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中国成立七十年的民生发展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我国的民生事业发生了崭新的变化,从1978-2002年的萌芽,到2002-2012年的完善,到2012年至今的突飞猛进的发展。七十年来民生发展的历程向我们昭示:经济发展和民生建设是我们国家建设的两手,二者具有相互促进的作用,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本文在总结七十年来民生事业发展的基础上,明确未来中国民生事业发展的着力点,从而在更高水平上,更好地改善人民生活。
  关键词:新中国七十年;民生发展
  一、七十年来我国民生事业发展历程
  民生,是人民的生计与追求,国计民生是历朝历代治理的重点。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民生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大体来说经历了四个阶段。
  1949-1978年是第一阶段。面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一穷二白的现状,我们的伟大领袖毛泽东、我们党的宗旨确立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通过土地改革、建立公有制下集体劳动、集体分配方式改善了城镇居民的生活,我们党将改善民生作为执政的基本目标,经过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后,我国的民生状况有了初步改善,物质基础的建立初步得到了民心。遗憾的是限于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过于复杂,经济建设发展得非常缓慢,民生也未得到很大的改观,生产不足和供应短缺是当时中国面临的两大顽疾。
  1978-2002年是第二阶段,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到党的十六大召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像一阵春风,开创了中国经济改革的新局面,人民的收入水平在不断提高,为民生改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把经济建设和民生事业放在了首位。党的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报告都把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最根本的目标。正是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经济取得了高速的发展,各项民生政策不断出台。“八七”扶贫攻坚为脱贫攻坚指明了方向,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高校扩招为提高人民的教育水平做出了贡献;农民工进城、民营企业、个体企业、外资企业等发展拓宽了人民的就业渠道。五险一金、下岗职工再就业、低保等政策的实施在效率优先的同时保证了公平。这一时期,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78年的343元增长到2002年的7703元,增长了22.5倍,而农民的人均收入在1978-2002年,从134元到2479元,增加了18.5倍。
  2002-2012年是第三个阶段, 这段时间包括从党的十六大之后一直到党的十八大召开的十年,新中国成立七十年了来我国民生事业发展的。也是民生事业发展最快的十年,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十六届四中全会的召开,开启了和谐社会建设的新局面,一系列的民生政策开始出台,大量的改善民生的政策经历了从无到有的阶段。社会保障、就业、精准扶贫、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等措施的实施诠释了:初步分配顾效率、再次分配顾公平。2012年底,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 24565 元,比十年前增长了10倍,农村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 7917 元,也比十年前增长了10倍。
  2012年至今的一段时期内,我国民生事业的发展将迎来跨越式发展的新阶段,其最大的特点是民生质量的持续提高。2012 年党的十八大、2013 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2015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等标志着我国的民生事业正在经历从有到好的跨越式发展阶段。未来民生建设的重中之重将是人民生活质量的持续提高。正像2017 年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指出的那样,随着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人民对美好物质文化生活的追求包括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日益增长。所以提升民生质量是未来中国民生事业发展的重心。
  这一阶段,农村贫困人口减少了7.6亿,从1978年的7.7亿人减少到2015年的5575万人,提高到45.7%,占全球减贫人口的71.82%。中国进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在许多省份,大学(包括大专)入学率几乎100%。国家统计局提供的资料还表明,2017年末全国有:民用汽车21743万辆、民用轿车12185万辆、移动电话普及率达102.5部/百人、互联网用户34854万户、互联网上网7.72亿人普及率达到55.8%、国内游客50亿人次,国内居民出境(因私)13582万人次。这表明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已经产生了质的飞跃,已经向发达国家看齐,在数量上已经实现全民医保。
  二、七十年来我国民生事业发展的经验
  1.随着民生投入的持续增长,城乡居民的满意度普遍上升
  民生事业的发展是我们党政治生活中的大事,也是我们党的执政之本,也是我们党不断发展壮大的基础。让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是我们党服务的宗旨。
  2.经济发展与民生建设良性循环
  要实现经济发展与民生建设良性循环,就要两手抓,一手抓经济发展,一手抓民生建设。要使经济发展和民生建设在速度、步调等各个方面都一致起来,在经济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在经济发展中改善民生。
  3.民生问题是动态变化的
  在以上四个阶段中,民生发展的重点不同,民生具有历史性和具体性,新中国成立之初到改革开放之初,民生问题是活下去,因此生活保障是这一阶段民生的主要目的。到绝大多数城乡居民实现了基本小康后,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环境等问题成为主要的民生问题。
  三、未来我国民生事业发展基本趋势
  民生事业从无到有的过程,也是我国民生事业质量提升的过程。我们要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民生发展道路。我们要始终牢记人民的嘱托,让13亿人都过上小康日子是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的关键。改善民生要立足实际,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急功近利,鼓励人民通过勤劳致富。
  党的十九大指出,未来中国民生的发展进入普惠阶段,所以民生制度的公平性和民生资源的可持续性是我国民生事业今后发展的方向。这种社会合作理念才能真正实现共赢共生局面。
  参考文献:
  [1]王道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生事业发展经验及基本趋势.党政研究,2018(06)
  [2]郑功成.从物质文化需要走向美好生活需要.群言,2018(10)
  作者簡介:
  李春仙(1966.1-  ),女,汉族,山东聊城人,副教授,研究方向:应用经济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519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