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情景激发想象游戏玩转创作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通过生动有趣的情景游戲,渗透技能传授、激发幼儿听讲兴趣、促进幼儿对绘画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本文阐述两方面内容:一是技能传授的原则:“情景服务于技能”“花样决定于难度”,诠释了情景围绕技能的要求而设计,为利于幼儿习得而变化。二是教学流程的要点:从“过程游戏化、语言形象化、方式多样化”等几方面介绍情景绘画游戏的实施途径。
  一、问题提出
  技能技巧是孩子绘画表达的必要准备,也一直是幼儿园美术教学的难点。尤其在小班阶段,帮助孩子奠定初步的技能基础,能确保他们今后绘画时的顺利表达。但因为小班幼儿的美术知识欠缺,无法完全领会教师讲解的技能要点;手指动作发育不完全,掌握画法并娴熟表达更是难上加难。小班美术课成了很多教师的头疼课、孩子的害怕课。
  教师如何变严谨的技能传授为快乐的绘画游戏,让孩子理解掌握、技能,以确保他们当下和今后的艺术表达呢?针对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小班美术教学的重点,我们以情景绘画为切入口,希望能切实解决小班美术技能传授中的困难。
  二、理论依据
  (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有关艺术教育的要求
  “根据幼儿的发展状况和需求,对表现方式和技能、技巧给予适时适当的指导。”这说明:教师必须根据孩子的发展水平进行技能指导,提供的技能支持是孩子正需要的并且心理上能愉悦接纳的。
  (二)《学前心理学》中关于学前儿童的想象理论
  想象的功能:“儿童对事物的理解常常依靠联想,利用旧经验来同化新事物。”我们可以在传授绘画技能时,以孩子的已有经验将绘画要点进行改头换面,促进孩子对教师语言的理解、加快知识内化。
  (三)皮亚杰“智慧发展阶段论”
  儿童智慧发展阶段理论:2~4岁的孩子“能够凭借意义对其所指的客观事物加以象征化,出现模仿、象征性游戏、绘画等行为”。我们以象征类的绘画游戏,模仿孩子已经感知过的场景,将绘画活动情景化。
  三、情景与技能的协调原则
  (一)情景服务于技能
  1.借助背景尝试技能。教师根据情景,在孩子的纸上画一些背景作先期铺垫,让孩子借助背景,在纸上找到落笔的位置,更好地融入情景进行创作。(1)画面辅助。教师先画好背景,帮助孩子构图、降低绘画难度,辅助幼儿绘画。例:情景画《围栏》,纸上先画小牛,以“豹来了”为情景,让孩子围着小牛画篱笆保护小牛,小牛既能帮孩子找到正确的落笔位置,也让画面变丰满;(2)集体壮胆。幼儿模仿和从众心理很突出,跟着教师、同伴完成一幅大作品,会缓解孩子对美术活动的陌生和紧张感。因此,我们在大幅纸上画好背景,以集体创作的方法,减轻幼儿畏难情绪。例:分组创作活动《树叶》,以“春天里的大树”为情景,教师在纸上涂好树干,幼儿涂抹树枝并用手指点画树叶。有同伴支持和参考,孩子就能胆大、自然地创作。
  2.借助媒介练习技能。对没握过画笔的孩子来说,每个动作都需要反复练习和揣摩才能正确掌握。于是,我们利用其他物品和活动为媒介,进行绘画动作训练。(1)动作模仿。借助物品,模仿相同动作为绘画做铺垫。例:点的练习《芝麻饼》。情景:“芝麻饼”,用橡皮泥做成饼,让孩子用牙签或火柴在软软的泥上戳点,美其名曰:给饼撒芝麻。有趣的反复动作中幼儿感知技巧:从上往下戳,就成了“点”;(2)动作转移。借助物品,将幼儿生活中擅长的熟练动作转移至绘画活动中。例:线的练习《开车》情景“开车”:在画纸中粘上房子、路灯等,在玩具车车轮上蘸色,让幼儿绕开各种障碍在纸上开车,借助开车这熟悉动作完成绘画。
  (二)花样取决于难度
  1.巧立名目:多情景练习同一技巧。同一技巧,孩子无法在一个课时内熟练掌握。教师需要更换不同的情景名称多课时来强化巩固。例:“竖点”的练习,我们就安排了3个课时。(1)活动情景名称:下雨了:画雨点;(2)活动情景名称:小花:练习画竖点为花茎。
