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议建设生态园林化新农村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笔者围绕新农村生态系统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新农村生态园林设计原则和具体内容,让新农村的建设更好的朝着生态园林化发展,让农村的环境更宜居。
  [关键词]生态系统;生态园林;新农村
  1 农村生态系统存在的问题
  1.1 植被的破坏
  农民为了寻求当前利益,滥砍滥伐、开荒种田、过度放牧、动物挖掘等,使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对矿产资源不合理的乱采滥挖,使植被稀少变成荒山秃岭。山林火灾也会造成植被的破坏。
  1.2 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农业上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使有益生物遭受其害。工业排放有害物质造成动植物的中毒,使某些生物死亡。某些地区大量捕杀野生动物,使食物链遭到破坏。生态系统的破坏和退化,使生物的栖息地被破坏,也会造成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1.3 环境的污染
  《2017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数据显示,2591个县域生态环境质量与2015年相比723个县域中2017年生态环境“变好”的县域有585个,占7.9%;“基本稳定”的县域有585个,占80.9%;“变差”的县域有81个,占11.2%[1]。虽然国家加大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但农村环境污染形势仍然严峻。污染不但表现在土壤、空气和地下水中,而且还体现在乡村居住环境,包括生活垃圾和臭水沟污染。
  2 生态园林设计原则
  2.1 因地制宜生态适应的原则
  因地制宜、适地适树是生态适应原则的具体表现。对某一特定环境,通常会有一两个因子起主导作用,故考虑生物适应性时应有所侧重。科学种植应考虑生态适应性原则,不能盲目跟风,不能劳而无获。引入外来物种,慎之又慎。
  2.2 保护、利用原生态原则
  注重原生态环境的保护,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性设计。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设计,尽可能利用原生态环境中各个元素,提升原生态环境的价值与功效,减少人工的痕迹,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农村的地形地貌、河流湖泊、绿树植被、山体坡度以及独具地方特色的居民庭院等要素都是宝贵的乡村景观资源,在尊重原有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的基础上并加以强化,则更有利于乡村景观个性与特色的设计[2]。
  2.3 自然优先和谐共处原则
  人与自然,倡导自然优先原则,确保自然生态服务功能持续、有效的发展。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相互促进发展、相互扶持发展的良性循环,只有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才能保持地球的青春活力、才能促进自然界的可持续发展。
  2.4 经济高效的原则
  在园林生态设计环节中,要提高经济实用度,在同等条件下,设计者应尽可能选择寿命长、耐粗放管理的植被。少施用农药、化肥,少设计喷泉、人工瀑布等高消耗园林小品。要有效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用最少的投入来建立健全园林生态系统,促进自然生态过程的发展,满足人们身心健康的要求。
  3 新农村园林生态设计的主要内容
  新农村园林设计不能生搬硬套城市园林设计模式。将有形的山水、建筑、花草树木与社会文化相互融合。植物的配置尽量选择乡土植物种类,适当保留野花、野草。同时考虑植物的生态适应性和植物种群间的种间竞争和种间共生。还要考虑植物落叶期、花期对植物配置空间效果的影响。
  3.1 道路绿化设计
  行道树主要选择生长快、抗性强,耐贫瘠、易管理的树木。可乔灌结合并配以地被植物形成层次感,彰显乡村道路整齐洁净、绿色怡人。以山东省为例干旱地区可选择白蜡、国槐、榆树、栾树、苦楝、枫杨、毛白杨、合欢配连翘、丁香、紫薇、月季、锦带、白三叶、紫花地丁、半支莲、萱草等。低洼地区可选择悬铃木、垂柳、玉兰配棣棠、金丝桃、唐菖蒲、麦冬等。
  3.2 庭院绿化设计
  根据实用性选择经济树木配置蔬菜、花、草。树木选择忌高大、忌虫害多。栽植对称栽植,疏朗有致。房前屋后、墙壁旁种植蔬菜、水果类藤蔓植物,既有利于垂直空间绿化又有利于夏季避暑降温。
  3.3 公园绿地的设计
  尽量多采用乡土树种,增加植物种类,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持景观效果的持续性。避免选用对人体容易造成伤害的种类,如有毒、有刺、有异味、易引起人过敏或对人有刺激作用的植物[3]。园林设计不但要利用植物的优美造型,还要从时间上让人们感受到美,利用植物的形态、颜色、香味的变化,让人们感受到季节的交替。公园可选择乔、灌、藤、花、草结合复层绿化模式。引入园林小品要体现当地的文化特点,建筑装饰具备一定的文化气息,能够展现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的文化特色。
  3.4 生态农业园林设计
  生态农业的设计要实现其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园林设计者通过园林造景手法,使农业生态园区观赏效果、景观特征大大加强,营造一个完善的、自然性和文化性相结合的游览空间,保证示范区景观建设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和完整。合理安排土地及地上的植物种植,可根据功能不同进行划分区域。如农业示范区、观光旅游区、休闲采摘区、科普教育体验区、农产品展示销售区等。
  4 园林生态养护管理
  加大保护环境宣传力度,提高群众生态环境意识,爱护身边一草一木,节能减排,为维持生态平衡做贡献。在园林植物的日常养护时少使用农药和化肥,科学利用生物防治病虫害技术。对于病虫枝、干枯枝及时修剪。
  5 结语
  乡村园林的设计应本着以人为本、服务于人、防尘降噪、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的原则。应科学恢复、合理利用、积极保护生态系统。应充分结合当地固有的历史、文化、古迹进行设计[4]。植物的配置选择易活、管理少的乡土树种,减少日常维护费用。利用园林手法建设鸟语花香、田园风光的新农村。
  【参考文献】
  [1]2017中国环境状况公报[Z].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2017.
  [2]崔伊飞,谭海平.生态规划和设计在新农村聚落景观中的应用[J].广东农业科技,2011(19):184-185.
  [3]宋志伟.园林生态学[M].2版.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7:241.
  [4]胡永忠.精準扶贫下乡村园林景观设计研究[J/OL].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227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