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的先导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是语文教学必须遵循的原则。语文教学要顺应作品的产生规律,把握作品内在的情感因素。1.重视新课导入。2.锤炼教学语言。3.讲究朗读技巧。
  关键词:语文教学 情感教育
  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多年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常常自问:哪里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源头?一次次的质疑,一次次的教学尝试,终于在不断的语文教学实践中获得一个启示:情绪感染是语文教学的源头,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的先导。“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是语文教学必须遵循的原则。
  首先让我们从范文的创作角度探寻一下作品的情感因素。古人讲:“情动辞发”。只有发之于心,才能形之于外;只有深刻感知,才能恰如其分地表现。所以说“文章不是无情物”,它是作者情感、意念、智慧的产物。我们教材中的文章无一不是作者思想情感的结晶。教授这些文章,语文教师岂能一脸古板,只顾硬性分析课文结构与表达技巧。不顾文章的情思、意境,只重理性分析,结果把有血有肉的作品抽取剥离成了空洞的“骨架”,我们又怎能要求学生言之有物,言之有情?因此,语文教学必须顺应作品的产生规律,把握作品的内在情感因素。
  再让我们从阅读的角度来看,“我们是通过自己的感情来获得书的启示,而不是通过别人理智的评价。一旦感觉的神经,把一股激动之情渗透到心灵时,我们便会获得主要的启示……”(弗吉尼亚·伍尔夫《为什么我们要读一本书》)因此,阅读教学必须“披文入情”。语文教师应深入挖掘作品隐含在字里行間的情感,以相应的情绪、情感感染打动学生,使学生在愉悦的情绪中,在正确情感驱使下,进入角色,深入课文。情感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催化剂,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的先导,这就要求教师做多方面的努力。
  一、重视新课导入,精心设计课引
  备课要在广博的基础上求精,要善于创新,体现自己的个性。在备课中,除备教材备学生,还应大量阅读与课文有关的背景史料,知晓作者成长过程、思想变化、爱好情趣以及各种人士对作者、作品的评价,选择与课文联系紧密,适合自己表达的材料,作为课前引言渲染气氛,引发情感,以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例如,我为《“友邦惊诧”论》设计了这样的课引:“同学们,我们曾学过鲁迅先生的《藤野先生》,在这篇课文的学习中,我们了解到鲁迅先生理想与职业的选择不是以个人爱好和个人利益为转移,而是以爱国为主要导向的。他最伟大的品格在于强烈的民族自尊与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他不顾个人安危,以笔做刀,勇猛地向敌人刺去……今天,我们将学习鲁迅先生的另一篇文章《“友邦惊诧”论》,让我们更深入地去认识、触摸先生那一颗高尚的灵魂,也以此来警动我们自己的爱国之心吧!”这样,教师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到课前引言中,必然引起学生的共鸣。精当的课引,是情绪感染的好方法,能使学生很快投入到课文的学习中去。
  二、净化心灵,锤炼教学语言
  语文教师要感染学生,自己首先要有美好饱满的情感。这种情感来自教师个人品德修养和语言修养。
  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必须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美好的教学语言。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能替代的阳光。”语文教师首先要有对语文教学的满腔热情,做到德才兼备,才能发之于心,形之于外,发挥更大的教育作用。古人讲“言,为心声”。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是表情达意的主要工具和形式。没有伟大的人格,也就没有高尚美好的语言。一个思想平庸、言不由衷的语文教师绝不会上好一堂语文课。
  语文教师要懂得“去以心发现心,去以自己的火点燃别人的火。”多年以前,有位同学曾说:“我对语文不怎么感兴趣,就因为老师讲话没感情,不吸引人。我对语文就感到厌恶,甚至产生了放弃的念头。”可见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影响之大。著名文学家鲁迅先生为我们做了极好的榜样。有一篇回忆文章里说他“从不照念教科书,他总是由近及远、由浅入深,有时借助图表,有时辅以手势,有时还讲点自己的亲身经历。学生听了,感到亲切,津津有味,往往都恨下课铃响的太快了”。“在年轻学生面前,美与丑、善与恶、真实与虚伪,光明与黑暗,都赤裸裸地呈现出来,那样爱憎分明,那样打动人心”。在北大教书时,他的文学课总是座无虚席,成千上万的革命青年、文学青年都喜欢他的课。他利用文学课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民族自尊教育,学生常常在不觉中沉浸在那些爱国主义的篇章里。他的课之所以具有那么强大的感染力,最重要的原因在于他强烈的爱国热情,他真挚的教学语言。语言是情感的传声筒。语文教师必须不断锤炼自己的教学语言。凡是听过于漪老师讲课的人,无不被她那优美的语言所打动。那动听的语言,让人如坐春风,产生润物无声的感觉。一个语文教师,不论你是哪种性格、气质,你都必须以高尚美好的语言打动学生,或长江黄河一泄千里,或春风拂面,柔和润物……
  三、讲究朗读技巧,引发学生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情感往往是“潜伏”着的、蕴蓄着的。每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都能破译语文教材自身的情感因素并与之产生共鸣。声情并茂的范读往往能撞击学生的心灵;精心研究方案,指导学生诵读练习,常常能诱发学生的情趣,引导学生走进作者创设的情感世界。老诗人徐玉诺曾是一位出色的语文教师。他在朗读《柏林之围》“快拿武器!……快拿武器……普鲁士人来了……”几句诗,学生竟误以为真的,想随他跨出门外。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经常要求自己用不同的情感去读同一段文字,经过比较,选定比较符合文章实际的情感。他给学生上课,也引导大家用不同的感情色彩去读那些重点句子。著名配音演员丁建华老师在她上小学时就迷上了模仿电影演员讲普通话。这个爱好源自于一位她喜欢的语文老师。老师的朗读课让她陶醉。老师的影响和启发使她走上了用声音塑造人物的职业。因此,讲究朗读技巧,引导学生诵读,也是语文教师引发学生情感的重要一环。
  总之,语文教学是最富感情色彩的,语文教师应当努力引导学生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不知不觉中把握文章的内涵。当学生被深深打动时,他们就会自觉地探求文章的结构与表达技巧,我们的语文教学也才能有声有色,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会水到渠成。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9652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