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精读文本,细品文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在语文阅读的过程中,我们讲究细细品味,精读文本,从而将文章含义掌握于心。语文学习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阅读为厚积薄发带来了积淀,同时也影响着学生语文学习的质量,因此,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应该引导学生细读文本,细品文意,这样既能够丰富学生的文学底蕴,也能够让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得到提升。本文以文章语言、文章意境、课外阅读以及阅读技巧作为主要论据,致力于提高初中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希望能够带领初中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学有所成,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9)02B-0087-02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是最为基础的部分,是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在初中阶段,学生的各项能力都在飞速发展,教师应该把握时机,向学生传递正确的学习方式、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帮助学生度过一段有意义的中学生活。精读文本能够让学生体会文章的语言之妙、意境之美、视野之广,久而久之受其熏陶,提高语文能力,以下是笔者根据阅读教学实践总结的教学经验,希望能够为广大教师的教学带来一些浅薄的建议。
  一、欣赏文章语言,提升学生能力
  每一篇文章都是由词汇与语句构成,它们为情感累积,共同编织了一个“世界”,由此可见语言对于文章的重要性。教师在进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时,应该带领学生品味语言之美,让学生对文章中的语言运用进行把握,从而提高语言构建能力,增强写作能力。比如,教师在教学《背影》这篇文章时,让学生找出“背影”一词在文章中出现的次數并标注,然后细细地品味有何不同。学生经过阅读,发现“背影”共出现了四次,分别在文章开头、车站送别、父子告别以及儿子的回忆中,在每次出现之际,语言质朴,却十分具有穿透力,将“父亲”背影的特征描绘得淋漓尽致。
  语言就像是一片片的砖瓦,最终堆砌成作品。教师在教学《壶口瀑布》时,需要带领学生欣赏文章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领略瀑布的雄伟、壮阔,掌握其写景细腻的语言运用方法。如“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山是清冷的灰,天是寂寂的蓝,宇宙间仿佛只有这水的存在”,针对这句话进行鉴赏并仿写。首先教师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对句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动词、句式等进行标注,然后,教师与学生共同探析,如文中将河道比作“兵马”,将浪花比作“白雪”等。最后教师挑选一些学生的仿写句进行朗诵并进行点拨,将优秀的仿句进行记录,给其他学生欣赏,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二、结合文章意境,丰富学生情感
  意境是整篇文章的灵魂所在,它能够引起阅读者的共鸣,同时激发阅读者的情感表达。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对文章意境的营造,从而为学生带来丰富的学习体验,增强学生的情感表达欲,进而促进学生对阅读的热爱。《行路难》为李白创造,其中“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有两个典故,分别为姜子牙与周文王,伊尹与商汤的故事,都是关于君王爱人才,人才助君王平天下的事例,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时,需要让学生了解典故,并为其营造相关的意境,从而使其更好地理解李白作这首诗的意图,让学生明白当时的李白受到权贵排挤,被迫远走他乡,丰富学生的情感,同时也能够让学生掌握意境营造的有效方式。
  例如,教师教学《桃花源记》这篇文章,首先利用课下的时间,为学生准备充足的学习资源,然后在课堂上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意境。如教师将《桃源图》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感受其意境的美妙,并让学生从文章中找出相关的描绘,此时有学生回答:“老师,这幅画描写的应该是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教师向学生表示肯定。然后教师通过多媒体向学生播放《桃花源记》的优美朗诵,将学生的思绪引入到桃花源的意境之中,从而丰富学生的情感,让学生犹如身临其境,加深对“桃花源”的认识,同时也能够更好地品味该文章的情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最后教师让学生进行自主阅读,细细地品味其中“与世无争”的景象,从而在自己的心中形成见解,在接下来的教学中进行逐一验证。
  三、扩大阅读范围,拓展学生视野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每一篇文章阅读就像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一百个人读应该会产生一百个意见,同样的道理,同一篇文章结合多种背景,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因此,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阅读时,应该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丰富学生的视野,从而让学生以全面的角度去看待文章,进而找出作者的写作意图。与此同时,阅读范围的扩大也能够为学生带来更多的体验,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素材,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加深文化底蕴,从而为未来的语文学习奠定基础。
  例如,教师在教学《藤野先生》时,初读文章时感觉作者鲁迅的写作风格简洁明了,带有些许幽默,文章内容也富有感情色彩,耐人寻味。此时教师让学生放慢速度进行阅读,细细体会文章情感,去考虑为什么“藤野先生”是鲁迅“最感激”的老师。此时学生纷纷进行阅读与思考,寻找答案。当学生在文章中找到之后,教师先让其保留,然后向学生介绍作者鲁迅,并将其他文学作品进行展示,让学生对鲁迅形成一个全面的认识,进而细细地体会这篇文章,找到答案。在此过程中,学生的知识得到了扩充,对文章的理解得到了提升,提高了阅读的质量。
  四、传递阅读技巧,增强综合实力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不断地向学生输送知识,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文化底蕴,终究是有限的,但是当学生自己掌握阅读技巧之后,便可以开展阅读学习,随时随地进行高质量阅读,这是一项终身受益的技能。而初中生的心智发展较为成熟,他们能够懂得方法与技能的使用,因此,教师应该向学生传递阅读技巧,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例如,教师在教学《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时,应该向学生传递新闻的阅读技巧,对文章的开头进行详细阅读,并掌握文章大意,然后进行文章内容的细读,对事件发生的背景、经过以及结果进行汇总,最后形成一个整体的感受。在阅读过程中,学生要学会抓住文章中的关键词,将其点睛之笔进行分析,进而更好地理解文章。总之,阅读技巧就像是一个工具,让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如虎添翼,加快精读文章的效率,提高阅读文章的质量,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实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教学是一门艺术,情感的烘托,技巧的传达都能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帮助。语文教师应该不遗余力地为学生讲解多样的阅读技巧,引导学生精细地品读文章,让学生体会文章的深层含义,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增强学生的语文实力,进而增强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如此才能让语文课堂呈现出别样的精彩。希望每一位初中生都能在语文阅读中收获丰硕的果实,展现自己的风采。
  参考文献:
  徐惠.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细读的有效策略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2715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