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消费社会的构成要素及其对社会存在的影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19世纪末20世纪初,消费的含义发生改变,它由一个被动的过程变为一个主动的过程,资本主义社会开始转向消费社会。福特制的产生、消费能力的提高、休闲时间的增加、电子媒介的发展共同构成了消费社会的构成因素。其中,电子媒介在消费社会中的作用有三种理解方式,分别是媒介是一种操控的工具、媒介即信息、媒介是一种操控的工具,但信息接收者可以用另外的方式来解码。消费社会的构成要素对“社会存在”具有一系列的影響,包括混淆社会现实和影像、造成现实分裂化、把人建构成欲望化的主体、造成人们的心理观念或意识本身的变化。消费社会是资本主义的一个新的阶段,通过刺激消费,整个社会的引导性内容发生改变,消费本身成为社会的一个驱动力,这种转型被称为资产阶级社会的第二次革命,这意味着西方进入全面消费的时代。
  [关键词]消费社会;影像;媒介
  [中图分类号]G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3541(2019)03—0126—05
  随着生产时代向消费时代的过度,引发全社会范畴一系列问题,中国当下也进人消费社会,随着互联网的深人发展慢慢扩散到每个城市和乡村。在这种背景下,有关于消费社会在什么意义上改变了人的存在方式,改变了物的存在方式,改变了社会的存在状态,在这个存在状态中,到底什么开始占据了主导性的位置,这些问题都值得深入思考
  一、消费社会的含义
  消费在古典经济学里是指利用社会产品来满足人们各种需要的过程。它与生产、流通、分配并称为社会物质生产总过程的四大环节。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导言中指出,这四个要素中根本性、起决定性的要素是生产。生产决定消费,但是消费反过来刺激生产。马克思认为,生产和消费是可以分开的,或者说在当时的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和消费是分离的,这种分离与“资本主义初期商品生产尽管有普遍化的趋势,但是还不够发达”有直接关系。所以,在讨论到资本积累时,马克思说,资本积累很重要的一环就是生产出来的产品必须能够卖掉,被消费者所接受,如果消费者不接受的话,资金再回笼就做不到,扩大再生产就不能展开。所以马克思称由商品到货币是“惊险的一跃”,如果不能实现这一跳跃,那么摔坏的将“不是商品,而是商品所有者”。从中可以看出,这里所讨论的消费带有一定的被动性,消费首先是体现为人对物的消费,所以,物是被动的,人是主动的,这大概是我们对消费的第一个理解,但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消费的含义发生了改变,它由一个被动的过程变为一个主动的过程。正如波德里亚所说:“消费并不是这种和主动生产相对的被动的吸引和占有,好像这样我们就可以依据一种天真的行为(及异化)图式来权衡其得失。我们在一开始便必须明白地提出,消费是一种建立关系的主动模式(而且这不只是人和物品之间的关系,也是人和集体与和世界间的关系),它是一种系统性活动的模式,也是一种全面性的回应,在它之上,建立了我们文化体系的整体。”川消费本身变为一个主动性的结构,资本主义社会开始转向消费社会。
  二、消费社会的构成因素
  为什么会发生由资本主义社会向消费社会的转变?消费社会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它由哪些要素构成?大致可以归结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福特制的产生
  1914年,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在汽车生产中开始引进流水线,福特公司的这一举动不仅是把生产过程变成了流水化过程,更重要的是改变了当时人们的工资结构和工作方式。由此衍生出福特制的代名词。福特制带给人们生活的巨大改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福特公司把工人劳动时间缩短为每天8小时。马克思讲剩余价值生产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延长工人劳动时间或提高劳动强度;另一种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通过技术进步,缩短必要劳动时间。
