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环境的绿色生态化设计在公共空问设计中的推广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国家在十九大以后,明确要建设生态文明社会,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口号,要求社会的发展要以绿色、生态、低碳的方向发展,其中重要的一环就是对公共空间的改造设计,要求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兼顾公共空间在设计中做到低碳环保、节约资源。阐述了绿色生态化在公共空间中的应用,首先从公共空间设计要遵循整体发展、可持续发展和全民发展作为基调讨论。其次以遵循低碳和尊重地域的视角讨论公共空间的建设。最后在城市的视角下推广城市绿化、发展海绵城市和运用互联+的思维,来讨论公共空间绿色生态的优化。
  关键词:环境;生态设计;公共空间
  1绿色生态化公共空间设计的基本方针
  绿色生态包含很多方面,不仅是绿色植物的覆盖,还包括节能、环保、低碳、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模式。不仅指环境赏心悦目,还包括对居民身心文化的健康发展。绿色生态化要达到社会生态和自然生态的平衡以及人民群众心态的健康,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
  公共空间的定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是指居住环境,如街道、广场、社区、园林和一些自然环境等。广义的公共空间是指人们参与其中的意识形态、政治立场和近些年的网络环境等。笔者探讨的是狭义的公共空间。
  1.1统筹规划的整体性
  对于公共空间的大设计,不但要关注城市公共空间的绿色生态建设,也要关注乡村公共空间的生态建设。以中央的总体统一部署来规划地方的生态建设,在与中央政策保持一致的同时,兼顾本地在地理、人文和风俗等方面的特点来规划。
  我国现在在大力的推进农村城镇化的建设,要在建设之初就做好公共空间的绿色生态化整体战略,不能只顾局部不顾整体,要以全国城镇化大局着眼,一方面要依据地理自然的条件,打破行政区域的限制,通过互联网大数据联合规划,整体布局,做到资源的整合、行动的高效、资源的节约循环利用。另一方面要做到经济和生态环境的整体进步,统筹规划公共生态环境和经济的发展。要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发展资源循环利用的新科技。挖掘新能源的使用,减少煤炭资源的利用,保证公共空间发展的绿色生态化。
  1.2发展的可持续性
  公共空间是人们生活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公共空间的绿色生态化直接影响人们生活质量,城市不能因为商业发展减挤公共空间的面积,乡村不能因为耕地占用自然环境。反之,是短视的行为,必将造成环境发展的得不偿失。公共空间要做到绿色生态化的建设,最突出的一点就是要做到环保,做到资源可循环利用,资源可再生,资源不浪费。这就要求在空间规划设计之初,就要考虑到所使用的建筑材料要可降解,所使用的装修材料要健康无公害,所移植的植物要和人和周围和当地的气候形成良好的生态循环,充分考虑到所设计的公共空间所处的地理位置,所经历的历史文化,所拥有的人文气息,决不能照搬其余地方的所谓先进模式,导致资源的闲置浪费甚至是设计的失败。让可持续的发展理念深入人心,让生态环保的理念深入人心。
  1.3广泛参与的全民性
  国家正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的建设,要建设生态宜居的美好环境就需要每个人为公共空间的绿色生态化的努力,它不单是国家的任务,不单是社会的义务,更是每个独立个体应该去努力践行的责任。
  一方面,要从日常小事做起,倡导低碳生活,爱护身边的花花草草,爱护身边的小动物。另一方面,要讓公众积极地参与到公共空间生态化的建设中去。推进公共空间绿化生态网格化建设,让本地域区民充分参与本地域生态保护的设计工作。在区域公共空间的规划设计之初,召开本区域居民绿色生态箴言会,让居民就绿色生态的发展箴言建策,以此使绿色生态理念在社会形成广泛的宣传。在区域的绿化生态实施阶段,要针对群众提出的突出问题,建设改造本地的环境生态,通过以上措施,不但会增强人与人的联系、增强人与环境的联系、更增强民众对公共空间的绿色生态维护积极的作用。最后可以定期召开本地绿化生态座谈会,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进而推进其他地区同类公共空间的绿色发展。
  2在全社会视角下绿色生态化在公共空间的推广
  当下高速发展的经济已让环境承受巨大的压力,绿色生态的发展模式是每个人的共识,这不仅是生产技术的转变,更要是当代人集体的理念的转变才行。要结合各地域特点发展公共空间的生态化,以低碳的方式践行绿色发展可持续道路。
  2.1践行低碳的发展道路
  公共空间的绿色生态化要求人们要有低碳的行为意识,绿化设计的关键一点是要有一个干净的环境,在经济发展的进程中,要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大力发展生态技术,发展可再生资源的使用,如风电、水电和太阳能的转化效率、减少和控制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建立城市新型工业园区,实现工业零排放,做好废物、废料的处理与循环利用。
