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药品质量控制管理在药库药品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 研究药库药品管理中应用药品质量控制管理的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 抽调2017年3月—2018年10月药库的药品管理情况,分为药品质量控制管理前与药品质量控制管理后,各200例样本,选取资料均来自药品管理的相关资料。结果 药库在经药品质量控制管理后,药品差错总发生率仅为18.0%,未实施药品质量控制管理前,药品差错总发生率则为35.5%,两组相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749,P=0.000 1);在管理差错原因方面,实施药品质量控制管理后相较实施前,得到了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药品质量控制管理作用于药库药品管理中,对药库定期进行全方位的监督检查工作,不仅能有效降低药品差错发生率,还可强化医院对药品的管理工作,进一步提升药品规整效率与用药安全性。
  [关键词] 药品质量控制;药库药品;管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 R95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9)05(b)-0097-02
   药库药品管理是医院药品质量管理体系的一基础环节,对医院各项工作与活动的有效开展形成直接的影响,因此,在药库药品的过程管理与环节质量做出合理的控制管理至关重要[1]。需做好相应的药品质量管理,确保药品的质量、数量以及供应速度,对有关工作进行持续性的改进,不仅能使药品质量管理更加全面,也对医院的发展前景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8年1月成立药品质量管理小组,开始对药库定期进行相应的检查,并对药库药品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相应的统计,将前后药品的管理与盘存记录行回顾分析,并与2017年3—12月的藥库药品管理情况进行对比。
  1.2  方法
   药品的采购、入库、保存、保质期与出库等方面均是药品质量控制管理的关键点。医院的药品采购均需按照国家的有关标准制度进行,认真审核药品经销商,包括药品的销售资格证书、进口药物注册证书、政府物价单以及药检报告等都需认真检查,并做好相应的信息记录与保存归档。依据政府有关标准对药品采购进行透明化管理,确保药品无过期、假劣或假药等情况。制定并完善合理的库存管理工作,对比分析库存药物与使用药量速度,完善相应的信息化管理,将即将空缺的药物及时补充,避免药品使用断货或采购过度导致资源过于浪费等情况。同时要结合医院药品的采购资金周转情况,在考虑实际情况合理后再做好药品管理工作。
   药品入库期间需做好相应的验收工作,核实各项证实与报告,对药品的数量、规格、名称、剂型、药品、药企、批准文号以及生产日期进行详细了解。注重药品运输中出现的受损药物,并进行及时的调整关注,不可将半年内失效的药物送入药库[2]。完善药品检验工作,待检验合格才可将其备用入库,并处理好相关信息化管理。
   药库保管存放方面需结合不同药品类型做好相应的分级管理存放,明确标注不同药品区域,如注射药、外用药或口服药等。存放过程中避免动作过大损坏药品外包装,确保药品的各项信息明确清晰,防止出现使用差错等情况,同时便于后续药品库存检查管理。结合不同药物的储存条件做好相应的环境管理工作,为药品设定合理的温湿度与采光环境,同时做好防火、防潮、防腐、防虫害与防盗等管理工作[3]。每日由专门的库房管理人员定时检查库房,并记录各项环境指标情况,防止药物存放出现差错。在相同药品存放中,依照顺序做好相应的有序管理分区,有效期越短(失效期越短)的放置最外面可先行使用,防止因药物存放导致药品过期的现象。不同类别药物需标注醒目,隔开存放避免混淆。药品存放需与墙面及有关设备保持超过30 cm的距离,同时与地面保持超过10 cm的距离。药库可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好对应的分区设置,其中包括合格区、退货区、待检区、待发区与不合格区等。此外,根据药品的不同效期做好醒目的颜色标注,例如有效期在1个月内的可标注为红色,3个月内的可标注为黄色,4~8个月内的可标注为绿色等,依照颜色提高药库管理的清晰度。
   合理使用信息化管理,详细记录各项药品的出入库情况,并通过系统自动提示药物的有效期情况,定期完善对即将到期药品的提醒工作,使工作人员提高注意,并合理分配用药。药库药品的管理工作也需充分调动信息化管理,及时通过电子终端显示信息系统中的具体情况,再行参照对比了解,将药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做出调整、改善。
   对于药品的出库管理,首选需遵循“近期先出”与“先进先出”的原则,认真负责地审核各项药品单据,防止错发的情况出现。做好各项药品资源的合理监管工作,有效提高药品周转效率,避免药品出现浪费或闲置的现象。
  1.3  应用评估
   研究分析在药品管理工作中出现的主要差错与发生差错的主要原因。其中药品调配错误、药品变质失效、药品出库差错与药品过期等均为药库管理工作中出现的主要差错;管理制度不规范、药品环境管理差错与工作人员行为失职等则为造成差错出现的主要原因。
  1.4  统计方法
