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庐江县稻田综合种养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稻田综合种养相对于传统的水稻种植,既可拓展稻田功能,增加农户种植效益,也可降低水稻种植季农业化学品的投入,从而有效地减轻了农业面源污染等环境问题。该文介绍了庐江县稻田综合种养模式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发展前景,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为科学高效的实施稻田综合种养提供参考。
  关键词:稻田综合种养;效益;发展现状;前景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9)10-0042-02
  庐江县作为传统的粮食生产大县,连续多年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水稻作为本县第一大作物,常年种植面积在10.7万hm2左右。近些年来,受国家最低粮食收购价下调和农业生产成本增加的影响,农户传统种植效益下降。为了转变生产方式,提高农户种植经济效益,庐江县利用县域优势水利资源和区域耕地条件,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整合中央和省市农业产业发展和农业技术推广等项目,出台了庐江县“510”产业提升工程,重点培育和引导发展以稻虾为主的稻田综合种养模式,着力提升农业生产水平和农户经营效益。
  1 发展现状
  1.1 稻田生產现状 庐江县常年耕地面积7.3万hm2左右,其中水田面积约占80%以上。当前,水田主要以种植双季稻和稻麦连作为主。据农业部门统计,全县2018年双季稻种植面积3.1万hm2,稻麦连作种植面积2.4万hm2,其中单季稻种植面积达3.7万hm2。近几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水稻生产逐渐向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方向发展,传统的种植模式受到稻谷最低收购价下降和农业投入品价格上升的影响,效益难以得到保证。据2018年全县具有代表性的33户种粮大户统计分析,人工成本较2017年度增加12.2%,化肥和农药成本增加6.7%,其他支出包括机械旋整和机械收割、种子费用和田间管理等增加10.0%,平均效益达3000元/hm2以上的只占到36.3%。
  1.2 稻田综合种养模式 稻田种养技术模式是种植业与养殖业的有机结合模式,符合当前庐江县水稻绿色生态生产的特点,是提升稻田综合效益的重要途径。庐江县自20世纪90年代起即开展了稻田综合种养模式的探索,其中主要以稻鸭和稻渔种养为主。近年来,该模式在庐江县发展迅速,据统计,2018年全县稻田综合种养面积3533.3hm2,占全县水田面积的6.1%,较2017年增长约51.4%。庐江县开展稻田综合综合种养技术模式区域主要以圩区为主,天然的水资源条件为稻田综合种养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优势,充分利用水利条件,在种植水稻的基础上发展养殖肉鸭、龙虾、鳖、鲫鱼等畜禽、水产品,可以拓展稻田功能,提升稻田周年生产效益。以稻虾连作种养模式为例,全县稻虾模式占稻田综合种养模式总面积的95%以上。经调查统计,稻田养虾模式下,虾单产1500~2250kg/hm2,优质稻谷单产6000kg/hm2以上,产值达78000元/hm2以上,平均效益30000元/hm2以上,同时减少了化肥使用量50%,减少农药使用量60%。
  2 发展前景
  2.1 节约资源,稻田综合高效利用 稻田综合种养技术模式节约了养殖水域和场所,同时将多种物质与能量能有机结合。庐江县稻虾模式有“两虾一稻”和“一虾一稻”等,稻谷单产6000kg/hm2左右,虾单产1500~2250kg/hm2,相对于单一养殖虾或者单一种植水稻,其效益增加潜力巨大,同时减少了肥料的施用和农药特别是除草剂的使用。稻鸭共生模式稻谷单产达7500kg/hm2以上,养殖鸭150只/hm2以上,鸭苗早期活动量较大,可以疏松土壤,清除稻田杂草和食用稻田部分害虫,减少了水稻前期的农药使用,同时鸭粪便可以增加稻田的养分,减少了化肥的使用,且明显提高了稻谷的品质。
  2.2 农业供给侧结构转变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符合当前绿色高效生产发展的需要 中央一号文件要求推动农业供给侧改革,稻田综合模式从单一的普通农副产品生产转向多样化优质农产品生产,产品由量向质转变,提升和优化优质农产品的供给。当前,适宜于本区域高效发展的稻田种养技术模式尚未完善,技术激发的效益提升空间巨大,随着技术人员的研究深入和经营主体的不断实践,配套的稻、虾、鸭等优质抗性品种的筛选运用,低毒低残留生物药剂的示范使用,秸秆和水草等资源的综合利用等,可解决农业化学品投入的降低,保证了农产品质量,符合绿色高效生产的主题,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3 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
