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塞罕坝二叶兜被兰资源调查及引种栽培试验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对塞罕坝二叶兜被兰的生境状况进行了初步调查,观察了二叶兜被兰的生物学特性,二叶兜被兰自然条件下靠无性繁殖为主,并对二叶兜被兰进行分株繁殖引种栽培试验,提出了保护对策。
  关键词:二叶兜被兰;分株繁殖;保护对策
  二叶兜被兰(Neottianthe cuculIata)兰科兜被兰属,多年生陆生草本,花型奇特,花紫粉色,花瓣线形,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全株可入药。具醒脑回阳、活血散瘀、接骨生肌功效,用于外伤疼痛性休克、跌打损伤、骨折。其野生种群数量呈明显下降趋势,已被列为国家第二批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国家II级保护植物。由于兰科植物对环境要求较严格,分布范围小,数量少,一直未得到开发利用。无论从观赏价值,还是药用价值,二叶兜被兰都有很大潜力,国内外尚无成熟栽培和应用技术报道,应抓紧开发利用。
  1塞罕坝二叶兜被兰的分布及生态习性
  二叶兜被兰分布于海拔1000m以上的林下或草地,针阔叶混交林下,腐殖质层较厚、土壤较肥沃湿润处。一般生长在林缘、山坡、疏林、灌丛及草甸中,居群较小,呈零星分布。喜阴凉、湿润的半阴环境,生长地一般针阔混交,稀疏的山草旁,次生于杂木林阴下,或有遮荫,日照时间短或只有星散漏光的地方。空气湿度大且空气能流通的地方,有时也生于山溪边峭壁之上。性喜阴,忌阳光直射,喜湿润,忌干燥,空气流通的环境,15~30%最宜生长。如气温太高加上阳光曝晒,则1~2天内即出现叶子灼伤或枯焦。如气温太低又没及时转移进室内,则会出现冻伤的现象。兰花是肉质根,适合采用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壤土,排水性能必须良好,应选用腐叶土或含腐殖质较多的山土。微酸性的松土或含铁质的土壤,pH值以5.5~6.5为宜。
  2生物学特性
  二叶兜被兰植株高5~25cm。块茎卵圆形,长1~2cm。茎直立,基部具1~2枚圆筒状鞘,其上具2枚近对生的叶,叶上具1~4枚小的不育苞片,苞片披针形。叶直立伸展或平展,叶片椭圆形,长5~6cm,宽1.5~4.0cm,先端渐尖,基部收狭成抱茎的短鞘,叶上面具紫红色斑点。总状花序,花几朵或10余朵,常偏向一侧;花苞片直立伸展,披针形,先端渐尖,最下面的花苞片长于子房或长于花;子房圆柱状,长5mm,扭转,稍弧曲;花红色;萼片相互紧密靠合成兜,兜长5~6mm,宽约3mm;中萼片长约5mm,宽约1.5mm,先端急尖,具1脉;侧萼片披针形,长约7mm,基部宽约2㈣,先端急尖,具1脉;花瓣披针状线形,長约5mm,宽约0.5mm,先端急尖,具1脉,与萼片贴生;唇瓣向前伸展,长约8mm,上面和边缘具细乳突,基部楔形,中部3裂,侧裂片线形且先端急尖并具1脉,中裂片较侧裂片长而稍宽,先端渐狭,端钝具3脉;距细圆筒状圆锥形,长4.5mm,中部向前弯曲呈U形。花期8~9月。
  3引种栽培试验
  二叶兜被兰自然条件下靠无性繁殖为主,同时也兼有性繁殖,由于白花不育,结实率非常低,果实很难采到,种子发芽率也极低。因此,采用模拟自然界无性繁殖方式,主动分株,促进扩繁速度。从掘起的根茎上找到潜伏芽位置,根据潜伏芽的数量进行切分,在切口处蘸草木灰后再栽植。一般在萌芽前的4月末~5月初进行,或在花后的9~10月从野外挖回的母根上切分。经统计,切分数量在3~5个之间,平均4个,年增殖系数为4,比自然界的自繁要高出1倍。为了提高扩繁系数,建立育苗床更利于快繁。在根茎萌动前,准备好腐叶土为主的苗床,厚度20cm,将根茎截成若干小段,每段含1个潜伏芽,根段斜插育苗床,覆土5cm,浇透水,防止强光直射,架设70%遮光度的遮阳网。出苗期要加强管理,防治地下害虫和杂草,苗床要勤松土,勤除草,干旱时要浇透水。当幼苗长到2片叶后可带土移栽,也可原床培养,待秋季或春季进行分栽。
  4结论与讨论
  二叶兜被兰适生于多种林分构成的生境内,分布范围狭窄,数量极少,属于保护区的极小种群,前些年,由于受采挖、放牧、特殊气候等多种因素的干扰,这些植物的数量种类乃至生境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为了更好地发挥保护区的功能,防止这些物种及其生境进一步受到破坏和威胁,必须采取有效手段,对其进行绝对保护。同时通过对这些植物的研究,可以分析出保护区生境的特殊性和区别于其它地区的关键因子所在,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在外业调查的基础上,在二叶兜被兰集中分布区域,建立叶兜被兰培育基地,一方面设置围栏,加强保护;另一方面就地繁殖,采用人工促进的方式如人工采集种子并把种子播在基地内等,使其在自然生境下繁殖,以求繁殖成功;在此基础上,进行基地栽植繁育,在室内进行生化、生理方面的研究,促进繁育进程,少走弯路,进而增加种群数量。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917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