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从“三床说”思考“二度区隔”理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二度区隔”是叙述学中重要的理论方法,也是关于纪实型叙述和虚构型叙述的行之有效的判别标准。根据其模式,笔者将其与柏拉图的“三床说”联系起来,进一步思考虚构与纪实的关系,并对其区隔框架的操作层面进行补充。本文将以“三床说”作为思考的参照和出发点,关注“虚构”的存在性与意义,发掘虚构与纪实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将“时-空”这一对关系作为区隔框架的一大特征进行论述,希望能对“二度区隔”理论有深入的理解和应用,并提出自己的新观点。
  关键词:虚构;二度区隔;三床说
  1 何为虚构
  虚构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但是想要对其下定义却行之不易。自古至今,许多人都在思考“虚构”是什么?为什么要虚构?虚构存在的意义是什么?正因为这个话题涉及到对人类自身存在的思考,也可以算作是人类的一个终极问题,所以备受争议,至今也无盖棺定论。
  自柏拉图始,就开始了探讨文艺中纪实与虚构的问题。当然他是从建立理想国的目的出发,对文艺的创作形式和创作内容进行规定,并将文艺已经划分为纪实和虚构两种类型。可以说,纪实与虚构是早就存在于文艺当中的,或者从先验论的立场出发,它们是因为涉及文艺问题而被发现的。当然,在广义叙述学的角度,不论是形式问题还是内容问题,都可以归为叙述的问题。这两种叙述类型,囊括了各个表现方面。之后,亚里士多德也在其著作中阐发了关于虚构和纪实的关系,他认为“写诗这种活动比历史更富于哲学意味”的原因在于诗的描写的是事物的或然率和必然律的方面,这一点可以说是诗的虚构所能达到的程度,按照可然律去虚构故事。所以亚里士多德对于诗的虚构怀着肯定的态度,这种看法到现在也是具有真理性的。
  当然在此之后,对于“虚构”的思考和论述从未中断和停止,所以在此不做过多的梳理和解释。柏拉图认为,“虚构”是要在内容方面要描写刻画神与英雄的完美性格和形象,对于普通民众来说,只能写人性正义的方面,而这是写实的类型。他把对存在于理式世界中的神的描写刻画,认为是虚构的,而对于存在于现实世界中的人的描写看作是写实的,但是我们知道,在柏拉图看来,理式世界才是真实的世界,而现实世界或称之为现象世界则是不真实的不可靠的。
  “在二度区隔理论中,主导机制使虚构成为这类文本的本质特征”是读者并不期待文本是指称现实的。就是说,读者的“不期待”决定了叙述的虚构性特征,但是二度区隔框架与经验世界隔开了双层距离。正因为这个原因,接受者不问虚构文本是否指称“经验事实”所以这个逻辑有循环定义的矛盾之处。是不能指明虚构的本质的。
  所以,接受者不问文本是否指称经验事实,这是虚构的结果而不是决定虚构之所以为虚构的关键点。当然,对“虚构”的定义是难的,“哲学家们一直苦苦追寻着虚构的本质,但是他们最终不得不承认,即便这个所谓的本质,原也不过是他们发自己的一种虚构而已。”以至于有些学者认为这种二分法已经过时或者说是“对我们并无多少帮助”。但是,笔者认为纪实与虚构的划分并不完全是人为的产物,而是存在于文艺作品中更是存在于广义叙述中的。所以笔者根据“三床说”,并结合“二度区隔”理论,认为虚构叙述就是具有代入性的并且具有真理性的作品。代入性和真理性二者缺一不可。这是因为虚构作品并不指向现实经验,而它的迷人之处就在于把接受者带入另一个可能世界,没有人能完全把握经验世界的整体,所以指向经验世界的纪实性叙述也就是片面的,它并不具有绝对的真实或者说是真理性。而虚构则不然,它不指向经验世界的事实,而是在“当它显得不可能是真理时,人们的行为似乎在说,它是另一种意义上的真理。”
  2 纪实与虚构的关系