  3.1 产业发展迅速,存在一定的市场风险 近些年来,稻田综合种养发展迅速,呈倍数增长,以稻虾为主的稻田综合种养模式在庐江县发展更是快速增长。水稻作为主要粮食作物可以有所保障,而龙虾养殖和销售受市场影响较大,因此,理性分析市场形势,科学调优龙虾品种和养殖质量较高的龙虾产品,挖掘龙虾其他副产品的市场价值,对于应对龙虾市场波动具有良好的调控作用。近年来,在放马滩龙虾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下,稻虾综合种养模式的推广应用面积较大,合作社在发展的历程中发现市场问题,并开始着手从以下几点拓宽产业链条,沉稳应对市场形势:一是建立龙虾交易市场,主动对接全国各地经销商,充分保障龙虾的销售渠道稳定;二是提高养殖技术。放马滩龙虾养殖合作社通过规范的养殖技术,无论是个体还是群体,该合作社生产的龙虾都是品质优、价格高;三是拓宽产业链条。该合作社打造了农家乐、休闲垂钓中心和举办龙虾节等,重点宣传“合肥放马滩龙虾”和“精颗状元”优质虾稻米,着力提升品牌影响力,发展三产融合的现代农业产业化新模式。
  3.2 标准化程度低 当前,庐江县稻田综合种养模式主要有稻鸭共生和稻虾连作。2种模式均需要一定量的基础建设,其中稻鸭共生主要涉及适度规模稻田的围网、栅栏等的配套,鸭舍(分散和集中)的建设等;稻虾连作主要包括边沟的开挖、围栏的搭建以及水利沟渠配套等。新模式的基础建设,对于发展中的农业经营主体来说,耗资较大,如果流转田地使用权的不稳定同样为新模式的推广带来很多不稳定因素,短期投资没有长期使用甚至退改成单一种植模式,会带来投资的损失。庐江县尝试通过稳定土地流转合作协议,建立农业流转土地信息平台交易中心,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流转的土地合法权益加以保护,确保开展稻田综合种养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放心实施新模式。同时县政府通过整合多级资源,集中支持新兴的稻田综合种养模式发展,减小实施稻虾等新模式配套设施的资金投入。优化稻田综合种养设施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解决:一是明确建设稻田综合种养设施标准。严格按照农业农村部、省农业农村厅关于稻田综合种养建设标准要求,确保农田不损坏,设施投入标准规范;二是强化监督检查。县级主管部门对新建的稻田综合种养模式开展检查,针对建设不达标的,责令定期整改;三是加强宣传引导。开展技术培训会,强调规范、标准化的配套设施建设要求和优点。
  3.3 多领域条件和技术难以配套 稻田综合种养技术模式虽然实施时间较早,但一直没有得到大面积的示范推广。近些来年,随着新型经营主体的引导和培育,新的农业生产发展理念出现转变,部分经营主体开始由传统单一的种养模式转向种养结合的生态、立体农业发展模式。当前,新模式种植与养殖技术的配套体系尚不健全。随着县内种养模式的大面积推广,技术瓶颈问题不断出现,缺乏成熟的技术模式体系。模式下的养殖环境的净化、畜牧水产病害的防治,种养衔接,连作水稻的品种选择、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治等问题凸显,经营主体的技术尝试带来诸多的不确定因素,同样也面临着较大的风险。因此,各级农业主管部门应加强不同领域的协调统筹,加强技术的衔接与优化,确保从事稻田综合种养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可以接受规范的技术引导和开展模式创新。
  3.4 高品质农副产品中高端市场化推广途径受阻 稻田综合种养模式条件下生产的稻谷、鸭和虾等农副产品,相对于单一模式所生产的产品均具有较高的品质,没有系统的品质认证,产品走向中高端市场路径艰难。经营主体由于实施新模式,产品由量转向质的过程效益需要高附加值的产品带动,如果初期没有得到产品质量认证,产品将出现优质不优价,销售产业化渠道不通畅会为经营主体开拓市场带来一定的难度。因此,今后需加强对市场的分析,明确定位,合理发展,一是建立“三品一标”认定,为高质量产品做好品牌和质量认定;二是加强统筹,为渠道不清、市场前景不佳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拓宽渠道。
  3.5 技术力量储备不足,交叉性人才较少 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多为单一技术人才,具备种养技术复合型人才较少。县、镇2级技术推广人员的欠缺和匮乏,为新模式示范推广的技术依靠不强,一旦出现问题,没有解决问题能力的技术人员及时出谋划策,这为新模式推广带来了技术难题。因此,各级农业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开展专业性和创新性培训,提高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同时引导一批较高素质的经营主体开展先进性技术培训,为全县稻田综合种养模式的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责编:张宏民)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5484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