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信息技术隐性课程及其五种教育情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隐性课程亦称潜在课程、内隐课程,是与显性课程相对应的一个概念。隐性课程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有教师参与,一种没有教师参与。在信息技术环境中,信息技术隐性课程是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是学生在信息化环境中潜移默化地得到的可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教育经验。信息技术隐性课程,存在于教学计划之外,具有不可替代性。根据信息技术隐性课程存在范围,我们可以确定信息技术隐性课程的五种教育情境,即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在整合型课堂中、在隐性校园文化中、在家庭文化中、在社会活动中。
   关键词:隐性课程;信息技术隐性课程;教育情境
  一、隐性课程概述
   (一)隐性课程的提出
   隐性课程(Hidden curriculum)亦称潜在课程、内隐课程,是与显性课程(Formal Curriculum)相对应的一个概念。隐性课程由杰克逊(P·W Jackson)在其《教室的生活》(《Life in class》,1968)一书中首次使用,他在书中分析了教室中的团体生活(crowds)、报偿体系(praise)和权威结构(power)等学校特征,认为这些不明显的学校特征形成了独特的学校气氛,且构成了“潜在课程”。
   此后,随着课程理论的不断发展和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隐性课程的内涵与外延都在发生变化,并且由于不同地域、不同人对隐性课程的理解与建构不同,关于隐性课程的概念界定一直未形成统一的认识。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以下几种:
   其一,隐性课程指学校通过教育环境(包括物质的、文化的和社会关系结构的)有意或无意地传递给学生的非公开性教育经验(包括学术的和非学术的)。
   其二,隐性课程是学生在学习环境(包括物质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中所习得的非预期或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
   其三,隐性课程是一个教育系统机构中,学生在显性课程以外所获得的所有学校教育的经验,不作为获取特定教育学历或资格证书的必要条件。
   其四,隐性课程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内隐方式呈现的课程。
   (二)隐性课程的分类
   深入理解这些观点可以发现,尽管学者们对隐性课程概念的文字表述有所不同,在隐性课程的课程设计上是否有计划、课程实施中学校是否有意识、课程结果是否具有学术性等问题上还存在分歧,但随着“课程”理念的不断发展,这些分歧都不是隐性课程的绝对表现。就隐性课程内涵来说还是比较趋同一致的,它与显性课程的本质区别主要在于隐性课程是间接的、内隐的。
   隐性课程中根据有无教师参与,又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有教师参与,教师采用暗含的、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教育内容;另外一种,没有教师参与,学生在所处的外部环境(物质环境、文化环境、社会环境)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隐性课程的间接性、内隐性得以最大体现。
   二、信息技术学科中的隐性课程
   (一)信息技术隐性课程的学科特点
   信息技术学科隐性课程既具有隐性课程的一般属性,又有其学科特点,代表性观点有以下两种。
   1.存在于教学计划之外
   信息技术隐性课程既可能是以其他课程名称出现在教学计划内而进行的信息技术教育,也可能是那些没有包含在教学计划中的,由学校信息技术环境建设而提供的信息技术教育。
   这一阐述是在介绍“信息技术课程形态”时,相对于“显性课程”(即以该课程名称正式列入学校教学计划的课程)而言的,讨论了课堂教学内、外两个层次中隐含的信息教育过程。
   2.具有不可替代性
   信息技术隐性课程是学校信息技术教育硬环境和软环境有意或无意地传递给学生的非公开性的教育经验,有着不可替代性,是“不教之教”,是学校的无形资产。信息软环境主要指:全校教师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学生在信息处理方面的作为以及与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相适应的各项活动。
   這一阐述是在介绍“整合模式的构想与实施”时,与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共同提出的,更为关注教育信息化,所以将着眼点落在信息技术的软硬环境,描述了信息技术隐性课程的特点。
   (二)信息技术隐性课程的概念界定
   基于以上概念的分析,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信息技术隐性课程:它既包括有计划的信息技术课程中学生获取的非预期性教育经验以及教育者有意地隐藏起来的教育经验,也包括有计划或非计划地融合在其他学科课程中的能影响学生信息素养的教育经验,还包括学生在学校信息化环境中潜移默化地得到的可以提升信息素养的教育经验。
   这样的理解还不够全面。首先,由于信息技术学科具有发展速度快、知识更新周期短、影响力强的特点,只有在更开放的环境中,采用开放性的教学过程与教学评价,才能保证学生信息素养的全面提升。其次,由于信息技术的工具性,它的使用无处不在,家庭生活和社会活动都在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可以说,我们无时无刻不在体验着信息技术的方便快捷。最后,由于信息技术学科的综合性,除了包含计算机技术以外,还涉及许多学科领域,如数学、科学、美术、音乐、道德与法治、社会与环境,所以,将信息技术隐性课程仅仅限定在学校范围是不够的,而应将其外延至整个信息技术大环境,这是由信息技术学科本身的属性决定的。