  2.各个击破:多角度分解同类技巧。为了贴近孩子的认知规律、丰富技法体系,我们将每种技能进行细分。如将“点”分为:横点、竖点、斜点、长点、短点等。这些细化后的技能有相通之处,手指动作也有共同特点。将同类型技能,分不同课时安排在相近的时间段内完成,让孩子触类旁通,提高技能学习效率。例如画线的练习:将同一类型的线情景化,以各种各样的面目出现在孩子面前,极大地丰富了孩子对线的经验。
  (1)放射线——情景名称:菊花、棉签菊花。
  (2)纵横交错线——情景名称:格子手帕、毛衣。
  (3)不规则曲线——情景名称:小动物走路。
  3.温故知新:多技巧整合于一课时。温故知新表现为:在同一课时里,各种技巧相互渗透,新中有旧,旧中含新,新旧结合,统筹兼顾。就是在学习新的技巧时,穿插复习前一个技巧,让孩子的绘画动作得到巩固强化。如:画树(线的练习)时,让孩子添画小草,巩固前几节课中点的技巧。
  四、教学流程上的操作要点
  (一)过程游戏化
  1.生活模拟游戏。以十足的生活模拟来激发孩子的动手兴趣。例:《给玩具洗澡》是生活场景的动作再现。在浴缸中放水:在纸剪的浴缸上重复画横线表示放水;娃娃来洗澡了:贴一个粘纸玩偶;给娃娃擦肥皂:用彩色水笔在娃娃身上和四周任意涂抹;用毛巾擦干身体:换一种颜色的蜡笔涂抹。孩子的绘画全程就是模仿洗澡的过程,极大激发孩子的美术兴趣。其他还有涂色活动“煎荷包蛋”等。
  2.角色模仿游戏。想象出某一动植物或人物,并围绕它的特点及活动创编出情景,让孩子借助这些动植物或人物开展想象,理解教师传授的技能要点,从而完成绘画。例:《面包师烤面包》,提供切片面包状的泡沫块,各色颜料+糨糊调成的“果酱”,幼儿在“面包片”夹入各种水果纸片(加夹心水果),然后蘸着颜料给纸涂色(涂果酱)。
  3.随机想象游戏。有些情景的设计其实也会根据现场变化而改动,教师可以随机改变情景展开想象。例:《太阳暖洋洋》的活动中,太阳光照到小鸡身上,就画一条线从太阳连到小鸡上,照到小兔身上就在小兔和太阳之间连线……很贴合孩子的直观形象思维。   (二)語言形象化
  1.拟人。小班幼儿“泛灵化”的现象非常突出,他们将生活中接触到的任何东西都看成是有生命、有灵魂、会思考的。教师利用孩子的这一心理特点开展拟人情景来讲解分析绘画要点,能充分得到孩子的共鸣。(1)绘画主体拟人。就是把绘画主体拟人化,描绘它的心理,学习它的动作,以此展开情景;(2)绘画工具拟人。绘画工具拟人化更贴近孩子的具体形象思维,这样展开的情景更逼真,可以极大地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教学效果也非常显著。
  例如:点的练习《虫虫飞》。大小不同的蜡笔、彩铅、水粉笔,分别象征爸爸、妈妈、宝宝。教师说:“宝宝飞飞(拿蜡笔在纸上一路曲线着画点),停在地上睡着了(把笔放在桌上)。”“妈妈飞来找宝宝(水彩笔在纸上不断点,留下印迹),找来找去找不到,妈妈叫爸爸一起找(拿出水粉笔),飞呀飞、飞呀飞,宝宝终于找到了。”
  2.设景。某些场景给了孩子非常深刻的记忆,孩子乐于回忆和参与。比如演出,比如婚礼,比如郊游……教师可以使用这些场景来营造情景。如:图案活动《手拉手》中,我就使用了舞台演出场景,你喜欢穿什么颜色的演出服(选色画点),我也来表演(画大点),某某的个子小(画小点)。然后以“XX和XX手拉手”,将点于点连线,创作出抽象图案。
  (三)材料多样化
  我们创新了材料的使用方法,这些方法有趣且巧妙,不但能吸引孩子主动地操作,还能让他们在轻松、自由的游戏中完成作品。
  1.绘画工具的改装。(1)组合使用法:将单一的绘画工具进行组合,别出心裁地使用工具作画。如:将油画棒两两捆绑,用透明胶带绑在一起,画出重彩的线条(如活动:格子布);(2)特性开发法:在充分认识绘画材料特性的基础上,能标新立异地使用绘画材料。如水粉材料有流动,往下滴的特点,教师可以利用这特点设计各种情景来开展活动。如:在纸的上部滴颜料,把纸竖立起来,颜料就往下滑,用此方法来画线条(活动:小豆芽:滴在一端为豆,流下去的颜料成为豆芽的茎,然后孩子画出点点做叶子)。
  2.绘画材料的变异。利用生活中的材料,制作成绘画工具,让孩子轻松完成作品。如胡萝卜横切面做印章在纸上印出一个个圆,画出一朵朵花。如在大小不同的瓶盖上绑上吸水的薄海绵,蘸上不同的颜料,印画蝴蝶的大小翅膀。
  (责任编辑 周子莹)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4588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