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北方大豆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大豆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作物,具有悠久的种植历史。特别是在我国北方地区,大豆的种植更为广泛。作为综合性较高的农作物,当其种植条件发生变化后,大豆生长也会受到较大的影响。因此需要针对北方的气候特点来合理进行大豆种植,并做好大豆病虫害防治工作,以此来提高北方大豆的产量和质量。文中分析了北方大豆种植技术,并进一步对北方大豆病虫害防治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关键词]北方;大豆;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大豆作为一年生豆科植物,其在我国北方地区种植十分广
  泛。由于大豆产量与农民的经济收入息息相关,而大豆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都会对大豆的产量和品质带来影响,因此需要重视大豆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工作。并根据我国北方地区的气候条件特点来不断改进大豆种植技术,做好大豆病虫害防治工作,确保大豆产量和品质的提升。
  1 北方大豆种植技术分析
  1.1 选择合适的大豆品种及科学进行整地
  当前大豆品种具有多样性,在实际选择大豆品种过程中,要根据北方地区的地形及气候条件等来选择具有较强抗病能力及适宜当地生态条件的品种。在播种前还要剔除坏种及籽粒不饱满的豆种。大豆作为直根系作物,在生长过程中对土壤和水分具有一定的要求,因此要根据当地生态条件合理进行耕翻整地,有效的改善土壤的质量,降低农作物的病虫害和减少杂草,为大豆播种提供良好的条件。
  1.2 合理安排播种
  北方地域较为辽阔,不同地区其气候特点也存在差异,因此在播种时宜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气候特点来选择播种时间,并根据大豆品种来选择最佳的播种温度。具体播种时要避免土壤过于潮湿,这样容易导致大豆种子受潮膨胀。大豆种植过程中,宜在秋天进行翻耕,增加土壤的疏松性,并根据市场需求和结合当地气候特点来选择优质的大平邑品种。当前我国北方多采用机械化播种,不仅实现了人力成本的节约,而且有效的保证了播种的质量。在实施播种过程中,播种量直接关系到大豆种植的密度,播种量过大或是过小会对单株荚数及株数造成影响,从而影响大豆的总产量。因此需要掌握好大豆播种量,并结合田间光线因素,保证每个植株都能够正常生长。
  1.3 科学合理施肥
  大豆播种前需要施加基肥,通常采用迟效型肥料作为基肥,以此来为大豆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提高土壤肥力,使土壤保持良好的松软度,确保大豆产量的增加。在大豆播种时还会施加种肥,其主要以微肥和有菌肥为主,能够为豆种出芽和豆苗根系的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保证豆苗的健壮和整齐,提高大豆的产量。而且大豆从播种直至收获的整个生长周期中,还要根据其不同生长阶段对肥料的需求来进行追肥,确保满足大豆植株生长的养料需求。
  1.4 加强田间管理
  在大豆出苗后,当苗木稀疏不匀时,甚至出现缺苗断条情况时,则需要通过查苗并做好被苗工作。当植株过密时,则要通过考虑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来做好间苗工作,对大豆植株间距进行控制,为大豆生长发育提供更好的條件。大豆生长过程中,还需要做好中耕除草工作,利用机器和人力进行中耕,并对田间杂草清除干净。中耕除草宜多次反复进行,为大豆创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
  2 北方大豆病虫害防治措施
  2.1 农业防治技术
  大豆常见的病虫害主要有褐纹病、霜霉病、蚜虫、卷叶螟等,大豆一旦患病,就会导致大豆的减产。因此,第一步要做好大豆种子的选种的与检验工作,根据种植地域实际土壤状况、结合当地病虫害种类,选择合理的抗病虫、无病原体的高产品种。在大豆种植地块的选择中,不应选用迎茬、重茬的地块,只有这样才能够降低大豆病虫害发生的概率。另一方面,在进行病虫害农业防治的过程中,要重视优化大豆种植技术。第一步要在播种之前根据当地气候、土壤条件科学选择播种时间。第二步,大豆生长至幼苗阶段后要将携带病菌的幼苗全部铲除。第三步,在施肥阶段要选择使用氮磷钾肥及有机肥的混合肥料。第四步,在大豆中耕时要要做到种植土壤通透性的控制,要做好松土与除草工作,降低大豆被病虫害破坏的风险。第五步,在大豆收割的时候,要及时的清除携带病菌的大豆植株,将患病大豆植株集中收集后焚烧处理,然后将焚烧残渣埋入地下,充当有机肥料。
  2.2 化学防治技术
  通过对大豆种子进行化学处理,可以有效的保护大豆种植中的幼苗和主根,增强豆生长过程中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但由于不同地区病虫害情况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具体配置化学药剂过程中宜做到因地制宜。如针对大平邑根瘤病进行防治时,具体可以采用多菌灵粉与富美双可湿粉剂等的来做好预防和控制工作。通常情况下二者混合配置比例以3:2为宜,当大豆中虫害较为严重时,则宜将乐果乳油加入到混合药物中,控制好添加的药剂量,将药剂与种子混合搅拌均匀后,保存3~5天后则可以进行播种。在针对大豆生长过程中病虫害防治工作中,还要做好大豆的化学除草工作。大豆感染各种病虫害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受到了携带病源的杂草感染,所以在大豆种播种后的3~5d一级大豆苗后2~3叶期植期间选用普施特、金豆等化学除草剂,根据种植环境科学配置药剂比例进行除草,从而降低杂草生长数量,减少病虫害对大豆生长的影响。在前期对幼苗的保护阶段,一旦蚜虫等害虫数目达到防治指标时,即使用农药进行化学处理,保护幼苗。在中期对茎、花的保护阶段,对出现的特定中海给予相应的化学药剂处理,保护叶子、茎花。
  3 结语
  在我国北方农业作物中,大平豆占据主导地位,其产量直接关系到农民的经济收益。因此在大豆种植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完善大豆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有效的降低大豆病虫害发生概率,提高大豆的产量和质量,积极促进农业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魏林楠.大豆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J].北京农业,2015(27).
  [2]雷玲.阐述大豆种植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技术[J].山西农经,2016(07).
  [3]郭丽娜.北方大豆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探究[J].种子科技,2016(0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227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