  福特公司将工人劳动时间压缩到每天8小时,意味着必须提高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流水线的引进达到这一效果。二是工人的工资提高到每人每天5美元。美国工人的工资待遇真正发生改变是在福特制的年代,之前工资并不高。以福特公司生产的T型车为例,1914年,T型车的价格是每辆800—900美元,到1920年的时候是每辆600美元。普通工人一天的工资是5美元,一个月去掉4个休息日,计算下来是26天130美元。基本上福特公司的工人工作半年就有能力购买一辆轿车。由此可以看出,当时工人工资水平是比较高的。
  与此同时,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使得生产向机械化、大规模、标准化迈进,继而引发了商品产量急剧提高,由过去生产的不足走向产品的丰裕化。在产品产量不足的情况下,消费问题根本是无从谈起的。除此之外,更加重要的是福特制把人的消费欲望或消费取向纳人生产的规划中,即在生产一个产品的时候,生产者充分考虑到消费者的消费趣味、消费指向,需要对消费者的心理状态、审美情趣进行研究,这就意味着全新的美学和文化的商品化,把美的东西变得通俗化、大众化,使它能够融人产品中去。也就是说产品不仅具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还得具有审美价值,而这种审美价值必须能够普遍化和商品化。把消费纳人生产规划的时候,消费和生产的关系就变成一体化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又借助于托拉斯等垄断组织得到更好的发展。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公司之间的托拉斯化是非常明显的,我们经常称之为工厂帝国时代的产生。
  (二)消费能力的提高与休闲时间的增加
  恩格斯晚年经常讲到工人贵族开始产生,这意味着工人当中有一批人工资收人提高到中产阶级水平,他们的购买力大幅上升。消费社会中消费是必不可少的,没有购买力的时候,人们只能满足自己生活的必需品。随着工资的提高,购买力会不断上升,消费社会成为可能。除此之外,休闲的时间和空间也是构成消费社会不可或缺的要素。
  现代技术的发展,使人从劳动中解放出来。这种解放体现在两个层面:第一,有了休闲的时间。最具有代表性的事件是1911年第一台洗衣机问世。众所周知,所有日常家务中洗涤通常是最耗时的工作,洗衣机的出现,在某种意义上把妇女从家庭劳动中解放出来,让女性有了更多可以休闲的时间,而女性是主要的消费群体。第二,有了休闲的空间。1860年左右,在欧洲开始出现休闲空间一体化的趋势,产生了休闲性的广场,比如,巴黎的拱廊街、蓬皮杜中心等,就实现了娱乐场所和商品买卖空间的一种结合。这也是西方消费社会得以支撑的重要的空间场所。   它的出现意味着城市空间的变化、人们日常生活的变化,以及由此带来的人的思想意识的变化。能不能很好地建构一个引导性的消费空间,会直接影响到本区域的繁荣程度。
  (三)电子媒介的发展
  按照古典哲学的区分方式,我们将世界分为本质和表象,可是以照相技术为开端的电子媒介(包括电影、电视、网络等)产生以后,在本质和表象之外分离出一个新的世界,称之为影像。今天我们在日常生活里,越来越多触碰到的首先是事物的影像。如何看待电子媒介在消费社会中的作用是我们必须探讨的问题。
  1.媒介是一种操控的工具。以法拉图学派为代表的学者认为,媒介操控我们的现实,它是统治阶级控制我们意识形态的工具。例如,20世纪30年代电视发明之前的收音机是我们接收信息的主要媒介,这种传输信息的模式是单向的,传输的内容都有意识形态上的考量,作为信息的接收者只能接受这种意识形态的灌输。这是直接意义上的灌输。
  除此之外,还有间接意义上的灌输。西方很多娱乐节目从表面上看似乎与意识形态无关,但实际上起到意识形态间接灌输的作用。例如,美国动画片《猫和老鼠》,在现实生活中老鼠是惧怕猫的,而在这部动画片中猫总是很愚蠢,被老鼠无数次戏弄。这样一种形象按照阿多诺的讨论,工人在工厂辛苦劳作一天回到家希望有一个娱乐性的、能够令精神放松的节目来缓解工作上的压力。人们在观看的同时激发无限的想象,映射到现实生活中,可以将猫和老鼠想象成自己和老板的关系,老板看似强大,其实在某些细节上受我们的戏弄,接受这种心理暗示之后,白天工厂里积攒的怨气和对老板的不满顷刻化解,第二天又可以轻松投入工作。这个时候,媒介变成这样一种大众文化,起到社会水泥般的作用,将日常生活中的开裂黏合起来,使人们能够进一步接受社会现实。
