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族风格与现代设计的融合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族风格对现代设计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将其融入现代设计,已经成为当今设计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同时也是当今社会文化发展的共同追求。传统文化的民族风格与现代设计二者相互融合,可以形成独特的设计风格,吸引消费者的眼球,也迎合了现代社会人们对新兴事物的追求。
  关键词:民族风格;现代设计;艺术;融合
  传统文化的民族风格成为各国文化、艺术等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现代设计的理念受西方设计发展观念和思想文化影响颇多,导致许多设计者没有足够重视我们的民族风格,不能将民族文化融入现代设计,设计出来的艺术作品没有民族风格,缺乏实质性的内涵与精神,只是一味地照抄西方的艺术文化。本文主要论述民族风格与现代设计融合的应用现状与发展前景。
  1 民族风格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民族风格是一个国家历史发展中逐渐积淀下来的重要部分,更是一个国家精神文明的显现。现代设计源于西方艺术,是西方国家民族风格与民族文化的精神显现。可见,民族风格是现代设计更新、务实的重要文化基础。从表面上看,民族风格可能会牵制现代设计的发展,但从深层上分析,民族风格能够为现代设计提供文化内涵和精神积淀,使设计者的艺术作品更具有时代意义与文化价值。现代设计不能一味否定我国的传统文化,应该从多角度看待我国传统文化,对待传统文化应该用发展的眼光,将传统文化运用到设计中,形成独特的民族风格。运用民族风格的设计才会拥有民族设计的灵魂,同时现代设计也要不断吸收西方国家新的设计思想观念,不能一味地运用民族风格而抛弃西方的优秀艺术文化。
  我国的民族风格表现方式众多,对现代设计来说,是一座庞大的文化宝库与精神源泉。同样,也会给现代设计者带来内心深处的震撼。中国的传统艺术文化中民族文化艺术极具传承的价值。中国传统文化是以民族文化历史为基础的多元性文化,历经千年不断地形成、发展、成熟、融合,是有深厚底蕴和丰富内涵的民族文化。
  总的来说,现代设计要立足于传统文化的民族风格,又要高于传统文化的民族风格,在设计过程中不断地把握对传统文化民族风格的革新与借鉴,使两者能平衡存在,相互作用,共同发展。
  2 民族风格与现代设计的融合
  经过调查分析,传统文化民族风格与现代设计的融合,的确能够赋予现代设计新的生命力,使现代设计更具有时代性和区域性特征。在结合中,设计者需要了解传统文化民族风格的重心。
  第一,现代设计离不开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我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具有三大特性:整体性、辩证性、循环性。注重事物内部的矛盾,更注重事物的综合与归纳。现代设计中要注重全局,把握方寸,才能使现代设计更具艺术性、文化性、内涵性、欣赏性,避免现代设计失去艺术、文化的内涵。
  第二,现代设计需要与传统文化中的民族风格文化结合。现代设计要体现文化底蕴,就要注重民族风格的运用,因为文化具有非常强的民族象征意义、传承性和生命力。民族文化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将其运用到现代设计中,能够使设计更具内涵,增强现代设计的舒适感,体现现代生活的古朴雅致。
  第三,无论何种设计,其宗旨都是为人们提供服务,因此必须注重人性化。现代设计必须结合国民的生活习惯,也就是要融合传统文化,但是不能简单照搬,而是要继承与创新。从审美角度来看,中国传统民族图饰是最能反映中国特色的艺术形式。它是一种既有高品位的中国文化内涵,又符合了世界当今潮流的崭新样式。在现代艺术设计中对中国传统图饰的运用,必须与中华民族的文化艺术元素结合起来考虑。
  3 民族风格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
  现代设计是为人们生活服务的,好的现代设计必须满足人们的审美观念。现代设计如果想成为经典,就要具有民族风格。
  第一,传统文化中的民族风格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要注重传统材质的运用。将传统材质运用到现代设计中,不仅能够体现当前社会倡导的绿色生活的理念,还能够给予人们古朴、归真的感觉,使传统文化得到继承。运用民族风格传统材质制作具有现代设计理念与思想的作品,能够赋予其现代设计的时代感,更重要的是能够使传统文化的精神得到发扬与传承,使整个设计具有文化底蕴。
  第二,传统文化中的民族风格图形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传统民族图形是传统文化的精髓象征,留给后代无限的想象,同时它还具有时代意义和当代的设计观念。传统图形是我国人民经过长时间积累下来的,具有非常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通过传统图形的运用,可以赋予现代设计无限的想象空间,使现代设计具有象征性,使传统文化得到传承与发展。
  总的来说,在现代设计中,我们不仅需要掌握图饰色彩的对比、统一及变化等基本规律,还要注意吸取中国传统民族图饰艺术中的色彩精华并加以创造性的发挥与运用,才能更好地体现中国艺術设计的民族风格。这些作品在体现现代设计观的同时,也展现了本民族的审美价值取向和历史文化特征。
  参考文献:
  [1] 董季群.中国传统民间工艺[M].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
  [2] 李泽厚.美的历程[M].上海:三联出版社,200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3639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