  城市建筑与交通和工业生产是主要的碳排主体。推行低碳绿色建筑的理念,要使用低耗能、绿色环保建筑材料,应加快太阳能与建筑物结合的开发,结合外部环境因素,利用好太阳能。还要提升建筑公共空间的使用效率,如在建筑设计之初将院落理念融入城市建筑,使邻里共同使用公共空间,既节省公共空间的面积,又能加强居民感情沟通。要优化城市交通的路线,完善公共交通的系统,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运输力量,大力建设城市交通轨道,从而减少私家车的购买,改变居民出行观,提倡绿色出行,减少公共空间的废烟废气的排放。要调整当地的产业结构,发展低碳工业,调高清洁能源的使用率,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增加废料的再生使用率。
  2.2尊重地域特色的发展道路
  我国人口众多,地域辽阔,各地的地理文化造就各个地区的公共空间大不相同,生态不只是环境的生态还包括文化的生态,一个地区的人文环境是相当长的时间形成的,当地的文化传统对当地居民的生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将人文因素融合到当地的公共空间的绿色生态设计上,会有力地增强环境和人民的亲密度。如在中国的陕北乡村中,几乎家家户户都是住在窑洞当中,这就是非常环保的一种公共空间建筑,它因地制宜,节省了很多的建筑资源,当地政府应该继续提倡窑洞的住宅,但要做好顶层规划,在推广窑洞住宅提倡的同时,也要做好安全设计的工作,发展出更完善更有保障的窑洞建筑预案,给当地居民更环保更持续的健康生活,   3在城市视角下绿色生态化在公共空间的设计理念
  公共空间包括了人类共同的生活空间,我国近几十年的城市化进程使得城市的公共空间生态化的问题更为突出,所以以城市发展的视角讨论公共空间的绿色生态化建设。
  3.1绿化规划设计
  公共空间的绿色生态化最主要的就是绿化设计,所谓绿化就是要有完整生态链的草地、树木以及森林。植物对于公共空间的净化、对于人心灵的滋润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停止对自然环境破坏的基础上,运用现有的生物技术和生态技术积极的恢复绿地生态的系统,要建造一个比较完整的自然生态环境,必须保证公共空间的面积,不能因为商业利益而侵占公共空间的绿化面积。人类生活造成的消耗和垃圾不可否认地会破坏环境的恢复,要规划好城市居民生活半径,要在环境的承载范围之内。
  当今大多数的城市在公共空间中的绿化存在绿化碎片化的问题,被分割的绿化很难形成一个有效的生态系统,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预先规划一个生态恢复的骨架,结合当地的地理条件,通过移植树木,制造人工湖、接引河道等等生态恢复技术增加绿色基础设施,发展保护这个主要绿化框架,慢慢使之能连接周边的栖息地和绿化地,接引城市外围的野生环境,使城市绿化骨架发展丰满,最后达到城市生态系统的恢复。
  3.2城市海绵规划设计
  公共空间绿化设计中的水系工程也是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海绵城市设计策略就是改造城市旧有的下水管道,建设新的雨水过滤收集系统,将雨水储存在设计的系统中,是对公共空间水系统循环利用的一个设计,要做到就是城市水系的低耗可再生,循坏利用。海绵水系的设计涉及到很多的方面,比如要提高城市路面的渗水度,减少路面硬化。城市河道工程也是海绵设计中的重要一环,城市河道系统承载着城市景观的重要功能。鱼类和其他水生物的健康成长是绿色生态化重要的指标,这里要解决的关键就是对雨水的利用,要设计一套能在雨水来时能蓄存、在干旱时能满足园林灌溉和饮用水过滤结合的城市水系系统,相信海绵设计会在改善城市公共空间气候环境发挥重要的作用,这对减轻暴雨对城市的损害、饮用水资源的可持续、和城市景观的改善有非常的意义。
  3.3互联网+设计
  如今科技的發展已经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建设公共空间绿色生态化的美好生活,也要融合现在的流行科技,互联网+的模式在创新驱动方面有很大的优势。比如对城市的河道系统构建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利用遥感技术,可以做到对水路堵塞、水流循环监测和对水上垃圾的警报。通过以上等问题的及时反馈和预警,结合互联网+的模式,实现城市全面全方位的合作共建。
  互联网+的模式的好处在于能够实现多部门多渠道的联合行动,优化社会关系、整合优势资源,瞬间做出反映,对于一些更加复杂的情况,大数据和云计算可以给出答案。互联网+可以实现信息的全面共享和跨界链接,以点带面,区域带动整体,整体整合区域。互联网扩大开放的特征,在移动客户端的普及和宣传公共空间绿色生态化理念方面有不可取代的优势地位,将人与自然利用互联网+的方式进行新的沟通。通过互联网+的方式构建智慧型城市,以高效率高质量推进公共空间绿色生态化的进程。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1148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