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论功能对等理论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本文運用功能对等理论,以《人间天堂》吴建国译本和姚乃强译本为研究对象,从意义、风格、文化三个方面对其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如何在文学翻译的过程中实现功能对等,从而论证功能对等理论对文学作品翻译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功能对等;意义;风格;《人间天堂》
  《人间天堂》中描写主人公艾莫里的生活经历和性格特征,真实的再现了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社会情景,并记录他们的人生观、爱情观、战争观等。本文以吴建国和姚乃强两个中文版本为例,用功能对等理论分析两种版本在词汇和句子层面的处理,并探讨功能对等理论在文学翻译中的指导作用。
  一、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
  奈达在《论对等原则》中阐发了其动态对等思想。该理论以““等校原则”为基础(Rieu and Philips,1954),奈达和泰伯合著的《翻译理论与实践》一书中动态对等的定义为:“接受者和信息之间的关系应该和源于接受者和原文信息之间存在的关系相同”(Nida & Taber 2004: 24)。奈达也指出“所谓翻译是从语义到语体在译语中用最贴切,最自然的对等物再现源发语信息,首先再现信息的意义,其次再现信息的风格”(Nida & Taber 2004: 24)。译者在形式和功能对等要做出取舍,体现在词义、句子和文本对等。
  二、词汇和句子层面的功能对等
  2.1 词汇功能对等
  词汇是最基本的语言单位。中文句子动词多、连续性强,属于形合语言;英文的句子,呈树状结构,只有一个谓语动词借助连词、从句等。而且,介词和连词的频率和灵活性高于中文。为实现功能对等,使中文读者能体会同英文读者一样的阅读感受,需要转换意义、词性。
  She fed him sections of the “Fetes Galantes” before he was ten; at eleven he could talk glibly, if rather reminiscently, of Brahms and Mozart and Beethoven.
  姚:在他十岁以前,她就给他念《高老头》的片断,十一岁时,他便能凭记忆跟人大侃勃拉姆斯、莫扎特和贝多芬。
  吴:在他还不满十岁的时候,她就开始向他灌输《戏装游乐图》里的部分诗篇了;到了十一岁的时候,他已经能神气活现地大谈勃拉姆斯、莫扎特、贝多芬了,即使这样说颇有点儿追怀往事之嫌。
  首先,英语介词before具有多义性,根据意象图式理论,可分为三种不同的意象模式,分别称为“静态临近”模式、“动态后退”模式及“静态包含”模式;(王莹, 杨成虎)。根据before的初始意义分析得知,其可以表示一种空间意义和空间位置。这里的“before”是指空间意义,而不是具体距离的空间位置。姚把“before”译成“在....以前”属于“静态临近”,吴把“before”译成“在....还不满”属于“静态包含”,空间位置完全弱化。
  介词处理成动词也是常见的处理方式。介词“at”+年龄,牛津词典中解释为:used to state the age at which sb. does sth. 在...岁时。姚的版本“at”译成基本意思,吴的版本“at”译成“到....时候”处理成增译法。
  总之,姚把“before”“at”仅表达基本意思,前后递进关系和意义不充分,也不能表达作者对艾莫里小小年纪的赞赏。吴把“before”“at”分别译成“还不满...的时候”“到了.....时候”,“before”采用反译法,“at”增译动词。前后是递进意义,从“还不满十岁的时候”到“到了十一岁的时候”,前后的时间差小,起到强调作用。吴做到词汇的功能对等,符合汉语表达方式,也传达了原文作者的写作意图。
  2.2 句子功能对等
  英语句子重形合,句尾开放;中文句子重意合,结构松散,句首开放。实现功能对等,需要整合句子结构,如拆分、合并、增译、减译等,使译文更符合中文表达习惯。
  For many years he hovered in the background of his family’s life, an unassertive figure with a face half obliterated by lifeless, silky hair, continually occupied in “taking care” of his wife, continually harassed by the idea that he didn’t and couldn’t understand her.
  姚:多年来他在家庭生活中位居二线,沉默寡言,软绵绵没有生气的头发遮掩了他半张脸,自始至终“照料着”他的妻子,自始至终为没有和不能理解她所困扰。
  吴:许多年来,他一直徘徊在一家人生活的幕后,是一个遇事从不作决断的徒有虚名的主儿,一张脸被毫无生气、柔弱如丝的头发遮去了一半,满脑子想着的都是怎么“照顾好”他的太太,却又因为自己老是理解不了,也根本没法理解他的太太而深感苦恼。
  从句子结构看,是典型的英文长句。句子由三个并列动词“hovered”“occupied”“harassed”引导的主句,“an unassertive figure ...”做同位语修饰主语“he”,同位语中由with引导介词短语, 后面the idea 引导定语从句。而中文喜用短句,若按语序,会啰嗦。姚的版本,拆分同位语中with引导的介词短语,直译定语从句,使得前后承接关系不明显。吴的,obliterated by....的后置句前置,顺延语序;by the idea处理成因果关系,解释困恼原因。
  根据以上,吴的更佳,表达潜在逻辑关系,呈现原文所表达的无奈和对艾莫里父亲的贬低态度,实现自然对等。
  三、结论
  本文运用奈达功能对等理论,从词语和句子层面对姚和吴的中文译本进行对比分析。实现两种语言在词汇和句子层面的对等翻译。译者不仅需要了解两种语言在词汇和句子结构上的特点,做到自然对等翻译,还需要充分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使得译文读者获得同等的阅读感受。
  参考文献:
  [1]Rieu, E.V.,and J.B.Philips(1954)“Translating the Gospels,”Bible Translator, 6:150-9.
  [2]奈达,泰伯. 翻译理论与实践[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3]王莹,杨成虎. 英汉介词“before/在……前”的意象图式对比研究[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17(10): 132-134.
  [4]张懿,贾欣岚.从功能对等理论角度分析姚乃强版《了不起的盖茨比》[J].海外英语 ,2017(18):212-213.
  作者简介:陈红(1993年10月-),女,安徽蚌埠人,翻译硕士,上海海事大学,研究方向:笔译理论与实践。
  (上海海事大学  上海市浦东新区  20130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7589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