  2.媒介即信息。马歇尔·麦克卢汉指出,媒介不只是一种传播工具,它变成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2。比如,在今天这个时代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手机对我们来说已经不再只是一种通信工具,它已经变成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开始规制我们的生活,它不仅仅是一个信息化的载体而演变成生活的一部分。马克思说:“手工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机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也就是说手工磨和蒸汽机,它不仅是一个生产的工具,还会规制我们的社会存在和生活方式。“媒介即信息”,在某种意义上是马克思这句话的另外一个层面的写照。
  3.媒介是一种操控的工具,意识形态可以通过媒介去操控一个事件,按照操纵者的方式去编制信息,我们称之为编码,但信息的接收者具有主观能动性,可以用另外的方式来解码。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今天互联网上的跟帖现象,楼主发布一条信息,下面跟帖的人呈现和其完全相反的观点,体现不同的解码方式,所以,实际上互联网时代这种双向途径很难按照收音机时代那个单向途径媒介管理的方式去管理。
  三、消費社会的构成要素对社会存在的影响
  (一)混淆社会现实和影像
  瓦尔特·本亚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讨论媒介本身在现代社会的作用:第一,媒介会改变事物本真性的存在方式。以艺术作品为例,过去有本真和赝品的区分,但是媒介特别是现代电子照相机技术产生以后,艺术创作不再有过去那个独一无二的本真性,也不再有临摹意义上的赝品。第二,我们必须充分地利用现代电子媒介,使高雅文化向大众传播,让大众接收更多的文化田。居伊·德波在《景观社会》中对此有更深层次的探讨。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开篇中指出,资本主义社会的物质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德波把这句话改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物质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影像堆积”。他指出,我们当前的社会财富的社会主导性力量,不再是商品而是影像。影像构成了我们社会生活的内核,也就是说影像才是现实。
  我们理论上的排列应该是本质—表象—影像这样一个顺序,但是日常生活中的排序并非如此,而是本质—影像—表象(日常性的存在和生活),换种理解其实影像本身也是我们日常性的,在这个层面上讲,影像和表象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两个实在性,而本质的核心却都在外逃、散逸。影像在这个意义上,不能按照我们过去真与假的理解去理解,如果按照这种想法去理解的话,这个真本身其实是空的,真是不在场的。套用海德格尔所讲的“为什么在者在而无不在”,我们把这个无忽略掉了,而这个无才真正是建构了我们日常生活内核的东西,但是我们把它当作无来看待。
  我们现在把影像这个“无”是当作“有”来看待的,因为我们接触到的都是日常的影像,我们把影像当作真的,而这个影像按照我们过去的哲学理解它恰恰是非真的东西。于是生活本身实际上是在真被掏空之后的一个外在的建构,而这个真的东西在消费这个意义上离我们越来越远。如果说马克思讲的是商品拜物教的话,那么德波所讲的就是影像拜物教。也就是说在今天这个社会,凡是不能成为影像,不能成为景观的地方,这个社会它最基本的生活层面,可能是不在场的。景观在这个意义上,就是影像所呈现出来的一种场景。这种场景会让人沉入到一种幻觉、一种幻象、一种喜悦、一种迷狂的状态中。而这种状态构成了我们日常生活里面呈现出来的一种形象。
  德波认为,我们这个时代是影像统治一切的一个时代,或者说这个世界本身已经被电影化。比如,美国“9·11”恐袭的影像,如果没有人在现场亲眼看到,只是一个从网上流出的影像的话,我们无从分辨这是真实的事实还是电影片段。世界变成一个影像化的存在,而这个影像化的存在变成一个电影式的存在并向我们日常延伸,在我们今天的日常生活中,我们通过每个人的朋友圈、微博、Facebook、Twitter、视频网站等网络媒体上的个人展示去了解他们,在这个意义上影像本身已经不再是社会的装饰品,它已经变成这个生活本身最真实的内容。
  (二)造成现实分裂化
