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陕西关中地区古代瓦当艺术特征初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瓦当作为古建筑屋檐上的一个部件,即筒瓦顶端的下垂部分,用其方寸大小的身体为建筑遮挡了千年风雨,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审美与艺术价值。瓦当艺术是古代建筑设计与工艺艺术的结合,表现了古人对艺术的追求以及对建筑的重视。不同时期出土的瓦当拥有不同的艺术价值,也体现了不同时期瓦当的作用与意义。它反映了各个朝代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宗教信仰、伦理道德等社会意识形态。
  关键词:瓦当;古建筑;艺术特征
  1 概述
  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源远流长。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古文化,其中中国古建筑就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中国古建筑是以木结构为主体发展起来的,瓦当的出现是中国建筑史上的创举。[1]
  瓦当的发现源于考古挖掘,而后才逐渐被学者了解,进而研究发现其艺术与审美价值。本文通过对瓦当的解读,了解中国古建筑的历史发展,研究瓦当也是在研究一段艺术文化。如今我国建筑文化存在一定程度的缺失。看到许多优秀的古建筑在逐渐消失,笔者想要呼吁大家重视古建筑,希望通过对瓦当的研究,使更多人了解瓦当,了解中国古建筑,了解中国的艺术文化。
  2 关中地区出土瓦当的艺术性
  2.1 以茂陵出土瓦当为例
  2.1.1 十二字瓦当
  十二字瓦当,当面刻有十二字“天地相方,与民世世,中正永安”,其“天地相方”取“在天成象,在地成形”之意。[2]内轮有“中正永安”字样,系天地之常经,盛世之人和。以此可推断其为茂陵寝庙之物,很有可能是中心建筑的瓦当。整个当面构思精巧,篆文的古拙朴厚搭配隶书的一波三折,不同的笔法尽显文字的精美绝伦,起笔收笔间流露出的是文字艺术的内涵。其内外两圈環绕包含的形式在我国目前出土的瓦当中是很少见的,且其品相之绝美,在文字瓦当中属于佼佼者,艺术价值不言而喻。
  2.1.2 加气始降瓦当
  加气始降瓦当出土于霍光墓。窄轮,轮内饰单线弘纹,单线中心圆内有一圆乳凸起。“加”为“嘉”之省文,“加气”是指春天和煦的生发之气。西汉流行五行之说,可以得出“加气始降”寓意为交好运,疑为祭祀祭奠上所用。[2]篆文线条圆转细劲,温婉中又不失挺劲,结构用线方圆兼施,对比表现其特点。瓦当上边缘有不发残缺,但不失美感,有一种残缺美。
  2.1.3 光耀西宇瓦当
  光耀西宇瓦当保存较好。此瓦当所用字体为小篆,其意为摹写景物,是祷颂之词。字体蜿蜒曲折,瓦当轮边及文字用线,以细为贵,篆法刚劲有力,别具一格地展现其特色。王辉先生对“光耀西宇”之“西”考释为“坎”,“坎宇”即墓穴之居光,寓意墓穴光耀犹如人间天堂。[2]
  2.1.4 泱茫无垠瓦当
  泱茫无垠瓦当,保存较为完好。据古书《汉书·地理志》记载,“泱茫”解释为:水波浩渺和宏大之解。[2]据古书《吊古战场文》记载,“无垠”有平坦宽阔之意。这些词语有一语双关的含义,带有免除大灾、幸福安康之意。
  2.2 以耀州窑出土瓦当为例
  明初,朱元璋封其次子为秦王,为筹建秦王府,特设置琉璃厂烧制建筑材料。当地出土的龙凤纹筒瓦、“官”字款板瓦以及滴水等部件,是这一史实的明证,可见当时王府对耀州窑的重视。[3]明代初期,龙纹瓦当继承元代龙纹风格,龙身造型修长。明代中期,龙纹图案有所变化,改变了明初龙身修长的特征,开始向身形壮硕演变。[4]
  琉璃瓦当在图案上以龙纹作为主题图案,象征皇室等级。琉璃窑与产品均为宫廷所控制生产,区别于民间窑厂。
  3 瓦当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3.1 瓦当在环境设计中的应用
  任何设计都是通过形式来表现,环境设计也在其中。瓦当是集思想、传统、文化、时代为一体的设计理念下的产物。一方面可以将当面的纹样内容引入设计,另一方面可以将其中蕴涵的传统文化内容作为环境设计的指导思想,但核心内涵是要把握其蕴含的“意”。结合现代设计的工艺技术,将瓦当艺术自然地融入环境设计。
  3.2 瓦当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
  瓦当纹饰类型内容非常丰富,有文字瓦当与图案瓦当两种形式,纹饰相当丰富,不同朝代的纹样也大有不同。西周时期以刻画花纹和素面无花纹为主,春秋战国时期以饕餮纹、树木双兽纹、动物纹饰等为主,西汉时期纹饰风格自由奔放、质朴浑厚,东汉末年到隋唐多以莲花纹饰为主。瓦当图案造型简单精练,而且在实际运用时其纹饰具有较强的象征意义。我国自由鹿望远镜就借鉴了瓦当纹饰中的鹿纹图案作为品牌标志,鹿纹象征长寿,祈愿企业的繁荣昌盛。[5]象征意义价值的出现使瓦当纹饰被广泛运用,其含义被运用于标志、海报等各种设计中。
  参考文献:
  [1] 秦斐.观物取象 虚实相生[D].扬州大学,2011.
  [2] 张文玲.茂陵出土的文字瓦当浅谈[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03):42-45.
  [3] 杨君谊.明代龙纹琉璃窑生产工艺及管理制度考略[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8(11):78-79.
  [4] 赵亚利.陈炉新发现的明代琉璃建筑构件及相关问题探讨[J].文博,2012(05):59-63.
  [5] 贾运倩.浅析瓦当纹饰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J].价值工程,2016,35(18):145-14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3678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