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职服装专业“双精准”实训平台教学模式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服装产业的不断发展对中职教育提出了更高的挑战,本文结合服装实训课程的现状,以中职院校学生职业技能提高为宗旨,就人才培养的问题在精准对接企业,精准育人,以“双精准”服装实训平台建设方案为基础,从实训平台建设改革构思、具体措施、效果意义等方面,对实训平台建设内涵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双精准;实训平台;改革;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5-0220-02
  随着服装产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快速发展,对服装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需要具有操作能力的生产、服务、经营、管理等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我们要按照企业的要求精准育人,精准对接企业,服装实训课又是服装专业的重要课程,而当前的服装实训平台已经不能满足对服装人才的需求,因此,中职服装实训课教学要将企业真实的生产项目引入课堂,并以行业标准和企业岗位技能需要设置专业课程和进行实训平台教学模式改革。
  一、“双精准”实训平台建设教学模式改革构思
  1.凸现中职教育特色,落实中职教育目标。
  中职院校服装实训“双精准”教学平台建设应以市场为导向,学以致用为目的,加快推进课程改革和教学方式改革,加强师资、新设备、实践基地的建设,注重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工匠型”人才。服装实训课的教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操作性,加强学生的技能训练是必不可少的,最终要求的也是学生的实践能力、操作能力,避免使学生感到技能训练枯燥、无味、单调,从而更好地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2.改善服装实训教学方式,创新实训教学模式。
  俗话说“实践出真知”,服装专业实训教学有很多的知识不是在课堂上能学好的,只有亲临生产一线同师傅、工人一起工作才能学到。中等职业学校服装专业实训教学中,重要的环节就是专业技能训练,只有通过将专业理论和专业实训与企业精准对接,同时把教师的专业操作示范教学与学生的实践模仿有机地结合起来,精准育人,才能有效地提高职业人才培养水平。产、学结合作为“双精准”职业教育模式,可以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通过“工学交替、产学结合”,可以使学生做到“学中做,做中学”。根据目前现代化服装企业智能化、自动化化生产的需求増大实践课时,安排学生以项目式开展实训任务,实现四个转变“学生转变为徒弟、教师转变为师傅、实训耗材转变为有价值的产品、实训室转变为工厂”,打造以“双精准”为导向、岗位技能训练为主的企业化实训教学平台。
  3.注重企业岗位需求,强化专业技能学习。
  随着服装行业的发展,特别是新技术、新设备的使用,现代服装企业的工作岗位也发生了变化。这就要求学校实训平台更新一批新设备,比如全自动模板机、全自动电脑裁床、全自动开袋机、全自动上领机等等,了解并学会新设备的使用,了解服装的生产流程和标准,只有学生在学习阶段就接触到企业使用或更高级的生产设备,才能在就业方面先人一步。因此,中职教育必须注重职业能力培养,同时根据企业的更新升级做相应调整,强化岗位能力培养,把职业能力培养作为教学实训的出发点,将现代企业自动化、智能化的生产设备、技术引入到服装实训教学中,精准对接企业需求,根据企业需求精准培养人才,使学生在毕业后能直接上岗。
  二、“双精准”实训平台建设教学模式改革的具体措施
  1.引入前瞻性和创新性的教学方式。
  通过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共享世界服装资讯,了解服装行业最前沿的技术。同时开展多种途径的实践教学,构建科学、完整的“双精准”服装实践教学体系。“双精准”服装实践教学方式应以企业基本岗位为目标,紧密联系学生实际和社会实际,组织学生参加实践任务,同时开辟第二课堂,组织学生走出校门,进行市场调查、社会实践与校外实习。
  服装实训教学是学生在校期间获得实践能力和职业综合能力的最主要途径和手段,因此在整個中职教育教学体系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中职服装设计专业实训课程包含服装工艺、服装制图、服装设计、服装CAD、传统手工艺等方面的内容,涵盖了服装基础知识、创意表现、手工艺传承的层面。在学习过程中,应强化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实训环节将学生推到台前,独立自主学习并提供科学的引导,选择学生自己感兴趣的课题进行实训安排,根据所选课题内容,进行时间和场地的安排,通过灵活的形式,创新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参与实训课的动力,从而达到精准育人的目的。
  2.依托工作室,强化动手实践能力,使作业向作品转型。
  目前学校有服装工作室七个,分别是创意与设计工作室、板房工作室、服装摄影工作室、服装表演工作室、服装陈列工作室、服装印花工作室、服装手工艺工作室。“工作室”教学实训平台是教育向产业靠拢的一个重要实验、实践场所,服装工作室模式的教学可以将学生的专业知识与实践内容相结合,实现了从设计构思到产品的转化,学生在工作室中所进行的实践也由原来的课堂作业变成自己的作品。在工作室中,所进行的每一项工作内容都将最终与产品挂钩,学生以准设计师、制版师、摄影师、陈列师、手工艺师的身份参与到服装专业项目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并对最终的产品负责,一方面,学生体验了真实的服装设计到生产销售的工作过程,熟悉了产品流程,精准对接企业。另一方面,在工作室中聚集了一个团队,分配的工作任务是围绕一个整体展开的,分工协作的团队意识得到了锻炼,为将来走向社会奠定了基础,精准育人。
