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如何在古代文化知识学习中培养创新思维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经历过漫长岁月积累而成的,是中华民族的民族之魂所在,而学生是未来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坚力量。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之下,创新思维已经成为高中教学的主要培养目标,而语文作为我们国家的母语学科,从重要性和专业知识涵盖的角度来说,创新思维的培育是必不可少的。创新思维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提升学生对于国语知识的认知程度,而古诗文作为高中语文的核心知识模块之一,对于学生语文学科成绩的提高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教师如何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进行以提升学生创新思维为目标的古诗文教学成为了目前教学的主要难题。
  【关键词】创新思维;高中古诗文;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3-0114-01
  引言
  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一直以来都是锐意进取不断革新的过程。高中的教学已经不能单以教授学生基本的概念性知识为课堂的主要教学目标,而是要贯彻新课改下的创新精神,将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为己任,深化课程改革和发展,进行对于学生能力的全面提高计划。近年来,创新教育的理念在诸多学校的课堂中都有体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也逐渐步入各个校园。创新思维对于现阶段教师的要求不仅是对于一门学科的要求,而是对于所有学科协调发展,对于教书育人的全部手段进行创新要求。语文作为我们教学的母语学科,关注其创新思维的发展对于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发展以及对于学科主动性的发展有着积极意义。
  一、培养创新写作
  我国语言文化博大精深,作为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古文,从诞生起就是时代性和名族性的统一,在古代文化知识的学习中引入现代的思维方式,通过掌握基础的古文鉴赏来提升自己的现代写作手法,是培养学生语文学科创新思维的基础手段之一。
  在《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一书中,以学生能够掌握基础的诗歌和散文的鉴赏方法和知识提取为主要目标向学生介绍了四十八篇古代文学经典。在合理利用参考书目的同时,辅以适当的写作训练,在写作的同时继续提升阅读量,在反复中提升学生对于汉字的使用技巧。例如在《庖丁解牛》一文中,让学生阅读理解通篇短文,体会作者在其中灌注的“熟能生巧”这一基本的文章含义之后,在要求学生模仿文章进行写作训练。在阅读《项脊轩志》后,让学生模仿稳重以小见大的写作风格,让学生结合到自己生活中的实例来进行创作,用自己平日的感悟来表达对生活的理解和对未来的向往。
  二、扩展学生思维
  在一些教学观念上,认为语文的教学应该异同于数学教学,对于学生的学科思维的培养不加注重,把重心培养都放在语文知识的积累上了,这样的教学方式无疑是错误的。语文作为一门特殊的语言学科,所考察的不仅仅是学生对于国语知识的积累,也一并考察了学生对于语言运用和自我思考的能力。在高中阶段学生的心智发展趋于成熟,对于一些文章也有自己的见解,教师应该正确的引导学生对于平日的学习中进行自主反思,立足于自身已有的知识,对于课文的内涵进行提炼。
  例如在《湘夫人》一文中,作者化身文中的湘君,与夫人相约北渚却无缘相见,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以此为例,提出一些有建设性的问题如“本文描写的是否是一场爱情悲剧?”,再引导学生运用“以志逆志,知人论世”的文章欣赏法,联系名家王逸在《楚辞章句·九歌序》中对于《九歌》的创作缘由以及闻一多等人对于《九歌》的评述,从一个大局的角度来审视这篇文章,即是深刻领悟到作者化作湘君,对于与夫人久久而不能相遇的惆怅,实际是影射作者自己怀才不遇的情感,空有一身本领却不能得到楚王的赏识的满心失落。在《伶官传序》中,指导学生在回顾唐庄宗李存勖在得天下与失天下之间,通读和理解盛世和衰败之间的历史背景及其盛衰原因,得出本文的主旨,即为“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这一道理。
  三、创新审美标准
  时代的不同要求我们要对以往的文化审美标准进行创新。在高中的诸多学科中,语文具有着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这也是语文课程的重要体现之一,古文是时代性与民族性的统一,借助传统文学为基础,教师按照一定时代的审美意识,借助课本中的课文对于学生施以美的影响,在对文章的审美过程中提升自己的审美鉴赏能力,在课堂中培养学生对于语文教学的情感体验。
  高中生经过小学和初中阶段的语文学习,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审美能力,但是在于美的鉴赏和美的创作中还是有所欠缺,在高中的古诗文教学中,教师要主动提供一些可提高审美能力的实践活动,在课堂上,积极的引导学生对于美文进行鉴赏。例如在《蜀相》一文中,带领学生反复诵读全文,感受古诗词的韵律之美,赏析作品中“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这一句汇总“自”和“空”的特别用意。在《李凭箜篌引》一文中,作者用独特的手法写箜篌声,不以正面为主要描写方向,通过旁侧来描写乐曲在弹奏之时所产生的一种动人心弦的效果,以所感有形之物来描绘缥缈的无形之物,感悟作者在文章中所运用的表现手法之美和修辞手法之美。在《春江花月夜》中,领导学生体会“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这两局中作者以月为描写主体,以江水为展示场景,来对于一幅唯美迷离的春江晚景图进行描绘,体会作者在外游離之中的感伤情绪和富有哲理的人生感悟。
  四、结束语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而国语正是我们坚韧不拔的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的体现,增强学生对于国家文化的认同感,在语文教学上培养他们在语文学科的创新思维势在必行。在课堂的教学改革上,摒弃传统的概念知识灌输方法转换为以培养学生思维为主要目标,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日常教学中,逐步的增加学生对于古诗文的阅读量,提高他们对于古诗文的审美鉴赏能力。教师以饱满的热情进行讲解和引导,学生以积极学习心态吸收知识,为不断提升的创新思维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史小建.论古代文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语文建设,2014(7x):17-18.
  [2]王馨忆.论古代文学作品赏析中的创新性思维培养[J].时代教育,2017(18):85-85.
  [3]杨靖.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J].教育界:综合教育研究,2016(1):96-9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445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