   随着信息社会对每个公民信息技术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学校对学生的培养标准也在不断提高。但在中小学教育中,信息技术学科的课时非常有限,这对于实践性很强,需要学生反复接触以形成素养的学科来说,达到培养标准是非常困难的。另外,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学生的信息技术基础水平参差不齐,差异较大,具有明显的层次性,仅仅依靠有限的信息技术课堂时间无法满足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而关注和提升全体学生的信息素养,奠定每一名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有效解决问题、在未来社会中自我学习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又是信息技术学科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将信息技术隐性课程的外延定位在整个信息技术大环境中,是学校实现学生培养目标的客观需要。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隐性课程可以界定为:在信息技术环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是学生在信息化环境中潜移默化地得到的可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教育经验。将范围界定在信息技术大环境中,并不是盲目地将其扩大,而是由其本质属性和客观需要所决定的,将影响结果定位在信息素养上,明确了信息技术隐性课程的结果,是学术与非学术的统一。这里的信息素养是一种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它涉及信息的意识、信息的能力和信息的应用。
   三、信息技术隐性课程的五种教育情境
   我们将信息技术隐性课程的范围扩展到整个信息技术大环境,那么要开展好信息技术隐性课程,就必须明确它的情境,清楚地知道各个环节的教育力量如何体现。只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让学生在信息技术隐性课程中受益,真正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根据信息技术隐性课程存在范围,我们确定以下五种信息技术隐性课程教育情境。
   (一)在信息技术课堂中
   通常在显性课程正规教学内容中,常伴随一些难以预期的随机出现的内容,它不在教学计划中反映,不通过正式的教学形式,但能够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比如信息技术教师专业性的语言、丰富的学科背景知识以及课堂上的旁征博引等,都是很好的信息技术隐性课程的内容。
   具体来说,与信息获取相关的感测技术、太空技术,与信息传输相关的通信技术、网络安全技术,与信息处理相关的量子计算机、云计算、大数据等内容,既能够让学生感受信息文化、增强信息意识、内化信息道德,也能拓展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因此,信息技术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专业发展水平,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创设自由、民主、开放的教育环境。同时还要有意识地开发信息技术课堂中的隐性课程,增强隐性课程的预设性,更好地利用生成式教学,提高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性。
   (二)在整合型课堂中
   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课程的整合也是实施信息技术隐性课程的重要途径。信息技术无论是作为教学工具,还是已融入其他学科课程教学中,都为学生提供了越来越多的接触机会。
   比如采用PPT或Flash进行的课堂展示,虽然不能直接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但此时的学科教师起到了一种榜样示范作用,其身体力行地使用信息技术的行为,已经对学生信息意识、信息情感的培养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而基于Web Quest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师指导下的研究性学习,则最能全方位地培养学生信息获取、加工、管理与表达的能力,并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信息甄别能力与评价水平,使学生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与责任感。
   “不言之教,无形而心成。”有研究结果表明,中学生各科目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的与未使用信息技术的相比较而言,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提升了11.8个百分点。因此,在课内优化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整合的路径,是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有效途径。
   (三)在隐性校园文化中
   隐性校园文化指学校情境中以间接、内隐方式影响学生的文化。在隐性校园文化中体现信息技术隐性课程,主要指校园环境的信息化建设,包括校园网、数字化图书馆、校园广播、电台、PAD教室等长期项目,同时也包含课外活动、场馆参观、专题讲座等短期项目。
