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与创新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机械化智能成为电子行业的主流方向之一,人才培养模式也随之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为了适应市场需求,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教师应及时转变思路,树立以“以素质教育为根本,以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以满足企业和社会的需求”的人才培养观念,立足专业特色,优化学校资源配置,提升学校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对此进行重点探究,希望为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崭新的思路。
  [关    键   词]  中职电子技术;人才培养;改革;创新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5-0164-02
   一、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方案”是指学校根据学生的受教育背景,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依托学校本身具备的硬件资源,制订出符合本学校、本专业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考核方式、管理制度等,以实施人才教育过程的总和。人才培养方案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因此,其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而进行调整,以适应岗位对人才的需求,使其培养出来的人才更具市场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电子技术专业原有的人才培养方案多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的灌输,对实践能力的重视和培养程度不足,其模式以理论教学为主,辅以验证性实验教学。考核方式为考试成绩加上平时的考勤记录。学生学完所有课程后,往往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不知道课程与课程之间的联系,更不用说制作电子产品了,动手操作能力也无法满足企业要求。目前,社会上急需实践、应用、创新型人才。基于此,就需要对现有的中职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改革和创新,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养。
   目前,中职院校树立了“能力本位,工學结合,就业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为了顺利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与企业展开全方位、多角度、多纬度的合作,通过关注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变化,了解行业技术发展要求,以凸显职业教育特色,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素养等。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可根据不同的目标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想要提升学生的技能,可采用任务驱动法;想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可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法。如果是一个综合项目,则可采用项目教学法。通过对教学方法的改进和创新,以此来激发中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觉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有效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职业能力。
   在实践过程中,中职院校可在校企合作方面多下功夫,通过不断探索合作的深度和广度,来提高办学质量。校企合作的顺利实施,不仅可以为企业培养储备人才,还能为职业院校教师和学生提供工作实习和实践的机会,帮助其积累经验,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加深他们对本专业甚至本行业的认识,同时也为学生迈入工作岗位奠定扎实的基础,是实现学院学习和社会之间岗位对接的重要途径。
   二、课程设置
   课程是职业院校教学的基础,也是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的根基,脱离了课程,犹如无源之水,无根之木,便没有水利万物、纷繁叶茂,因此,从本校实际、中职学生特点以及社会需求出发,来进行课程设置势在必行。笔者通过走访用人单位、对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教师和学生的调研,了解到企业所学的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毕业生,所要从事的工作岗位包括:电子信息产品的生产、安装、维修等。具体来说,其所从事的工作为:生产电子产品时做出的检验及品质统计分析工作,检验工作又包括工艺过程检验、成品检验;对电子类产品进行营销和售后服务等。这些工作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基础和实践技能,将其进行分类,可分为专业基本能力、专业专项能力、职业素质等。
   根据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职业岗位要求,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依托校企合作平台,将职业素养和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作为重中之重,对职业岗位工作过程进行科学、全面地分析,并参照相关职业资格认证标准,来构建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以工作胜任过程为导向,因此,其对学生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
   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体系共包括两部分:一部分为专业技能课程,另一部分为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技术课程又可分为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技能方向。如专业核心课程下的子课程包括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电子线路CAD、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模拟电子技术基础、传感器原理与应用技术等。在确立了课程体系的主要构成之后,教师就可以此为指导思想来进行教学。
   三、考核方式
