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兰陵王入阵曲》的艺术特征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兰陵王入阵曲》为歌颂兰陵王的功绩而作,在隋朝被列为宫廷舞蹈,唐朝中后期以“非正声”遭到禁演,后传入日本。本文通过阐述和分析《兰陵王入阵曲》的历史成因及特点,介绍我国古代舞蹈的风貌,使人们更好地了解《兰陵王入阵曲》中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价值,继而增强人们对中国古典舞的文化自信以及保护意识。
  〔关键词〕艺术价值;传统文化;兰陵王
  一、《兰陵王入阵曲》的概况
  (一)《兰陵王入阵曲》的历史背景
  1.人物背景
  兰陵王(541—573),别名高肃,字长恭,渤海人,文襄帝高澄第三个儿子,鲜卑人氏。因母亲出身卑微,早年宦途不顺,直到天保八年(557),才被授封为通直散骑侍郎。天保十年(559)开始出任地方的官吏,管理事宜。高洋驾崩后,高殷即位后,于北齐乾明元年(560)受封“兰陵王”。直到武成帝高湛在位,才进一步得到朝廷任用。
  历史资料记载兰陵王长相貌美,勇猛神武。《北齐书》记载兰陵王“貌美心壮,音容兼美”;《旧唐書.音乐志》中记载兰陵王“才武而面美”等。后来人们也称兰陵王为古代四大美男子之一。正因为长相貌美,于战场上遇敌却不足以威慑敌人,便令人制作凶神恶煞的面具,且每次交战前以面具对敌,威慑敌人。《教坊记》中记载:“《大面》。出北齐。兰陵王长恭性胆勇,而貌若妇人。自嫌不足以威敌,乃刻目为假面,临阵着之。因为此戏,亦如歌曲。”①《北齐史》和《隋唐嘉话》称:“齐文襄之子长恭封兰陵王,与周师战,尝著假面对敌,击周师金庸城下,勇冠三军。武士共谣之,曰兰陵王入阵曲。”
  兰陵王作战英勇,在萧盛《兰陵王传》中,讲述了高长恭和段韶在公元560年出兵打败周国名将宇文护杨忠的故事。河清三年(公元564)北齐战士在邙山败于北周十万军队,困于洛阳,高湛命高长恭,段韶,斛律光前往邙山解救部队。在《北齐书.段铭传》记载:“周军大溃,其中军所挡者,亦一时瓦解,投坠溪谷而死者甚众”。兰陵王率500将士乘胜追击,突破周军包围,来到金庸城下,守军不知敌我,当兰陵王摘下面具时,守军大喜,军心大振,内外夹击,取得胜利。《北齐书》记载:“周军奔遁,尽弃营寨,军资器物,弥漫川津”这就是著名的邙山之战,将士载歌载舞,展现兰陵王英勇杀敌,勇冠三军之貌,曰“兰陵王入阵曲”②
  2.文化背景
  魏晋南北朝是一个纷争不断、社会动荡、政权频繁更换的一个时代。从曹魏开始,礼教崩溃,乐舞不断发展,五胡入侵,分据中原,文化不断碰撞,既保留了一些传统的乐舞文化,又展出了新的乐舞文化。例如:清商乐舞、胡乐胡舞都是魏晋南北朝流行的主体舞蹈,这些舞蹈摆脱了汉代百戏的综合表现形式,更多地展现了舞蹈的独立性和表现性。正是因为在这样一个文化碰撞下,人们更加以纯粹的动作姿态来展现精神世界。这也正是舞蹈《兰陵王入阵曲》以雄健有力,刚猛等纯粹的舞蹈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而没有融合武术、杂技等元素的重要原因之一。