  3.提高服装教师的业务能力,创建具有企业实践经验的团体。
  中职服装专业实训平台的建设离不开服装产业的发展和与时俱进的师资队伍,对教师队伍的培养同样是中职实训平台改革的重点内容。教师首先具有不断学习的决心和动力,才能搭建起课堂上的学生与企业之间纽带。这种带有社会实践化特征的教学团队,一方面可以围绕产品展开,聘请企业专家进行授课,也可以通过厂中校实训的平台进行校企合作,将社会实践真正带入到实训课堂中,学生通过利益的带动能够更加积极主动,潜移默化的提升专业性。另一方面,可以将教师队伍送入企业,进行产业化再学习,在科研、实践领域齐头并进,为中职实训平台的健康发展助力。   4.加強校企合作,加大力度开展“厂中校”实训平台建设。
  中职院校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着重培养高技能、高素质型的生产、服务、管理一线人才。为改变毕业生眼高手低、理想与现实脱节的现象,我们必须加强校企合作,建立“厂中校”实训基地。为了将学校的教学成果与企业无缝隙对接,校企必须共同制订合理有效的教学计划,通过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式,保障教学效果的有效性。加强校企合作方面要争取取得政府部门的支持,加大资金的投入,满足“厂中校”实训平台生产中对设施和设备的要求;另一方面,要加强实训平台的管理,对学生的实训间灵活化管理。在学校与企业的合作中,在保障企业需求的同时,制订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实习计划并严格实施,实现学校与企业双赢。
  三、“双精准”实训平台建设教学模式改革的效果及现实意义
  1.提升了服装专业学生的技能水平。
  由于加强了实训环节教学,使专业理论知识在实践训练中更好地融会贯通,为学生在圆满完成企业产品奠定了良好的实践基础。在学习中,对服装专业相关知识得到很大提升,比如:面料的性能、制作工艺、作品的展示得到更好的体现,能更好地促提升服装创意作品的设计水平。
  2.弥补传统实训室实践教学的弊端。
  传统的服装实训没有考虑企业实际生产需求,缺乏实用性,从而对人才的培养缺乏准星。“厂中校”校企双主体实训平台设备布局合理、吊挂流水线式的生产管理模式为学生营造真实的就业环境,学生在实训过程中体验到工厂流水线生产的管理方法及生产情景模式,根据学生的专业兴趣安排实训工作岗位。
  3.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
  通过“双精准”实训平台的建设,服装专业教师可以更好的了解企业需求,根据企业要求对学生进行培养,同时也成就专业教师本人。比如,主持或参与校企合作课题、参与企业技术设备升级改进,取得很好的效益,增强学校对企业的吸引力。
  4.增强学生学习比赛积极性和就业竞争力。
  目前通过“双精准”实训平台建设,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学生,比如:陈颖楠获得2017中国教育电视台《少年工匠》节目优秀少年工匠称号,并被大学录取;郭诗莹同学获得2017“中孚达杯”中国针织服装设计大赛金奖,并被大学录取;李聪获得2014“欧迪芬杯”内衣设计大赛银奖,现在在服装企业做设计师,月薪过万;尹白雪获得“远大环保杯”第十二届中国(大朗)毛织服装设计大赛金奖,目前在广州担任服装设计师,月薪2万加等等。像他们这样的优秀学生代表受益于“双精准”实训平台教学模式的改革。
  5.完善中职服装专业课程设置。
  中职服装教育的实训课程应根据现代服装企业技术岗位的操作要求来编排课程内容,让学生具备实训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素质,从而达到服装实训课程与企业现实生产紧密相连的目的。学生的职业技能是其走入社会,从事一门职业所必需的能力,而职业能力包括一个人的专业技能、工作能力和社交能力。所以实训课程开发要考虑到学生职业能力发展,学会独立处理问题的方法和获取新技能、新知识的能力,同时,还要让学生学会如何在工作中处理人际关系的社会交往能力。
  四、结语
  行业的发展需要不断革新教育体系,服装专业实训课程较强的实践性,根据学生的综合专业要求,优化实训课程设置使学生真正体验到实训的意义。通过一定的人才培养改革方案,在精准对接企业需求的基础上,以兴趣驱动,通过一定平台的支持展开设计任务,增强学生创新能力和专业素质,必定会对实训课的提升带来积极意义。
  总之,在中职学校的服装实训课教学中必须重视操作技能的培养,将教师从固定的教育思维模式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按照“双精准”的要求,打破传统教学中只有一个标准、只有一种模式的教条主义,把中职服装专业学生真正培养成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的技能型、应用型工匠人才。
  参考文献
  [1]季学琴.对高职高专服装设计专业教育改革的探讨[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2).
  [2]王珂佳,郭英超等.基于产教融合的高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探究[J].课程课程研究,2015,2(上).
  [3]陈倩倩.提升高职院校服装设置专业教学质量措施探析[J].科技向导,2013(09).
  [4]陈正英.高职院校服装教育初探[J].学术论坛,2015(08).
  [5]杨运鑫,罗频频等.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机制创新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4(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1875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