  现实是分裂化的,是一个次体系不断生成的世界。所谓次体系就是我们在一个大的体系下,分成很多不同的小的体系,每个小的体系下还可以再做区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为各种各样的次体系所支配,它会对你进行指导。比如,过去多数人只有生病,到医院时才会讨论健康这个话题。有了影像之后,很多电视台都有健康栏目专门探讨这个问题,从各个层面给观众普及健康知识,给予系统指导,如有需求还会有各种各样的APP帮助规划运动健身,这时你会发现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系统来规制我们的生活。这种规制意味着整个社会生活本身是被分解为不同分裂的部分的。这些分裂的部分,需要我们有一个重新整体化的过程,这个过程恰恰是由影像所保证的。所以,影像本身在这个意义上来说,它首先是分离的结果,但后来它又变成重新整合分裂的现实的一种力量。   (三)把人建构成欲望化的主体
  影像的整合不是通过强制的方式来完成的,而是通过把人建构成欲望化的主体来完成。阿尔都塞说,近代以来的西方的意识形态,很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把人建构为主体。把人建构为主体还不够,因为这个主体可以是禁欲的。消费社会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把人从禁欲状态里面解放出来,让人的欲望不断地得到生产,但这个欲望到底是什么?有的时候人本身不知道。因为一定要让人产生新的欲望,所以,就要驱动人去发现自已的欲望,然后人认为自己是在主动地去实现自已的欲望,当把这个欲望实现的那一刻,人才觉得这是一个在平庸生活里展现自我的时刻。法兰克福学派认为,现代社会其实是一个非常庸俗化的社会,是个平庸无聊的社会,因为在这个社会里面,从本质上来说,所有的人都是被形式化数量化所规定的人。在这样一种平庸化的生活中,人们总是想在影像世界里找到一些不平庸的地方,所以在今天这个视频化泛滥的世界里,总有很多人拍摄一些恶搞类的视频,通过这个方式去展现他的不平庸的存在。这样一种展现就是要把他和别人不同的地方展现出来,这是一种欲望化的创新,追求不一样的变革、不一样的想法、不一样的理念。其实,这种不一样也都是已经为平庸化的生活所规制了的,它显现为日常平庸化生活破裂的一刹那之间的一种幻觉。
  (四)造成人们的心理观念或意识本身的变化
  消费社会时代背景下的人们的心理观念和传统社会的是不一样的。我们讲到韦伯,就会说禁欲节俭。这是支撑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很重要的伦理精神。20世纪60年代,美国文化保守主义者丹尼尔·贝尔在《资本主义文化矛盾》里讲到:“我们这个时代年轻人生活方式跟我们的父辈是不一样的,我们的父辈常强调节俭、强调奋斗。但是我们这个年代的年轻人强调的是享乐意识,是消费观念,是一种非常短暂的消费文化的倡导者。如果这种文化肆意蔓延下去,美国是没有希望的。清教徒所具有的伦理精神在今天全部消失殆尽,这是非常糟糕的。”在丹尼尔·贝尔的评论里,我们会看到一种伦理观念的变化。
  美国社会学家大卫·理斯曼同樣是分析了近代以来以生产作为主导的时代,他说,实际上在不同的社会结构里人的性格会发生改变。他提出两种不同性格,即内在导向型的性格和他人导向型的性格。内在导向型性格产生于文艺复兴或宗教改革,这种性格的特点在于个人导向的直接来源是内在的,即引导在早期的生活中由长者灌输,长者引导孩子走向一条普遍的却无从逃避的既定人生之路’1。从文艺复兴至今,早期的资本家创业之初,势必要经历草创过程,需要韦伯所提倡的禁欲节俭作为其最根本的精神,他把这样一种意识灌输给自己的孩子,那么孩子从小就会受到相应的意识的影响。
  在内在导向型性格产生的社会中,资本家资本积累的过程其实是一个长期的艰苦创业换来的,但这样一种性格在今天发生了改变,人们的性格从内在导向型转向他人导向型。所谓他人导向型就是把同龄人视为个人导向的来源,这些同龄人无论是自己直接认识的,或通过朋友和大众传媒间接认识的。当然这种来源也是内化了的,它依赖于早年生活落下的痕迹,他人导向性格的人所追求的目标随着导向的不同而改变。
  这种改变和电子媒介有着巨大的关系。随着电子媒介和娱乐业的产生,娛乐界的明星借助于电子媒介迅速实现财富的积累,过去资本家创业需要几代人的努力,要经历失败再崛起的过程。而明星成名可能只需要几天,而且明星通过电视影像来展示他们在日常生活里面跟我们完全不一样的生活方式,流光溢彩,香车华服。因为这是在普通人日常生活中所达不到的,所以,才有了《非诚勿扰》节目中非常有代表性的一句话:“宁可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在自行车上笑。”这种价值观念和父辈所讲的艰苦创业是不一样的,人们更多地受到同时代明星偶像的影响。明星通过电子媒介给社会展现的方式,使今天很多年轻人都愿意去追星,渴望成为明星,想通过这种方式瞬间改变自己的存在状态。这样一种引导就是他人导向型的引导。在他人导向型的影响下,欲望的生产已经被调动起来。而且在这样一个明星化的生活中,它的奢靡刚好诠释了消费社会所需要的东西。
  四、消费社会是资本主义的一个新的阶段
