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交互式教学模式在“合唱与指挥”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交互式教学法是在构建主义理论影响下,以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为取向,形成的一种带有变化性及创新性的教学方法。将交互式教学法运用到“合唱与指挥”课程教学中,根据当代大学生的审美特点,借助现代科技手段,以兴趣为导向进行教学,将学习建立在师生、生生的信息与情感交流需求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自主学习成为课堂教学的基本特征,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合唱指挥;交互式教学;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近年來,随着西方合唱艺术在我国的不断繁荣发展,以合唱形式呈现的文化传播方式随处可见,尤其以高校为代表的高水平合唱艺术团体体现最为显著。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已有近40万的合唱团体。在2006年教育部印发的《全国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必修课程指导纲要》中,正式确立了“合唱与指挥”课程作为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本科专业必修课程的核心地位,足可见合唱指挥人才在音乐教育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随着教学手段、教学方式伴随着科技的不断更新,突破传统教学理念,创新课堂教学方法,提升合唱指挥人才培养质量,是促进我国合唱艺术繁荣发展的基础性工作。
  一、目前合唱指挥课程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办法
  作为合唱指挥课程教师,不难发现在组织开展合唱教学与活动中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无法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学生学习态度敷衍,且大部分学生存在会唱不会排的现象。合唱艺术本身因其参与人员基数通常较大,因此在课堂上张口不出声的滥竽充数之人不在少数。而合唱艺术恰恰是需要每个合唱队员相互之间的高度配合与协作,才能完成的一种艺术形式。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一方面由于学生主观意识不够重视;另一方面,也因为传统的教学模式过于单一,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合唱指挥课程区别于其他学科,不是教师传授知识,学生个体掌握知识点,就完成了一个教授与学习的过程。而是更多的需要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密切协调配合才能完成,是带有社会性的一种授课形式,是需要合作过程的。
  交互式教学作为以人际互动为取向的一种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它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性学习,通过师生互通、学生合作共同完成教学过程与教学任务。随着电子媒体的普遍使用,尤其是MOOC、微课堂、翻转课堂这样新的授课模式逐渐兴起,使得新一代的学生和老师越来越倾向于网络平台下的交互式教育学习的方式。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教学平台,在教师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自主学习的一种双向交流学习方式。这种模式有助于营造学生动脑思考的氛围,挖掘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激活学生探究未知领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实现教学目标。
  这种教学模式对于学生团队领导与协作能力都有非常实效的培养,针对合唱艺术形式自身的特点,利用交互式教学进行“线上+线下”的交互式授课模式,可将在线教学和传统教学优势结合起来,使课堂效果实现最大化。在提高学习积极性的同时还可以解决目前学生不具备独立指挥完成合唱作品的能力,会唱不会排的现象,同时解决传统授课模式下,学生学习兴趣不佳的问题。
  二、合唱指挥课程交互式教学模式的创设及应用
  “以教为主”逐渐发展为“以学为主”已成为当下高校教学改革的共识。交互式教学模式突出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中心地位,在实现学习的自主探究与知识构建的同时,培养学生实际操作应用能力的提升。我们可以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评价机制三个方面着手,实现交互式教学模式下合唱指挥课程的教学改革。
  (一)教学方法
  由于合唱艺术涉及的作品尤其西方作品,横跨几个世纪,数据量庞大,为了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改变以往以陶冶式、讲授式、被动演唱的单向性知识传授的方法,创新课堂教学方法。
  (1)主题式教学。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课前按照时期、地区,搜集相关合唱曲谱资料,在“云课堂”平台讨论材料搜集情况,准备报告提纲,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2)讨论式教学。以声部为单位进行组别划分,组织学生对合唱作品的和声以及音乐的处理方式进行研讨;同时利用教学辅助平台对各组讨论结果开展大数据统计,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及创新能力。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对作品的分析及演唱,培养了学生实践操作的能力,同时对合唱排练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3)启发式教学。借助视频资料,让学生了解合唱演唱形式的多样性,启发学生用不同的音乐处理方式演唱同一首作品;同时让学生对一些简单的合唱作品进行多形式的改编,培养学生开放性思维,诱发学生深层次、隐蔽性的学习兴趣,发挥主体作用和能动性,培养学生编写与创作合唱作品的能力。