  《兰陵王入阵曲》创作于魏晋南北朝的北齐,这个时期国家内忧外患,战争频繁。而兰陵王所处的北齐正值高纬在位,朝纲混乱。高纬在位时北齐政权已经动荡不安,但他并没有治理国家,反而更加淫乱,重用佞臣,不理朝政,更因为高长恭一句无心的话“家事亲切,不觉遂然”便心怀不满,将立下赫赫战功的他赐予毒酒,已消除心中疑虑。在这个动荡不安的社会,底层人民处在水深火热、国破家亡的生活中,心中更是对社会安定充满了向往,高长恭的战场上的英勇表现以及对处在危难之际的国家的贡献和为人正直的品质,给人民的生活带来了希望和信心,人民也需要一个具有才华、智慧,和充满勇敢精神的英雄出现,来给予自己对未来生活的向往。再加上文化碰撞,礼教崩坏,新的文化潮流出现。《兰陵王入阵曲》便是顺应时代及人民内心远景的写照。
  3.现存状况
  唐朝唐玄宗时期《兰陵王入阵曲》被列为“非正声”舞蹈,在宫内禁演,后于民间也逐渐失传。唐朝时期,日本遣唐使多次访问学习,《兰陵王入阵曲》随即传入日本,保存并流传下来。
  《兰陵王入阵曲》被日本保留下来并申请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日本雅乐的一种。每一年于五月五赛马节和七月七相扑节以及日本奈良元月十五日的“春日大社”时,《兰陵王入阵曲》都作为独舞节目第一个表演。
  1986年河北省邯郸市兰陵王墓的历史学者通过日本专家找回《兰陵王入阵曲》。在1992年《兰陵王入阵曲》创作1428周年,中日邦交正常化20周年之际,奈良南部乐所副会长奈良大学教授笠置侃一先生率南部乐所和奈良大学雅乐研究会雅乐团出访磁县,来到兰陵王墓地参拜演出。
  (二)《兰陵王入阵曲》的历史成因
  1.角抵戏的发展
  在封建社会早期的上升期间汉代,国家繁华,经济发达,民间乐舞相对于以往有了更好的进步,处于蓬勃发展,欣欣向荣的时代,但也受到了汉代表演艺术强烈的综合性特点的制约,舞蹈也通常结合杂技、武术、滑稽表演等多种民间技术的综合性表演形式,通常称为“百戏”亦称之为“角抵戏”。
  角抵戏按舞蹈特征大致可分为巾袖舞、道具舞、情节舞和舞像这四大类。道具舞在袁禾老师所著的《中国古代舞蹈史教程》和《中国舞蹈通史》中都谈道:“道具舞是舞者手执乐器、武器或物品而舞的舞蹈”③。道具舞包括很多种类例如《剑舞》《戚舞》《建鼓舞》等。情节舞是以歌舞的形式表现出简单故事情节。汉代较为出名的情节舞有《东海黄公》等。舞像带假面、著假行,著名的有《总会仙唱》《鱼龙蔓延》。
  北魏(386年—534年)是鲜卑族拓跋珪建立的,崇尚中原文化,在建国初期就恢复了角抵戏文化传统,并发展出具有鲜卑族特色的节目,例如勇猛的“五兵角抵”和“畏兽”等。公元534—535分裂为东魏和西魏,高洋在550年篡位建立北齐,角抵戏等文化表演的传统形式有了进一步改善和发展,从大杂烩的武术,杂技等多种技艺的表现形式中逐渐分离,有了自己的表现形式。   舞蹈《兰陵王入阵曲》是由百姓载歌载舞为纪念高长恭功绩所创作,在创作初期属于歌舞戏。《兰陵王入阵曲》音乐铿锵有力、冗长严肃,宛如战场上的号角,动作雄健有力,整个舞蹈根据兰陵王战场杀敌的情形所创作,从舞者出场到出剑,再到舞剑最后下场,再现了兰陵王战场杀敌的情形和故事,因此具有角抵戏情节舞的特征。而舞者从出场就手持银色短棒比作战场杀敌的长剑,模仿指挥、击刺、杀敌等兰陵王在战场上用剑的英勇表现,剑的应用贯穿整个舞蹈,因此具有角抵戏道具舞中《剑舞》的特征。《兰陵王入阵曲》表演时带着一个金色面具,眼睛似铜铃,嘴巴张开露出牙齿好似吃人状的形态,也展现出兰陵王貌美而戴面具以示敌的心理,因而舞蹈头戴面具具有舞像带假面的特征。
