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古树名木资源现状与保护利用的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古树名木社会价值、观赏价值、文化价值和生态价值极高。本文主要阐述了古树名木资源的利用现状和保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完善技术手段、落实监管机制以及强化后备培育三个方面着重探讨了古树名木的保护途径,旨在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理论性的参考意见,促进名木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古树名木;资源现状;保护;利用
  所谓古树名木,即是古树和名木。古树为生存时间超过一百年的树木,名木为罕见稀有且研究价值强的树木,由此可见古树名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能发挥其历史价值,为科研人员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若用于观赏能让人们感受到百年前树木生存的历史现状,形成视觉冲击还能带来对自然环境的无限感慨和沉思。
  一、我国古树名木资源现状
  我国目前现存的古树名木约三百万株,多以古树为主,名木只占总体比例的0.2%,主要分布于北京、江西、吉林、湖南、湖北、山东以及四川等地,据调查古树名木多生长于农村山林。
  由于农村管护手段缺少科学性,城镇现存古树名木资源要优于农村;指派专人管理的古树名木资源要优于无人管理资源;风景区古树名木要优于普通地区;价值较高的古树名木保护手段要优于价值略低资源。
  二、我国古树名木保护现存问题
  1.技术手段缺失
  古树名木与普通树种不同,其树龄大、主干高、枝条错杂,容易受到病虫害的影响,所以应采用特殊针对的方法确保古树名木的有效监管。但是现阶段管护技术缺失,专业人才匮乏,除常规管护外缺少对树木的加固、防护、修剪、复壮等手段,保护难以落实到位。
  2.监管机制匮乏
  很多单位的古树名木监管水平仍需提高,缺少针对性的监管机制,且人员职责落实不到位。由于监管机制不足,很多古树名木生长环境堪忧,主要体现在枝干错乱、病虫害肆虐、生长空间有限、土壤肥力不足等。
  3.后备培育不足
  现阶段,古树名木的保护还局限于现存树木,对于后备资源的培育不够,难以形成可持续发展局面,致使古树名木的数量严重不足,质量也有待提升。
  三、古树名木资源保护利用的途径
  1.完善技术手段
  古树名木保护应落实到日常监管、复壮栽植以及安全控制过程中。日常监管的措施主要是改善土壤水平,加强保水保肥能力,及时排除余水,为树木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和良好的环境。复壮栽植是及时修补破损树洞,加强复壮培育,在树洞修补过程中应先去除腐烂部分,经硫黄粉消毒后涂抹水柏油用来防腐,然后予以填补。若树洞过大,应利用水泥加固填补,再选择搭配颜色的无害漆料进行涂刷,确保树木的观赏价值。若树木过于衰弱,需要通过科学修剪、桥接或者注射药物的方法落实复壮工作。安全控制一方面在于树木的病虫害防护方面,管理人员要根据当地病虫害发生时间和种类有针对性的采取防控措施,尽量做到防患于未然,通过综合防治和定期观察来避免古树名木受到病虫害的侵害。另一方面,还要防止外界环境对树木产生的负面影响,應在高地古树附近设置避雷针,在低谷古树周边设置防涝筑台,预留排水沟等,确保防护措施的实效性。
  2.落实监管机制
  为确保古树监管的质量和效率,负责单位应指派专人通过责任分化制度将监管落实到位,通过信息采集、责任追究以及资金配置等手段强化管理。首先,领导层面应提高对古树名木资源管理的重视,加强分级监管将具体任务落实到个人,保护部门应与相关负责人签订协议,确保每棵古树都有专人负责。为督促管理制度的有效落实,要对优秀管理者提供物质或精神上的奖励,对其他人起到激励作用。其次,网络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各行各业的进步,古树名木监管也应利用现代化手段,健全当地管理树木的相关信息,内容分为:古树名木种类、现状、环境、养护方法、管理手段、具体位置、负责人员等,通过动态监管确保古树名木得到安全防护。最后,应针对恶意破坏古树名木的不法分子采取打击措施,发挥法律的强制性和震慑性作用。政府应设立保护资金,发动社会力量落实古树名木的管理和防控,对一切破坏树木或利用名木非法盈利者予以严肃处置,绝不姑息。
  3.强化后备培育
  古树名木是大自然的垂青,属于不可再生资源,所以要在加强监管的同时完善后备培育方案,将树龄达到五十年的树木作为重点保护对象,还要将欣赏价值和科研价值极高的名木作为后备力量,有针对性的落实培育计划。在资源相对匮乏的地区也要选用珍贵名木进行重点培育,优选寿命长、生命力旺盛、价值高的树种,增加古树名木的后备数量。此外,后备培育应先从当地树种的选择开始,了解地区的乡土树种信息,制定科学有效的培育方案,为古树名木后备资源的培育提供有效保障。
  四、结语
  总而言之,古树名木资源的保护需要从技术、制度以及后备资源的角度出发,从管理和培育层面落实保护手段,发挥古树名木的重要价值,激发人们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和信念,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社会,为古树名木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
  参考文献:
  [1]詹运洲,周凌.生态文明背景下城市古树名木保护规划方法及实施机制的思考——以上海的实践为例[J].城市规划学刊,2016(01):106-115.
  [2]康乐. 北方部分地区古树名木复壮养护技术现状及保护对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
  作者简介:叶剑伟(1966-11-)男,籍贯:浙江省云和县,工作单位:丽水市莲都区大港头林业工作中心站,职称:林业助理工程师。
  陈婷(1988-11-)女,籍贯:浙江景宁,工作单位:丽水市莲都区峰源林业工作中心站,职称:初级工程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0272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