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数字化保护和传播技术在赫哲族鱼皮艺术中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近年来,人们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其独特的文化价值和艺术魅力。赫哲族鱼皮文化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璀璨的一部分,为加强对赫哲族鱼皮文化的传播和保护,让人们更深入地了解鱼皮文化,本文将分析数字化保护与现代传播技术在赫哲族传统鱼皮手工艺中的应用。
  关键词:数字保护;传播技术;赫哲族鱼皮艺术
  人类利用鱼皮制作服饰等生活用品有着久远的历史,而赫哲族凭借围绕三江平原这一地理优势,长久以来以渔业为主,他们充分利用鱼类如食用鱼肉、加工鱼皮等,逐步形成了特有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艺术。进入现代社会以后,随着物质的丰富和民族的融合,赫哲族人已经不再穿鱼皮制成的服饰,但因赫哲族独特的民族文化和精湛的手工技艺,鱼皮饰品已经成为赫哲族传统文化艺术的一部分。赫哲族居于北方一隅,人口数量少,不为公众所知,因此随着老一代赫哲族手艺人的退出,鱼皮文化艺术的保护和传承面临着很大的挑战。
  1 数字化保护和传播技术的应用价值
  赫哲族是我国56个民族中人口数量最少的民族之一,也是将鱼皮手工艺术保存最完整的民族。经过历史的沉淀,赫哲族鱼皮艺术承载了本民族发展的深刻内涵,是赫哲族独特的民族印记。在当今社会,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保护民族文化。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赫哲族鱼皮艺术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赫哲族鱼皮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其因独特的制作工艺和产品类型,引起了很多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然而因为生活方式和新生活材料的变化,传统的鱼皮工艺逐渐没落了,因此,应从根本上避免鱼皮制作技艺的流失,数字保护手段和传播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
  2 数字化保护和传播技术的应用手段
  近代以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化手段达到了普及性应用,数字化保护技术也在各种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为文化艺术保护事业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方式。随着民族文化艺术复兴的热潮,文化艺术遗产的保护也得到了重视。为将赫哲族鱼皮艺术完整传承,使其为世界所知,让世界更全面地认识中国传统艺术,相关文化部门应该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
  2.1 赫哲族鱼皮文化的传播
  首先应加大赫哲族鱼皮艺术的传播力度。赫哲族长期居住于北方一隅,鲜少与其他民族艺术有深入交互,因此并未广泛为人所知,面对文化艺术市场的落寞境况,年轻人不再愿意学习这门传统技艺,这对赫哲族鱼皮文化的传承造成很大影响。在国家大力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信息化迅猛发展的良好环境下,当地文化部门应充分利用科技手段。比如,建立数字图书馆,将鱼皮艺术以多媒体的形式展示出来;建立博物馆,并通过当下流行的微信、直播软件进行宣传,让更多的民众和学生参与其中;将鱼皮艺术与国学、历史结合,便于人们理解认知;制作鱼皮工艺品,通过电商途径在网络售卖,使赫哲族鱼皮艺术在当今时代得到创新和发展,并提高赫哲族人的经济收入和地区的经济产值;文化部门还可与国内外其他博物馆进行联合展出,并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深入交流学习,以打开思路,开阔视野,更好地为传承传统民族艺术努力。从传播到学习,既能使人们了解鱼皮艺术,又能促进经济效益提升,鼓励和培养新一代文化产业和手工技术传承人。
  2.2 赫哲族鱼皮文化的数字保护
  对非物质文化艺术遗产的保护不能局限于对传统书籍、物品、影音等设备的存储。传统保护手段有很多弊端,一方面,这些储藏品随着时间与环境的变化容易变质腐烂,另一方面,这些储藏品需要很大的空间储存,且不便于查找和傳播,有丢失的风险,以上问题很容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造成重大损失,而数字化保护技术在非物质文化艺术遗产保护方面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利用数字化手段,可通过信息采集、影像记录和线上保存等方式,建立电子书或线上图书馆,还可通过美工软件制作三维模型、动画、视频,通过云储存的方式,能在时间与空间上更好地保存赫哲族鱼皮艺术。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能够让人们有沉浸式的交互感受和体验,能使人们更真实地感受赫哲族鱼皮艺术的魅力。
  3 结语
  赫哲族鱼皮艺术是非常具有民族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多样的产品类型和独特的制作工艺见证了赫哲族祖先的生存智慧,是我国重要的精神遗产。为避免传统手工艺的失传,使民族传统艺术在当代得到传承和发展,文化部门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化优势,采用数字化保护和传播手段,以多种形式保护和传播赫哲族鱼皮艺术,这将对赫哲族人的生活水平、精神文化风貌、民族素质改善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颜英,孙微,刘学敏,等.原生态传承赫哲族民族文化数字化策略[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8(04).
  [2] 刘贺,宋立权.赫哲族鱼皮文化数字化保护与传播研究[J].艺海,2018.
  [3] 郭晓勋.赫哲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J].黑河学刊,2018(02).
  作者简介:孟玲玲,文学硕士,佳木斯大学美术学院教师,研究方向:美术,赫哲族文化。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366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