  综上所述,舞蹈《兰陵王入阵曲》头戴凶恶面具、手持银色短棒、再现兰陵王战场杀敌的情形,因此具有角抵戏的舞像、道具舞、情节舞等多方面的特征,可见《兰陵王入阵曲》的形成除当时特殊的历史环境,与角抵戏的发展颇有渊源。
  2.武舞的发展
  武舞起源于原始舞蹈。原始人们为了生存经常手持武器进行部落之间的争斗。袁禾老师曾在《中国古代舞蹈史教程》一书中提道:“据《山海经》记载,神农氏炎帝属下刑天,与帝(多说是黄帝)争神,失败被砍头,葬于常羊山,但刑天不屈服,没有头颅就以两乳为眼睛,以肚脐为口,手持斧头、盾牌,愤怒起舞,以示斗志不泯。晋陶渊明诗有:‘刑天舞干戚,猛志固长在’”④。甘肃黑山崖画中就可以看到威武勇猛的武士操练图,体现了武(争斗)、舞(舞蹈)融为一体的原始舞蹈特点。
  在周代初期“制礼作乐”中整理《云门》《大章》《大韶》《大夏》《大濩》五个舞蹈,再加上周代的《大武》形成《六大舞》,其中《大濩》和《大武》因商、汤以武功夺得天下,所以属于“武舞”。“武舞”手持武器而舞,来表现军队的士气和英猛。
  由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民族大迁徙,文化之间不断碰撞,对于汉代角抵戏“大杂烩”的形式,魏晋南北朝时期更趋于以纯粹的舞蹈姿态来表现精神内容。“胡舞”在中原地区逐渐盛行。既延续了原始乐舞厚重,刚健,又发展出奔放,明快等特点。
  舞蹈《兰陵王入阵曲》中兰陵王手持武器,收放有力,劍尖上扬,步伐稳健沉重,进退自如,头戴凶恶面具威慑敌人,甩头干脆、剑与身体配合融洽,展现出昔日兰陵王保家卫国不怕牺牲的精神以及战场杀敌的勇猛,雄健的英姿。这些特点具备了武舞手持干戚而舞、表现军队的英勇的特点。正是因为武舞的发展,人们才能根据当时的场景和具体情节,利用当下盛行的舞蹈文化和舞蹈肢体元素进而创作出具有武舞特征的《兰陵王入阵曲》。
  二、《兰陵王入阵曲》的舞蹈特点
  (一)舞姿
  1.缓慢厚重的步伐
  如今我们看到的保存于日本的《兰陵王入阵曲》,其步伐缓慢沉重,整个舞蹈中多勾脚,移步。例如开场缓缓地走上舞台,起半脚向左移步,并贴地面拖动右脚,步伐稳而有力。还有大步向右前迈步,大腿至膝盖部分拎到胯部,向前迈步,后脚并拢,虽有跳跃动作,但整个步伐重心向前向下移动,不仅没有跳跃的凌空,轻飘的感觉,反而更加凸显了步伐的厚重有力,再加上重复了三遍,使得这个步伐更具厚重感和力量感。后面的步伐包括向后移步,交叉迈步,勾脚行进步等,但都是以缓慢厚重为特点。在舞蹈后面一段,步伐节奏和速度加快,舞蹈基调相对于前面略显明快,但多以重心向下,并没有把步伐最开始的特点给淡化掉。
  《兰陵王入阵曲》步伐方位,幅度,质感,节奏等虽多有变化,但整个舞蹈的步伐都是以缓慢厚重,稳健有力为舞蹈特点,展现兰陵王战场上英勇杀敌的无畏精神。
  2.指挥击刺的动作
  《兰陵王入阵曲》是北齐将士为了表现兰陵王征战沙场、英勇杀敌而创作的。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兰陵王入阵曲》表演者是以银色短棒来代替战场杀敌的长剑。
  舞蹈一开场兰陵王右手持短剑,放在腰间走上舞台。骑马蹲裆时,右手持剑,左手剑指将剑推到与腰平行的位置,并脚的同时出剑,双臂张开,先是水平向胸前收,在下落至腰间,右手持剑,左手剑指。这套动作为兰陵王英勇形象,指挥击刺做引子,描述兰陵王上战场之前的情景。经过几个缓慢的步伐并重复第一段出剑动作之后,音乐禁止,兰陵王站立不动。