  4.展演式教学。以小组为单位,对创作作品进行演示,小组成员可根据作品需要交互进行,但必须包含指挥、钢伴、演唱者,也可借助视频制作软件完成,然后进行小组互评,教师点评。通过这种方式,既让学生知识运用的能力得到了锻炼,也培养了学生排演合唱的能力,同时也加强了团队协作的意识。
  (二)教学手段
  突破传统单一的教学手段,搭建网络平台,利用新媒体手段,捕捉当代大学生审美需求的变化,开阔思路,转换教育观念,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内容与手段方法,从而更好地发挥合唱与指挥课程的美育教育作用。
  (1)“云课堂”。通过“云课堂”,组织学生在网上进行课外讨论,同时任务分配、布置作业,定期上传课件、参考资料以及搜集到的合唱音视频资料,建设从学生需求出发、适用于本课程教学的资源库。   (2)“微助教”。组织学生加入“微助教”系统,进行网上签到、讨论、数据统计等线上教学活动,运用实时数据平台建立课堂竞争机制和“游戏化教学”模式,学期末基于教学辅助平台在一学期内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
  (3)微信公众平台。开通本课程的微信公众号,由任课老师和指定学生负责管理,定期分享与合唱相关的时讯信息,同时可利用通过自媒体手段打通课堂外的线上信息共享渠道,实现线上、线下的互动。
  (4)“微课”。对个别知识点进行视频录制,每个“微课程”为10-15分钟,主要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例如,指挥法中的起拍与收拍,这样可以让学生在课下时间对课堂内容进行预習与复习,对重点难点进行强化学习,提高教学效果。
  (三)评价体系
  改革考评体系,更加关注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点的能力,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及应用过程的综合评价。将考核分散于学习的过程之中。综合考评主要包括课程网络教学综合平台线上学习成绩、线下实践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三个部分,同时加大平时成绩的比例。
  (1)线上网络学习。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各种网络平台建设,教师依据学生在线微课程访问次数、累积在线学习时间等对学生进行综合考评,同时将每一阶段的成绩反馈给学生,让每位学生能够及时调整状态、发现不足,并积极参与到平台课程的学习与建设中。
  (2)线下考查与学习。以小组汇报的形式进行合唱作品汇报,汇报作品不少于5首(不同国家、不同时期、不同风格),增加原创作品展示环节,根据创作及演唱情况,给予成绩评定。同时,建立奖励机制,鼓励学生参加合唱演出及比赛,根据演出规模及效果,可给予一定分数奖励。
  (3)期末考试测评。期末考试通过合唱作品抽签的形式随机组合,在50分钟内完成排练,进行展演,以小组成绩与个人表现相结合的方式给予成绩。
  通过多样化的考核方法,激发学生对合唱指挥艺术的兴趣,保护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开拓学生的视野,锻炼实践操作能力,同时培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加强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对建设良好的学风亦有积极的推进作用。
  三、合唱指挥课程交互式教学模式的实践意义
  (一)满足“一专多能”的应用型、复合型音乐教育人才的培养
  目前我国高校中的音乐教育专业的设立,主要是针对中小学进行“一专多能”的复合型音乐教育人才培养与输送,是关系到我国下一代甚至未来几代人的素质教育大计。通过改革传统授课模式,将“线上+线下” 交互式教学运用到日常教学中,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实际操作协作的实践能力,同时还将钢琴、声乐、和声、曲式、视唱练耳等多门课程融会在一起,这样在加强专业技能学习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实现了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目标。
  (二)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及领导能力
  合唱作为一门多人参与的集体活动形式,它区别与独唱的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放弃个体声音特点,通过多声部音色、音量的统一,达到和谐的声音。让学生通过集体合作的形式对作品进行处理、演唱,实现声音的和谐,实现人与人的和谐。而学生作为指挥,在编排合唱的过程中同时锻炼了与人交流、领导团队的协调能力。
  (三)通过立体互动启迪学生创新思维,以学促教
  在以个体+小组为单位的学习过程中,通过对作品的二度创作,能够进行思想交流、解放思路,提出建设性的思路,同时开阔教师教学思路,了解不同时期大学生审美需求的变化,及时关注教学动态,促进在授课计划、授课内容、授课策略等多方面进行调整。同时,交互式教学能够使学生获得来自施教者的个性化的反馈,最终使学生受益。
  (四)为学校的文化建设以及合唱团的发展做好储备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设有大学生合唱团,近年来发展尤为迅速,涌现出许多高水平的合唱团队,例如清华大学合唱团、北京大学合唱团、厦门大学合唱团、南开大学合唱团,等等。这些由非音乐专业大学生组成的合唱团在国际赛事上频频获奖,引起了社会与学校的广泛关注,同时辐射到国内其他高校,使得合唱这种艺术形式在高校中越来越被受到重视。通过对“合唱与指挥”课程的改革办法,培养学生真正排练合唱的能力,同时增加学生对合唱艺术的兴趣,进而进入到大学生合唱团中,担负起日常的排练与学习,起到中坚力量的作用,在提高合唱水平的同时吸引更多的学生加入合唱艺术的行列,通过演出活动,为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做出努力,发挥合唱艺术的最大功能。
  参考文献
  [1]金冉.浅析“交互式”教学在高师音乐课堂上的应用[J].黄河之声,2010(10).
  [2]邹雅菁.浅析高校音乐学课堂中的交互式教学[J].北方音乐,2015(20).
  作者简介:孙颖(1987—),女,山东寿光人,硕士,中国石油的大学(华东)讲师,研究方向:声乐、合唱指挥方向研究。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402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