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教师教育信息技术培训与应用研究综述及展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教育信息化的推进,促使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发生了重大变革,教师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实践者,知识、教育信息的传递者,教育信息化对教师的教育信息技术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这使得教师教育信息技术培训与应用成为关注焦点。我国学者对教师教育信息技术培训与应用的研究显示,我国教育行政部门与学校开始重视教育信息技术,在硬件设备上投入较多,但存在监督管理不力、培训方法单一、缺乏评价诊断等问题,导致教师现有的教育信息技术水平尚未达到预期。未来要从师范教育阶段加强信息技术学习,重视教师教育信息技术在职培训,全面提升教师信息素养。
  关键词:教育信息技术;教师教育信息技术培训;教育信息技术应用
  一、问题的提出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深入发展,电子信息技术越来越成为变革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的主要因素。信息技术影响了人们日常生活各个领域,教育领域也因此发生了重大的变革:教育信息化与教育信息技术不断推进。《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强调,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信息技术水平,通过培训、认证、考核等方法,使教师掌握一定教育信息技术。由此可见。教师作为教学实践活动的主体,其教育信息技术水平深刻地影响了教学过程,较高的教育信息技术水平有助于完善教师的教学模式,更新教学方法,改进教学观念,影响课堂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因此,教师教育信息技术的培训与应用成为教育信息技术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了解教师教育信息技术培训与应用的研究现状,为未来提高教师教育信息技术水平提供一定支撑,本文将从教育信息技术,和教师教育信息技术两个方面,对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收录的有关教师教育信息技术培训的部分文献进行综述。
  二、研究综述
  (一)我国教师教育信息技术水平现状研究
  张屹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现状及培训建议》中阐释,整体上教师教育信息技术水平未达到预期,其中技术素养、计划与准备、组织与管理三方面指标快速发展,但评价与诊断方面十分薄弱,教师运用信息化评价方式法人能力有待提高。
  费建华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现状、问题及对策的研究》认为教育信息技术的应用对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有显著的提升作用,教师对于掌握教育信息技术有较强的主动性,但是教育行政与学校管理层面对教师教育信息技术的培训,以及信息技术相关设备、硬件设施等没有充分的资金投入,再加上教育信息技术的应用对教师的信息技术专业性技能要求较高,导致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技术水平落后于教育信息化现有的程度以及发展的趋势与速度。
  郭莉的《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成本效益探讨》认为我国中小学教育信息技术投入大但收益没有达到期望水平,教育信息技术的投入主要在技术设备、硬件设施,对教育信息学技术人员培训、管理等的投入占比太少。
  钟欣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研究》调查分析得出,学校对教育信息技术的重视程度深刻影响教师对教育信息技术的积极性及其水平,且教师教育信息技术水平与教师的年龄有明显的相关关系,年龄大的教师因职业倦怠等原因,更容易故步自封,应该针对这类教师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调动其积极性。教育信息技术可以划分不同等级水平,激励教师积极考取;针对不同学科的教师进行分班分组培训;加强对培训效果的监督;可以举办教育信息技术水平比赛,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力争上游。
  俞利君的《国内外教师教育信息技术培训现状的调查》表明,目前我国虽然在教育信息技术方面仍处于初步阶段,但是国家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的推进以及教育信息技术的运用和发展,已经基本上建立了教师教育信息技术培训网络。教师教育信息技术培训现状的主要问题是各学校校园网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教育信息技术的运用流于形式,缺乏实际教学活动的实践;教师教育信息技术水平堪忧。
  (二)我国教师教育信息技术培训与应用研究
  郭晓梅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模式的研究》阐明我国教师教育信息技术培训模式的主要问题是:对教师进行培训的专家教员和培训内容经常脱离实际的教学实践;部分教师的职业感不强,水米不进,学习动机低下。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信息技术培训模式可以做出以下调整,即充分利用网络培训和校本培训;以培养教师的信息素养为目标;建立完善各项保障制度。
  刘向永的《综观教师信息技术培训》认为,目前还有部分一线教师对教育信息技术持中立或者害怕恐慌的状态;教师上课、假期时间都要进行教育信息技术培训,增大了教师工作学习压力;教师教育信息技术培训形式类似应试教育,过于重视对教师们进行教育信息技术的灌输,且集体授课的方式忽视了不同学科教师的不同需求;培训者及培训机构缺乏学校课堂教学实践经验,容易将信息技术与教学实践割裂开来。
  吕艳芬的《中小学教师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通过国内外教师信息技术教育对比,认为我国教师信息技术教育没有充分挖掘网络资源的开发与共享,培训方法略为单一,忽视了社会资源的利用,培训内容上也缺乏一定的實践性。
  费建华在《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现状、问题及对策的研究》中指出要从加大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与应用的资金投入、抓住教师职前教育即师范教育的教育信息技术的培养、加强教师在职培训等方面提高教师的教育信息技术水平,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