  第二段音乐响,节奏偏快,音乐基调变得紧促,仿佛是兰陵王在战场上指挥将士和自己在战场英勇杀敌。表演者右手手持短剑,剑尖抵在腰间,左手大拇指、中指和食指伸出并在一起。手的姿态保持不动,双脚呈骑马蹲裆式,而后变化到并立站直,双手再由最开始的姿态变化到身体右下,经过类似“双晃手”的动作变换到左下。加上赶步动作,双手平滑向左前移动,右手持剑和左手剑指同时指向斜上方,双手打开,眼随持剑手移动,彰显战场杀敌之势,再加上一些进退的步伐,配合手上指挥击刺的动作,再现战场情景。第二段结束剑指上方,右手叉腰,则表示战场胜利。
  第三段多跳跃动作,右手持剑柄,左手剑指抵剑尖,左右晃动,正是胜利归来的内心充满喜悦的真实写照。还有背对观众,双手持剑,做骑马蹲裆式动作,步伐稳重,表达向皇帝复命,告知战事胜利的情况。然后舞蹈结束演员缓慢地走下舞台。
  (二)服饰道具
  1.狰狞的面具
  兰陵王因相貌俊美,不足以威慑敌人。所以每次出战前都会带上狰狞的面具,达到震慑敌人的作用,战无不胜。后来北齐将士在创作《兰陵王入阵曲》时,面具也是舞蹈中必不可少的,成为舞蹈《兰陵王入阵曲》中一个显著的特点。后来传入日本,这一显著特点也保留下来。《兰陵王入阵曲》中所佩戴的面具狰狞,面部表情夸张,高鼻深目眼似铜铃,头顶装饰瑞兽。
  《兰陵王入阵曲》因头戴凶恶面具而具有傩舞的特点。周朝“傩祭”驱鬼逐疫中舞蹈部分称为“跳傩”或“傩舞”。周代每年都要举行三次傩祭,分别是暮春三月(国傩),仲秋八月(天子傩)和季冬十二月(大傩)。在袁禾《中国古代舞蹈史教程》一书中提道:“大傩由宫廷负责傩祭的官方相氏(郑玄注:方相,犹言放想,可畏怖之貌)指挥。届时方相氏蒙着熊皮,带着黄金四目的面具,穿着黑色衣,红色裳,挥舞着戈盾,率领五隶之民到住宅中搜索逐疫。”⑤从这里可以知道,面具最早在周代就有记载,用于驱鬼仪式之中,所以面具凶神恶煞,狰狞恐怖。《兰陵王入阵曲》中表演者头戴恐怖面具具有“傩舞”中面具的特点。   2.红袍绣裲裆
  裲裆是中国古代一种长度仅至腰间,并且只能蔽上身的衣服。在北齐墓葬群出土的陶俑里,北齐战士大都身穿武士裲裆甲,其中包括铁索裲裆和皮裲裆,由铁索和皮材质制作而。在《乐府·企喻歌辞》中记载:“前行看后行,齐著铁柄裆。”(柄裆通裲裆)。《释名·释衣服》中记载:“裲裆,其一当胸,其一当背也。”沈约《歌辞》:“阳春二三月,单衫绣裲裆。”从这些史料中可以了解到,古代裲裆类似于我们现在的服饰背心,有夹层。铁裲裆用于战争中将士护身所穿,绣裲裆由布昂制作而成,用于平常生活所穿。
  《兰陵王入阵曲》中我们所看到的正是用于演出的绣裲裆,外面有一层绣花,衣服边缘有红穗,没有袖子,肩膀略宽,肋骨两边开口,仅遮胸背。这些特点正是北齐裲裆甲的特点,虽然从唐朝时期传入日本,历经千年,与日本本土文化融合,但并没有太大变化,仍保留了北齐裲裆甲的特点,只是更趋于舞台表演服装,本质没有变化。
  三、《兰陵王入阵曲》的音乐特点
  (一)沙陀调的运用
  沙陀调出于古代沙陀族,属于突厥系一种,沙陀族与敕勒族、高车族等同祖同源,属于古突厥的一种,是古代游牧民族的一支。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多个民族入侵中原,造成了北齐多民族的局面,敕勒族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著名的“敕勒歌”就是敕勒族留下的民歌。《兰陵王入阵曲》是包括敕勒族在内的各族武士胜利后表达对兰陵王战场上英勇表现,奋勇杀敌所创作的,其中就蕴含了沙陀调。
