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数学分层教学应用策略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数学是小学阶段学生必学的科目之一,对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计算能力、抽象能力的培养都有好处。但由于每个学生的数学知识接受水平和数学知识基础不同,在实际教学中往往会遇到学生学习进度差别较大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很多教师采用了分层教学的方法,但在实际地运用中却达不到预想中的效果。本文就分层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问题进行探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分层教学;教学策略
  分层教学,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教学,以达到全体学生共同进步、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这种方法的好处在于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进度进行针对性教学,以避免以往成绩好的学生“吃不饱”、成绩差的学生“吃不了”的问题。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由于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基础都较差,教师更应该注意分层教学方法的应用,既要把学生分层,又要把教学分层,达到因材施教的效果。
  一、人以群分,合理规划分组
  分层教学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就在于如何给学生分组,一个好的分组可以有效区别学生的学习进度,方便教师因材施教;反之,一个错误的分组往往会阻碍教学质量的提高。现在很多教师选择根据学习成绩的好坏来划分小组,但学习成绩的高低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除了知识接受能力的高低外,还受临场发挥、细心程度等方面的影响。因为一个学生成绩不好就武断地认为其在知识接受上存在问题是不科学的。教学分组更多的依仗应该是课上表现和课下作业相结合,通过课上表现看其知识接受能力,通过课下作业来认识其知识基础水平,如此一来才能做到分组上的科学化。
  比如,在“四则运算”一节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知识掌握水平将其分为三组:基础组、普通组和深化组。基础的学生是对于基础运算法则的掌握有问题或者知识接受能力较慢的一组,教师应该多出一些简单的加减题,如:8+45=?,45+68=?,98-45=?,45-9=?,让学生先从基本的知识做起。而普通组的则可以混杂一些较复杂的乘除习题,如:25*36=?,504/9=?,让学生增强对于这一节知识的整体掌握。至于深化组的学生,由于其水平已经较高,单纯的加减或者乘除运算已经无法让他们得到提高,对于这一些学生,教师可以给出一些四则混合运算的习题,如(25+69-36)*54/27=?,让学生对于四则运算的知識有着更深入的理解。
  二、赏一劝众,建立奖励机制
  新课改要求教学要加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在分组学习中,由于分组所显现出来的天然的学习水平差距,可能会让一部分学生产生自卑心理,失去学习的动力,这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无疑是不利的。所以,教师应该建立奖励机制。这个奖励机制不以成绩水平为衡量标准,而是以进步幅度、努力程度为衡量标准,看看谁最努力、谁进步最快。这样,几个组内的学生在奖励的竞争上就又站在了同一水平线,既可以提升学习水平较落后的分组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可以给学习水平较好的分组的学生以危机感,让他们不敢懈怠。
  比如,“分数的加法和减法”一节的学习中,可以为不同分组设立不同的学习目标。为基础组设立十道分母相同的分数加减习题,为普通组设立分母通分较容易的十道习题,再为深化组设立十道分母通分较复杂或者需要多次通分的习题,让三组的学生比一比谁最先把十道题最先全部正确地做出来。这样一来,学生的竞争站在了同一水平线,每个组的学生都有机会得到奖励,自然个个奋勇争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就提升上来了。
  三、众志成城,加强组内互助
  教师在学生的学习中处于一个很重要的地位,但教师不是学生学习的全部。学生在学习中另一个重要的部分就是同学间的互相帮助。同学之间相处的时间无疑比教师与学生之间相处的时间要长,对于学生的了学习情况也往往是同学之间更为了解;同学之间由于年龄相近,思维方式也大多相似,所以同学之间的帮助对于学生的学习水平的提高有着不容小视的作用。同时,又因为同组之间的学生学习水平相近,他们之间的互相帮助起到的作用也更大。所以,教师应该鼓励同组的学生互相帮助,先理解的帮助后理解的,学得多一点的帮助学得少一点的,达成共同进步的目的。
  比如,在“负数”一节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立一个组间竞争的奖项;看一看哪个组最先做到全组每个学生都达成预定目标。基础组的学生要确保每个学生都明白负数的含义,学会负数的认识和书写;普通组的要确保将负数扩展到生活实际的表述中,能够从文字描述中提料出负数的相关信息并通过数学符号表达出来;而深化组则要进一步扩展到负数之间的加减运算。这样一来,由于涉及到全组的荣誉,学生们一定会积极学习并且互相帮助以确保整个组率先胜出。
  综上所述,要在小学教学中做好分层教学的应用,教师首先要做到分组科学合理,不迷信成绩;其次要建立奖励机制,激发学生积极性;最后还要促进组间互助,做到组内合作和组间竞争相结合。
  参考文献
  [1]  杨芬.尊重个性 因材施教——小学数学因材施教的具体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9(15):139.
  [2]  张海如.关于小学数学如何实现分层教学的分析[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5):4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3042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