   文中数据处理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百分率(%)表示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x±s)表示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管理前后不同药品的管理差错情况对比
   未实施药品质量控制管理前,药品调配错误发生16例,占比8.00%;药品变质失效19例,占比9.50%;药品过期23例,占比11.5%;药品出库差错13例,占比6.50%,差错总发生率为35.5%,而药库在实施药品质量控制管理后,药品调配错误发生9例,占比4.50%;药品变质失效7例,占比3.50%;药品过期12例,占比6.00%;药品出库差错8例,占比4.00%,药品差错总发生率仅为18.0%,两组相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749,P=0.000 1)。   2.2  管理前后出错原因发生情况对比
   该次通过对药库药品管理的深入研究分析可知,管理制度不规范、药品环境管理差错与工作人员行为失职等是造成差错出现的主要原因。未经药品质量控制管理前,出现管理制度不规范39例,占比19.5%;药品环境管理差错18例,占比9.00%;工作人员行为失职33例,占比16.5%;实施药品质量控制管理后,出现管理制度不规范有11例,占比5.50%;药品环境管理差错6例,占比3.00%;工作人员行为失职12例,占比6.00%,两组相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063,P=0.000 1)。
  3  讨论
   人员、储藏环境以及设备等均是影响药库药品管理工作的主要原因,由以上原因可引发药物有效期<3个月,批号混淆与账物不符等差错情况,就药品管理情况而言,大多是缺乏注重对药品的管理意识,药品退回、药品出入库或接近有效期等流程处理待进一步的优化工作,同时会由于一些季节性的因素导致对药品的用量无法进行准确的预估,导致药库药品管理工作出现严重混乱[4]。医院中的周转药品都囤积在药库,但药库的使用面积与货架有限,若不对其进行合理的规范管理与布局,不仅会导致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明显提高,同时也会造成出错概率大幅度增长。而造成账目与药品不符、批号混淆等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设备因素与人员因素。而药库受到上述因素的影响,若想使医院的药品管理质量更高、更优,同时达到预想的管理标准,就必须对有关工作人员及相关工作进行调整、改进。文中采用药品质量控制管理,就是对药库管理工作的现状进行测量与分析,再明确管理目标,落实相应的制度改善与管理措施,并对其实施的效果进行系统性的评价。将药品质量控制管理作用于药库药品的管理工作中,可使相关工作长期处于持续性的质量控制、改进与保证中,不仅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同时也有助于提高药库相关管理质量的效率[5]。
   该文通过研究结果表明,药库在经药品质量控制管理后药品差错总发生率仅为18.0%,未实施药品质量控制管理前,药品差错总发生率为35.5%,两组相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管理差错原因方面,实施药品质量控制管理后相较实施前,得到了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药库药品管理工作是十分重要的,但在现如今部分医院对药库药品的质量管理工作仍有所欠缺。该文通过对管理工作的质量进行深入研究,重视对药库的采购、验收、药库药品的有效期与储存环境等方面来解决眼下的问题,以此提高药库药品的质量管理效率,并使药品管理模式更加科学化、合理化,进一步提升药库管理的安全性,更好地服务于医院药学,在具备规范化、法制化与人性化药学管理的同时,更能有效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  冯琳.药品合理分类及药品监管制度在医院西药房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9(1):289-290.
  [2]  李秀侠,王燕平,邢人鑫,等.品管圈活动在降低门诊药房高峰时段候药时间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医药卫生,2018,34(24):3866-3869.
  [3]  黄润青,段文越,王游,等.医疗机构执行“两票制”政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云南省为例[J].中国药房,2018,29(24):3313-3317.
  [4]  舒俊英,余霞,梅文珍.药品质控小组实施PDCA模式提高消化内科用药安全管理的实践[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8,26(24):101-102.
  [5]  姜慧仙,程海燕,何亦溪,等.PDCA循環配合综合药学干预在医院麻醉药管理中的作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8,26(24):139-142.
  (收稿日期:2019-02-1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60827.htm