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绵竹年画创作琐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绵竹年画(红黑两货及门神)拥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它有独特的表现形式和传统题材,为现代的新时代服务,因此这就涉及到年画作者常常议论与新时代接规的话题。是以适应为主还是以提高为主?两者的关系如何处理?我认为在适应人民群众固有的传统欣赏习惯和文化水平的同时,要注意逐步提高培养对新事物的热爱、向往的思想感情,提高绵竹年画美的欣赏水平。所以适应只是为了提高,是一种手段,而創新才是目的。我说的适应不是适合低级和落后的习惯,我说的提高也不是离开广大人民群众的实际去提高,这就是我们对绵竹年画的社会功能的理解和创作年画的指导思想。
  年画是为人民群众而画,那么对题材、构图、色彩处理,甚至画题处处都要从群众的角度去设想,不能赶浪头、抄近路、要创作出新的作品,就得经过综合改造,推陈出新,要推动绵竹年画的繁荣发展,我认为最根本的是要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我们中华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一幅年画作品是否能真正深入人民精神世界,是否能触动人的心灵,引起人们思想共鸣,这就需要艺术家创作出温润心灵、启迪心智、为人民群众所喜爱的作品,这也是我们年画创作者的梦想和期望。
  我创作绵竹年画通常用门画的特点,在构图上严格要求对称与均衡,又强调整体的装饰性和色彩的强烈对比,使观众在远处与近处观看都能够产生强烈的视觉效果,这些已成为门画的一种特定程式。我在创作新门画时运用这一程式(《福寿图》《莲年有余》《师生情》《世代相传》)单幅年画,也用这一民间艺术中常见的表现程式。这种构图程式,我觉得能给人以庄重大方、安详和谐的感觉,这和创作题材内容十分吻合的。在绘画花草水果等,造型上除了注意使其风格统一和整体的装饰之外,还可以适当地表现它的体积感,如小孩手脚上的彩珠着重突出它的存在,不破坏整体的装饰性,也起到有趣的点缀作用,使画面更加丰富充实。
  门画在色彩处理上吸收了绵竹年画常用原色对比手法,去掉“俗气”的缺点,运用分水笔技法使色彩对比强烈而又和谐,明快鲜艳而不流于“俗”。在人物造型上,选用经过适当夸张的胖娃娃,通过人物着重表现时代气息,运用分线条平涂处理,《世代相传》是吸收一些擦笔水彩年画技法的表现手法,描绘出小孩和母亲细嫩皮肤的质感和一定程度的体积感,尤其是人物着意写实,使人一看醒目有神,健康活泼,这虽是画的核心,但因所占面积不是太大,又不过分强调立体感,所以仍能统一在整体的风格之中。
  我在绵竹年画的创作中依然还有不足之处,创新年画仍然是今后需要继续探讨的课题,上述是我作画的一些不成熟方法和肤浅体会,仅供同行们参考并请指正。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750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