  在日本《古事类苑》中录有的《智仁要录》中等十种乐舞方面的古籍均记载兰陵王、高陵王、罗陵王为中华调、壹越调、沙陀调。源光的《大日本史》中记载:“本朝所传乐制、清浊轻重之法、今不可得而详也、五音六律,盖始于隋唐。这些记载的曲调均为唐乐。在王灼的《碧鸡漫志》中记载:“今越调《兰陵王》凡三段二十四拍,或曰遗声也。此曲声犯正宫,管色用大凡字、大一字、勾字,故亦名“大犯。”又有大石调《兰陵王慢》,殊非旧曲,周齐之际未有前后十六慢曲子耳”。⑥由此可以看出《兰陵王入阵曲》中有一段曲调犯宫廷之禁忌,所以有所改动。
  (二)羯鼓,笙等传统乐器的运用
  在《兰陵王入阵曲》演奏乐器中包括齐鼓、羯鼓、钲、筚篥等中国古代传统乐器,这些乐器的运用使《兰陵王入阵曲》更加沉稳。
  这里着重介绍一下羯鼓。在《羯鼓录》中记载;“羯鼓出外夷,以戎羯之鼓。其因主太簇一均,龟兹部、高昌部、疏勒部、天竺部皆用之,次在都昙鼓、答腊鼓之下,鸡娄鼓之上。鼓如漆桶,下以小牙床承之。击用两杖,其声焦杀鸣烈,又宜高楼晚景,明月清风,破空透远,特异众乐。杖用黄檀,狗骨、花楸等木。”⑦羯鼓声音急促响亮,可用于演奏激烈的曲目,古代可用于战鼓为将士击鼓助威。羯鼓在南北朝时期经西域传入中原,盛行于唐朝开元、天宝年间。
  结 语
  《兰陵王入阵曲》起源于北齐,盛行于隋唐。从创作至今已经一千四百多年,是歌颂兰陵王战绩和美德的一个舞蹈,也是顺应时代和人们内心对向往生活的憧憬而产生的;其中蕴含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从面具到服饰以及乐器的运用等无一不彰显古代人们的智慧和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责任编辑:翁婷皓)
  注 释:
  ①(唐)崔令钦撰、罗济平校点.教坊记[M].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12).
  ②(唐)李百药.北齐书[M].中华书局,1972(11).
  ③④⑤袁禾.中国古代舞蹈史教程[M].上海音乐出版社,1998(618).
  ⑥(宋)王灼.教坊记[M].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12).
  ⑦南卓.羯鼓录[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参考文献:
  [1]萧盛.兰陵王转[M].人民日报出版社,2015(01).
  [2]赵爱芳、吴晓玲、刘聪颖.兰陵王入阵曲与原始乐舞[J].邯郸学院学报,2012(01).
  [3]赵建波、贾红毅、李世光.兰陵王入阵曲勇开面具舞之先河[J].兰台世界,2013(21).
  [4]王冉.兰陵王入阵曲的千古传颂及渊源流变[J].河北学刊,2014(03).
  [5]马忠理.兰陵王入阵曲疑释[J].文物春秋,1995(01).
  [6]刘青戈.中国舞蹈通史,魏晋南北朝卷[M].上海音乐出版社,2010(12).
  [7]袁禾.中国舞蹈通史[M].人民音乐出版社,2016(02).
  [8]刘昫.旧唐书[M].中華书局出版社,1975(0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48682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