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论数学课堂学习方式品质的提升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新课程的实施,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活力。尤其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给课堂教学带来了根本转变。但在课改实施中,由于缺乏对教育理念的深刻理解,也出现了表面化、形式化、绝对化的现象。因此,如何全面提升数学课堂学习方式品质,是目前需要我们特别关注的,文中,笔者将结合自己教学实际,从自主学习要注重创设性;合作学习要注重有效性;探究学习要注重问题性三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创设;有效;问题
  新课程倡导学习方式的转变,具有两层含义:一方面强调学习方式从单一性转向多样性,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更多的学习方式,从而获得学习的乐趣与全面和谐的发展;另一方面就是要求完善每一种学习方式,提升它的内在品质。然而在课改实施中,由于缺乏对教育理念的深刻理解,也出现了表面化、形式化、绝对化的现象。因此,如何全面提升数学课堂学习方式品质,是目前需要我们特别关注的。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本人对如何提升自主、合作、探究三种学习方式的内在品质进行了浅显论述。
  一、自主学习要注重创设性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小学教育的改造》一文中就提出:“顺着他的欲望的趋向,作为教育的入手方法,使他们如愿以偿,才是教育者最应尽力的事务。”课堂不是束缚的桎梏,而是心灵放飞的铺垫。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平等愉悦的学习气氛,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敢想敢说敢问敢做,在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形成过程中,充分展示自我。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地信任学生,珍惜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师对于不完全符合设计意图的各种想法做法,做到不轻易否定,而能够敏感地抓住学生思考中的合理成份,进一步引导深入地讨论,发扬教学民主,允许学生保留个人意见,以保护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真切地品尝到自主学习的甜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努力营造师生、生生间平等和谐的关系,给学生一个自由想象的空间,让学生们在这个空间里自由自在地呼吸,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这样可以充分调动探索的积极性,使学生树立起自主学习创新的信心,使思维更加活跃。
  在教学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迎新年》一课时,自己结合教材所编排的内容,以为班级制定迎新年活动计划为学习内容,学生学习兴趣一下得到调动。在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想法之后,组织学生进行调查统计,并制定了班级迎新年活动调查统计表,结合表中所呈现的信息,自己及时引导学生分析同学们的兴趣爱好,平时表现。通过交流,学生进一步明确假期应该做一些更有意义的事情,部分学生还对自己的活动安排做出了调整。这样的教学内容,切近生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容易调动,便于自主学习的开展。
  二、合作学习要注重有效性
  在进行小组活动时,许多学生并不明确活动的目的,就开始了活动,这样的合作就会流于形式,课堂纪律也会混乱。所以每次小组活动前一定要提出明确的目标,同时合作任务布置要有条理性。在小组合作前,教师要抓住学生学习中需要记住或使用的重要内容作适当的讲述,为了提高效率,可采用例子或图例来增加讲述的清晰度。如教学《粉刷墙壁》一课时,自己先引导学生分析这项任务可以分成几步来完成。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通过投影出示(1)明确教室粉刷的部分、除去部分;(2)小组合作想办法测量有关的数据;(3)分别计算出教室四壁及房顶的面积、除去部分的面积;(4)计算出教室的粉刷面积。这样把教材操作部分的步骤交代清楚,小组学习就能有条不紊地展开。
  在学生小组合作时,教师不能把自己当成局外人,要主动参与到学生的讨论、实践、合作中。教师要有敏锐的洞察力,能够及时发现学生合作中的困难,并能够给予适当的帮助,有特殊情况发生时,如小组成员之间有争议时,教师应把握时机进行沟通、协调,或有学具出现问题时要及时修复或调换。还要通过参与,发现学生在合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及课堂的闪光点,便于在合作学习结束后回顾总结。
  三、探究学习要注重问题性
  问题是思想、方法、知识积累和发展的逻辑力量,是生长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因此要重视问题意识的形成和培养。问题意识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从而注意力高度集中,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如,教学《看图找关系》一课时,自己出示课题后,问:“同学们,你看了这个课题,有些什么想法?你想知道些什么?”于是各种各样的问题扑面而来,“看什么样的图?”,“找怎样的关系?”……等学生提足了问题后,自己接着说:“同学们提出了許许多多的问题,有的问题连老师都不知道,那么好,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这些内容,了解这些问题的答案”。这样教师通过让学生提各式各样的问题,既有效地激发了学生认识的冲动性和思维的活跃性,又逐步培养起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探究学习是一种在好奇心驱使下,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活动。所以,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时,研究的问题一定要具有研究的价值,同时要具备可操作性。如在教学《圆的认识》一课,自己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操场上有一个竹筐,老师给每人准备了一个篮球,给大家这几种站队方式,一种是站成长方形,一种是站成正方形,一种是站成圆形,你觉得怎样站投篮比较公平?这一问题的探讨必定让学生对于圆的认识不会停留在表面,而且学生能通过动手实践验证自己的想法,相信得出的结论必定是深刻的。
  总之,在新课程实施中,我们要更多地关注学习方式的内在品质,全面正确理解和把握我们所提倡的转变学习方式的精神实质。加强学习,转变观念,用新课程理念指导实践,不断追求学习方式内在品质的完美。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刘玉静,高艳. 合作学习教学策略.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庞维国. 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4]王玉一.怎样开展探究性学习.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447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