  虚构是纪实的深化。在“二度区隔”理论中,虚构是纪实的再一次的媒介化,而柏拉图的“三床说”认为,“画家努力模仿的是哪一种事物”——“工匠的作品”,文艺作品的产生是模仿现实世界的东西,而不是直接临摹理式世界,也就是对模仿的模仿。所以二者都是认为带有虚构性质的作品其虚构特征都是与真实世界隔着两层。值得注意的是这两种理论的不同之处在于:“三床说”中的不可靠叙述也就是画家的作品其实是和现实世界隔着一层,直接来自于现实中工匠的作品,当然我们也可以说工匠的作品也可以是一种艺术作品,但在柏拉图那里,不论是床还是桌子,工匠所制作出来的只能算作是现实世界的存在物。而“二度区隔”理论,认为纪实性叙述来自于我们存在的现实世界,而虚构性叙述是在纪实性叙述的基础上的再一度媒介化,只有这种区隔成立,那么我们才能说叙述是否为纪实或虚构。当然,一个理论必有其缺陷和不能囊括之处,如果包罗万象,那么也就没有什么意义。在此,笔者提出自己的几点看法:
  首先,虚构离不开纪实的。在这两个理论中,虽然时间跨度超过了两千多年,但对于这个相似度极高的问题的思维也有着相似,不论两者最终参照的是理式世界还是人存在于中的真实世界,都认为虚构是在纪实的基础上而存在的,没有纪实也就无所谓虚构,没有虚构也就谈不上纪实。这个可以用可能世界的理论来加以说明,虚构不可能凭空而起,就像我们不能说虚构是虚构出来的。它是有所依托或者有所指涉的。因为“任何叙述,底线是纪实型的。”
  其次,虚构是纪实的深加工和变形。这个涉及到虚构与真实世界的关系,纪实性叙述的出发点是己所能及地通过媒介還原真实世界,因为不通过媒介,其实人们是无法认识世界的,或者这种认识只是零散和无法保留的。而虚构貌似只能通过纪实来完成,不论内容还是形式有多么荒诞,最终还是可以找到和现实紧密联系对应的表达形式。正如赵毅衡先生的著作《广义叙述学中》,每种类型的叙述,包括记录类、演示类、记录演示类、心像类都可以找到相对应的虚构型和纪实型叙述。那么虚构是如何在纪实的基础上得以更进一步发展的,这里我愿意借用沃尔夫刚·伊塞尔的观点,在其著作《虚构与想象》中,他在这种二元对立的概念中引进了“想象”这个概念,使之成为三元的一种理论,但是伊塞尔认为,虚构是介于想象和现实一个中介,其实他已经消解了虚构与纪实的对立,这个观点笔者并不赞同。但是笔者认为,从纪实到虚构是需要通过一些方式去完成这个跨越,或者说“越界”。那么想象可以算作是其中的方式之一,但是这里我们并不探讨达成虚构的手段,而是虚构与纪实两者叙述方式的明显的区隔界限在何处?   在“三床说”的观点中,其实就有明确的區隔意识,工匠造的床与床的理式不同,床的理式是真实存在的但对普通人是不可见的,而木匠造的床模仿床的理式,运用自己的技艺将理式中的床展现出来,为人们所见所用,这是有着明显的区隔。而对于画家画的床和工匠所制作之床,画家是模仿工匠制造的床,而将其展现在另一层媒介之上。可以看出,其实“二度区隔”理论其实细化了从工匠之床到画家之床的这一层,以工匠之床作为真实的世界,在其中还有着纪实性叙述的一层,然后才是虚构性叙述。所以,只有当一个叙述文本,在指向实在世界之外,无更多的细节和枝蔓供给接受者更多的想象,那么它就是偏向纪实一路的叙述。
  最后,虚构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任何虚构的作品不可能说是与现实毫无关联的,叙述者的参与,接受者的补充和再创造。但是它也形成了自己一片独立的天地,它具有横向的真实,以及纵向的和现实的某种联系。因为在它横向的真实性中,接受者能在纵向上借助想象,也就是其带入性,实现对自身的一次跨越。而且,在创作过程中,不论是用何种手段在纪实的基础上变形和加工,其实都是抵达虚构的一个过程,并不是叙述者创造出来的,叙述者只是通过自己的努力,为我们展现了虚构世界的一部分状况。当一部作品完成,那么所展现出来的那部分虽然会随着阐释者的不同而发生改变,但其视域的范围是有限的。
  3 虚构何以可能
