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优质肉绵羊新品系培育技术措施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本文论述了我国肉绵羊新品系培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介绍了适合我国的肉羊新品系培育的技术措施及杂交育种的主要技术环节。
  关键词:肉绵羊;新品系;培育
  中图分类号:S826.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9737(2019)01-0046-02
  肉羊品种质量决定了生长速度、饲料转化率、出肉率和肉品品质。与世界优良肉羊相比,我国现有的地方绵羊品种,普遍体型偏小,生长速度慢,产肉性能不高。为了通过遗传改良快速提高现有品种的产肉性能,改善肉品品质,培育新品种(品系),利用引进国外优良品种培育适合我国的新肉羊品种(品系)是有益的选择。近年来,我国畜牧企业多次从国外引进美利奴羊、夏洛来羊、萨福克羊等肉用绵羊品种。由于多数企业缺乏保种意识,引进品种群体规模较小且缺乏相应的育种技术,引进种羊除少数进行本土化繁育提纯,选育提高外,大多数都直接流入市场。国内种羊业的这种“只引不育、只繁不育”的现状,致使我国种羊业过度依赖国外育种企业,最终陷入了“引种、维持、退化、再引种”的恶性循环。为了摆脱这种恶性循环,降低对国外种质的依赖度,我国的肉羊育种必须拥有一套针对国外引进肉用绵羊品种行之有效的选育保种策略与方法。
  1 专门化肉羊育种目标的制定及实施
  根据国内外市场的需要,结合当地的生态经济条件,拟定育种计划,制定育种目标和育种方法,然后按照育种计划有领导、有组织地开展新品种的培育工作。
  1.1 选组基础群
  选择不少于7个不同血统的、国内优良品种母羊28~50只組成3~6个配种小群。然后引进3~6个不同血统的、国外优良品种公羊13~20只,分别与配种小群中的母羊进行杂交,产生第一代杂交肉羊。从第一代杂交肉羊中以留种率低于20%的比例选出第一代杂交母羊;进一步引进分别属于不同的血统国外优良品种公羊6~11只(6~11只国外优良品种的公羊与引进的3~6个不同血统的国外优良品种的13~20只公羊之间彼此无亲缘关系);用引进的6~11只国外优良品种的公羊与第一代杂交母羊配种杂交,产生第二代杂交肉羊。从第二代杂交肉羊中以留种率不低于20%的比例选出第二代杂交母羊;与此同时,进一步引入6~11个不同血统的12~22只国外优良品种的公羊;用引入的6~11个不同血统的12~22只国外优良品种的公羊分别与第一代杂交母羊和第二代杂交母羊配种杂交,产生第三代杂交肉羊,从第一代杂交肉羊、第二代杂交肉羊和第三代杂交肉羊中以留种率低于8%的比例选出公羊、留种率低于20%的比例选出母羊,构成基础群。在选组基础群的过程中,选用的国内优良品种母羊、国外优良品种公羊分别选自彼此间无种质交流的育种场。
  1.2 闭锁繁殖选育
  对基础群进行闭锁繁殖4~5个世代,中途不引入外血,使群体的平均近交系数自然上升,提高主选性状的基因纯合度和个体间的遗传相似性,使主选性状取得年遗传进展,遗传水平超过基础群,从而形成具有有益性状的肉羊品系。
   在闭锁繁殖选育前期,着重抓好基因重组,进行避开全同胞交配的随机交配,用各公羊与配母羊的数量相等。
   在闭锁繁殖选育后期,着重抓好基因纯合,实施完全的随机交配,对近亲程度不加任何限制,用优秀公羊多配母羊。
   在闭锁繁殖选育过程中,通过同质选配实现对各个世代的肉羊进行有益性状的选育。
   在选组基础群和闭锁繁殖选育过程中,采用BLUP遗传评估方法选择留种交配的公羊和母羊。
  品系育成时,肉羊的性状突出,整齐度好,群体平均水平高。群体平均的近交系数达到10%~13%,最高不超过15%,平均亲缘系数在20%以上,这意味着各个体间平均相当于半同胞间的遗传相似性,同时任意抽出两个个体彼此间的亲缘系数都在10%以上,意味着最低达到堂兄妹间的遗传相似性。培育方法简单易行,畜群规模要求不大,以一定的现代数量遗传理论做基础,建系速度快,适用于改良遗传力高和中等的性状,品系育成时的质量较易保证,主要性状的平均水平肯定能超过基础群。
  2 完整配套的肉羊杂交生产体系建立
  以来自同一家系或亲缘较近且品质相似优良品种的不少于3只公羊为系祖,分别与配30~50只同种母羊,构建不少于3个家系;母羊源自彼此间无种质交流的育种场。
   构建的家系进行4个世代以上有益性状的家系内选育;家系内选育具有共同的育种目标,即不同家系的选育方向相同,在避免近交的前提下,目标主要通过异质选配实现。家系内选育,是利用人工授精和胚胎移植来增强优秀种羊对群体的影响力。有益性状的选育以及进入品系育种核心群个体的选择采用BLUP遗传评估方法。
   选育的家系进行家系间杂交;家系间杂交选择异质选配生产家系间杂交后代; 家系间杂交后代至少由3个家系杂交产生。
   杂交后代及家系非杂交后代构建优良品系育种核心群,其余个体进入生产群;构建优良品系育种核心群,其标准由有益性状的特性决定,核心群的数量占群体总数的15%~25%;所构建的核心群进行有益性状的选育,是通过同质选配实现。
   所构建的核心群进行有益性状选育的同时,开放核心群,选择生产群中的合格个体进入核心群,适时引入与系祖公羊具有亲缘关系的且品质相似的公羊或母羊。所述的适时引入与系祖公羊具有亲缘关系的且品质相似的公羊或母羊,是指在核心群构建初期首次引入,引入间隔期为选育品系的4个或5个世代。
   经多个世代的选育,形成适应当地环境的具有有益性状的肉羊育成品系。
  3 杂交育种的主要模式
  以简单二元级进杂交(以父本级进至二代以上,选择理想型),或简单二元杂交,正反交至三代以上,选择理想型;三元以上复杂育成杂交,一般轮回三代至四代选择理想型,也可在二代选择理想型;也可采用四元杂交,先进行二元杂交,然后用其F1相互杂交,再在F2代中选择理想型。或采用F1代与另一父本分别交叉杂交,所产F2代杂交后在F3代选择理想型后代。
  还有另一种育种方式就是事先目的不很明确,并且是在无系统的群众性绵羊杂交改良基础上,通过调查和整理现有羊群,选出理想型个体进行自群繁育,进而培育成适应市场需要的新品种。
  无论哪种途径,都要经过杂交改良、横交固定(自群繁育)和建立品种的整体结构(增加数量、提高质量和扩大品种分布地区)等三个相互联系而又相互区别的阶段。
  4 杂交育种主要环节
  选育杂交亲本,确定杂交方式:简单杂交育种(两个品种之间)或复杂杂交(三个或三个以上品种),杂交理想型代数决定和理想型个体的选留,横交固定,核心群建立,品种结构完善,增加数量和扩大分布区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2701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