  很多西方学者认为,资本主义新阶段的节点是1929年的经济危机。以往讨论1929年经济危机的原因,答案都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资本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无法解决的一种冲突。其实在第二国际时代,对经济危机原因的解释就发生改变。有经济学家指出,经济危机产生的真正原因是生产的快速发展带来的产品丰裕和消费不足之间的矛盾。
  卢森堡把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区分为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他说资本主义发展的过程必须经历一个从资本主义空间向非资本主义空间的一个转化。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构成一个内部空间,所有的非资本主义国家构成一个外部空间。因为资本生产所创造的剩余价值资本家不可能全部消费掉,如果资本家都消费了,它就没有能力再生产,工人也不可能都把它全部卖掉,因为工人的工资只能承受工资所对应的产品,那剩余产品由谁来消费?必须由非资本主义国家来消费,这就决定了资本主义必须向外扩张,从资本主义国家转到非资本主义国家,要对其他民族实现征服,使所有的民族都走向同质化。这个过程就是马克思所讲的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也就是说,在现代社会,当资本一旦成为普遍化生产根基的时候,这个世界就会逐渐地由资本走向世界。世界上,只有少数几个封闭的国家能够暂时拒斥资本的巨大的影响。只要不封闭最后都会被纳人到资本的版图里,这一点无法改变。卢森堡说,一旦非资本主义的空间被完全的资本化的时候,资本主义社会就达到自己的极限,因为它的消费达到极限,这个时候资本就要崩溃。这里面已经蕴含消费不足的问题。
  到1929年的时候,西方的主流经济学家一致认为,经济危机主要的问题是消费能力,而非生产的社会化。在经济危机产生的时候,往往也是消费不足的时候。如何解决消费不足?唯有刺激消费。这个刺激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刺激生产层面的消费,往往是通过国家扩大投资来实现的,比如,通过公共产业、公共空间的建设来完成。正如1929年之后美国是通过凯恩斯计划,鼓励政府投资兴建公共设施来解决一系列问题。二是刺激个人的消费。2007年以后的经济危机,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解决的。通过刺激消费,整个社会的引导性内容发生改变,消费本身成为社会的一个驱动力。对于这样一种转型,大卫·理斯曼将其称为资产阶级社会的第二次革命。他说第一次革命资产阶级革命
  (包括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反宗教改革、工业革命以及17、18、19世纪的政治革命),在过去的400年里,荡涤了统治人类大部分历史的以家庭或家族为核心的传统生活方式。第一次革命仍在进行中,但在最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这次革命正让位于另一种形式的革命,即随着由生产时代向消费时代过渡而发生的全社会范畴的问题。第二次革命相对于第一次革命来说,更加彻底,把所有的人都纳人消费社会的结构中,这也就意味着西方已经进人全面消费的时代。
  [参考文献]
  [1][法]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M].何道宽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
  [3][德]瓦尔特·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M].王才勇译.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
  [4][法]居伊.德波.景观社会[M].王昭风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
  [5][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赵一凡,蒲隆,任晓晋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9.
  [6][美]大卫·理斯曼.孤独的人群[M].王昆,朱虹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205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