  虚构是存在的,或者被发现的。“事实上,虚构和想象都是无法改变的事实存在。”并非是人类发明了虚构这种东西,只能说“虚构”是被人类所需要的。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中,不能断定“虚构”何时现身,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虚构是人类认知世界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人们用虚构平息了未知带来的恐惧,用虚构弥补了生而为人的种种缺憾和不满。人们通过现实完成了虚构,正如同在在现实世界之外找到了另一个可能世界,他们用形象、色彩、音符、律动把已知世界想象为更宽广奇异的时空。人能够接触的是现实世界,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们可以完全把握现实世界。
  这样论证的矛盾之处在于:纪实是创造的,而虚构是被发现的。这样看来纪实是作为中介存在于真实世界和虚构世界中间,虚构性较于纪实性更具有真理性。这样我们也能理解,生活在现实世界中的人在通过对经验世界的模仿,不能获得对世界真正的理解,反而受到迷惑和困扰,只有通过虚构,通过现实世界的变形和深度加工才能还原世界本身。这就像是“三床说”,是有一个理式世界存在的,但是不同的是我们将虚构世界可以看作是真理世界的一部分,是我们通向真理的一条途径。而“二度区隔”理论中也认为虚构叙述必须在符号再现的基础上在设置第二层区隔。也就是说,它是“再现中的再现”。但是这种“再现中的再现”和“对模仿的摹仿”都没有承认虚构世界的合法性和真理性。进入虚构的方式和途径问题。的确,纪实和虚构有时候因为叙述体裁的不同,二者的界限并不鲜明,所以判断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而且,“二度区隔”理论认为虚构的决定性因素在于接受者是否要求作品指涉现实,但笔者认为最终因素是要归结于作品本身。因为,读者有不同的读者群体,但社群效应并不能代表所有的接受者的反应和立场。作品本身的虚构和纪实特征则显得比较可靠。不同于风格不同,纪实性叙述与虚构性叙述的最大区别在于多加了一层区隔,那么纪实性就会减弱而虚构性就会增加,因为区隔会将时间和空间的纪实性弱化,而在另一层面将时空关系变得不真实或者难以指称。所以纪实性叙述与虚构性叙述的不同就在于时空两者以及其关系的不同,这种不同可以说是再次的媒介化而导致的。比如说,中国传统戏曲,它用种种程式化的东西将观者带入另一番时空当中去,虽然场景没有改变,但是就有一种穿越与身临其境的感觉。又比如小说,接受者阅读时绝大多数情况下读出的并不是现实当中发生的事实,而新闻报道则不同,它力求时间地点的准确性。
  要指出的是,其实接受者往往更愿意把一个虚构的作品当做纪实的作品来看,而不是将纪实的作品当成虚构作品。这与对虚构的向往恰恰相反,因为虚构也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只是有更大的发挥空间。而人们面对一个虚构作品,这种陌生化打破了对于现实自认为了解的安全感,所以要将异化的时空落实,进而才能去理解作品。比如说《红楼梦》,从它的选材和时空结构,更偏向于虚构,但是人们更愿意把它放在特定的时空去阐释,但是不同的人在其中看到的更是千差万别,这也是虚构作品的特征所在,它并不是不可以被落实,而是它给人的是无限的阐释空间。那么从这个角度说,《红楼梦》它是虚构性叙事。
  4 区隔的界限
  “二度区隔”理论是有两层框架的,但是,对于有些体裁的叙述,这种框架感并不明显。尤其是在绘画和雕塑中,比如萨尔瓦多?达利的《睡眠》和对于现实场景的写生,这两种明显是不同类型的叙述,但不易用框架来说明问题。从“三床说”中,可以知道理式世界的床是是唯一的,是永恒的。而工匠的床还有画家的床是变动不居的。没有唯一的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和束缚,和理式世界是相悖的。所以其创作就具有更大的自由和灵活性,所以在模仿中有更大的发挥性和创造性。这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思路,其实和所谓的真实隔得越远,那么就更加容易产生虚构,因为在隔着两层的虚构中,时间和空间是可以重新被设置,甚至可以被消解的。