  王卫军的《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研究》指出目前我国教师教育信息技术培训方法主要是集体培训,还存在缺乏标准化、诊断评价缺失等问题,教师教育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需要职前培养、教学实践、在职培训、自主学习,协作交流等协同发力。
  陈旭峰的《中小学教师教育信息能力的分析和发展对策研究》认为我国培训内容难度要求较之国外较高,信息技术与教学课程的整合程度较之国外较低,我国教师教育信息技术培训过于倾向技术性而忽视了实践性和针对性。实施方法上,较之国外,我国培训缺乏社会参与;培训评估上,我国培训评估缺乏标准化。   杨福义的《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信息技術的应用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基于全国数据库的实证分析》阐明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信息技术应用率整体偏低,其中城市教师的应用率高于农村;男性教师的高于女性教师;年龄较小的教师教育信息技术应用率高于年老教师;教师学历越高,教育信息技术应用率越高,不同专业背景的教师教育信息技术应用率存在差异,理工科教师利用率高于文史哲教师。
  李祺的《论教育信息技术》指出,我国学校及课堂中教育信息技术应用存在以下误区:一、没有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过于强调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忽视了电化教学。二、学校仅仅重视教育信息技术的硬件设施建设,教师教学实践中的电教教材过于倾向技术性而忽视了教育性,并且过于重视参与课件评比比赛等活动。三、忽视了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在教育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的区别。四、电教机构学术化,尤其在中小学,普遍出现了电教人员承担教授信息技术课程的职能,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
  三、教师教育信息技术培训与应用发展展望
  一、国家重视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要给予教育信息技术发展充足的财政支持,建设并完善各地区学校,尤其是农村地区学校的信息技术设备和硬件设施,推进教育信息化。同时各级教育部门要加强对学校的教师教育信息技术培训及应用的监督管理,提高教师教育信息技术的利用率及绩效水平。
  二、在教师资格认证考试环节加强对信息技术层面的考核。提高教育信息技术在教师资格认证内容中所占的比重。目前我国教师资格认证考核内容主要包括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学科知识与能力,缺少对参与者教育信息技术能力的考察。未来教师资格认证考试可以增加针对教育信息技术应用的机考,或者对参与者计算机水平提出一定的要求。
  三、重视教师的在职培训。教育信息化的推进,终身教育、“活到老,学到老”的观念对教师各方面技能素质的更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家要制定相关教育政策、教育法律法规,提高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规范性。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依法对学校的教师教育信息技术培训进行监督管理,通过考核奖励等手段调动教师培训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李祺.论教育信息技术[J].电化教育研究,2003(4):26-37.
  [2]熊才平,汪学均.教育技术:研究热点及其思考[J].教育研究,2015(8):98-108.
  [3]费建华.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现状、问题及对策的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1:1-45.
  [4]郭晓梅.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模式的研究[D].西安:西北师范大学,2007:1-43.
  [5]俞利君.国内外教师教育信息技术培训现状的调查[J].文教资料,2007(1):116-117.
  [6]张屹,马思静,周红平,范福兰,白清玉.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现状及培训建议[J].教学实践与教师专业发展,2015(1):104-110.
  [7]王卫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研究[D].西安:西北师范大学,2009:1-183.
  [8]陈旭峰.中小学教师教育信息能力的分析和发展对策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4:1-67.
  [9]杨福义.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信息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基于全国数据库的实证分析[J].JOURNAL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2007(5):116-157.
  [10]钟欣.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7:1-59.
  [11]吕艳芬.中小学教师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研究生院,2005:1-54.
  [12]刘向永.综观教师信息技术培训[J].中小学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教育,2002(7):6-14.
  [13]郭莉.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成本效益探讨[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5:1-20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423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