   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考核方式共分为两种,分别为实践技能考核和理论知识考核。实践技能考核又被称作过程性考核,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的实践技能;理论知识考核则是以考试试卷的形式考查学生对本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通过实践技能考核和理论知识考核的有机结合,来对学生的综合素养进行全面衡量。学校可根据不同的课程,来设置分值比例。如在职业基础课中,理论课程设置为60%,其中试卷占比为20%,之所以这样设置,是为了鼓励学生将工夫下在平时的学习和钻研中,而不是突击备考,只求及格;在职业技能考核中,可这样设置各版块的比例:实践技能考核、理论考试和平时成绩所占比例分别为:50%、20%和30%。在确定了各教学板块所占的比例之后,便可确定考核的内容、形式、成绩评价等。如在实践教学考核中,可以实习实训报告、小组互评打分等形式,来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衡量、评价。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固然是考核的主要内容,但也不应忽视对学生职业道德、协调能力等方面的考查,从而使中职院校培养出来的人才更具市场竞争力。考查时可采用随堂考核、定期考核等多种形式,按照成绩评定优、良等级。    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除了采用上述两种考核方式外,还可从完善高校职业技术教育技能鉴定运行机制入手。中职院校管理者在完善该运行机制时,必须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通过对学生的综合考核,激励他们在求学时取得相应的学分,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和职业素养,考取公共技术(技能)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以提高其核心竞争力。目前,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可考取的证书包括CEAC电子产品装配工程师、家用电子产品维修工(高级)、无线电装调工(高级)及全国CAD证书等。
   四、人才战略
   2017年5月14日至15日,“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如何借助“一带一路”的政策契机,改变人才培养方案,为其政策的顺利实施培养大批可用人才,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我国的人才培养体系也正在经历巨变,立体化、复合型人才更适应社会需求。为了适应这一变化趋势,中职院校开始调整自己的人才培养模式,将“一带一路”倡议融入人才培养方案中。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1)将学校的发展与国家战略蓝图结合起来。在低头走路的时候也要抬头看方向,通过与国家合作组织的交流和合作,使中职教育走出固有的圈子,通过实施“引进来”,使国外的职业教育的先进理念和有益经验能够进入我国,从而有效提升我国中职教育水平。如在实际工作中,可从重点领域入手,通过将中职电子应用技术专业课程教学体系、校企合作体系等与国外相关体系的接轨,在一些关键环节来达成双方的互联互通合作项目。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国际化教师队伍打造便是其代表性的合作项目。通过上述措施,来使中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更与时俱进。(2)積极实施“走出去”战略。中职电子专业技术应用专业人才所在学院应“主动出击”,通过加强和沿线国家的交流,使双方之间在人才培养中能够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在中职院校实施走出去战略时,应本着精诚合作、互惠互利的原则,提高中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性,先进性。合作双方应立足国际通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以实现彼此的互利互赢。
   五、创新创业
   创新创业活动,是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顺利开展对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可以此为契机,来开展学科竞赛、开设创新训练项目,以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如在实际教学中,可开设假期实践、技能竞赛、第二课堂、科技创新、首席工人或技术能力、工匠大师等带徒等项目。学生可在求学期间选择若干项项目来进行创新创业活动,最终要达到相应的学分才能毕业。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还能提高其综合素养。
   在此基础上,还可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课程教育体系,并设定相应的学分,以此来启发学生的创业意识,增加其创业知识储备,培养其创业能力,为创业项目孵化奠定扎实的基础。为了完成此项目标,可为学生配备职业指导导师队伍、学生社团等服务团队,使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无后顾之忧。
   除此之外,中职学校还可对多方资源进行整合,构建三层次实践教学平台。这三个层次分别为各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科交叉实践创新平台和校外实践育人平台,从而为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培养奠定扎实的基础。如构建交叉学科实践创新平台,对培养学生的协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校企合作与科教的全新融合,是创建多元化联合培养人才新模式的基础。校外实践育人平台,往往具备多种实践育人形式,因此,更受教师、学生和企业欢迎。依托校外实践育人基地开展校企联合的人才培养方案,充分结合了科教、校企。这种联合育人的模式,能有效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总之,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和创新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相关教育工作者立足本校现有资源,结合本专业特色,及时了解企业用人需求,来进行改革和创新,从根本上提升中职学生的实践技能。本文从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考核方式、人才战略和创新创业五个方面来展开论述,希望为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王亚君,马永红,孟丽囡.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7(21).
   [2]王海燕.基于能力导向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南方农机,2017(22).
   [3]李云松,张钢,张国锋,等.应用电子技术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J].职业技术,2017(8).
   [4]张好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之我见[J].  电子制作,2017(4).
  编辑 陈鲜艳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2420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