  上文已经谈过,虚构离不开纪实的,不论绘画或者雕塑有多么抽象,但是作者都会为其起一个名字,这个名字本身是一个基点,成为进入可能世界的一个入口。就算没有名字,但是当接受者进入叙事文本自身携带的场域时,便会结合自身经验去感受。个体的经验是有限的,但是“实在世界确拥有认识论的‘完整潜力’”,而且“虚构文本再现的世界,是一个三界通达的可能世界。”虚构既可以是坐实探虚,从可能世界出发去隐晦地揭示实在世界,也可以构建一个逻辑不可能的世界。因此,笔者在此假定有两种类型的虚构:对于前一种,随着越来越多的接受者用其丰富的经验去填实想象空间,其虚构性会减弱,而纪实性增强;对于后者,则在人类现在的思维模式下,逻辑的不可能则可以达到一种彻底的“虚构”。   其实,这就涉及到区隔的界限。不论是“坐实探虚”还是“逻辑不可能”其实都关涉到一个根本的问题,那就是:对于时空的界限问题。这里的时空有两个,一个是接受者所处的时空,第二个是文本所营造世界所构成的时空。这两者共同决定了叙述文本的纪实和虚构。
  首先,当文本营造的时空关系是超前时,那么对于接受者来说的确是虚构的。比如说对于古代的人来说,人类可以登上月球、去遨游太空这些事情绝对是虚构的。但是当随着接受者时空的变化,许多不可思议的事情都可以实现,当然也不会有人将其看作是虚构。不过,一个作品并不仅仅关涉到是否符合现在的物质生产条件,而是在当时,人们对世界的认識和想象是如何超越于社会现实之上的。其次,当文本营造的时空是有逻辑的矛盾时,比如“跨层”或“回旋跨层”的叙述。时空的交错、重叠等,这正是存在于人感官或者想象中的一种不可能,违反逻辑。我们可以说这是虚构,不论在何时何地都无法指向实在经验。
  所以,这种区隔的界限,不仅可以用媒介化来阐释,也可以用时空的变形来加以补充。因为将时空关系的进一步加工和变形,的确需要媒介来加以完成。就算是绘画和雕塑,虽然它只展现了一个静态的图景,但通过它的色彩和构图以及选材所体现和营造的空间感和时间感,如果是与我们正常的感受向违背的,那么它就是虚构的,因为纪实不会通过背离模仿对象而去达到目的。而且虚构作品中时间并不是连续的,它被空间的变换所打破和割裂,甚至可以说“虚构作品中的情境与事件是‘无时间性的’”。相反,因为要涉及到一个持久的客体,那么“空间的显示总是持续的”,那么时空的统一性和互证性受到了挑战,这也为虚构叙述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可以得出结论:时空的关系问题的确可以作为纪实与虚构这一层区隔界限的标志。
  参考文献
  [1]亚里士多德著,罗念生译.诗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2]赵毅衡.广义叙述学[M].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2013.
  [3]沃尔夫刚·伊塞尔著,陈定家,汪正龙等译.虚构与想象:文学人类学疆界[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3.
  [4]伊格尔顿著,伍晓明译.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5]弗兰克·克默德著,刘建华译.结尾的意义:虚构理论研究[M].辽宁:辽宁教育出版社.
  [6]柏拉图著,郭斌和,张竹明译.理想国[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7]赵毅衡.广义叙述学[M].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201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4112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