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在农村小学课堂教学中建立互动的师生关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教学情境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要素,创设情景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生原有的认识水平和学生的心理特征,采用多种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引起学生情绪反应的过程。老师要善于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数学课堂;直观;问题情境
  引言
  教学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双边活动,是教师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教学过程。创设情景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和学生的心理特征,采用多种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引起学生情绪反应的过程。下面我就谈一谈自己的一些粗浅想法。
  1对小学数学课堂中情境创设的认识。
  我们要把过去那种封闭、被动、接受性的学习方式转变成提倡教学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鼓励学生开展自评或互评活动,培养学生互帮互助的意识,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在互动的情景教学中自觉自愿地完成学习任务,而如何使学生自主、自觉地去完成学习任务呢?我认为一堂数学课,要以情为主、以景为实,以生为需,应该是一堂实实在在的情境课,而不是为你的教学目标创设情境,不是几分钟,几秒钟,应该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而创设的直观情景。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带着自己内心的感受和情感去观察、想像、理解来掌握知识,这就有利于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我们在创设情境时,还要考虑到孩子们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创设情境还应该赋予一定的时代气息。因此,在教学中要设计一些故事,游戏、模拟场景、竞赛、操作等活动。同时,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使学生既动手、又动脑,师生合作、生生交流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让他们主动参与学习的整个过程,使学习成为他们迫切的需要,达到乐学,愿学、会学。
  我们在创设课堂情境时,还要认识到“课堂世界”是一个动态的、充满活力的,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究的场所。在这样轻松、愉快的情景中教学,教师才会感到工作是快乐的,才会爱自己的学生,从而激起自觉上好每一节课,使每一节课都得到生命的满足和愿望,才能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我们还要努力达到课堂上师生共同参与学习,不断追求进步与成长,达到相融共济的境界,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2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情境的创设。
  2.1借助故事创设问题情境
  小学生对故事很感兴趣,在课掌教学中,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故事情节,引导学生置身与故事情节中,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在趣中质疑、疑中生思,使学生产牛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探究欲望。例如:三年级数学“分数的认识”的教学,我是这样设计教学情境的: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喜欢”。“那老师就给你们讲一个《齐天大圣>的故事——自从齐天大圣大闹天宫,又是闹又是吃的,可他没有忘记花果山上那些猴子们,于是它给老猴带来足够的酒和点心,给小猴带了又大又红又甜的仙桃,可仙桃数量有限,只能两只小猴吃一个仙桃,这时,那些可爱的小猴犯了愁!它们都是好朋友,谁也不愿意多吃一点,那该怎么分呢?这时学生纷纷举手抢着凹答:“分两份就行”,“不!应该分成一样多!”“不是!应该把两份分得一样多!”,“啊!不就是平均分吗。由此,分数平均分的概念就这样无形的深深印在学生的脑海里,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课堂氛围活跃了。
  2.2借助游戏创设教学情境。
   小学生喜欢做游戏,游戏情境具有活动性、趣味性、知识性等特点。对好动好玩的学生来说,这是他们最喜欢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实践证明,创设游戏情境,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使学生学而不厌、乐此不疲。如:在教学三年级的数学“认识方向”时,我是这样设计教学情境的:把全班分成9个小组,每小组学生都戴有不同动物的头饰,教师出示相应的位置图,并提出活动要求,教师也参与到学生找家家的游戏活动中,学生自由自在地做着小动物的动作,在快乐的音乐声中找到自己的家,游戏结束后让他们都说一说各小组是如何找到自己的家。这样使学生身临其境、毫无束缚地在课堂上自由放飞数学思维能力,使学生的数学概念,在游戏活动中得到升华,激发学生有终身学习的欲望,教师的教学价值也得到认可。
  3用猜想和验证来创设问题情境。
  心理学表明:学生的思维活动总是由问题丌始的,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因此,在教学中不断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认识冲突,使学生处于一种想探究的状态。那么,教师就要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问题,使学生的思维在问题的猜想与验证中得到促进和发展。例如:在教学三年级数学“年、月、日”时,我是这样设计情境的“同学们喜欢过生生日吗?”学生高兴地回答“喜欢”接着老师又提问:“小红你几歲了?过了几个生日?小明呢?”学生回答后老师接着说:“同学们,一般一个人儿岁,就会过几个生日,可是小强满12岁的时候,只过了3个生同,这是为什么呢?你们想不想知道其中的秘密呢?”学生听了,个个情绪高涨,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望油然而生,这时老师抓住学生迫切求知的心情及时地引导他们进入新课。同时,老师放权给学生,给他们想、做、说的机会,让他们讨论,质疑、交流,围绕这个问题辩论,在充分思考的基础上,发表自己看法,让学生放开说,尽可能多的让学生说,条件具备了,学生自然会兴奋,学生的参与面宽了积极性也提高了,最后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学生的交流,归纳总结出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4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情境。
  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而学习知识后又将回到生活中去,因此,我们的教学应该从实际出发,创设的问题情境也要从实际出发,这样才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那么就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体验到身边有数学,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增强对数学知识应用的意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应用题是学生感觉最难掌握的问题,我就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深入生活,通过学生调查、收集、整理数据、提出数学问题。例如:“一部电活机要80元,如果拿240元买三部电话机够吗?”、“钢笔4元一支,本子1元一本,橡皮擦2元一块,妈妈给10元钱买这些学习用品,还剩多少钱?”等等,课堂上利用学生收集的素材提出问题,并共同解决,学生很有兴趣,也学得牢固。
  5利用课堂媒体创设情境。
  学习总是与一定社会文化背景即“隋境”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中或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来接近教学内容,利用生动直观形象的情景激发联想,唤醒长期记忆中有关的知识经验和表象去同化当前学到的新知识,开展教学活动。例如:在教学“加法的初步认识中”,我根据农村小学学生的特点,设计这样的教学情境:先出示-个花草绚丽的小山坡,有小鸟唧唧喳喳的叫着说:“瞧!一群活泼可爱的小鸡宝宝正在欢乐的找蚯蚓吃呢?”同时配上了轻快的音乐,边演示,边提问,“小山坡上来了几只小鸡?”生答:“先来了2只,”师又问:“又来了几只?”生答:“又来了3只。”师问:“现在有几只?”生答:“有5只”。师问:用算式如何表示呢?生纷纷举手回答。这样由静创动,形象逼真的直观演示,使学生对加法有了理性的认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1942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