   学生可以通过制作班级、团队、个人主页,编写网络杂志等创作活动,加入到网络文化创建中;通过创作POP海报、数字美术作品,美化校园环境,体验信息技术带来的视觉美感;部分学生还可以在教师指导下参与部分网络资源的建设和维护,提升学生对信息化环境的认识与了解;此外,学生还可以参加信息学奥赛、机器人竞赛等活动,发展编程思维。
   这些隐性校园文化,既锻炼了学生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因此,完善学校信息资源配置等现代化教育环境,提高资源配置的使用率,扩充信息技术课外活动的内容与形式,创设良好的信息技术教育生态环境,使学生有更多机会接触和使用计算机等现代信息手段,是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渠道。
   (四)在家庭文化中
   在家庭当中,父母的文化程度、职业特征、信息技术的使用情况,都是非常重要的信息技术隐性课程。如果父母给孩子营造一种良好的信息技术使用环境,经常使用电脑搜集资料、完成工作、做有意义的事情,就会使孩子耳濡目染,受到隐性课程的积极影响。同时,这样的影响往往更容易契合青少年的思维方式、认知特点、精神需求,实现“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的效果。
   因此,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充当教师的角色,引导孩子利用信息技术工具的搜索功能,培养孩子获取、筛选、评估信息的能力;利用信息技术的学习辅导作用,陪同孩子进行有效的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利用信息技术的交流桥梁作用,拉近家长与孩子之间的距离,既能沟通情感,又能实现家长与孩子的教学相长。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因为“网瘾”“手机游戏”等网络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使部分家长谈网色变,一禁了之。笔者认为,这是因噎废食的做法,限制与封锁永远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疏导与信任才是最明智的教育方式。
   (五)在社會活动中
   数字化的今天,信息技术隐性课程资源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学生不但在学校和家庭中接受信息技术教育,同时在各种社会活动中也时刻受到信息文化的熏陶,可以这样说,生活中的信息技术隐性教育如空气,日用而不觉;像春雨,润物而无声;似春风,著物物不知。
   比如在商店使用支付宝、微信等移动支付方式结账,在饭店使用自助点餐系统点餐,在乘坐飞机、火车时“刷脸”安检,在医院利用APP自助挂号、取片,在电影院通过VR技术获得更强的观影体验,在路上使用“共享单车”解决“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问题……身处“互联网+”时代,学生不仅可以感受到信息技术的方便、快捷,产生信息意识,也可以接触到信息技术的使用技能,改变对信息技术使用的“敬畏”态度。
   鉴于此,社会、学校、家庭应共同营造天朗气清的网络空间、现代智能的校园环境、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健康明理的家风家教等正能量氛围,帮助学生做“减法”,使其能自觉抵制网络社会的潜在危险。同时,要适时引导学生了解信息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聚焦培养学生使用信息技术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其有信心、有能力面对未来信息社会的挑战。
   总之,信息技术隐性课程作为一种重要的课程形态,明确其内涵和存在范围对开发和利用隐性课程资源、缓解高课程目标与低课时之间的矛盾是十分有益的。每位教育工作者、每位家长都应该重视信息技术隐性课程的五种教育情境,用心用力用情,课上课下都下功夫,校内校外都尽责任,抓住一切场合、一切载体、一切方式,融入、嵌入、渗入信息技术隐性教育,从而形成协同效应,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为最大程度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而努力。
   参考文献:
   [1] 靳玉乐.潜在课程论[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
   [2] 钟启泉,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3] 黄甫全,王嘉毅.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 祝智庭.信息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5] 王海燕,陈怡君.信息技术隐性课程在陕西农村高中开展情况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9(20).
   [6] 赵春声.开发隐性课程,促进信息技术的有效教学[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0(3).
   [7] 李玲,殷新,朱海雪.信息技术隐性课程对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影响——基于倾向得分匹配法的实证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8(2).
  (责任编辑:赵静)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0994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