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以人本主义理论角度浅谈拙政园景观设计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以拙政园景观设计为例,应用人本心理学理论对造园四要素进行分析,并从人类需求层次的递进关系着手,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等各个层面,分析拙政园的景观设计。
  关键词:人本心理学;拙政园;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一.人本心理学理论概论
  (一)人本心理学理论发展
  人本主义心理学于1950年在美国兴起,当时与精神分析和行为学派统一称为心理学上的“三大势力”。人本主义最大的不同点在于注重正面本质和价值,看到了人的心理与人的本质的一致性,主张心理学必须从人的本性出发研究人的心理。
  (二)马斯洛需求理论
  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马斯洛和罗杰斯。马斯洛对人类的基本需要进行了研究和分类,将之与动物的本能加以区别,提出人的需要是分层次发展的,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感、尊重和自我实现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
  二.苏州拙政园概况
  拙政园,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始建于明正德初年,是江南古典园林的代表作品。拙政园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留园一起被誉为中国四大名园。
  (一)拙政园发展历史
  始建于明正德初,御史王献臣官场失意还乡,在大弘寺的基址上造园。500多年来,拙政园屡换园主,曾一分为三,园名各异,或为私园,或为官府,或散为民居,直到上个世纪50年代,才完璧合一,恢复初名“拙政园”。
  (二)拙政园现状
  拙政园位于苏州城东北隅,是苏州现存最大的古典园林,占地78亩。分为东、中、西三部分,东部开阔疏朗,中部以山水见长,西部建筑取胜。1961年拙政园被列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被国家计委、旅游局、建设部列为国家级特殊游览参观点。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7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首批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三)拙政园造园要素分析
  由山水、建筑、植物等造园要素组成的拙政园是对“花间隐榭,水际安亭”最好的概括。
  1.山水
  (1)假山
  拙政园内的山石主要分为土山和石山两种。土山为中部水面上的东、西两山。石山多为太湖石堆砌的石假山,在拙政园中“山”作为必不可少的造园要素,在园中整体景色把握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水体
  拙政园以水成名,水体面积约为4000平方米。水体为园中注入生机与活力,使园中充满灵性。拙政园的水体分为两种,散处多呈蜿蜒曲折,聚处则豁然开朗,形成鲜明的对比。水体的作用不仅在于美观,也可将各个散落的景点穿在一起,起到引导的作用。
  2.建筑
  园林中的建筑集行、游、观、居等实用功能为一身。种类繁多,风格淡雅、朴素,布局自由。大致分为厅堂,一般建在平坦开阔的地方,大多数用来处理日常事物或会见客人;亭是供人休憩之地;榭,大多建在水边,半水半陆地;馆,规模要小于堂,作用相同;舫,多为船型,模仿船在水中的形态;楼阁是园林中高层建筑;廊可做连接、分隔之用。建筑往往与匾、联、景题、刻石相结合,起到“点景的作用。”
  3.植物
  苏州为北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温暖潮湿多雨,因而植物茂盛,堪称集植物之大成,园内种植玉兰、竹子、荷花、松柏、梅花、海棠、枇杷树等等。多有寄托含义,借用花木自然属性比喻人的社会属性,表达人的性格。
  4.地形
  拙政园的地形应用手法十分娴熟,与明代造园家计成在《园冶》中提到的“虽有人作,宛自天开”相契合,园内设计模拟自然,“土里凸者为丘,凹者为壑”,其中“曲桥”的设计则是顺应自然山水,不过分干预原有地形,曲折蜿蜒、高低不平,极尽自然质朴之意。
  三.从人本心理学角度分析拙政园
  (一)人本心理学在造园四要素中的应用
  1.在山水营造中的应用
  设计心理学研究反映人具有自然性,根据“以人为本”的心理学理论,充分强调人的景观参与性,创作时把握住两点:一是人与山的互动性;二是缩短人与水景的距离,设计山水景观时,设置亭台廊阁,提供人们融于山水之间的机会,使人们在游览的过程中沉迷山水,流连忘返。
  2.在建筑中的应用
  設计心理学要求建筑要素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按照“人本”理论,尺寸必须要以人的舒适度为前提,依据人的行为习惯而定,再考虑其他的美观功能。不考虑实用性的设计,也就丧失了艺术性。
  3.在植物中的应用
  处于空间中的人往往需要三种情感交流,即私密情感,安全情感和交往情感。植物组织空间的手法可以满足情感交流,植物屏障可以为人提供私密空间,从而使人获得安全感,而植物配置形成的景观环境,则可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情感。
  4.在地形中的应用
  设计心理学理论普遍反映在居住环境的设计中,人们喜好在稳定、舒适的环境中休憩,地形的急剧变化可能会使人产生厌恶情绪,而在游玩时,人往往享受地形大幅度抬升之处所带来的趣味,因此要根据人的不同心理变化选择景观设计的基址。
  (二)“马斯洛需求理论”分析拙政园
  1.生理需求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产生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加上生活中重重的压力,人们有强烈回归大自然的要求和愿望,通过人们感官上的全方位刺激,充分满足了人们的回归心理需求。
  拙政园视觉上运用了借景、框景、障景等传统园林营造手法,空间收放、场景转换、动静交替等方式,营造丰富的视觉感受。听觉上采用多层次绿化减弱噪音,通过风水声、虫鸟鸣声,产生回归自然之感。嗅觉上种植芳香气味植物净化空气,改变人的情绪,有益人体健康。触觉上通过植物、小品、铺装、建筑等给人以不同质感体验。
  2.安全需求
  对于安全感的追求包括满足自己内心需求和寻找归属感两个方面,拙政园建设之初为私家园林,四周设围墙,加强地块的边界感,并在水边、高处都设置安全设施。设计从人性化的角度出发,营造形式多样的意境,并充分结合传统文化,有效整合景观资源,让人的精神充分放松。
  3.爱和归属感
  社交的需求常被理解为个人的归属感或者是被认同的需求,拙政园内在设计过程中多设置廊、榭、亭等建筑小品,为人提供了休憩、交流的场所,考虑空间类型特点,将不同方式划分的各种类型综合分析,根据具体情况设计出不同的景观节点,营造出归属的感受。
  4.尊重需求
  尊重的需求,来自他人对自己的尊重或者认同,受到社会尊重的需求主要表现在人们希望得到来自社会的认同和接受,得到他人的尊敬和赏识。拙政园内宽敞、舒适的空间尺度,彰显与众不同的个性化空间充分体现这一点。
  5.自我实现需求
  自我实现需求在需求排列中等级最高,是挖掘自身的潜力以实现自己心理需求和预想期望的最高境界。拙政园占有好资源,既能体现身份,更可用来享受。设计技巧包括个性化、参与性、景观协调性、差异性以及文化属性。营造多意境又独一无二的文化园林,不同院落空间又蕴含不同的含义,使得拙政园独有其魅力而存于至今。
  参考文献:
  [1] 历史文化景观的再现[M].同济大学出版社,戴代新,2009
  [2] 现代城市游憩规划设计理论与方法[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吴承照著,1998
  [3] 文化模式[M].华夏出版社,(美)本尼迪克(Benedict,R.)著,1987
  [4] 人文地理学[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地理学》编辑委员会人文地理学编写组,1984
  [5] 景观概念和景观学的一般问题[M].商务印书馆,(苏)贝尔格,Л.С.等著,1964
  作者简介:
  周煜坤(1994.2-),女,汉族,籍贯:辽宁大连人,大连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18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艺术设计(景观)。
  (作者单位:大连工业大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2098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