音乐界真正获得了令人瞩目的较大发展,许多音乐院校相继开设了专门培养指挥人才的系科和专业,一些堪称“明星”的指挥大师也受到了乐迷们的热情追捧和忠实崇拜。指挥艺术传入我国后,在神州广袤土地上也诞生了一批批修养全面、技艺高超的专业指挥家,他们的辛勤工作,已经受到了其他国家许多业内人士的重视和好评,并将继续赢得全世界艺术家和爱乐者的真诚尊敬。
  (一)20世纪西方指挥艺术
  20世纪西方艺术音乐领域堪称指挥家的世界,随着马勒、理査"施特劳斯和魏因伽特纳等人统治欧洲乐坛的结束,更多在20世纪赢得了巨大荣耀的指挥大师相继登上了历史舞台,如富特文格勒、瓦尔特、克勒姆佩雷、埃·克莱伯、克劳斯、托斯卡尼尼、伍德、托马斯、比彻姆、卡拉扬、伯恩斯坦、乔治·索尔蒂、施托克、门格尔贝格、克劳德·阿巴多、罗纳德·海廷克、库谢维茨基、尤金·奥曼迪、巴比罗利、詹姆斯·列文、小泽征尔、祖宾·梅塔……正是这些煜煜闪光的名字成就了20世纪指挥艺术的无限辉煌,创造了一个个至今仍被广大爱乐者津津乐道的音乐传奇。
  (二)20世纪中国指挥艺术
  由于指挥家必须具备高深专业技能和全面艺术修养,导致指挥艺术传入我国后不可能像其姊妹艺术——合唱一样具有极其众多的从业者和颇为广泛的流传度,但这并不影响我国的历代指挥家将这一全面、系统的综合音乐技能根植于华夏大地的艺术沃土之中。而且,他们当中的许多人,如曾志态、萧友梅、郑志声、马思聪、黎国荃、林声翕、吴伯超、金律声、杨嘉仁、黄贻钧、张宁和、李德伦、严良堃、秋里、韩中杰、黄飞立、马革顺、司徒汉、陈传熙、曹鹏、聂中明、郑小瑛、彭修文、袁方、徐新、杨鸿年、陈燮阳、卞祖善、陈佐湟、汤沐海、余隆、滕矢初、俞峰、侯宇润、赖广益、谭利华、石叔诚、肖白、高伟、李心草、彭家鹏、曹丁、陈国权等,以他们全面扎实的高超专业技术、成就斐然的卓越艺术工作,不仅使各个时期的广大国内乐迷不同程度地领略了指挥艺术的超级魅力,而且赢得了世界各国同行的尊重和好评。从此,我国历代指挥家开始在世界指挥艺术的百花园中不断绽放出一朵又一朵光彩夺目的艺术奇葩。
  四、结语
  群体性的音乐表演形式(包括合唱、合奏等),必然要求各组成部分之间的步调一致和相互配合。这就使统摄音乐表演全局的“指挥者”的出现成为客观必然;同时也对指挥者的音乐素养乃至综合能力提出了极为全面、严格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姜兴东.合唱作品案头工作设计研究[J].北方音乐, 2013(9).
  [2]韩德森.高师合唱指挥课程综合改革构想[J].中国音乐教育,2000(1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4013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